一种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4044发布日期:2020-10-28 11:5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sewagetreatment,wastewater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传统的过滤装置更换滤芯麻烦,通常使用很久才会更换一次,极大的降低了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现有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罐体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罐体的侧壁靠近所述密封盖处贯穿设有进水口,所述罐体的侧壁靠近所述底座处贯穿设有出水口,所述密封盖远离罐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贯穿所述密封盖的中心设置于罐体内部,所述转轴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转动杆,沿所述转动杆的周向方向阵列焊接有若干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远离密封盖的一端依次焊接有直径相同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直径与所述罐体的内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径为200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孔径为400目,所述第三过滤网的孔径为1250目。

优选的,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罐体的一侧焊接有四根底支架,所述底座的中心设有排废口,所述排废口贯穿所述底座和所述罐体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焊接,所述排废口的端部设有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通过在罐体内部设置转动的过滤板,能够有效地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过滤处理,方便高效;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的过滤板拆卸容易,可以及时清洗或更换;

(3)三层过滤网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对污水的过滤效果,且三层过滤网的孔径由上至下依次变小,如此设置有利于筛掉水体中大部分固相颗粒;

(4)在罐体底部设置排废口,可以将废渣通过排废口将其排出,节省了清洗罐体的时间,提高了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罐体、2-底座、21-排废口、22-球阀、3-密封盖、31-密封橡胶圈、4-进水口、5-出水口、6-电机、61-转轴、7-转动杆、71-第一过滤网、72-第二过滤网、73-第三过滤网、8-过滤板、9-底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结合图1所示,一种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包括罐体1,该罐体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罐体1的底部焊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为直径大于罐体1直径的圆柱体,且与罐体1同轴线设置,所述罐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密封盖3,在密封盖的内侧壁设有一圈密封橡胶圈31,所述罐体1的侧壁靠近所述密封盖3处贯穿设有进水口4,该进水口4的端部设计成承插接口的样式,可以与上一级水处理装置或水源地的输水管道连接,所述罐体1的侧壁靠近所述底座2处贯穿设有出水口5,该出水口5的端部同样设计成承插接口的样式,可以与下一级的水处理装置或蓄水池的输水管道连接,所述密封盖3远离罐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与所述密封盖3通过螺钉连接,保证电机6的转轴61位于罐体1的轴线上,所述电机6的转轴61贯穿所述密封盖3的中心设置于罐体1内部,所述转轴61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转动杆7,沿所述转动杆7的周向方向阵列焊接有若干过滤板8,所述过滤板8的材质为活性炭。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工作人员打开电机6的开关,电机6的转轴61带动转动杆7及转动杆7上的过滤板8转动,随后将污水通过进水口4送入至罐体1中,活性炭材质的过滤板8搅动污水的同时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可以根据污水中杂质的含量调节电机的输出功率,污水经过过滤板8的吸附后经出水口5排出;在污水处理完成后,工作人员将密封盖3打开,从罐体1的罐口处将转动杆7和过滤板8取出,用清水将罐体1的内壁冲洗干净,由于转动杆7与电机6的转轴61是通过螺纹连接的,可以将转动杆7卸下清洗或者换新的转动杆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转动杆7远离密封盖3的一端依次焊接有直径相同的第一过滤网71、第二过滤网72和第三过滤网73,所述第一过滤网71、第二过滤网72和第三过滤网73的直径与所述罐体的内径相同,且所述第一过滤网71的孔径为200目,所述第二过滤网72的孔径为400目,所述第三过滤网73的孔径为1250目。

在本实施例中,三层过滤网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对污水的过滤效果,且三层过滤网的孔径由上至下依次变小,如此设置有利于筛掉水体中大部分固相颗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底座2远离所述罐体1的一侧焊接有四根底支架9,所述底座2的中心设有排废口21,所述排废口21贯穿所述底座2和所述罐体1的底部与所述底座2焊接,所述排废口21的端部设有球阀22。

在本实施例中,排废口21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罐体1内部的清洗,由于在水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固相成分沉淀在罐体1的底部,如果不及时处理掉,会越积越多,工作人员需要打开密封盖3用清水对罐体1内部进行冲洗,但是如果罐体1内部的固相颗粒积累不多时,就可以通过排废口将其排出,节省了清洗罐体1的时间,提高了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罐体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罐体的侧壁靠近所述密封盖处贯穿设有进水口,所述罐体的侧壁靠近所述底座处贯穿设有出水口,所述密封盖远离罐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贯穿所述密封盖的中心设置于罐体内部,所述转轴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转动杆,沿所述转动杆的周向方向阵列焊接有若干过滤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远离密封盖的一端依次焊接有直径相同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直径与所述罐体的内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径为200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孔径为400目,所述第三过滤网的孔径为125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罐体的一侧焊接有四根底支架,所述底座的中心设有排废口,所述排废口贯穿所述底座和所述罐体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焊接,所述排废口的端部设有球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罐体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罐体的侧壁靠近所述密封盖处贯穿设有进水口,所述罐体的侧壁靠近所述底座处贯穿设有出水口,所述密封盖远离罐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贯穿所述密封盖的中心设置于罐体内部,所述转轴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转动杆,沿所述转动杆的周向方向阵列焊接有若干过滤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治理水体污染过滤装置通过在罐体内部设置转动的过滤板,能够有效地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过滤处理,方便高效,且过滤板拆卸容易,可以及时清洗或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张淞彦;曾海洋;李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长青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