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4043发布日期:2020-10-28 11:5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系统以及具有该光学系统的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无人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各种科技改进推陈出新。其中,新型电子产品改进中摄像镜头拍摄效果的改进创新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之一,同时成为科技改进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六片式的光学系统由于光焦度分配不合理,光学系统的色差没有矫正或者矫正不彻底,使得光学系统的拍摄效果较差,光学系统的性能低下。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系统,能够很好地矫正光学系统的色差,具有较好的拍摄效果。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曲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曲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曲折力;第四透镜,具有曲折力;第五透镜,具有曲折力;第六透镜,具有曲折力;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2<f1/f2345<-0.5;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345为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通过合理配置各透镜的曲折力和面型,同时满足f1/f2345的取值在-2和-0.5之间,有助于合理分配光学系统两部分的光焦度,能更好的矫正光学系统的色差,从而提升光学系统的性能。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中任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通过设置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为非球面,消除光学系统产生的像差,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光学系统的性能。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ttl/imgh<2.4;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光学系统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通过满足ttl与imgh的比值在2.4以内,光学系统能够在成像面固定的情况下具有较小的系统总长,从而实现小型化的设计要求。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ttl/f<1.1;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通过满足ttl与f的比值在1.1以内,在系统总长不变且满足小型化的情况下,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具有较大的下限值,以此满足光学系统的长焦距要求。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fno<2.6;其中,fno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圈数。通过满足光学系统的光圈数在2.6以内,在维持镜头长焦性的前提下,光学系统能够实现大通光量的要求,使得光学系统即使在较暗环境下拍摄,也能达到清晰的成像效果。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map2/map1>0.6;其中,map2为当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圈数最大时,光线在所述第六透镜像侧面的通光孔径;map1为中心视场光线在所述第六透镜像侧面的通光孔径。通过满足map2/map1的取值大于0.6,有利于提升光学系统的相对亮度,在较暗环境下拍摄,也能达到清晰的成像效果。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imgh/tan(hfov)>6mm;其中,imgh为所述光学系统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hfov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半视场角。通过满足imgh/tan(hfov)的取值大于6mm,有利于保持光学系统的长焦特性,增大成像的放大倍率。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1.5<ttl/(ct23+ct45)<6;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ct23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ct45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通过满足ttl/(ct23+ct45)的取值在1.5和6之间,使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排布紧凑,成为系统光线折转的过渡部分,从而光焦度分配较少,降低了光学系统的整体敏感性。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r4+r1)/(r4-r1)>1;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4为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两个曲率半径主要承担整个系统矫正球差的功能。通过满足(r4+r1)/(r4-r1)的取值大于1,可以很好矫正光学系统的一阶像差,从而提升性能。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镜头模组包括镜筒、感光元件和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光学系统,所述光学系统的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安装在所述镜筒内,所述感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光学系统的像侧。通过在镜头模组内加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系统,镜头模组能够满足长焦距的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放大倍率和相对亮度,同时能够很好地矫正光学系统的色差,从而具有较优的拍摄性能。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第二方面的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设于所述壳体内。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加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模组,使得近红外波段工作范围内的光学系统表现高解像力与小型化的特征,从而准确、实时地抓取驾驶员的信息,并将捕捉的图像信息传递至感光元件上,实现驾驶员的实时监测与识别。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加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模组,电子设备能够满足长焦距的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放大倍率和相对亮度,同时能够很好地矫正光学系统的色差,从而具有较优的拍摄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第一实施例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图2a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第二实施例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图3a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第三实施例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图4a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第四实施例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图5a是第五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b是第五实施例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图6a是第六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b是第六实施例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图7a是第七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b是第七实施例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第二方面的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设于所述壳体内。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无人机、电子书籍阅读器、行车记录仪和可穿戴装置等。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加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模组,使得近红外波段工作范围内的光学系统表现高解像力与小型化的特征,从而准确、实时地抓取驾驶员的信息,并将捕捉的图像信息传递至感光元件上,实现驾驶员的实时监测与识别。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加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模组,电子设备能够满足长焦距的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放大倍率和相对亮度,同时能够很好地矫正光学系统的色差,从而具有较优的拍摄性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镜头模组包括镜筒、感光元件和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光学系统,所述光学系统的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安装在所述镜筒内,所述感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光学系统的像侧。感光元件用于将穿过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入射到感光元件上的物的光线转换成图像的电信号。感光元件可以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或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该镜头模组可以是数码相机的独立的镜头,也可以是集成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通过在镜头模组内加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系统,镜头模组能够满足长焦距的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放大倍率和相对亮度,同时能够很好地矫正光学系统的色差,从而具有较优的拍摄性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曲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曲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曲折力;第四透镜,具有曲折力;第五透镜,具有曲折力;第六透镜,具有曲折力;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2<f1/f2345<-0.5;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345为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通过合理配置各透镜的曲折力和面型,同时满足f1/f2345的取值在-2和-0.5之间,有助于合理分配光学系统两部分的光焦度,能更好的矫正光学系统的色差,从而提升光学系统的性能。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中任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通过设置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为非球面,消除光学系统产生的像差,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光学系统的性能。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ttl/imgh<2.4;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光学系统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通过满足ttl与imgh的比值在2.4以内,光学系统能够在成像面固定的情况下具有较小的系统总长,从而实现小型化的设计要求。具体的,ttl/imgh的值可以为0.1、0.3、0.5、1、1.5、2、2.35等。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ttl/f<1.1;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通过满足ttl与f的比值在1.1以内,在系统总长不变且满足小型化的情况下,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具有较大的下限值,以此满足光学系统的长焦距要求。具体的,ttl/f的值可以为1.08、1、0.85、0.6、0.4、0.15等。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fno<2.6;其中,fno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圈数。通过满足光学系统的光圈数在2.6以内,在维持镜头长焦性的前提下,光学系统能够实现大通光量的要求,使得光学系统即使在较暗环境下拍摄,也能达到清晰的成像效果。具体的,fno的值可以为0.1、0.5、0.9、1.2、1.8、2.3、2.5等。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map2/map1>0.6;其中,map2为当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圈数最大时,光线在所述第六透镜像侧面的通光孔径;map1为中心视场光线在所述第六透镜像侧面的通光孔径。通过满足map2/map1的取值大于0.6,有利于提升光学系统的相对亮度,在较暗环境下拍摄,也能达到清晰的成像效果。具体的,map2/map1的值可以为0.62、0.68、0.75、0.9、1.4、2.2等。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imgh/tan(hfov)>6mm;其中,imgh为所述光学系统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hfov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半视场角。通过满足imgh/tan(hfov)的取值大于6mm,有利于保持光学系统的长焦特性,增大成像的放大倍率。具体的,imgh/tan(hfov)的值可以为6.1mm、6.5mm、7mm、8mm、9.5mm和12mm等。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1.5<ttl/(ct23+ct45)<6;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ct23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ct45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通过满足ttl/(ct23+ct45)的取值在1.5和6之间,使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排布紧凑,成为系统光线折转的过渡部分,从而光焦度分配较少,降低了光学系统的整体敏感性。具体的,ttl/(ct23+ct45)的值可以为1.52、1.67、1.83、2.56、3.75、4.25、5.51、5.97等。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r4+r1)/(r4-r1)>1;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4为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两个曲率半径主要承担整个系统矫正球差的功能。通过满足(r4+r1)/(r4-r1)的取值大于1,可以很好矫正光学系统的一阶像差,从而提升性能。具体的,(r4+r1)/(r4-r1)的值可以为1.2、1.8、2.5、3.5、5等。第一实施例请参考图1a和图1b,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具有正曲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曲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曲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曲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曲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曲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上述第一透镜l1至第六透镜l6的材质均为塑料。此外,光学系统还包括光阑sto、红外截止滤光片l7和成像面s15。光阑sto设置在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和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之间,用于控制进光量。其他实施例中,光阑st0还可以设置在透镜的物侧面或者像侧面上。红外截止滤光片l7设置在第六透镜l6的像侧,其包括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红外截止滤光片l7的物侧面s13与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相对,红外截止滤光片l7用于过滤掉红外光线,使得射入成像面s15的光线为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为380nm-780nm。红外截止滤光片l7的材质为玻璃,并可在玻璃上镀膜。成像面s15为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区域。表1a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特性的表格,其中的数据采用波长为587nm的光线获得,y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a其中,f为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no为光学系统的光圈数,fov为光学系统对角线方向的最大视场角,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至第六透镜l6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最大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a中y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表1b给出了可用于第一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表1b图1b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的光线参考波长为555nm,其中,纵向球差曲线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的各透镜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像散曲线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畸变曲线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1b可知,第一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第二实施例请参考图2a和图2b,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具有正曲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曲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曲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曲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曲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曲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二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参照即可。表2a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特性的表格,其中的数据采用波长为587nm的光线获得,y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2a其中,f为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no为光学系统的光圈数,fov为光学系统对角线方向的最大视场角,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表2b给出了可用于第二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第一实施例中给出的公式限定。表2b图2b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的光线参考波长为555nm。根据图2b可知,第二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第三实施例请参考图3a和图3b,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具有正曲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曲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曲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曲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曲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六透镜l6,具有负曲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三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参照即可。表3a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特性的表格,其中的数据采用波长为587nm的光线获得,y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3a其中,f为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no为光学系统的光圈数,fov为光学系统对角线方向的最大视场角,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表3b给出了可用于第三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第一实施例中给出的公式限定。表3b图3b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的光线参考波长为555nm。根据图3b可知,第三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第四实施例请参考图4a和图4b,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沿光轴方向的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具有正曲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曲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曲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曲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曲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负曲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四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参照即可。表4a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特性的表格,其中的数据采用波长为587nm的光线获得,y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4a其中,f为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no为光学系统的光圈数,fov为光学系统对角线方向的最大视场角,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表4b给出了可用于第四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第一实施例中给出的公式限定。表4b图4b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的光线参考波长为555nm。根据图4b可知,第四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第五实施例请参考图5a和图5b,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沿光轴方向的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具有正曲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曲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曲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曲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曲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负曲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第五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参照即可。表5a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特性的表格,其中的数据采用波长为587nm的光线获得,y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5a其中,f为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no为光学系统的光圈数,fov为光学系统对角线方向的最大视场角,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表5b给出了可用于第五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第一实施例中给出的公式限定。表5b图5b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的光线参考波长为555nm。根据图5b可知,第五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第六实施例请参考图6a和图6b,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沿光轴方向的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具有正曲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曲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曲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曲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曲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负曲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六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参照即可。表6a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特性的表格,其中的数据采用波长为587nm的光线获得,y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6a其中,f为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no为光学系统的光圈数,fov为光学系统对角线方向的最大视场角,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表6b给出了可用于第六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第一实施例中给出的公式限定。表6b图6b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的光线参考波长为555nm。根据图6b可知,第六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第七实施例请参考图7a和图7b,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沿光轴方向的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具有正曲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曲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曲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曲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曲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具有负曲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光轴处和于圆周处均为凹面。第七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参照即可。表7a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特性的表格,其中的数据采用波长为587nm的光线获得,y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7a其中,f为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no为光学系统的光圈数,fov为光学系统对角线方向的最大视场角,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表7b给出了可用于第七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第一实施例中给出的公式限定。表7b图7b示出了第七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像散曲线和畸变曲线的光线参考波长为555nm。根据图7b可知,第七实施例所给出的光学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表8示出了第一实施例至第七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ttl/imgh、ttl/f、f1/f2345、fno、map2/map1、imgh/tan(hfov)、ttl/(ct23+ct45)、(r4+r1)/(r4-r1)的值。其中,imgh/tan(hfov)的单位为毫米(mm)。表8ttl/imghttl/ff1/f2345fno第一实施例1.990.92-1.242.20第二实施例2.020.93-1.232.17第三实施例2.020.93-1.312.17第四实施例2.020.93-1.192.17第五实施例2.020.93-1.162.17第六实施例2.020.93-1.242.25第七实施例2.020.93-1.232.17map2/map1imgh/tan(hfov)ttl/(ct23+ct45)(r4+r1)/(r4-r1)第一实施例0.897.574.093.12第二实施例0.847.564.532.12第三实施例0.817.553.692.30第四实施例0.887.554.062.44第五实施例0.927.564.082.30第六实施例0.837.563.302.17第七实施例0.897.564.052.56由表8可知,第一实施例至第七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均满足以下条件式:ttl/imgh<2.4、ttl/f<1.1、-2<f1/f2345<-0.5、fno<2.6、0.6<map2/map1、imgh/tan(hfov)>6mm、1.5<ttl/(ct23+ct45)<6、(r4+r1)/(r4-r1)>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