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河道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7498发布日期:2020-12-08 13:3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城市河道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内的水一但被污染,危害很大,沿河道整个流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河道内的水是处于流动状态的,污染流域面积较大,治理难度也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河道污染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内河道水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漂浮板和药箱,所述箱体两侧面的底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的漂浮板,所述箱体的前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泵,靠近进水管的两侧面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开口向前的打捞网,所述药箱设置于箱体的后端,药箱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撒料机构的出料口;所述箱体内被分隔板分为曝气室和净化室,所述曝气室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进水管,所述净化室的排水口连接箱体后端的排水管,所述分隔板由依次竖直设立的下隔板和上隔板组成,所述下隔板靠近曝气室,曝气室的出口为下隔板的上端与曝气室顶端间的空隙,所述上隔板靠近净化室,净化室的入口为上隔板的下端与净化室底端间的空隙,所述曝气室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净化室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竖直的活性炭过滤层和生物填料过滤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撒料机构包括下料管、下料腔、撒料盘和转动电机,所述下料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药箱的出料口,下料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下料腔,所述下料腔的底面设置所述撒料盘,撒料盘连接上方的转动电机,且撒料盘上均匀分布有散料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气泵和通气管,所述气泵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上表面;所述通气管一端连接气泵,另一端封闭且穿入箱体内,所述通气管上布有多根支管,所述支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曝气孔。

优选地,所述曝气孔的孔径为1-2mm。

优选地,所述下隔板的高度高于所述支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活性炭过滤层为内设有活性炭的金属网框,所述生物填料过滤层为内设有生物填料的金属网框。

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的进水口设置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所述药箱的下部为漏斗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装置浮于水面上,打捞网可打捞浮在水面上的垃圾和藻类,流水先在曝气室内充分增氧后,经下隔板和上隔板之间进入净化室,依次经活性炭过滤层和生物填料过滤层净化后再从排水管排出到河道中。同时,箱体后端还设置有撒药箱,药箱中的生物菌药水从下方的撒料机构直接抛洒到河道中,有助于河道中水体的自净化,有效除去水体中的污染物。

2、曝气装置的气泵设于箱体顶部,保证气泵远离水体,且设置多个支管,保证曝气范围大,有助于水体快速增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城市河道污水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城市河道污水处理装置的前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城市河道污水处理装置的剖示图;

图4是药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2、漂浮板;3、打捞网;4、进水管;5、排水管;6、药箱;11、曝气室;12、净化室;13、气泵;14、通气管;15、支管;151、曝气孔;16、下隔板;17、上隔板;18、活性炭过滤层;19、生物填料过滤层;41、进水泵;42、过滤网;61、撒料机构;62、出料口;611、下料管;612、腔室;613、撒料盘;614、转动电机;6131、撒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城市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漂浮板2和药箱6,所述箱体1两侧面的底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的漂浮板2,所述箱体1的前端设置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上设置有进水泵41,靠近进水管4的两侧面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开口向前的打捞网3,所述药箱6设置于箱体1的后端,药箱6底端的出料口62连接撒料机构61;所述箱体1内被分隔板分为曝气室11和净化室12,所述曝气室1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进水管4,所述净化室12的排水口连接箱体1后端的排水管5,所述分隔板由依次竖直设立的下隔板16和上隔板17组成,所述下隔板16靠近曝气室11,曝气室11的出口为下隔板16的上端与曝气室11顶端间的空隙,所述上隔板17靠近净化室12,净化室12的入口为上隔板17的下端与净化室12底端间的空隙,所述曝气室11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净化室12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竖直的活性炭过滤层18和生物填料过滤层19。

使用时,将该污水处理装置放于河道中,装置浮于水面上,打捞网3可打捞浮在水面上的垃圾和藻类,进水泵41将水泵入箱体1,流水从进水口进入曝气室11,经下隔板16和上隔板17之间进入净化室,下隔板16和上隔板17的设置可减缓水的流速,使水体在曝气室11内经充分增氧后再流出,流水进入净化室12后,依次经活性炭过滤层18和生物填料过滤层19净化后再从排水管5排出到河道中。箱体后端还设置有撒药箱,药箱中的生物菌药水从下方的撒料机构直接抛洒到河道中,有助于河道中水体的自净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如图4所示,所述撒料机构61包括下料管611、下料腔612、撒料盘613和转动电机614,所述下料管611的一端连接所述药箱6的出料口,下料管611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下料腔612,所述下料腔612的底面设置所述撒料盘613,撒料盘613连接上方的转动电机614,且撒料盘614上均匀分布有散料孔6131。

通过撒料盘转动撒料,保证撒药范围大且均匀。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如图3所示,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气泵13和通气管14,所述气泵13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所述通气管14一端连接气泵13,另一端封闭且穿入箱体1内,所述通气管14上布有多根支管15,所述支管15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曝气孔151。通气管从箱体顶部伸入,保证气泵远离水体,且设置多个支管,保证曝气范围大,有助于水体快速增氧。

所述曝气孔151的孔径为1mm,实现微孔曝气,增氧效率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气泵13和通气管14,所述气泵13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所述通气管14一端连接气泵13,另一端封闭且穿入箱体1内,所述通气管14上布有多根支管15,所述支管15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曝气孔151。

所述曝气孔151的孔径为1.5mm。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

所述曝气孔151的孔径为2mm。

所述下隔板16的高度高于所述支管1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活性炭过滤层18为内设有活性炭的金属网框,所述生物填料过滤层19为内设有生物填料的金属网框。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活性炭过滤层18为内设有活性炭的金属网框,所述生物填料过滤层19为内设有生物填料的金属网框。

所述箱体1的进水口设置有过滤网42,避免颗粒状杂质进入箱体。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活性炭过滤层18为内设有活性炭的金属网框,所述生物填料过滤层19为内设有生物填料的金属网框。

所述箱体1的进水口设置有过滤网42。

所述药箱6的下部为漏斗型。

本实用新型的气泵型号为gw10x,水泵型号为fl-35。

本实用新型未提及的连接方式为常规的焊接、铆接或者螺纹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