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污水集成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3952发布日期:2021-03-12 10:5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污水集成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院污水集成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医院污水处理技术一般采用生化、物化、消毒处理工艺;消毒采用氯、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污泥采用;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采用消毒、浓缩、脱水后按危险废物要求进行处置。

其中,对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现阶段大多采用添加絮凝剂使得污水的杂质进行聚合,再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分离出来,但是在添加絮凝剂是需要额外通过搅拌等步骤将其完全融进污水中,使得接触充分才能达到最佳的絮凝效果,由于多一步或多步搅拌的工序,使得污水处理效率大打折扣。

有鉴于此,发明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方案便是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医院污水集成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院污水集成处理系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侧设置有污水存放池,且污水存放池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污水泵,所述基座的上端侧壁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四个l形支架,且四个l形支架两两对称设置,位于左右同侧的两个l形支架之间分别设置有pac储药箱和pam储药箱,所述pac储药箱和pam储药箱的底部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有加药室,所述加药室的一端通过第一连通管与污水泵固定连接,且加药室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u形管,所述u形管的中间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焊接在l形支架底端侧壁上的安装耳,且安装耳通过多个锁紧螺钉紧固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中央侧壁上开设有转孔,所述转孔中转动插设有转杆,且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球,所述调节球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通水孔,所述连接管的侧壁上焊接有两个六角管,且两个六角管的孔径小于连接管的管径,所述调节球位于两个六角管之间的连接管中设置,所述固定块的外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固定嵌设在转杆中。

优选地,所述转杆的外侧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中套设有o形密封圈。

优选地,两个所述六角管之间的间距大小小于调节球的球径大小。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弧面花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加药室、pac储药箱、pam储药箱、第一连通管等连接部件,可以在污水泵将污水抽吸进入加药室中,利用pac储药箱、pam储药箱落下的絮凝剂对污水进行聚合,通过设置u形管、第二连通管等连接部件,在污水通入加药室的另一侧时,首先会被其侧壁阻挡撞击后从u形管流出,实现二次混合,再在第二连通管的进口处汇合,进行三次混合,从而可以在无需搅拌装置的情况下,保证pac和pam与污水充分混合;

2、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转杆、调节球、六角管、连接管等部件,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调节球可以在转杆的带动下转动,从而使得通水孔与连接管的管口的角度发生改变,从而可以根据污水抽吸的量进行絮凝剂添加量的控制,避免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污水集成处理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污水集成处理系统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污水集成处理系统的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污水集成处理系统的连接管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污水存放池;3、污水泵;4、第一连通管;5、l形支架;6、pac储药箱;7、pam储药箱;8、连接管;9、加药室;10、u形管;11、第二连通管;12、弧面花洒;13、驱动电机;14、转杆;15、输出轴;16、调节球;17、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医院污水集成处理系统,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上侧设置有污水存放池2,且污水存放池2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污水泵3,基座1的上端侧壁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四个l形支架5,且四个l形支架5两两对称设置,固定装置包括焊接在l形支架5底端侧壁上的安装耳,且安装耳通过多个锁紧螺钉紧固设置,可以灵活对l形支架5进行位置的调节,位于左右同侧的两个l形支架5之间分别设置有pac储药箱6和pam储药箱7,pac储药箱6和pam储药箱7的底部通过连接管8固定连接有加药室9,加药室9的一端通过第一连通管4与污水泵3固定连接,且加药室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u形管10,u形管10的中间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11;

连接管8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块17,且固定块17的中央侧壁上开设有转孔,转孔中转动插设有转杆14,且转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球16,转杆14的外侧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中套设有o形密封圈,使得转杆14与转孔之间的密封性能得到保障,避免漏水,调节球16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通水孔,连接管8的侧壁上焊接有两个六角管,且两个六角管的孔径小于连接管8的管径,连接管8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弧面花洒12,使得絮凝剂在弧面花洒12的作用下改变喷出的方向,使得与污水接触面更大,将落下调节球16位于两个六角管之间的连接管8中设置,两个六角管之间的间距大小小于调节球16的球径大小,使得调节球16的上下两端位于六角管中,保证调节球16中的通水孔与连接管8之间存在夹角时,絮凝剂通过的量得到改变,固定块17的外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输出轴15,输出轴15固定嵌设在转杆14中,从而使得通水孔与连接管8的管口的角度发生改变,从而可以根据污水抽吸的量进行絮凝剂添加量的控制,避免浪费。

本实用新型中,该医院污水集成处理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利用污水泵3将集中存储在污水存放池2中的污水抽吸出来,并通过l形支架5送入加药室9中,此时,通过驱动电机13的驱动作用,使得输出轴15带动转杆14以及调节球16转动,从而可以使得pac和pam通过连接管8落入加药室9中,在污水的冲击下,pac和pam与污水进行初步混合,当到达加药室9的另一侧时,首先会被其侧壁阻挡撞击后从u形管10流出,实现二次混合,再在第二连通管11的进口处汇合,进行三次混合,从而可以在无需搅拌装置的情况下,保证pac和pam与污水充分混合,最终通过第二连通管11送入预设的沉淀池进行沉淀;

进一步地,根据污水的抽吸时污水泵3的工作功率进行连接管8中调节球16的调整,使得抽吸的污水水量与落下的pac和pam的量相适应,避免pac和pam的量与其污水通过量不适配造成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