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原位处理养鳗污水的水质净化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鳗鱼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9970发布日期:2021-06-18 16:2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可以原位处理养鳗污水的水质净化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鳗鱼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污水原位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可以原位处理养鳗污水的水质净化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鳗鱼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养殖污水处理作为养殖业一直很棘手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不仅关系到养殖物是否能够健康繁殖,还关系到养殖物的品相、增长效益比,而目前大部分养殖池都是采用定期换水的形式进行水体处理,这不仅容易导致水体二次污染,还存在成本高、设备需要投用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效果好、成本低且维护便利的可以原位处理养鳗污水的水质净化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鳗鱼养殖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以原位处理养鳗污水的水质净化装置,其包括:

养殖池,为上端敞开的池体结构且其内部用于容置养殖水;

菌液罐,为透明筒状结构且其内部用于容置净化微生物;

第一蠕动泵,其进口端通过管路与菌液罐中部连通,其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养殖池中部连通且用于将菌液罐中的净化微生物输送至养殖池内;

照明设备,设置在菌液罐一侧且用于提供光照;

储料罐,用于容置净化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营养液;

第二蠕动泵,其进口端与储料罐中部连通,其出口端通过管路与菌液罐中部连通且用于将储料罐中的营养液输送至菌液罐中。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本方案还包括水质监测仪,所述的水质监测仪连接有两支水质检测探头且该两支水质监测探头与养殖池和菌液罐一一对应并分别延伸至养殖池和菌液罐的中部或下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本方案还包括鼓风机,所述的养殖池和菌液罐底部均设置有曝气管,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输气管路且该输气管路形成有与曝气管一一对应的输气支路并通过输气支路与养殖池和菌液罐底部设置的曝气管连通。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输气管路上连接有止回阀。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储料罐的容积为菌液罐容积的1/3~1/2,所述菌液罐的容积为养殖池容积的1/10。

一种可以原位处理养鳗污水的水质净化装置的运行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往养殖池内通入养殖水和放入需要养殖的鳗鱼;

(2)往养殖池内投入微生物菌体;

(3)通过对养殖池内的水质进行定期检查,当养殖池内的水质指标达到需要补充微生物菌体的预设值时,通过与养殖池连接的菌液罐往养殖池内输入预设量的微生物菌体,同时,从储料罐内对菌液罐内输入预设量的营养液,另外,按预设周期对养殖池、菌液罐内通入氧气进行曝气处理;

(4)按预设周期开启菌液罐一侧的照明设备,使菌液罐内的菌液在光照下繁殖。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的微生物菌体为光合自养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的混合物,所述的光合自养微生物为小球藻、栅藻和螺旋藻混合而成,其中,小球藻和栅藻为1∶1比例混合;所述的好氧微生物为水网藻和紫球藻混合而成,其中,微生物菌体为光合自养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按2∶1体积比混合而成。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的小球藻、栅藻、水网藻和紫球藻为使用bg11培养基进行培养;所述的螺旋藻为使用zarrouk氏培养基进行培养。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储料罐内的光合自养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以4∶1~2的体积比混合。

一种设有上述可以原位处理养鳗污水的水质净化装置之一的鳗鱼养殖系统。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巧妙性利用菌液罐、储料罐和养殖池的输送配合,实现了微生物菌体的周期性供应,以此来达到养殖池内的原位净化处理效果,同时,使用鼓风机进行氧气输入,对养殖池和菌液罐内的水体、菌体进行曝气处理,还起到了水体、菌体气动混合的效果,令系统的维护更为便利,而操作人员只需根据养殖池内的实际情况,来对应操作即可,该方案装置不仅实施灵活且成本低、维护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案装置的简要应用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案装置的简要应用实施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以原位处理养鳗污水的水质净化装置,其包括:

养殖池1,为上端敞开的池体结构且其内部用于容置养殖水;

菌液罐2,为透明筒状结构且其内部用于容置净化微生物;

第一蠕动泵21,其进口端通过管路与菌液罐2中部连通,其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养殖池1中部连通且用于将菌液罐2中的净化微生物输送至养殖池1内;

照明设备6,设置在菌液罐2一侧且用于提供光照;

储料罐3,用于容置净化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营养液;

第二蠕动泵31,其进口端与储料罐3中部连通,其出口端通过管路与菌液罐2中部连通且用于将储料罐3中的营养液输送至菌液罐2中。

其中,为了便于对水质、菌液的情况进行监控,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本方案还包括水质监测仪5,所述的水质监测仪5连接有两支水质检测探头且该两支水质监测探头与养殖池1和菌液罐2一一对应并分别延伸至养殖池1和菌液罐2的中部或下部。

另外,为了便于曝气处理和对水体进行气动搅拌,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本方案还包括鼓风机4,所述的养殖池1和菌液罐2底部均设置有曝气管41、42,所述鼓风机4的出风端连接有输气管路且该输气管路形成有与曝气管41、42一一对应的输气支路并通过输气支路与养殖池1和菌液罐2底部设置的曝气管41、42连通;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鼓风机4的出风端连接有输气管路上连接有止回阀43。

作为一种较为经济的容量规模设计,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储料罐3的容积为菌液罐2容积的1/3~1/2,所述菌液罐2的容积为养殖池1容积的1/10。

结合如图2所示,作为图1装置方案的具体应用实施方法,一种可以原位处理养鳗污水的水质净化装置的运行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往养殖池1内通入养殖水和放入需要养殖的鳗鱼;

(2)往养殖池1内投入微生物菌体;

(3)通过对养殖池1内的水质进行定期检查,当养殖池内的水质指标达到需要补充微生物菌体的预设值时,通过与养殖池1连接的菌液罐2往养殖池内输入预设量的微生物菌体,同时,从储料罐3内对菌液罐2内输入预设量的营养液,另外,按预设周期对养殖池、菌液罐内通入氧气进行曝气处理;

(4)按预设周期开启菌液罐一侧的照明设备,使菌液罐内的菌液在光照下,繁殖。

其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的微生物菌体为光合自养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的混合物,所述的光合自养微生物为小球藻、栅藻和螺旋藻混合而成,其中,小球藻和栅藻为1∶1比例混合;所述的好氧微生物为水网藻和紫球藻混合而成,其中,微生物菌体为光合自养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按2∶1体积比混合而成;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的小球藻、栅藻、水网藻和紫球藻为使用bg11培养基进行培养;所述的螺旋藻为使用zarrouk氏培养基进行培养。

另外,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储料罐内的光合自养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以4∶1~2的体积比混合。

而为了便于对水体进一步较好的蓄积微生物,养殖池内还可以悬挂辅助微生物繁殖固定的固定化填料。

本实施例方案的实施方法的总体思路是:设有上述可以原位处理养鳗污水的水质净化装置之一的鳗鱼养殖系统,通过将微生物直接投加到养鳗池,使养殖池形成原位自净系统;通过水网藻、紫球藻等好氧微生物处理营养物质,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光合自养菌由小球藻、栅藻、螺旋藻等光能自养微生物组成,自养微生物能够利用光能作为能量,有效的将污染物分解吸收,并转化为氮气,氨气等气体释放,剩余部分转化为微生物自身成分,将污染物中的氨氮、总磷等指标浓度降低;原位自净系统通过增氧机等设备提供溶氧,控制溶氧量在1.5~2.5mg/l,由于微生物长期停留在养殖池中,能够持续发挥功效。

原位自净无需大量换水,但由于水量的目常蒸发等原因,仍需要定期补充少量水分,以保持内部各成分浓度平衡。

作为一种具体的应用实例,本方案的具体实施工艺流程或指标可以为(包括相关设备、主要指标及操作):

1、养殖池内部挂有用于富集微生物的固定化填料,密度为每立方米装有0.6米长的填料;

2、养殖池从外部投入体系百分十的微生物菌体,其中包括多种光合自养菌以及好氧菌;

3、养殖池和菌液罐中,都装有曝气管道,用于通氧,同时对水体起到搅拌作用,空气由鼓风机产生,顺着曝气管道进入各个水体;

4、养殖池、菌液罐中,都装有ph、总磷、溶氧和流量计探头,每日分不同时段监测3~5次,通过plc液晶屏显示各项指标;

5、当探头显示养殖池总磷超过0.5mg/l时,第一蠕动泵启动,从菌液罐往养殖池加入体系百分之的菌液,同时第二蠕动泵,从储料罐中补充等量体积的培养基到菌液罐中;

6、储料罐的培养基需定期配置,每补充4~5次培养基后,需手动配置培养基到储料罐中;

7、菌液罐为透明玻璃制成,上方装有照明灯,用于24h持续提供光能,供给光合自养微生物生长;

8、菌液罐体积为养殖池的十分之一,储料罐体积为菌液罐的1/2~1/3;

9、照明灯、鼓风机和蠕动泵都有plc面板设定程序自动启动,无需手动进行控制。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