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的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4401发布日期:2021-06-04 17:2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的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的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


背景技术:

2.闪蒸矿化处理是一种新兴的生活垃圾用处理装置,由于其对于环境友好,污染小,绿色环保,被逐渐广泛利用。
3.但是现有的矿化处理器还存在着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调节处理箱的角度,不方便在工作中进行支撑工作以及不方便对烟气中的烟尘进行过滤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环保的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的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以解决现有的矿化处理器还存在着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调节处理箱的角度,不方便在工作中进行支撑工作以及不方便对烟气中的烟尘进行过滤的问题。一种环保的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包括处理器本体,排烟管,热交换组件,回流管,循环管,循环泵,可插接支撑过滤架结构,可转动调节处理箱结构,输送管,第一连接软管和第二连接软管,所述的排烟管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处理器本体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热交换组件螺栓连接在排烟管的外壁下部;所述的回流管的上端左侧螺栓连接在热交换组件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循环管的左侧螺栓连接在热交换组件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循环管的右侧螺纹连接在循环泵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支撑过滤架结构安装在排烟管的下端;所述的可转动调节处理箱结构安装在处理器本体的右侧;所述的输送管的左侧螺纹连接在循环泵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连接软管的左侧套接在输送管的右侧外壁;所述的第二连接软管的右侧套接在回流管的下端右侧外壁;所述的可插接支撑过滤架结构包括固定板,插接架,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抽拉环,所述的插接架螺栓连接在固定板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第一过滤网螺钉连接在插接架的内壁下部;所述的第二过滤网螺钉连接在插接架的内壁上部;所述的抽拉环焊接在固定板的左侧中间位置。
6.优选的,所述的可转动调节处理箱结构包括外箱,破碎辊组件,上料斗,蛇形管,支撑座,倒u型连接座,翼形螺栓,支撑杆和内箱,所述的破碎辊组件分别轴接在内箱的内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上料斗螺栓连接在外箱的上端中间位置与内箱连通设置;所述的蛇形管的右侧螺栓连接在外箱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外箱螺栓连接在支撑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倒u型连接座螺栓连接在支撑座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贯穿倒u型连接座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插接在倒u型连接座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内箱螺栓连接在外箱的内部中间位置。
7.优选的,所述的输送管和第一连接软管连通设置;所述的回流管和第二连接软管连通设置;所述的处理器本体和排烟管连通设置;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分别与回流管和循环
管连通设置。
8.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过滤网设置在第二过滤网的下端;所述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分别采用不锈钢网。
9.优选的,所述的插接架插接在排烟管的下端左侧内部中间位置且设置在热交换组件的下端。
10.优选的,所述的蛇形管与内箱连通设置;所述的翼形螺栓螺纹连接在支撑杆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
11.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的下端左侧螺栓连接在处理器本体的右侧下部;所述的蛇形管的左侧螺栓连接在处理器本体的右侧上部且连通设置;所述的第一连接软管和第二连接软管分别与外箱连通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外箱,支撑座,倒u型连接座,翼形螺栓,支撑杆和内箱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松开翼形螺栓,调节外箱和内箱的角度,方便在工作中进行垃圾材料输送工作。
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板,插接架,处理器本体,排烟管和热交换组件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中通过插接架支撑热交换组件,防止在长时间工作中热交换组件滑动影响工作。
1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板,插接架,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排烟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对烟气中的烟尘进行过滤工作,防止在工作中污染环境。
1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板,插接架,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抽拉环以及排烟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抓住抽拉环拉动固定板和插接架,进行拆卸和安装工作,同时方便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进行清理以及更换工作。
1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外箱,蛇形管,输送管,第一连接软管和第二连接软管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转动外箱的角度,方便进行调节工作。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插接支撑过滤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动调节处理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1、处理器本体;2、排烟管;3、热交换组件;4、回流管;5、循环管;6、循环泵;7、可插接支撑过滤架结构;71、固定板;72、插接架;73、第一过滤网;74、第二过滤网;75、抽拉环;8、可转动调节处理箱结构;81、外箱;82、破碎辊组件;83、上料斗;84、蛇形管;85、支撑座;86、倒u型连接座;87、翼形螺栓;88、支撑杆;89、内箱;9、输送管;10、第一连接软管;11、第二连接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环保的生
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包括处理器本体1,排烟管2,热交换组件3,回流管4,循环管5,循环泵6,可插接支撑过滤架结构7,可转动调节处理箱结构8,输送管9,第一连接软管10和第二连接软管11,所述的排烟管2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处理器本体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热交换组件3螺栓连接在排烟管2的外壁下部;所述的回流管4的上端左侧螺栓连接在热交换组件3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循环管5的左侧螺栓连接在热交换组件3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循环管5的右侧螺纹连接在循环泵6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支撑过滤架结构7安装在排烟管2的下端;所述的可转动调节处理箱结构8安装在处理器本体1的右侧;所述的输送管9的左侧螺纹连接在循环泵6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连接软管10的左侧套接在输送管9的右侧外壁;所述的第二连接软管11的右侧套接在回流管4的下端右侧外壁;所述的可插接支撑过滤架结构7包括固定板71,插接架72,第一过滤网73,第二过滤网74和抽拉环75,所述的插接架72螺栓连接在固定板7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第一过滤网73螺钉连接在插接架72的内壁下部;所述的第二过滤网74螺钉连接在插接架72的内壁上部;所述的抽拉环75焊接在固定板71的左侧中间位置;然后使垃圾材料通过蛇形管84进入处理器本体1的内部进行处理工作,在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管2排出,在排出烟气的过程中通过第一过滤网73和第二过滤网74对烟气中的烟尘进行过滤工作,防止烟气中的烟尘污染自然环境,进而完成工作。
24.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转动调节处理箱结构8包括外箱81,破碎辊组件82,上料斗83,蛇形管84,支撑座85,倒u型连接座86,翼形螺栓87,支撑杆88和内箱89,所述的破碎辊组件82分别轴接在内箱89的内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上料斗83螺栓连接在外箱81的上端中间位置与内箱89连通设置;所述的蛇形管84的右侧螺栓连接在外箱8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外箱81螺栓连接在支撑座85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倒u型连接座86螺栓连接在支撑座85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87贯穿倒u型连接座86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杆88的上端插接在倒u型连接座86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内箱89螺栓连接在外箱81的内部中间位置;进行使用时将设备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外部导线接通外部电源,然后通过上料斗83将需要进行处理的垃圾倒入内箱89中然后通过破碎辊组件82对垃圾进行破碎工作,方便进行闪蒸处理工作,在进行工作中通过循环泵6进行工作,将热交换组件3中的热水输送至外箱81和内箱89之间,然后对内箱89进行加热,方便在工作中对材料进行加热,方便辅助工作。
2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输送管9和第一连接软管10连通设置;所述的回流管4和第二连接软管11连通设置;所述的处理器本体1和排烟管2连通设置;所述的热交换组件3分别与回流管4和循环管5连通设置。
26.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过滤网73设置在第二过滤网74的下端;所述的第一过滤网73和第二过滤网74分别采用不锈钢网。
2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插接架72插接在排烟管2的下端左侧内部中间位置且设置在热交换组件3的下端。
2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蛇形管84与内箱89连通设置;所述的翼形螺栓87螺纹连接在支撑杆88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
2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杆88的下端左侧螺栓连接在处理器本体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蛇形管84的左侧螺栓连接在处理器本体1的右侧上部且连通设置;所述的第
一连接软管10和第二连接软管11分别与外箱81连通设置。
30.工作原理
31.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使用时将设备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外部导线接通外部电源,然后通过上料斗83将需要进行处理的垃圾倒入内箱89中然后通过破碎辊组件82对垃圾进行破碎工作,方便进行闪蒸处理工作,在进行工作中通过循环泵6进行工作,将热交换组件3中的热水输送至外箱81和内箱89之间,然后对内箱89进行加热,方便在工作中对材料进行加热,方便辅助工作,然后使垃圾材料通过蛇形管84进入处理器本体1的内部进行处理工作,在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管2排出,在排出烟气的过程中通过第一过滤网73和第二过滤网74对烟气中的烟尘进行过滤工作,防止烟气中的烟尘污染自然环境,进而完成工作。
32.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