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0445发布日期:2021-05-07 20:0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浓度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浓度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而高浓度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是一种对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的装置,然而现有的预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处理效果一般,且容易出现堵塞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浓度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浓度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下方设置有支架的装置主体和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顶部的顶盖,所述顶盖上方安装有管道,所述装置主体底部安装有排污管,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上方设置有用于对工业废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斗,所述装置主体上方内壁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顶部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过滤斗顶部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外边缘卡合在所述卡槽内;

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下方倾斜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若干个搅拌叶,所述第一转轴的高端延伸至所述装置主体外部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斗的外壁设置有定位卡块,所述卡环内壁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卡块卡合在所述定位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过滤斗呈漏斗形结构,所述过滤斗的底部安装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呈l型结构,所述排渣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上方安装有定量加药器。

优选的,所述顶盖上方中心处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顶盖的下方中心处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通过连接杆件连接有清洁刷,所述清洁刷可以贴合在所述过滤斗的内壁进行旋转清洁。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件采用两段式结构,两段所述连接杆件相互套接,且两段所述连接杆件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使连接杆件具有弹性。

优选的,所述过滤斗的内壁设置有刮棱,所述刮棱横截面呈三角形结构,所述刮棱由所述过滤斗的顶部延伸至过滤斗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装置主体内部上方安装有漏斗形结构的过滤斗,可以对工业废水进行初步过滤,过滤后的工业废水可以与定量加药器中加入的药剂进行混合,实现对工业废水的初步反应处理,两种方式的处理使得工业废水后期处理更方便,装置主体内壁下方设置搅拌叶,可以对装置主体内过滤后的工业废水进行搅拌,这样可以加速工业废水与药剂的混合反应速度和效率,提升工业废水预处理速度;

本实用新型中,顶盖上方中心处安装有第二电机,顶盖的下方中心处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的一端连接,第二转轴上通过连接杆件连接有清洁刷,使得该装置可以通过控制第二电机实现对过滤斗内壁进行定期清理的效果,有效地防止了过滤斗出现堵塞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中过滤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中清洁刷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架;2、装置主体;3、搅拌叶;4、第一电机;5、顶盖;6、第二转轴;7、第二电机;8、管道;9、过滤斗;10、定量加药器;11、排渣管;12、第一转轴;13、排污管;14、卡环;15、卡槽;16、定位凹槽;17、安装环;18、定位卡块;19、挂棱;20、清洁刷;21、连接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高浓度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下方设置有支架1的装置主体2和安装于装置主体2顶部的顶盖5,顶盖5上方安装有管道8,装置主体2底部安装有排污管13,装置主体2内部上方设置有用于对工业废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斗9,装置主体2上方内壁设置有卡环14,卡环14顶部内侧开设有卡槽15,过滤斗9顶部设置有安装环17,安装环17的外边缘卡合在卡槽15内;

装置主体2的外部安装有第一电机4,装置主体2内部下方倾斜安装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上安装有若干个搅拌叶3,第一转轴12的高端延伸至装置主体2外部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

过滤斗9的外壁设置有定位卡块18,卡环14内壁开设有定位凹槽16,定位卡块18卡合在定位凹槽16内。

过滤斗9呈漏斗形结构,过滤斗9的底部安装有排渣管11,排渣管11呈l型结构,排渣管11的一端延伸至装置主体2的外部,排渣管11的内部设置有螺旋送料杆,排渣管11位于装置主体2外部的一端采用电磁阀控制启闭。

装置主体2的两侧上方安装有定量加药器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顶盖5采用可拆卸结构,过滤斗9的外壁设置有定位卡块18,卡环14内壁开设有定位凹槽16,定位卡块18卡合在定位凹槽16内,这样在过滤斗9进行安装时,对位更加精确方便;

通过在装置主体2内部上方安装有漏斗形结构的过滤斗9,可以对工业废水进行初步过滤,过滤时产生的滤渣可以由排渣管11排出,而过滤后的工业废水可以与定量加药器10中加入的药剂进行混合,实现对工业废水的初步反应处理,两种方式的处理使得工业废水后期处理更方便,而装置主体2的外部安装有第一电机4,装置主体2内部下方倾斜安装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上安装有若干个搅拌叶3,第一转轴12的高端延伸至装置主体2外部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当第一电机4运行时,可以带动搅拌叶3对装置主体2内过滤后的工业废水进行搅拌,这样可以加速工业废水与药剂的混合反应速度和效率,提升工业废水预处理速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高浓度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顶盖5上方中心处安装有第二电机7,顶盖5的下方中心处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6,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6的一端连接,第二转轴6上通过连接杆件21连接有清洁刷20,清洁刷20可以贴合在过滤斗9的内壁进行旋转清洁。

连接杆件21采用两段式结构,两段连接杆件21相互套接,且两段连接杆件21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使连接杆件21具有弹性,保证了清洁刷20与过滤斗9内壁贴合的紧密,从而提升清洁效果。

过滤斗9的内壁设置有刮棱19,刮棱19横截面呈三角形结构,刮棱19由过滤斗9的顶部延伸至过滤斗9的底部,这样在清洁刷20清洁时,当清洁刷20到达刮棱19的位置时,粘附在清洁刷20上的固体杂物会被刮下并掉落至过滤斗9的下方,方便排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第二电机7在运行时,带动第二转轴6转动,而第二转轴6在转动时,可以带动清洁刷20贴合在过滤斗9的内壁进行旋转清洁,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通过控制第二电机7实现对过滤斗9内壁进行定期清理的效果,有效地防止了过滤斗9出现堵塞的现象。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