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2519发布日期:2021-07-27 13:53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

目前,土壤在修复的过程中土壤与修复液的混合不均匀,会导致土壤修复的效率低,修复效果差,加大了土壤的修复难度,减少了经济效益。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土壤修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土壤在修复的过程中土壤与修复液的混合不均匀,会导致土壤修复的效率低,修复效果差,加大了土壤的修复难度,减少了经济效益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土壤修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部的轴心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轴杆,且筒体靠近传动轴杆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套接在传动轴杆外部的轴杆筒,所述轴杆筒外侧壁的底端开设有转槽,且传动轴杆位于转槽内部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的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等距离呈上下结构分布的搅拌杆,且搅拌板远离传动轴杆中心处另一端的两侧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轴杆筒靠近转槽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挡板,且挡板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呈上下结构分布与搅拌杆规格相适配的插口,所述挡板远离轴杆筒另一端两侧外壁的中心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的内部插接有推板,且推板位于缓冲座内部的一端焊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远离推板的另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弹簧,且推板远离定位板的另一端焊接有与压力传感器相贴合的缓冲板,所述推板通过定位板和弹簧的作用滑动连接在缓冲座的内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在轴杆筒的底端左侧开设有转槽,便于电机驱动轴杆筒内部的传动轴杆转动,带动传动轴杆底部的搅拌板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利用搅拌板其上的搅拌杆拨动筒体底部的土壤,使土壤与修复液充分混合从而修复土壤,有效提高了修复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两侧外壁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注水斗,且筒体的内部开设有水通道,所述筒体靠近搅拌板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水通道相连通的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顶部外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位于筒体内部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杆之间呈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罩接在电机尾部的电机盒,且电机盒顶部外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操作面板,所述筒体位于电机盒内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微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底部外壁的一侧开设有门槽,且筒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底座,所述门槽的内部契合有筒门,且底座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柱槽,所述筒体远离门槽的另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推杆电机,且推杆电机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贯穿柱槽通过轴承与筒门呈活动连接的丝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轴杆筒的底端左侧开设有转槽,便于电机驱动轴杆筒内部的传动轴杆转动,带动传动轴杆底部的搅拌板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利用搅拌板其上的搅拌杆拨动筒体底部的土壤,使土壤与修复液充分混合从而修复土壤,有效提高了修复效果。

2.本实用新型在搅拌板左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压力传感器,配合挡板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的缓冲座使用,便于在搅拌板转动至挡板的前侧或后侧时,压力传感器与缓冲板触碰后经微处理器发送信号给电机,改变电机的转动方向,使电机朝相反方向转动,以此反复,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修复效果,且自动化程度高,提高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在筒体的内部开设有水通道,且水通道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注水斗,便于经注水斗注入修复液,使修复液经各个出水孔流入土壤内与土壤充分混合,有效增强修复效果。

4.通过设置的推杆电机,推杆电机通过丝杠带动筒门退出门槽,使得筒门能够有效的实现闭合,方便土壤的放置和清理,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土壤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土壤修复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土壤修复装置的搅拌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土壤修复装置的缓冲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土壤修复装置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底座、3注水斗、4电机盒、5操作面板、6电机、7微处理器、8筒门、9门槽、10水通道、11出水孔、12传动轴杆、13轴杆筒、14转槽、15搅拌板、16挡板、17缓冲座、18插口、19搅拌杆、20压力传感器、21弹簧、22定位板、23推板、24缓冲板、25推杆电机、26柱槽、27丝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5,一种新型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内部的轴心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轴杆12,且筒体1靠近传动轴杆12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套接在传动轴杆12外部的轴杆筒13,轴杆筒13外侧壁的底端开设有转槽14,且传动轴杆12位于转槽14内部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搅拌板15,搅拌板15的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等距离呈上下结构分布的搅拌杆19,且搅拌板15远离传动轴杆12中心处另一端的两侧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0,轴杆筒13靠近转槽14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挡板16,且挡板16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呈上下结构分布与搅拌杆19规格相适配的插口18,挡板16远离轴杆筒13另一端两侧外壁的中心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缓冲座17,轴杆筒13的底端左侧开设有转槽14,便于电机6驱动轴杆筒13内部的传动轴杆12转动,带动传动轴杆12底部的搅拌板15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利用搅拌板15其上的搅拌杆19拨动筒体1底部的土壤,使土壤与修复液充分混合从而修复土壤,有效提高了修复效果,缓冲座17的内部插接有推板23,且推板23位于缓冲座17内部的一端焊接有定位板22,定位板22远离推板23的另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弹簧21,且推板23远离定位板22的另一端焊接有与压力传感器20相贴合的缓冲板24,推板23通过定位板22和弹簧21的作用滑动连接在缓冲座17的内部,使得压力传感器20与缓冲板24触碰时可以得到很好的缓冲,进而延长了压力传感器20的使用寿命。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轴杆筒13的底端左侧开设有转槽14,便于电机6驱动轴杆筒13内部的传动轴杆12转动,带动传动轴杆12底部的搅拌板15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利用搅拌板15其上的搅拌杆19拨动筒体1底部的土壤,使土壤与修复液充分混合从而修复土壤,有效提高了修复效果。

进一步的,筒体1两侧外壁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注水斗3,且筒体1的内部开设有水通道10,筒体1靠近搅拌板15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水通道10相连通的出水孔11,筒体1的内部开设有水通道10,且水通道10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注水斗3,便于经注水斗3注入修复液,使修复液经各个出水孔11流入土壤内与土壤充分混合,有效增强修复效果。

进一步的,筒体1顶部外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型号为opg57hd,且电机6位于筒体1内部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杆12之间呈传动连接,电机6通过传动轴杆12带动搅拌15在转槽14的内部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筒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罩接在电机6尾部的电机盒4,且电机盒4顶部外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操作面板5,筒体1位于电机盒4内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微处理器7,搅拌板15左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压力传感器20,配合挡板16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的缓冲座17使用,便于在搅拌板15转动至挡板16的前侧或后侧时,压力传感器20与缓冲板24触碰后经微处理器7发送信号给电机6,改变电机6的转动方向,使电机6朝相反方向转动,以此反复,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修复效果,且自动化程度高,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筒体1底部外壁的一侧开设有门槽9,且筒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底座2,门槽9的内部契合有筒门8,且底座2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柱槽26,筒体1远离门槽9的另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推杆电机25,推杆电机25的型号为4lf(b)10-4,且推杆电机25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贯穿柱槽26通过轴承与筒门8呈活动连接的丝杠27,推杆电机25通过丝杠27带动筒门8退出门槽9,使得筒门8能够有效的实现闭合,方便土壤的放置和清理。

采用上述筒体1的内部开设有水通道10,且水通道10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注水斗3,便于经注水斗3注入修复液,使修复液经各个出水孔11流入土壤内与土壤充分混合,有效增强修复效果,搅拌板15左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压力传感器20,配合挡板16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的缓冲座17使用,便于在搅拌板15转动至挡板16的前侧或后侧时,压力传感器20与缓冲板24触碰后经微处理器7发送信号给电机6,改变电机6的转动方向,使电机6朝相反方向转动,以此反复,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修复效果,且自动化程度高,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再列举出几个优选实施例或应用实施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及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技术贡献:

实施例1

一种新型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内部的轴心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轴杆12,且筒体1靠近传动轴杆12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套接在传动轴杆12外部的轴杆筒13,轴杆筒13外侧壁的底端开设有转槽14,且传动轴杆12位于转槽14内部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搅拌板15,搅拌板15的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等距离呈上下结构分布的搅拌杆19,且搅拌板15远离传动轴杆12中心处另一端的两侧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0,轴杆筒13靠近转槽14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挡板16,且挡板16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呈上下结构分布与搅拌杆19规格相适配的插口18,挡板16远离轴杆筒13另一端两侧外壁的中心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缓冲座17,轴杆筒13的底端左侧开设有转槽14,便于电机6驱动轴杆筒13内部的传动轴杆12转动,带动传动轴杆12底部的搅拌板15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利用搅拌板15其上的搅拌杆19拨动筒体1底部的土壤,使土壤与修复液充分混合从而修复土壤,有效提高了修复效果,缓冲座17的内部插接有推板23,且推板23位于缓冲座17内部的一端焊接有定位板22,定位板22远离推板23的另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弹簧21,且推板23远离定位板22的另一端焊接有与压力传感器20相贴合的缓冲板24,推板23通过定位板22和弹簧21的作用滑动连接在缓冲座17的内部,使得压力传感器20与缓冲板24触碰时可以得到很好的缓冲,进而延长了压力传感器20的使用寿命。

其中,筒体1两侧外壁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注水斗3,且筒体1的内部开设有水通道10,筒体1靠近搅拌板15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水通道10相连通的出水孔11,筒体1的内部开设有水通道10,且水通道10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注水斗3,便于经注水斗3注入修复液,使修复液经各个出水孔11流入土壤内与土壤充分混合,有效增强修复效果;筒体1顶部外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型号为opg57hd,且电机6位于筒体1内部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杆12之间呈传动连接,电机6通过传动轴杆12带动搅拌15在转槽14的内部进行转动;筒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罩接在电机6尾部的电机盒4,且电机盒4顶部外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操作面板5,筒体1位于电机盒4内部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微处理器7,搅拌板15左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压力传感器20,配合挡板16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的缓冲座17使用,便于在搅拌板15转动至挡板16的前侧或后侧时,压力传感器20与缓冲板24触碰后经微处理器7发送信号给电机6,改变电机6的转动方向,使电机6朝相反方向转动,以此反复,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修复效果,且自动化程度高,提高工作效率;筒体1底部外壁的一侧开设有门槽9,且筒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底座2,门槽9的内部契合有筒门8,且底座2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柱槽26,筒体1远离门槽9的另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推杆电机25,推杆电机25的型号为4lf(b)10-4,且推杆电机25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贯穿柱槽26通过轴承与筒门8呈活动连接的丝杠27,推杆电机25通过丝杠27带动筒门8退出门槽9,使得筒门8能够有效的实现闭合,方便土壤的放置和清理。

工作原理:该新型土壤修复装置使用时,通过操作面板5开启电源并打开推杆电机25,将筒门8推出,将土壤放置在筒体1后将筒门8收回,此时,经注水斗3注入修复液,使修复液经各个出水孔11流入土壤内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启动电机6驱动轴杆筒13内部的传动转轴12转动,在搅拌板15转动至挡板16的前侧或后侧时,压力传感器20与缓冲板24触碰后经微处理器7发送信号给电机6,改变电机6的转动方向,使电机6朝相反方向转动,以此反复,利用搅拌板15其上的搅拌杆15拨动土壤,使土壤与修复液充分混合从而修复土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