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加热装置及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4772发布日期:2021-08-10 14:23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终端加热装置及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加热装置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高品质、优服务的体验追求。对于必不可少的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饮用水除了必备的安全要求外,还需要有更便捷、更舒适的喝水体验,达到即开即饮适宜温度饮用水的目的。

目前净化加热一体机多应用台上净水机,加热模块与主机集成在一起,机器价格高,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安装维护。而厨下净水产品大多只有净化功能,没有加热功能,需额外配备管线机、茶吧机或者加热水壶等。管线机、茶吧机的体积较大,价格高。而热水壶需要每次单独取净水,等待烧开时间也比较长,并且每次加热后,短时间饮用不完会产生浪费现象,或者再次消耗能源重新加热,体验不好。

此外,对于现有的反渗透纯水机(ro纯水机),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反渗透过滤装置对原水口流入的原水进行过滤,纯水从纯水口流出。当纯水机处于未使用过程中,未经过滤的原水一直停留在反渗透膜(ro膜)的原水侧,当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ro膜前的水中盐分或其它溶解性固体便会渗透ro膜进而到达ro膜的纯水侧。如此,当纯水机再次处于使用过程中时,该纯水机开始使用时流出的第一杯纯水的总溶解固体(tds)偏高,造成第一杯杯纯水的质量偏低。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终端加热装置及净水机,该终端加热装置可作为单独的加热模块与净水机配合使用,其即可出常温水,又可出热水,过流式加热方式可避免千滚水,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健康的饮水体验。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终端加热装置,包括:进水口,其与外部净水供给装置的净水出口可拆卸连通;出水口;水箱,所述水箱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水箱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水箱用于储存净水;加热装置,其对流经的净水进行加热;其中,所述进水口、所述水箱、所述加热装置以及所述出水口依次连通形成第一水路;热水模式下,所述加热装置开启,净水经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并经所述出水口流出;常温水模式下,所述加热装置关闭,净水经所述出水口流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热水模式下,所述加热装置开启,所述水箱内的净水经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并经所述出水口流出;常温水模式下,所述加热装置关闭,所述水箱内的净水依次经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出水口流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形成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水路与所述第二水路并联;热水模式下,所述第二水路关闭,所述加热装置开启,所述水箱内的净水经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并经所述出水口流出;常温水模式下,所述第二水路开通,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加热装置关闭,从所述进水口流入的净水经所述第二水路和所述出水口流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之间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一水路上,所述第二水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热水模式下,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所述水箱内的净水经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并经所述出水口流出;常温水模式下,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加热装置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开启,从所述进水口流入的净水经所述第二水路和所述出水口流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之间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于所述第一水路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之间设有水泵。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内设有杀菌装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具有热水出口和蒸汽出口,所述热水出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终端加热装置还包括蒸汽回收装置,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回收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蒸汽回收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连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水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水端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机,所述净水机的净水出口与如上所述的终端加热装置的进水口可拆卸连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具有滤芯,所述水箱的容积不小于所述滤芯的内芯容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所公开的终端加热装置可作为单独的功能模块与外部净水供给装置(比如厨下净水机)配合使用,净水供给装置向终端加热装置提供净水,净水可作为常温水直接流出,也可被终端加热装置加热成热水后流出,满足用户的常温水和热水饮用需求。

该终端加热装置的进水口与外部净水供给装置的净水出口为可拆卸连通方式,提高终端加热装置的独立性和使用便捷性。

终端加热装置内水路具有两种设置形式,一种是常温水与热水各用一路水路,另一种是常温水和热水共用一路水路,通过相关阀的控制,实现常温水和热水的出水需求。

当终端加热装置采用常温水与热水共用一路水路的结构、净水机采用反渗透ro净水机时,此时水箱起到了能够解决第一杯水tds偏高问题的混水箱作用。出水时,净水机内tds偏高的原水与水箱内的净水混合后再流出,以降低第一杯水的tds。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终端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一的终端加热装置内水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二的终端加热装置内水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进水口,02-出水口,03-第一水路,04-第二水路,05-水箱,06-加热装置,07-杀菌装置,08-蒸汽回收装置,09-水泵,10-交互单元,11-第一控制阀,12-第二控制阀,13-单向阀,14-第一温度传感器,15-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加热装置可作为单独的功能模块与外部净水供给装置(比如厨下净水机)配合使用,净水供给装置向终端加热装置提供净水,净水可作为常温水直接流出,也可被终端加热装置加热成热水后流出,满足用户的常温水和热水饮用需求。

该终端加热装置具有进水口01和出水口02,进水口01与外部净水供给装置的净水出口连通,以便净水供给装置流出的净水进入终端加热装置内。

本实施例中,进水口01与外部净水供给装置的净水出口为可拆卸连通方式,提高终端加热装置的独立性和使用便捷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终端加热装置上配置有交互单元10供用户操作使用,此时终端加热装置可直接放置于台面上,出水口02直接向用户提供常温净水或加热净水。

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以应用于厨下净水机为例,该终端加热装置安装于厨下净水机的主机后近水龙头端,终端加热装置的出水口02外接厨上的水龙头,终端加热装置内置于厨下不外露,提高厨上空间利用率,同时能够向用户提供常温净水和加热净水。

本申请给出终端加热装置的两种水路实现方式。

实施例一,参照图2。

该终端加热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水路03和第二水路04,第一水路03和第二水路04分别将进水口01和出水口02连通。

该终端加热装置还包括水箱05和加热装置06,水箱05和加热装置06均分别设于第一水路03上。

水箱05的进水端与进水口01连通,水箱05的出水端与出水口02连通,水箱05用于储净水。

加热装置06设于水箱05的出水端和出水口02之间,对流经其内的净水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06为过流式加热方式,避免千滚水,提高饮水品质。

热水模式下,第二水路04关闭,加热装置06开启,水箱05内的常温净水经加热装置06被加热成热水,热水经出水口02流出。

常温水模式下,第二水路04开通,第一水路03和加热装置06关闭,从进水口01流入的常温净水直接经第二水路04和出水口02流出。

具体而言,进水口01与水箱05的进水端之间设有第一控制阀11,第一控制阀11设于第一水路03上,第二水路04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2。

热水模式下,第一控制阀11和第二控制阀12关闭,水箱05内的常温净水经加热装置06加热成热水,热水经出水口02流出。

常温水模式下,第一控制阀11和加热装置06关闭,第二控制阀12开启,从进水口01流入的常温净水直接经第二水路04和出水口02流出。

通过第一控制阀11和第二控制阀12实现第一水路03和第二水路04的通闭,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11和第二控制阀12选用电磁阀,便于水路的精准控制。

第一控制阀11可作为水箱05的补水控制阀,当水箱05内存水量少于设定值时,第一控制阀11开启,第二控制阀12关闭,外部净水供给装置流出的净水经第一控制阀11流至水箱05,水箱05进行补水;当水箱05内存水量超过设定值时,第一控制阀11关闭,水箱05停止补水。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水箱05内设有感应装置(未图示),通过监控水箱05内的水位、压力、质量等变化来监控水箱05内的储水量,以及时向水箱05补水。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06的热水出水口与出水口02之间设有单向阀13,单向阀13设于第一水路03上,避免第二水路04内的常温水逆流至第一水路03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06与水箱05的出水端之间设有水泵09,水泵09设于第一水路03上,为第一水路03内水的流动提供动力。

本实施例中,水泵09选用直流变频水泵。变频水泵转速多档可调,因此取水速度可调,即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变频水泵的转速。

当变频水泵的转速较高时,同一时段内通过变频水泵的水量会较多,这样相同时段内通过加热装置06的水量会增加,若加热至相同温度,需提高加热功率。当变频水泵的转速较低时,同一时段内通过变频水泵的水量会较少,这样相同时段内通过加热装置06的水量会减少,若加热至相同温度,需减小加热功率。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水箱05内设有杀菌装置07,以提高水箱05内存储的净水的洁净度。杀菌装置07可选用市面上常见的led紫外杀菌装置、量子杀菌装置等。杀菌装置07可设定启动工作周期和工作时长,杀菌装置07每隔一段时间启动一次并工作一定时长,以保持水箱内的水质安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06具有热水出口和蒸汽出口,热水出口与出水口02连通,以使经加热装置06加热的流动水能够流至出水口02。终端加热装置还包括蒸汽回收装置08,蒸汽出口与蒸汽回收装置08的进水口连通,蒸汽回收装置08的出水口与水箱05的进水端连通。加热装置06在对水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经蒸汽出口流至蒸汽回收装置08,水蒸气在蒸汽回收装置08内冷凝变为冷凝水,冷凝水经蒸汽回收装置08的出水口重新流至水箱05,避免水浪费。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06的进水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4,加热装置06的出水端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5,第一温度传感器14用于检测加热装置06的进水温度,第二温度传感15用于检测加热装置06的出水温度。

终端加热装置或外部净水供给装置设置有报警装置,若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测量值与用户设定取水温度偏差较大,则报警装置会进行报警。加热装置06的加热功率可调,根据用户设定的取水温度以及进水温度,自动调节加热功率。

实施例二,参照图3。

该终端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水路03,第一水路03将进水口01和出水口02连通。实施例二中的终端加热装置与实施例一相比缺少了第二水路04。

该终端加热装置还包括水箱05和加热装置06,水箱05和加热装置06均分别设于第一水路03上。

水箱05的进水端与进水口01连通,水箱05的出水端与出水口02连通,水箱05用于储净水。

加热装置06设于水箱05的出水端和出水口之间,对流经的净水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06为过流式加热方式,避免千滚水,提高饮水品质。

热水模式下,加热装置06开启,水箱05内的常温净水经加热装置06被加热成热水,热水经出水口02流出。

常温水模式下,加热装置06关闭,水箱05内的常温净水经加热装置06和出水口02流出,此时加热装置06对流水无加热作用。

实施例二的终端加热装置中控制阀、水泵、温度传感器、杀菌装置等部件的设置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终端加热装置的水路采用实施例二时,此时水箱05起到了能够解决第一杯水tds偏高问题的混水箱作用。出水时,净水机内tds偏高的原水与水箱05内的净水混合后再流出,以降低第一杯水的tds。

净水机具有滤芯,水箱05的容积应当不小于净水机内的净水体积(即滤芯的内芯容积),通过合理设置水箱05的容积,可达到不同的第一杯水tds。

以反渗透ro滤芯为例,现有市面上常见的反渗透ro滤芯的内芯容积一般为1-2l,设置水箱05容积≥1l,当水箱容积05与ro膜内芯容积内的净水容积相等时,可以将第一杯水tds降低50%。随着水箱05容积的增大,第一杯水的tds降低可达到50%-95%。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净水机,净水机的净水出口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终端加热装置的进水口01可拆卸连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净水机为厨下净水机或反渗透ro净水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