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拦油绳的含油污水分离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13639发布日期:2021-08-17 13:5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组装拦油绳的含油污水分离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组装拦油绳的含油污水分离净化装置,属于含油污水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引水式水电厂的水轮发电机组运行时,有部分渗漏油会随厂房内的渗漏水进入渗漏集水井,渗漏集水井内的积水达到一定水位后,需要采用排水泵将积水排至尾水渠。在此过程中会有部分油污随积水排至尾水渠,造成环境污染。现已建成的引水式水电厂绝大部分未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直接排放至下游河道,影响下游河道生态环境;部分水电厂定期对渗漏集水井进行清淤工作,清理淤泥和油污,这种处理方式需要将集水井内部污水排至底部进行人工清理,且使用吸油棉这类耗材进行吸附,还需对吸油棉进行二次处理,存在耗时、耗力,且密闭空间内作业的问题,有较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组装拦油绳的含油污水分离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清理含油污水存在的耗时、耗力、密闭空间内作业、有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组装拦油绳的含油污水分离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排水口和尾水平台,所述壳体内底部设有通过管线连接的重力真空分离腔和高分子分离腔,所述重力真空分离腔通过其顶部设有的第一集油口连接集油箱底部,所述高分子分离腔通过其顶部设有的第二集油口连接集油箱底部;

所述高分子分离腔通过一侧底部设有的管线连接油污水提升泵,所述油污水提升泵通过管线连接高分子吸附室的底部;

所述集油箱顶部通过管线连接抽油泵底部,所述抽油泵顶部通过管线连接壳体顶部以外的回收油箱;

所述排水口处于壳体外,通过所述尾水平台连接尾水渠,所述尾水渠处设有拦油绳。

优选地,所述重力真空分离腔和高分子分离腔之间的连接管线下方设有检修排水口,通过管线连接壳体底部以外的地沟。

优选地,所述壳体一侧设有进水口,进水口的一条水路直接连接所述重力真空分离腔,另一条水路通过壳体内的安全阀连接到检修排水口与地沟之间在壳体外的连接管线。

优选地,所述高分子分离腔装有多组波纹板组,所述波纹板组由多片同规格不同波纹形状的高分子瓦组装而成。

优选地,所述高分子吸附室内装有圆柱形u型聚丙烯滤芯,所述滤芯开口朝向壳体一侧,通过管线连接排水口。

优选地,所述高分子吸附室顶部设有差压控制器、压力表和排气阀。

优选地,所述差压控制器通过管线连接壳体外的油份浓度仪,所述油份浓度仪通过管线连接到滤芯开口与排水口之间的壳体内的连接管线。

优选地,所述集油箱内部设有加热器和测温电阻,顶部设有油位电极。

优选地,所述拦油绳可随水位自由升降。

优选地,所述壳体外设有控制箱,通过管线控制所述组装拦油绳的含油污水分离净化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含油废水池内油污,减少人力物力投入;对含油污水进行三次油污分离、设置差压控制器确保排放水中含油量不超标。

附图说明

图1为组装拦油绳的含油污水分离净化装置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拦油绳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3为拦油绳实施例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1-含油废水池,2-集油浮筒,3-液位计,4-出水口,5-安全阀,6-重力真空分离腔,7-检修排水口,8-地沟,9-高分子分离腔,10-油污水提升泵,11-排水口,12-电动三通球阀,13-油份浓度仪,14-油份浓度仪清洗入口管,15-差压控制器,16-高分子吸附室,17-压力表,18-排气阀,19-油位电极,20-集油箱,21-测温电阻,22-加热器,23-抽油泵,24-回收油箱,25-齿轮油泵,26-控制箱,27-冲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组装拦油绳的含油污水分离净化装置,壳体内底部设有通过管线连接的重力真空分离腔6和高分子分离腔9,所述重力真空分离腔6通过其顶部设有的第一集油口连接集油箱20底部,所述高分子分离腔9通过其顶部设有的第二集油口连接集油箱20底部;

所述高分子分离腔9通过一侧底部设有的管线连接油污水提升泵10,所述油污水提升泵10通过管线连接高分子吸附室16的底部;

所述集油箱20顶部通过管线连接抽油泵23底部,所述抽油泵23顶部通过管线连接壳体顶部以外的回收油箱24;

壳体外的排水口排至渗漏集水井再通过原有的渗漏排水管路排至尾水渠,所述尾水渠处设有拦油绳。

所述重力真空分离腔6和高分子分离腔9之间的连接管线下方设有检修排水口7,通过管线连接壳体底部以外的地沟8。

所述壳体一侧设有进水口,一条水路直接连接所述重力真空分离腔6,另一条水路通过壳体内的安全阀5连接到检修排水口7与地沟8之间在壳体外的连接管线。

所述高分子分离腔9装有多组波纹板组,所述波纹板组由多片同规格不同波纹形状的高分子瓦组装而成。

所述高分子吸附室内16装有圆柱形u型聚丙烯滤芯,所述滤芯开口朝向壳体一侧,通过管线连接壳体外的排水口11。

所述高分子吸附室16顶部设有差压控制器15、压力表17和排气阀18。

所述差压控制器15通过管线连接壳体外的油份浓度仪13。

所述油份浓度仪13通过管线连接到滤芯开口与排水口11之间的壳体内的连接管线。

所述集油箱20内部设有加热器22和测温电阻21,顶部设有油位电极19。

所述拦油绳可随水位自由升降。

所述壳体外设有控制箱26,通过管线控制所述组装拦油绳的含油污水分离净化装置。

为更好地帮忙理解本申请提出的装置,下面给出本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一种情形,如图1所示,该情形仅是本装置的一种优选应用例,并非唯一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涉及的本装置组成部分及其相关搭配部件如下:

含油废水池1,集油浮筒2,液位计3,出水口4,安全阀5,重力真空分离腔6,检修排水口7,地沟8,高分子分离腔9,油污水提升泵10,排水口11,电动三通球阀12,油份浓度仪13,油份浓度仪清洗入口管14,差压控制器15,高分子吸附室16,压力表17,排气阀18,油位电极19,集油箱20,测温电阻21,加热器22,抽油泵23,回收油箱24,齿轮油泵25,控制箱26,冲洗口27。

集油浮筒2吸油头在水浮力的作用下悬浮在含油废水池1水面,并根据含油废水池1水面高度进行自我调节,保证始终处于水面,进行有效吸油工作;含油废水池1上设有液位计3用于向集油浮筒2传输含油废水池1水面高度信息;集油浮筒2出水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安全阀5、重力真空分离腔6、高分子分离腔9、油污水提升泵10、高分子吸附室16和排水口1。油污水提升泵10通过集油浮筒2将含油废水池1混合的污油吸入重力真空分离腔6内进行分离处理,并且根据油份浓度仪13传导过来的监测信号进行工作。

重力真空分离6腔通过上方的第一集油口连接集油箱20;高分子分离腔9装有多组波纹板组,由多片同规格不同波纹形状的高分子瓦组装而成,用于聚集分离水中的含油成份,通过上方的第二集油口连接集油箱20;重力真空分离6与高分子分离腔9之间管线还通过检修排水口7连接地沟8;油污水提升泵10采用的是电动柱塞泵,工作性能可靠;高分子吸附室16内装有圆柱形u型聚丙烯滤芯,该滤芯具有良好的吸油性能,从而能保证处理后的水中含油量≤5-10毫克/升,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滤芯开口连接排水口11;高分子吸附室16还设有差压控制器15,当过滤压力过大时,重力真空分离腔6排出的污水从其下方设置的安全阀5口回流至含油废水池1。

处理废水中含有粘度较大的含油成分,为便于分离后的油能在较冷的气候下顺利排出,集油箱20设有加热器22和测温电阻21,通过抽油泵23连接回收油箱24;集油箱20上设有油位电极19,用于监测集油箱20废油油位,当油位聚集达到一定厚度时(从液位视孔内看到的全是油,而不是水时),油位电极19发出讯号,由控制箱26自动起动抽油泵23将油排至回收油箱24,当集油箱20上部聚集的油被排完后(从液位视孔内看不到油时),排油泵23即自动停止,液位视孔的作用在于方便看到集油箱20顶部是否聚集有油。

重力真空分离腔6、高分子分离腔9、高分子吸附室16及相关配件组成油水分离箱,是组装拦油绳的含油污水分离净化装置的核心,通过含油污水提升泵10的工作,将油水混合的污油运输至油水分离箱内进行高效的油水分离,分离后干净的水通过油水分离箱连接的排水口11排出,分离出的油液经抽油泵23单独排出至移动式回收油箱24内,油水分离效果极好,分离率极高;抽油泵23与油水分离箱在同一底盘集中安装。

组装拦油绳的含油污水分离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含油污水提升泵10将污水提升到重力真空分离腔6,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在一定的真空度下进行重力分离,水中的大部分油滴在油、水的重力差的作用下将上浮至本装置的集油箱20。经过自然分离后的油水,再进入高分子分离腔9内的波纹板组,通过改变油的流向和油对它的粘附作用,水中的细小油滴逐渐聚结成较大油滴,在油、水重力差的作用下,这些较大的油滴将通过波纹板组上的集油口上浮至本装置的集油箱20。经过波纹板组初级聚结分离后,水中可能还会有微小的油滴,这些含有微小油滴的油污水排入到本装置上面的高分子吸附室16,内装有用聚丙烯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滤芯,该滤芯对油具有较好的亲吸性,而对水则有较好疏通性,即油通过它时阻力相当大,水通过它时阻力却很小,因此含油水通过它时,水中微小油滴将被吸附在滤芯的表面,并逐渐聚结成较大的油滴,在重力的作用下,上浮至高分子吸附室16的顶部,同时滤芯纤维形成的是一种超细微孔网,因此对水中的机械杂质也起到了一定的过滤作用,通过该滤芯过滤后的水质,含油成份将会低于5-15mg/l,甚至为零,随着过滤压力的增大,过滤流量将减小,排出的水中含油成分也会增加,为了保证排出水的含油成份不超过国家用gb8978排放标准(≤5-15mg/l),本装置上设有差压控制器15,将压力≥0.6mpa时,含油污水提升泵10吸入到重力真空分离腔6的油污水将从安全阀5出口流回到含油废水池1,这时应停机清理或更换滤芯。

组装拦油绳的含油污水分离净化装置的系统采用程序自动控制,既能通过就地控制箱实现,也可在电站监控系统上位机上实现对系统及设备的集中监视、控制。含油污水分离净化系统主要包括如下控制内容:浮油净化分离器的启停、含油污水系统运行设备故障声光报警、自动阀门的开关、油泵的启停、真空油水分离器除油滤芯压差报警、设置就地和远操的闭锁条件、系统中需要经常启闭且投入程控的阀门应采用电动阀门、所有泵应与吸液箱低低液位联锁,并应设故障联锁自启动备用泵的功能。

组装拦油绳的含油污水分离净化装置的系统采用三种控制方式:自动控制、远方控制和就地手动控制,正常情况下按自动控制方式考虑。自动控制:油份浓度仪13根据油膜设置厚度的设置在供电的情况下自动启动、自动停止;远方控制:远方控制由电站监控系统配合实现,预留通讯接口或硬接线端子,中控调试及线路布置由使用方完成,当采用远方控制时,应能保证运行人员在电站监控控制系统中通过操作员键盘,有效地向系统发送启、停指令,从而实现对含油污水处理系统的远方控制;就地手动控制:当现场调试或控制设备检修时,可通过就地控制箱26上的控制按钮,实现对各设备的就地手动控制。

尾水渠出口处装设一根可随水位自由升降的拦油绳,如图2和图3所示,尾水渠宽度小于尾水池,尾水平台长度700m,宽度2000m,高度1716m;尾水池长度3730m,宽度2000m,高度1716m;尾水渠宽度700m,高506m;拦油索装置高300m,距离尾水池200m,拦油绳由特种橡胶制成拦体,水上高度200mm,水下高度300mm,每节长度20m,可以根据尾水渠宽度选择不同长度的拦油绳。拦油绳两侧的拦油索装置安装于尾水渠面板上,采用化学膨胀螺栓进行固,拦油索装置主要由导轨、滑轮、钢丝绳、万向节等组成;导轨采用不锈钢材料,上下端采用封闭结构。在一侧的自动滑行装置顶端装置装设钢丝绳卷筒,在汛期时油污清理后,用卷筒将拦油绳放开,将拦住的其他污物排放至下游。以上方法对自动油污收集装置未收集到的油污通过拦油绳进行二次拦截,实现人工回收,减少环境污染。

含油污水经上述设备处理后水质应满足《国家gb8978-ii类综合排放标准》新扩建企业一级排放标准,主要指标:水中含油量≤5-15mg/l,悬浮物≤30mg/l,处理后的水质采用取样阀检验。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