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用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7400发布日期:2021-07-23 14:28阅读:66来源:国知局
尾用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尾用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资源的污染已经成为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大量的污水排放,进一步破坏了水环境,污水在不经过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放到河道中,严重破坏了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在现有的污水厂尾水处理过程中,一般会通过过滤、除磷除氮、消毒等步骤,对于尾水的除磷除氮工作,最有效的选择是通过投加pac、pam等进行絮凝,并沉淀处理,但是在现有的设备中,在絮凝沉淀后直接进行消毒处理,使得在消毒过程中由于污水中混杂有部分絮团,而导致消毒的效果不够好,同时也影响了消毒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尾用水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尾用水处理设备消毒效果不够好,消毒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尾用水处理设备,它包括过滤部、处理部、沉淀部、消毒部,所述过滤部、处理部、沉淀部、消毒部依次相连接,所述消毒部包括消毒箱,所述消毒箱内设置有过滤机构、紫外光杀菌机构,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消毒箱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紫外光杀菌机构设置在所述过滤机构下方,所述紫外光杀菌机构对经过过滤机构过滤的污水进行消毒,所述消毒箱的底端还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侧壁由滤网组成,所述过滤筒的底面上还设置有转动叶片,所述转动叶片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叶片转动,所述过滤筒下方还设置有驱动仓,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驱动仓内。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污水首先进入过滤部中进行过滤,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滤渣,完成过滤后进入处理部进行处理,通过添加絮凝剂等化学试剂,使污水进行絮凝工作,而后进入沉淀箱使絮凝后的絮团沉淀,沉淀后的污水进入消毒箱中,首先通过过滤机构的过滤作用,将部分随污水一同进入的絮团以及细小的颗粒阻挡在过滤筒内,在过滤的过程中,转动叶片持续的转动,对污水提供一定的离心力,增加污水的过滤效率,剩余的污水从过滤筒侧壁流出,进而流入消毒箱的下方,受到紫外光杀菌机构的作用,对污水进行杀菌作用,以达到排放的标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尾用水处理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在消毒前对污水进行再次过滤,防止絮团进入消毒部中对消毒效果产生影响而导致消毒效果下降或消毒效率降低的情况发生,其次,过滤筒的底面上设置的转动叶片,在进行过滤时持续转动,对污水提供一定的离心力,使污水向过滤筒的侧壁移动,增加过滤效率,同时驱动仓的设置能够将第一驱动机构与污水分隔,保证第一驱动机构的安全运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穿过所述驱动仓,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转动叶片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上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第一驱动轴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的配合相连接。第一驱动器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啮合将转动传递至第一驱动轴上,使得第一驱动器能够平放,减小了第一驱动机构所占据的高度空间,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作为优选,所述紫外光杀菌机构包括灯罩、紫外光灯管,所述紫外光灯管设置在所述紫外光灯罩内。紫外光灯罩对紫外光灯管进行保护,防止紫外光灯管被污水浸泡而导致的故障。

作为优选,所述紫外光灯管设置有若干根,若干根所述紫外光灯管圆周阵列布置在所述灯罩内侧,所述紫外光灯管靠近所述灯罩内壁布置。若干紫外光灯管朝向灯罩外侧圆周阵列布置,能够对灯罩外侧的污水进行更加均匀的照射,增加了紫外光照射的照射范围,使得消毒效果更加好。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紫外光灯管通过第一联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转轴,所述紫外光灯管均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转轴相连接,所述转轴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驱动仓内。紫外光灯管通过第一联动机构相连接,并通过转轴与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接,能够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紫外光灯管沿转轴发生转动,在紫外光灯管的过程中,保证了消毒箱内的所有位置都能够受到紫外光的照射,进一步的增加了紫外光的照射范围,提升了消毒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上安装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第二驱动轴通过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四锥齿轮之间的啮合相连接。第二驱动器与第二驱动轴通过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之间的啮合相连接,使得第二驱动器能够平放,节省了第二驱动机构所占用的空间,使结构更加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灯罩外侧设置有灯罩清洁机构,所述灯罩清洁机构包括清洁刷,所述清洁刷连接有第二联动机构,所述清洁刷通过所述第二联动机构与所述灯罩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转轴相连接,所述清洁刷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带动所述清洁刷围绕所述灯罩转动。灯罩清洁机构通过第二联动机构带动清洁刷进行转动,从而对灯罩外壁进行清洁,使得灯罩能够时刻保持干净的状态,便于紫外光照射,增加了紫外光杀菌机构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清洁刷为螺旋状,所述清洁刷为若干根,若干根所述清洁刷均匀布置在所述灯罩外侧。螺旋状的清洁刷能够降低清洁刷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卡顿的几率,若干跟清洁刷均匀布置在灯罩外侧既能够使清洁刷在转动时能够保持平衡,还能够增加对灯罩的清洁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联动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接板,所述清洁刷的顶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灯罩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仓底部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轨相配合,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驱动仓通过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轨之间的配合相连接。通过导轨与导向块之间的配合,对第三连接板的转动进行导向以及限位,使第三连接板的转动能够更加顺利及稳定,进而确保清洁刷运动的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处还安装有控制阀。控制阀的设置能够对出水进行控制,通过控制阀的控制,使一定量的污水保留在消毒箱中,保证了污水的消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尾用水处理设备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尾用水处理设备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尾用水处理设备实施例2中隐藏消毒箱、过滤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消毒箱;1.1、进水口;1.2、出水口;1.3、驱动仓;2、过滤机构;2.1、过滤筒;2.2、转动叶片;3、紫外光杀菌机构;3.1、灯罩;3.2、紫外光灯管;4、第一驱动机构;4.1、第一驱动器;4.2、第一驱动轴;4.3、第一锥齿轮;4.4、第二锥齿轮;5、第一联动机构;5.1、第一连接板;5.2、转轴;6、第二驱动机构;6.1、第二驱动器;6.2、第二驱动轴;6.3、第三锥齿轮;6.4、第四锥齿轮;7、灯罩清洁机构;7.1、清洁刷;8、第二联动机构;8.1、第二连接板;8.2、第三连接板;8.3、导轨;8.4、导向块;9、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根据说明书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尾用水处理设备,它包括过滤部、处理部、沉淀部、消毒部,过滤部、处理部、沉淀部、消毒部依次相连接,其中消毒部包括消毒箱1,消毒箱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1,消毒箱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2,在消毒箱1中安装有过滤机构2、紫外光杀毒机构,过滤机构2与进水口1.1相连接,过滤机构2包括过滤筒2.1、转动叶片2.2,其中过滤筒2.1的侧壁由滤网组成,过滤筒2.1的底部采用密封的材料制成,转动叶片2.2与过滤筒2.1的底部转动连接,在过滤筒2.1下方还设置有驱动仓1.3,驱动仓1.3中固定安装欧第一驱动机构4,转动叶片2.2与第一驱动机构4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消毒箱1为圆形筒体,过滤筒2.1也为圆形筒体,过滤筒2.1的侧壁与筒底可以通过卡扣、磁吸等能够便于拆卸的方式连接,能够拆卸的连接方式能够便于将过滤筒2.1的侧壁取出,并进行清洗,进而保证了过滤筒2.1的过滤效率。

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驱动器4.1、第一驱动轴4.2,第一驱动器4.1固定安装在驱动仓1.3内,第一驱动轴4.2与转动叶片2.2相连接,并通过轴承与驱动仓1.3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轴4.2上还安装有第一锥齿轮4.3,第一驱动器4.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4.4,第一锥齿轮4.3与第二锥齿轮4.4相啮合。

紫外杀菌机构包括灯罩3.1、紫外光灯管3.2,紫外光灯管3.2均安装在灯罩3.1内,灯罩3.1为透明材质制成的筒体,其中灯罩3.1的下端封闭,灯罩3.1的上端与驱动仓1.3固定连接,紫外光灯管3.2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紫外光灯管3.2通过第一联动机构5相连接,第一联动机构5包括第一连接板5.1、转轴5.2,转轴5.2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5.1的圆心处,转轴5.2通过轴承与灯罩3.1相转动连接,转轴5.2的顶端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6,紫外光灯管3.2以转轴5.2为轴,圆周阵列布置在第一连接板5.1上,紫外光灯管3.2的照射方向朝向灯罩3.1外侧,并与第一连接板5.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紫外光灯管3.2设置有五个,第一连接板5.1设置有两个,分别连接在紫外光灯管3.2的两端,以保证紫外光灯管3.2的稳定性,同时,筒状的灯罩3.1能够使消毒相中的液体在堆积是能够围绕灯罩3.1外侧,使得灯罩3.1外侧与过滤筒2.1侧壁的距离相等,保证了对消毒箱1中污水起到更加均匀的消毒作用。

第二驱动机构6固定安装在驱动仓1.3内,第二驱动机构6包括第二驱动器6.1、第二驱动轴6.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轴6.2通过轴承与驱动仓1.3的底部相转动连接,第二驱动轴6.2与转轴5.2相连接,第二驱动器6.1固定安装在驱动仓1.3内,第二驱动轴6.2上安装有第三锥齿轮6.3,第二驱动器6.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四锥齿轮6.4,第三锥齿轮6.3与第四锥齿轮6.4相啮合。

在出水口1.2处还设置有控制阀9,控制阀9对从输出口流出的污水控制,进而能够对消毒部中存留的污水量进行控制。

其工作原理是,污水首先经过过滤部过滤掉其中的大颗粒杂物,然后进入处理部中,通过投加pac、pam等使污水中的氮磷等成分絮凝,然后经过沉淀部,去除大部分絮凝后的絮团,然后将剩余的污水通入消毒部,污水从消毒箱1顶部的进水口1.1进入过滤机构2中,同时转动叶片2.2开启,在转动叶片2.2的转动作用下,对污水产生一定的离心力,使污水向过滤筒2.1的侧壁运动,污水经过过滤筒2.1的作用,将经过絮凝的污水中残留的部分絮团以及其他杂物阻挡,仅使污水流入消毒部中,剩余的污水在消毒部中,受到紫外光灯管3.2的照射,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在杀菌过程中,灯罩3.1内的紫外光灯管3.2在第一联动机构5的作用下,受到第二驱动机构6的驱动,持续的发生转动,从而保证对消毒箱1中的液体进行均匀的消毒。

实施例2

根据说明书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在灯罩3.1外侧还设置有灯罩清洁机构7,其中灯罩清洁机构7包括清洁刷7.1,清洁刷7.1连接有第二联动机构8,清洁刷7.1为螺旋状,本实施例中设置为两根,均匀布置在灯罩3.1外侧,清洁刷7.1与第二联动机构8相连接,通过第二联动机构8带动其进行转动,第二联动机构8包括第二连接板8.1、第三连接板8.2,第二连接板连接在灯罩3.1的下方,第三连接板8.2位于灯罩3.1的上端,第二连接板8.1为圆形连接板,第二连接板8.1与转轴5.2同心连接,并跟随转轴5.2的转动而转动,第三连接板8.2上设置有导向块8.4,驱动仓1.3的底部设置有导轨8.3,导向块8.4与导轨8.3相配合,对第三连接板8.2的运动进行导向以及限位,保证第三连接板8.2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清洁刷7.1的底端与第二连接板8.1相连接,清洁刷7.1的顶端与第三连接板8.2相连接,同时第二连接板8.1与第三连接板8.2之间还通过立柱相连接,以保证第二连接板8.1与第三连接板8.2之间的同步运动,在第二联动机构8的作用下,转轴5.2的转动带动清洁刷7.1围绕灯罩3.1转动,从而对灯罩3.1的外表面进行清洁,从而保证灯罩3.1外侧的清洁程度,避免了灯罩3.1由于污水浸泡而被污渍附着,出现降低消毒效果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以说明书附图1为基准所示出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