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4779发布日期:2021-09-25 11:01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废水处理的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造纸工业使用木材、稻草、芦苇、破布等为原料,经高温高压蒸煮而分离出纤维素,制成纸浆。在生产过程中,最后排出原料中的非纤维素部分成为造纸黑液。黑液中含有木质素、纤维素、挥发性有机酸等,有臭味,污染性很强
3.现有工厂内对造成废水处理的工序有很对,针对不同要求,每个处理工序都不相同。故而现有的废水处理的管路排布都极其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排布合理简单,废水处理效率高、电气元件使用寿命高的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水路单元、初沉池、调节池、酸化池及换热器,所述水路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处理管路及第二处理管路,初沉池、调节池及酸化池依次通过管路连接,
7.第一处理管路和第二处理管路均具有两道单行水路活动路径,其中第一道单行水路活动路径包括,将废水接入的第一进水管路,废水经第一进水管路通入至初沉池,初沉池的后方接有白水过滤筛,白水过滤筛输出端分别连接换热器及污泥混合池,废水从初沉排出后进入白水过滤筛,再通过换热器加热后排出,且通过出水管路依次通入调节池及酸化池;
8.第二道单行水路活动路径包括,将废水接入的出水管路,废水通过出水管路依次通入初沉池、调节池及酸化池,所述第一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初沉池和白水过滤筛之间依次连接有逆止阀、第二电磁阀、流量计、第三电磁阀及压力变速器。
10.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1.通过设置两个水处理管路,可以实现对不同材料要求废水的处理。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
[0012] 2. 通过在水路设置换热器实现对废水的温度控制,避免废水当中的纤维物质在低温时凝结堵塞管路,而且在废水进入换热器之前,通过白水过滤筛对废水进行过滤,将废水中部分颗粒悬浮物去除,避免了废水对换热器造成阻塞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5]
本实施例具体包括:水路单元、初沉池1、调节池2、酸化池3及换热器4,水路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处理管路及第二处理管路。
[0016]
初沉池1:是污水处理中第一次沉淀的构筑物,主要用以降低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
[0017]
调节池2:为了使处理工艺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高峰浓度变化的影响。
[0018]
酸化池3:减小有机物分子量,产生不完全氧化的产物,有利于后续的好氧段处理。
[0019]
第一处理管路和第二处理管路均具有两道单行水路活动路径,
[0020]
第一处理管路和第二处理管路所要处理的废水是不同的。针对一些需要保持废水处理温度为恒温时,需要通过第一道单行水路活动路径。
[0021]
第一道单行水路活动路径包括:废水(pm5&6制程原水)经第一进水管路11通入至初沉池1,初沉池1的后方接有白水过滤筛,白水过滤筛输出端分别连接换热器及污泥混合池,废水从初沉排出后进入白水过滤筛,再通过换热器加热后排出,且通过出水管路12依次通入调节池2及酸化池3。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0022]
热交换器的作用,避免废水当中的纤维物质在低温时凝结堵塞管路,而且在废水进入换热器之前,通过白水过滤筛对废水进行过滤,将废水中部分颗粒悬浮物去除,避免了废水对换热器造成阻塞的风险。起到了双重保护的目的。
[0023]
第一出水管路12在连接调节池2和酸化池3时,在进入两个池内前设电磁阀。而且在第一出水管路12可再接一条和初沉池1连接的副管13,在副管上安装电磁阀131。通过副管的设置,可对从换热器排出的废水再一次处理的循环流程,构成二次处理,提高对废水处理的效果。
[0024]
当处理一般要求的废水时,通过第二道单行水路活动路径。
[0025]
第二道单行水路活动路径包括:将废水(pm7&8制程原水)接入的出水管路12,废水通过出水管路12依次通入初沉池1、调节池2及酸化池3,第一进水管路11和出水管路12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
[0026]
出水管路12可以作为进水和出水两用,提高了管路整体布局的合理性。
[0027]
初沉池1和白水过滤筛之间依次连接有逆止阀21、第二电磁阀22、流量计23、第三电磁阀24及压力变速器25。
[0028]
上述部件的设置,起到调节废水进入白水过滤筛的压力、流量的目的,提高了水路循环的稳定性。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路单元、初沉池、调节池、酸化池及换热器,所述水路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处理管路及第二处理管路,初沉池、调节池及酸化池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处理管路和第二处理管路均具有两道单行水路活动路径,其中第一道单行水路活动路径包括,将废水接入的第一进水管路,废水经第一进水管路通入至初沉池,初沉池的后方接有白水过滤筛,白水过滤筛输出端分别连接换热器及污泥混合池,废水从初沉排出后进入白水过滤筛,再通过换热器加热后排出,且通过出水管路依次通入调节池及酸化池;第二道单行水路活动路径包括,将废水接入的出水管路,废水通过出水管路依次通入初沉池、调节池及酸化池,所述第一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和白水过滤筛之间依次连接有逆止阀、第二电磁阀、流量计、第三电磁阀及压力变速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废水处理的技术,它涉及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水路单元、初沉池、调节池、酸化池及换热器,水路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处理管路及第二处理管路,初沉池、调节池及酸化池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处理管路和第二处理管路均具有两道单行水路活动路径,第一道单行水路活动路径包括将废水接入的第一进水管路,废水经第一进水管路通入至初沉池,初沉池的后方接有白水过滤筛,白水过滤筛输出端分别连接换热器及污泥混合池,废水从初沉排出后进入白水过滤筛,再通过换热器加热后排出,且通过出水管路依次通入调节池及酸化池,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管路排布合理简单,废水处理效率高、电气元件使用寿命高。电气元件使用寿命高。电气元件使用寿命高。


技术研发人员:山理君 李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湖荣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