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7272发布日期:2021-08-31 13:5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河道治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生态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

目前,生态环境修复手段主要是在水体上安装生态浮床,然后在生态浮床上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浓密的生态网,进而吸附水体中的悬浮物,还能吸收水体的多余的营养,进而修复河道以及水体。

针对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水生植物枯萎时,需要借助船等工具将生态浮床拉到岸边清理更换枯萎的水生植物,进而使得不便清理更换枯萎的水生植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方便清理更换枯萎的水生植物,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包括浮床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浮床组件包括培养滤箱和伸缩杆件,所述培养滤箱底部滚动设有滚轮;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件和固定座,所述支撑板件底部固定设于固定座上,所述滚轮滚动设于支撑板件顶部,所述伸缩杆件一端可拆卸设于培养滤箱外壁,所述伸缩杆件另一端活动穿过固定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固定座安装在河岸边,后将支撑板件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且使得支撑板件位于河道上方,再将伸缩杆件活动穿过固定座且可拆卸安装在培养滤箱外壁。此时滚轮滚动设于支撑板件上,最后推动培养滤箱远离固定座,即可实现将培养滤箱安置在河道。反之,利用伸缩杆件可以使得培养滤箱靠近固定座,最后将固定座取出,从而使得本方案具有方便清理或更换枯萎植物的优点。

可选的,所述培养滤箱包括箱体和培养板,所述箱体和培养板上均开设有若干渗水孔,所述培养板活动嵌设于箱体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理培养滤箱内的枯萎植物时,利用伸缩杆将培养滤箱自河道取出,然后将培养板推离箱体即可方便取出枯萎植物。

可选的,所述培养板上设有滑块,所述箱体内壁对应滑块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抵紧于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生植物依附在培养板上,滑块限制在滑槽内,进而使得培养板不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

可选的,所述培养板与箱体底部之间形成有营养腔,所述营养腔内设有营养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营养腔内放置的营养袋可以供培养板上的水生植物生长,进而提高水生植物的生长效率,从而使得水生植物快速净化水质。

可选的,所述培养滤箱有若干,每一所述培养滤箱一侧设有第一螺纹杆,每一所述培养滤箱另一侧均设有第一螺纹套管,所述第一螺纹套管螺纹连接于相邻的第一螺纹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入第一螺纹套管,可以增加培养滤箱的数量,进而提高恢复河道生态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伸缩杆件包括第二螺纹杆和第二螺纹套管,所述第二螺纹杆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套管,所述第二螺纹杆另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套管,所述第二螺纹套管活动穿设于固定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活动伸缩第二螺纹杆和第二螺纹套管,可以使得培养滤箱靠近固定座,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安装或拆卸培养滤箱。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件包括导轨和角码板,所述角码板一端固定设于导轨底部,所述角码板另一端固定设于固定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角码板的支撑作用下,导轨的承载能力增强,进而使得导轨不容易被水流冲击折断,从而使得培养滤箱更稳定地在导轨上运动。

可选的,所述导轨上设有螺栓件,所述螺栓件穿过导轨,且将所述导轨固定设于固定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出螺栓件可以分离导轨和固定座,进而可以回收利用导轨,减少浪费。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利用伸缩杆件可以使得培养滤箱随着滚轮在导轨上移动,而;

2.若干单元杆依次螺纹连接连接,进而使得伸缩杆的长度加长;

3.利用连接管连接相邻的螺纹杆和第二安装管,进而连接相邻的两个培养滤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线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图2中b线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培养滤箱;11、箱体;111、滤孔;112、滑槽;12、滚轮;13、培养板;131、滑块;14、营养腔;15、第一螺纹杆;16、第一螺纹套管;17、营养袋;2、伸缩杆件;21、第二螺纹杆;22、第二螺纹套管;3、支撑板件;31、导轨;32、角码板;33、螺栓件;34、翻边;4、固定座;41、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参照图1、图2,其包括浮床组件和支撑组件,浮床组件滚动抵接在支撑组件上,而支撑组件架设在河道上。浮床组件上培育水生植物,通过将浮床组件滚动靠近或远离河岸,从而实现将浮床组件安置在河道上或将浮床组件自河道取出。

参照图2、图3,浮床组件包括培养滤箱1、滚轮12以及培养板13,支撑组件包括伸缩杆件2和支撑板件3,培养滤箱1有若干,若干培养箱体11依次可拆卸连接于一起。

每一培养滤箱1均包括箱体11、四个滚轮12以及培养板13,培养板13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滤孔111,每一滤孔111均自培养板13上表面向下表面贯穿开设。箱体11侧壁和底壁也均贯穿开设有若干滤孔111,若干滤孔111均匀分布在箱体11上。

培养板13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131,箱体11内壁对应滑块131分别开设有滑槽112。每一滑槽112均自箱体11上端面向下端面非贯穿开设。两个滑块131分别抵紧于滑槽112底壁,且培养板13下表面与箱体11内底壁之间形成有营养腔14。营养腔14内放置有营养袋17,营养袋17装有供培养板13上的水生植物前期生长所需的营养。

每一箱体11外壁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5,第一螺纹杆15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管16,第一螺纹套管16远离第一螺纹杆15的一端螺纹连接于相邻的第一螺纹杆15。相邻两个第一螺纹杆15通过第一螺纹套管16可拆卸连接,进而实现若干箱体11依次可拆卸连接。

支撑板件3包括导轨31、角码板32以及螺栓件33,螺栓件33为紧固螺栓。导轨31两端底部分别设有固定座4,两个固定座4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41。每一安装槽41均自固定座4上端面向下端面竖向非贯通开设,导轨31端部分别抵接于安装槽41底部。

伸缩杆件2有两根,每一伸缩杆件2一端分别螺纹连接于靠近伸缩杆件2的第一螺纹套管16内,每一伸缩杆件2另一端分别活动穿过相应的固定座4。每一伸缩杆件2均包括若干第二螺纹杆21和若干第二螺纹套管22,第二螺纹杆21和第二螺纹套管22依次螺纹连接成一起。

导轨31两端分别设有螺栓件33,螺栓件33为紧固螺栓。每一螺栓件33均依次穿入导轨31,且将导轨31固定安装在安装槽41底部。角码板32有两个,每一角码板32一端通过螺栓件33固定安装在其一固定座4上,每一角码板32另一端通过螺栓件33固定安装在另一固定座4上,角码板32可以加强导轨31与固定座4的整体性能。

滚轮12依次铰接在箱体11底部的四角处,且每一滚轮12均滚动抵接在导轨31上。导轨31两侧分别垂直本身向上设有翻边34,箱体11底部碰触于翻边34顶部,翻边34具有限制滚轮12偏离导轨31运动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如下:

安装时,将两个固定座4分别安置在河道两岸。先利用第一螺纹杆15和相邻的第一螺纹套管16依次螺纹连接,进而将若干培养滤箱1连城整体后滚动抵接在导轨31上。然后将导轨31和若干培养滤箱1整体放置在安装槽41底部,接着利用螺栓件33将导轨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安装槽41底部,利用螺栓件33将每一角码板3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4上以及将每一角码板32的另一端固定在导底部。最后将第二螺纹杆21和第二螺纹套管22依次分别螺纹连接成两个伸缩杆件2,每一伸缩杆件2的一端自相应的固定座4一侧活动穿入固定座4,且穿入安装槽41内,穿入安装槽41内的第二螺纹套管22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杆15

清理时,先利用伸缩杆件2推动若干培养滤箱1靠近固定座4,后将培养滤箱1一一旋离取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