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出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08215发布日期:2021-09-10 23:52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出渣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出渣系统。


背景技术:

2.固液分离设备通常是用于处理废水,以将废水中的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一般采用在网笼的内部设置螺旋轴的形式实现,利用网笼对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然后通过螺旋轴将留在网笼上的固体输送至网笼的一端并排出,避免网笼淤堵问题。而现有技术中的网笼一般是利用钢板人工弯折而成,同轴度不高且不易保证,将螺旋轴设置在网笼内后,螺旋轴叶片与网笼内壁之间的间隙不一致,间隙过大的位置,会有部分固体残留在网笼内壁上,出现清理不净的问题,间隙过小的位置,螺旋轴叶片与网笼内壁之间会存在摩擦,产生干涉,导致电机负载过大。
3.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固液分离设备因网笼的同轴度低导致的螺旋轴叶片与网笼内壁间隙不一致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螺旋出渣系统,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固液分离设备因网笼的同轴度低导致的螺旋轴叶片与网笼内壁间隙不一致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螺旋出渣系统,包括:
6.无缝钢管,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无缝钢管上设置有供液体流出的第一滤孔,所述无缝钢管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所述无缝钢管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供固体排出的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分别位于所述无缝钢管的轴线的两侧;
7.螺旋轴,可定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无缝钢管内,所述螺旋轴的轴线与所述无缝钢管的轴线重合;
8.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无缝钢管的一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旋轴传动连接,用于驱使所述螺旋轴运转、以使所述螺旋轴沿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输送固体并使固体经所述出料口排出。
9.优选地,所述螺旋轴的螺旋叶片上设置有沿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延伸的毛刷条。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料口处设置有导料斗,所述导料斗靠近所述无缝钢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侧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导料斗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液体流出的第二滤孔。
11.优选地,所述导料斗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供液体流出的第三滤孔。
12.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与所述导料斗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和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的活动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导料斗上端开口靠近所述无缝钢管第一端的一侧。
13.优选地,所述导料斗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输料管连接的第二进料口。
14.优选地,所述无缝钢管的第一端设置有锥形管,所述锥形管与所述无缝钢管的轴线重合,所述锥形管的大端通过法兰盘与所述无缝钢管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轴的第一端贯穿所述锥形管且与所述锥形管转动连接。
15.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料口处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靠近所述无缝钢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的侧壁之间密封连接。
16.优选地,所述出料管的轴线与所述无缝钢管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
17.优选地,所述出料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第三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第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料管第二端的直径,所述第二出料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料管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料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料口的侧壁固定连接。
18.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旋出渣系统,包括无缝钢管、螺旋轴和电机,其中,无缝钢管的横截面为圆形,螺旋轴可定轴转动的设置在无缝钢管内,且轴线与无缝钢管的轴线重合。在无缝钢管的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以供待分离的固液混合物进入无缝钢管内部,在无缝钢管上设置有可供液体流出的第一滤孔,待分离的固液混合物进入无缝钢管内部后,液体经第一滤孔流出至无缝钢管之外,固体则留在无缝钢管内部。在无缝钢管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固体排出的出料口,电机固定在无缝钢管的一端,且输出轴与螺旋轴传动连接,用于驱使螺旋轴运转、以使螺旋轴沿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输送固体并使固体经出料口排出。上述第一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无缝钢管的轴线的两侧,使用时,使第一进料口朝上设置,出料口朝下设置,保证待分离的固液混合物顺利进入无缝钢管且使固体从无缝钢管内顺利排出。如此设置,上述无缝钢管为经机器加工的现有成品,相对于利用钢板人工弯折而成的网笼而言,无缝钢管具有较高的同轴度,且质量容易保证,可保证螺旋轴的螺旋叶片与无缝钢管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固液分离设备因网笼的同轴度低导致的螺旋轴叶片与网笼内壁间隙不一致的问题。
2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螺旋出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无缝钢管;2、第一滤孔;3、导料斗;4、第二滤孔;5、第三滤孔;6、固定板;7、活动板;8、第二进料口;9、锥形管;10、第一出料管;11、第二出料管;12、第三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出渣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固液分离设备因网笼的同轴度低导致的螺旋轴叶片与网笼内壁间隙不一致的问题。
27.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28.参照图1,示出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螺旋出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螺旋出渣系统包括无缝钢管1、螺旋轴和电机,其中,无缝钢管1的横截面为圆形,螺旋轴可定轴转动的设置在无缝钢管1内,且轴线与无缝钢管1的轴线重合。在无缝钢管1的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以供待分离的固液混合物进入无缝钢管1内部,在无缝钢管1上设置有可供液体流出的第一滤孔2,待分离的固液混合物进入无缝钢管1内部后,液体经第一滤孔2流出至无缝钢管1之外,固体则留在无缝钢管1内部。在无缝钢管1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固体排出的出料口,电机固定在无缝钢管1的一端,且输出轴与螺旋轴传动连接,用于驱使螺旋轴运转、以使螺旋轴沿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输送固体并使固体经出料口排出。上述第一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无缝钢管1的轴线的两侧,使用时,使第一进料口朝上设置,出料口朝下设置,保证待分离的固液混合物顺利进入无缝钢管1且使固体从无缝钢管1内顺利排出。如此设置,上述无缝钢管1为经机器加工的现有成品,相对于利用钢板人工弯折而成的网笼而言,无缝钢管1具有较高的同轴度,且质量容易保证,可保证螺旋轴的螺旋叶片与无缝钢管1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固液分离设备因网笼的同轴度低导致的螺旋轴叶片与网笼内壁间隙不一致的问题。
29.优选实施例中,在螺旋轴的螺旋叶片上设置有毛刷条,毛刷条沿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延伸。螺旋轴的螺旋叶片对无缝钢管1内部的固体进行推送时,毛刷条对残留在无缝钢管1侧壁上的固体进行刮刷,有利于将固体刮刷尽,避免固体的残留。
30.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进料口处设置有导料斗3,导料斗3靠近无缝钢管1的一端与第一进料口的侧壁之间密封连接,通过导料斗3向无缝钢管1内装填待分离的固液混合物。在导料斗3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液体流出的第二滤孔4,在固液分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飞溅的问题,飞溅的液体经过导料斗3上的第二滤孔4也可排至无缝钢管1的外部,可提高分离效率。
31.实施中,在导料斗3的上端设置有盖板,盖板与导料斗3之间可拆卸连接,固液分离过程中,盖板固定在导料斗3上,可防止固体掉落至该螺旋出渣系统的外部。在盖板上设置有供液体流出的第三滤孔5,飞溅的液体可经盖板上的第三滤孔5排至无缝钢管1的外部,可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
32.需要说明的是,该螺旋出渣系统在使用时需与固液分离箱配合使用,无缝钢管1倾斜设置,其第一端的高度大于第二端的高度,无缝钢管1的出料口以及无缝钢管1的第一端位于固液分离箱的外部,无缝钢管1的第二端位于固液分离箱的内部,第一滤孔2设置在无
缝钢管1位于固液分离箱内部的侧壁上。固液分离箱为内部具有容纳空腔且上端呈敞口状态的箱体,箱体上端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包括两部分,具体为与箱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密封板和与第一密封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密封板,在维修或检修时,可将第二密封板拆下。
33.相应地,该螺旋出渣系统中的盖板也设置为两部分,分别为固定板6和活动板7,其中,固定板6与导料斗3固定连接,活动板7与固定板6转动连接,固定板6与第一密封板上下对应,活动板7与第二密封板上下对应。一般将固定板6设置在导料斗3上端开口靠近无缝钢管1第一端的一侧。活动板7与固定板6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通过合页、铰链的形式实现。
34.实施中,在导料斗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8,用于与输料管连接,以将输料管内的待分离的固液混合物输送至导料斗3内。
35.实施中,在无缝钢管1的第一端设置有锥形管9,锥形管9与无缝钢管1的轴线重合。锥形管9具有大端和小端,锥形管9的大端通过法兰盘与无缝钢管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螺旋轴的第一端贯穿锥形管9且与锥形管9转动连接,螺旋轴与锥形管9之间的转动连接可通过在锥形管9内部设置轴承座的形式实现。在检修时,可通过拆分锥形管9和无缝钢管1之间的法兰连接,使无缝钢管1与锥形管9分离,拉动锥形管9带动螺旋管从无缝钢管1内抽出,以将存留在无缝钢管1内的固体排出,然后再进行检修维修。
36.实施中,该螺旋出渣系统还包括出料管,出料管设置在出料口处,出料管靠近无缝钢管1的一端与出料口的侧壁之间密封连接,无缝钢管1内的固体被输送至出料口位置处后经出料管排出至相应位置。上述出料管的轴线与无缝钢管1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夹角为锐角。
37.实施中,上述出料管为变径管的形式,具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出料管10、第二出料管11和第三出料管12,第一出料管10、第二出料管11和第三出料管1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第二出料管11第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二出料管11第二端的直径,第二出料管11第一端的直径与第一出料管10第二端的直径相同,第二出料管11第二端的直径与第三出料管12第一端的直径相同,第二出料管11的第一端与第一出料管1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出料管11的第二端与第三出料管1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出料管10的第一端与出料口的侧壁固定连接。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