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养殖工船及池底氧化降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08453发布日期:2021-06-04 15:0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池塘养殖工船及池底氧化降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降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池塘养殖工船及池底氧化降解装置,属于养殖工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池塘养殖经常发生藻类老化死亡、残饵粪便累积、养殖动物生病死亡腐烂等原因造成池底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富营养物质增高,尤其累年未凊底的池塘为甚,致使养殖动物病害频发,成活率降低,其生长速度同样受到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所以养殖池塘定期凊底并增氧活化底泥显得尤为重要。
3.现有池塘养殖工船只具有巡池观察、饵料投喂、装运池塘养殖海产品的功能,而目前的池底清底,一般是先排干水,再经过翻耕、暴晒、撒漂白粉等传统降解模式,底泥活化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池塘养殖工船及池底氧化降解装置,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灵活、活化底泥效率高、效果好,能够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目前池塘底泥活化困难的现状,在今后产品商业化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池塘养殖工船及池底氧化降解装置,主体为养殖工船的船体,其特征在于:
7.所述的船体,主体为一块硬质塑料泡沫板,硬质塑料泡沫板的六面各自包裹有一层防腐木板;硬质塑料泡沫板包裹防腐木板后整体呈长方体形状,在其12条棱边分别扣上一根三棱钢,12根三棱钢分别相应的首尾焊接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起固定船体作用的不锈钢框架;不锈钢框架、硬质塑料泡沫板和防腐木板构成所述的船体,船体整体为长方体形状的板体;
8.所述的船体,在不锈钢框架顶面的前后两条棱边上各自焊接置一排扶手,在其顶面的左侧棱边上设置一个能够270
°
灵活旋转的套筒,在其顶面的右侧棱边上绑缚一条缆绳;
9.所述的船体,在不锈钢框架前侧面的上下两条棱边的中间位置各自设置一个圆环,两个圆环位于一条竖线上;在其后侧面的上下两条棱边靠近左端的位置各自设置一个圆环,两个圆环位于一条竖线上;在其后侧面的上下两条棱边靠近右端的位置也各自设置一个圆环,两个也圆环位于一条竖线上;所有的圆环均位于不锈钢框架的外部,两个位于同一条竖线的圆环配设一根能够下钻进底泥中的固定桩;
10.所述的船体,配设有池底曝气增氧活化器,所述的池底曝气增氧活化器,主体为一根操作杆,套入所述的套筒内;操作杆的末端焊接有一根不锈钢横管,不锈钢横杆与操作杆相互垂直;不锈钢横杆上焊接有多根均匀分布的、彼此之间相互平行的不锈钢分管,不锈钢
分管与不锈钢横杆相互垂直,不锈钢分管与操作杆位于同一平面上;不锈钢分管的末端向上翘起,翘起的末端焊接有与之相平行的活化齿;所述的操作杆、不锈钢横管、不锈钢分管和活化齿均为中空的钢管,且彼此之间相互连通;
11.所述的活化齿,每根活化齿的前方均配设有一根内部中空的、带微孔不锈钢钢管,船体运行活化池底底泥时,带微孔不锈钢钢管在池底底泥中与池底平面相平行前进,而活化齿与池底之间具有夹角,带微孔不锈钢管的管体与活化齿相距一定的距离;带微孔不锈钢钢管配设有支撑架,支撑架通过卡扣i固定在活化齿的管体上;
12.所述的池底曝气增氧活化器,配设有水泵,水泵安置于船体顶面的一侧,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池塘养殖水体相连通、出水口连通有钢丝软水管ii,钢丝软水管ii的出水口连通有分流插排,分流插排上设置有多个分流出水口,分流出水口各自连通有一根钢丝软水管i,多根钢丝软水管i的出水口分别与不同根活化齿的顶端相连通,连通处采用卡扣ii固定;
13.所述的船体,在其顶面的防腐木板上挖设有一个圆形的、内凹的底座,底座与水泵位于顶面的不同侧;底座内放置有益生菌活化桶,益生菌活化桶内盛放益生菌液;所述的益生菌活化桶配设有低功率潜水泵,低功率潜水泵放置于益生菌活化桶内底部、出水口连通有软管ii,软管ii的出水口连通有分液插排,分液插排上设置有多个分液出水口,分液出水口各自连通一根软管i,多根软管i的出水口分别与不同根的带微孔不锈钢钢管靠近活化齿的一端相连通,连通处采用卡扣iii固定;
14.所述的船体,顶面上安置有发电机,为需要动力的装置提供能源。
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船体,整体长6米、宽2.3米、厚0.3米。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三棱钢,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框架起到固定防腐木板和硬质泡沫塑料作用,使船体为一个整体,防止散架。
1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硬质塑料泡沫板,材质为pvc。
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防腐木板,包括木板层和涂覆于木板外表面的防腐层,整体厚度为2

3cm;所述的木板层,材质为樟子松或柳桉;所述的防腐层,材质为环保漆和/或蜡油。
1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扶手,材质为不锈钢,高度为1米,扶手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和保障安全。
2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套筒,材质为不锈钢、内径为5.5cm;所述的套筒可灵活旋转,池底曝气增氧活化器手柄穿过套筒,套筒可逆时针、顺时针根据工作需要灵活旋转,工作时灵活控制活化器的下潜深浅、前后摆动角度等。
2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缆绳,长度为5

6m,靠岸后起到固定船体作用。
2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圆环,为不锈钢材质的圆环,内径8cm。
2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桩,主体为一根内部中空、不锈钢材质的钢管,钢管从上至下套进位于同一条竖线上的两个圆环内;所述的钢管,外径7cm、长度为3.5m;钢管的顶部设置有一个手柄,方便用力旋转固定桩;钢管的末端削尖设置为尖端,在尖端上方的钢管外壁上设置旋转齿轮,固定桩在旋转齿轮作用下,下钻池底泥中,固定船体。
2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操作杆,为不锈钢材质的钢管,长度为2m、外径为5cm。
2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不锈钢横管,为不锈钢材质的钢管,长度为2.5m、外径为
5cm。
2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不锈钢分管,为不锈钢材质的钢管,长度为2m、外径为4cm,10根不锈钢分管均匀焊接在不锈钢横管上。
2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活化齿,为不锈钢材质的钢管,长度为25cm、外径为5cm。
2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带微孔不锈钢钢管,长度为1米,外径为1cm;所述的带微孔不锈钢钢管,管体与活化齿相距一定的距离并且水平位置高于活化齿末端的水平位置,管体靠近活化齿的一端距离活化齿末端的水平距离为40cm、垂直距离为6cm。
29.上述技术方案中,养殖工船工作时,带微孔不锈钢钢管平行于池底,活化齿与池底的夹角为45
±
5度。
3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不锈钢分管,中上部截断,截断处内嵌不锈钢弹簧,不锈钢弹簧焊接在不锈钢分管的内壁上,截断处外封钢丝软水管,防止进水,该处作用为工作时,如果遇到池底石块等硬物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不锈钢分管和活化齿损坏。
3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座,靠近船体顶面的前棱边/后棱边,深度为0.5

1cm、直径为80

100cm;底座起到固定益生菌活化桶的作用,防止船体运动时益生菌活化桶移动。
3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益生菌活化桶,当其内部的益生菌需要活化时,益生菌活化桶内部配设有气石,外部配设充气泵,提供益生菌活化繁殖需要的氧气,根据生产需要随时安装该设施。
33.本发明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34.(1)将池底曝气增氧活化器的操作杆套入套筒内,操作操作杆,使活化齿插入池塘底泥中,深度为20

25cm,此时保持带微孔不锈钢钢管平行于池底,活化齿与池底的夹角为45
±
5度;开启发电机,启动水泵、低功率潜水泵和充气泵;
35.(2)水泵抽取养殖池中海水经过钢丝软水管ii、分流插排、钢丝软水管i进入活化齿中,同时空气通过操作杆、不锈钢横管、不锈钢分管进入活化齿,混合着饱和空气的海水在水压的作用下,冲击池底,增氧活化底泥;
36.(3)低功率潜水泵抽取益生菌液经过软管ii、分液插排、软管i进入带微孔不锈钢钢管中,在活化齿冲开的池底沟槽中埋畦益生菌,利用益生菌的氧化降解作用,降解底泥中的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富营养物质;
37.(4)养殖工船利用活化齿冲击池底的反作用力在池塘中均速行走,通过调节手柄角度控制行船速度;养殖工船靠岸时,通过牵引缆绳靠近岸边,此时把3根固定桩分别插入池底,并旋转手柄,使固定桩深入池底,固定工船,便于工作人员上下船和搬运设备等,同时防止狂风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造成船体碰撞池壁损坏。
38.本发明的技术优点在于:本发明利用包含饱和空气的水流冲击池底,增氧活化底泥,同时埋畦益生菌,利用益生菌的氧化降解作用,降解底泥中的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富营养物质,经过活化降解的池底,更有益于底栖硅藻等有益微藻的生长成活,改善养殖水质,确保池塘养殖动物的生长安全,降低病害,增加成活率,保障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39.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0.图2为本发明装置中船体的剖视图;
41.图3为本发明装置中固定桩的示意图;
42.图4为本发明装置中池底曝气增氧活化器的示意图;
43.图5为本发明装置中不锈钢分管的剖视图;
44.图6为本发明装置中带微孔不锈钢钢管与活化齿的连接示意图;
45.图7为本发明装置中水泵、钢丝软水管ii、分流插排、钢丝软水管i与活化齿的连接示意图;
46.图8为本发明装置中益生菌活化桶、低功率潜水泵、软管ii、分液插排、软管i与带微孔不锈钢钢管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以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描述内容:
48.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
49.一种池塘养殖工船及池底氧化降解装置,主体为养殖工船的船体1,如图1

8所示:
50.所述的船体1,如图1所示:主体为一块硬质塑料泡沫板12,硬质塑料泡沫板的六面各自包裹有一层防腐木板13;硬质塑料泡沫板包裹防腐木板后整体呈长方体形状,在其12条棱边分别扣上一根三棱钢,12根三棱钢分别相应的首尾焊接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起固定船体作用的不锈钢框架11;不锈钢框架、硬质塑料泡沫板和防腐木板构成所述的船体,船体整体为长方体形状的板体;
51.所述的船体1,在不锈钢框架11顶面的前后两条棱边上各自焊接置一排扶手2,在其顶面的左侧棱边上设置一个能够270
°
灵活旋转的套筒3,在其顶面的右侧棱边上绑缚一条缆绳4;
52.所述的船体1,在不锈钢框架11前侧面的上下两条棱边的中间位置各自设置一个圆环5,两个圆环位于一条竖线上;在其后侧面的上下两条棱边靠近左端的位置各自设置一个圆环5,两个圆环位于一条竖线上;在其后侧面的上下两条棱边靠近右端的位置也各自设置一个圆环5,两个也圆环位于一条竖线上;所有的圆环均位于不锈钢框架的外部,两个位于同一条竖线的圆环配设一根能够下钻进底泥中的固定桩6(如图3所示);所述的固定桩6,主体为一根内部中空、不锈钢材质的钢管,钢管从上至下套进位于同一条竖线上的两个圆环内;所述的钢管,外径7cm、长度为3.5m;钢管的顶部设置有一个手柄61,方便用力旋转固定桩;钢管的末端削尖设置为尖端,在尖端上方的钢管外壁上设置旋转齿轮62,固定桩在旋转齿轮作用下,下钻池底泥中,固定船体;
53.所述的船体1,配设有池底曝气增氧活化器7,如图4所示:所述的池底曝气增氧活化器7,主体为一根操作杆71,套入所述的套筒3内;操作杆的末端焊接有一根不锈钢横管72,不锈钢横杆与操作杆相互垂直;不锈钢横杆上焊接有多根均匀分布的、彼此之间相互平行的不锈钢分管73,不锈钢分管与不锈钢横杆相互垂直,不锈钢分管与操作杆位于同一平面上;不锈钢分管的末端向上翘起,翘起的末端焊接有与之相平行的活化齿74;所述的操作杆71、不锈钢横管72、不锈钢分管73和活化齿74均为中空的钢管,且彼此之间相互连通;
54.所述的不锈钢分管73,如图5所示:中上部截断,截断处内嵌不锈钢弹簧76,不锈钢
弹簧焊接在不锈钢分管的内壁上,截断处外封钢丝软水管77,防止进水,该处作用为工作时,如果遇到池底石块等硬物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不锈钢分管和活化齿损坏;
55.所述的活化齿74,每根活化齿的前方均配设有一根内部中空的、带微孔不锈钢钢管741,船体运行活化池底底泥时,带微孔不锈钢钢管在池底底泥中与池底平面相平行前进,而活化齿与池底之间具有夹角(45
±
5度),带微孔不锈钢管的管体与活化齿相距一定的距离;带微孔不锈钢钢管配设有支撑架742,支撑架通过卡扣i 743固定在活化齿的管体上,如图6所示;
56.所述的池底曝气增氧活化器,配设有水泵75,如图7所示:水泵安置于船体顶面的一侧,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池塘养殖水体相连通、出水口连通有钢丝软水管ii751,钢丝软水管ii的出水口连通有分流插排752,分流插排上设置有多个分流出水口,分流出水口各自连通有一根钢丝软水管i 753,多根钢丝软水管i的出水口分别与不同根活化齿74的顶端相连通,连通处采用卡扣ii 754固定;
57.所述的船体1,在其顶面的防腐木板上挖设有一个圆形的、内凹的底座8,底座与水泵位于顶面的不同侧,靠近船体顶面的前棱边/后棱边;底座内放置有益生菌活化桶9,益生菌活化桶内盛放益生菌液;所述的益生菌活化桶配设有低功率潜水泵91,如图所示:低功率潜水泵放置于益生菌活化桶内底部、出水口连通有软管ii 92,软管ii的出水口连通有分液插排93,分液插排上设置有多个分液出水口,分液出水口各自连通一根软管i94,多根软管i的出水口分别与不同根的带微孔不锈钢钢管741靠近活化齿74的一端相连通,连通处采用卡扣iii95固定。
58.本发明中,所述的防腐木板13,包括木板层和涂覆于木板外表面的防腐层,整体厚度为2

3cm;所述的木板层,材质为樟子松或柳桉;所述的防腐层,材质为环保漆和/或蜡油;
59.本发明中,所述的底座8,深度为0.5

1cm、直径为80

100cm;底座起到固定益生菌活化桶9的作用,防止船体运动时益生菌活化桶移动;
60.本发明中,所述的益生菌活化桶9,当其内部的益生菌需要活化时,益生菌活化桶内部配设有气石,外部配设充气泵,提供益生菌活化繁殖需要的氧气,根据生产需要随时安装该设施;
61.本发明中,所述的船体,顶面上安置有发电机10,为需要动力的装置(水泵、低功率潜水泵和充气泵)提供能源。
62.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63.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构成不锈钢框架11的三棱钢材质为不锈钢;硬质塑料泡沫板12的材质为pvc;防腐木板13为樟子松木板涂覆蜡油后得到的;所述的船体1,整体长6米、宽2.3米、厚0.3米。
64.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扶手2,材质为不锈钢,高度为1米。
65.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套筒3,材质为不锈钢、内径为5.5cm。
66.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缆绳4,长度为5

6m。
67.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圆环5,为不锈钢材质的圆环,内径8cm。
68.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操作杆71,为不锈钢材质的钢管,长度为2m、外径为5cm。
69.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不锈钢横管72,为不锈钢材质的钢管,长度为
2.5m、外径为5cm。
70.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不锈钢分管73,为不锈钢材质的钢管,长度为2m、外径为4cm,10根不锈钢分管73均匀焊接在不锈钢横管72上。
7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活化齿74,为不锈钢材质的钢管,长度为25cm、外径为5cm。
72.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带微孔不锈钢钢管741,长度为1米,外径为1cm;所述的带微孔不锈钢钢管741,管体与活化齿相距一定的距离并且水平位置高于活化齿末端的水平位置,管体靠近活化齿的一端距离活化齿末端的水平距离为40cm、垂直距离为6cm。
73.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