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庭院景观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47708发布日期:2021-05-14 12:41阅读:2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庭院景观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庭院景观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庭院景观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2.景观水指用于观赏的地表水体,即各种景观用的河道、人工湖泊人造湖泊如各城市公园的湖泊以及与房地产开发相配套的人造景观湖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庭院式的居住环境中通常会加入一些景观水池,其中的水体称为庭院景观水。
3.庭院景观水的较易受污染,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用于庭院景观水池的水本身质量较差,水质等级较低,另一个原因是庭院景观水池内的水较少,流动性较差,水浅且封闭的水池内生态较脆弱,不易抵抗外部污染。
4.庭院景观水需要进行净化,然而目前常见的净化技术是将庭院景观水在外部经过复杂的循环设备处理后,达标的水返回景观水池内,该方式虽然实现了水循环,但是现有外部循环设备的费用过高,使用整套设备对庭院景观水进行处理得不偿失,且外部循环设备无法对庭院景观水池本身进行生态修复。
5.因此,需要一种循环系统,能主要在庭院景观水池内部对水进行循环净化,降低庭院景观水的处理成本,同时对庭院景观水池进行生态修复。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庭院景观水循环系统,可在庭院景观水池内部对水进行循环净化,降低庭院景观水的处理成本,同时对庭院景观水池进行生态修复,并能灌溉景观水池周围植物。
7.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一种庭院景观水循环系统,包括:主体,主体包括水池,水池一端面开设有第一横槽,第一横槽下方开设有第二横槽,第二横槽外设有回水槽,水池另一端面一端下方开设有第四圆孔,水池另一侧面还设有齿条,水池内侧面设有若干连杆,连杆一端设有一转换管,转换管下端设有集水管,集水管一端设有若干集水支管,主体还包括喷泉机构、喷灌机构,喷泉机构用于在需要使用景观喷泉时装配于转换管上端,喷灌机构用于在需要喷灌周围植物时装配于转换管上端;水藻清理单元,设于主体上,水藻清理单元包括第二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输出轴一端设有与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第二旋转电机上端设有拖动杆,拖动杆一端设有横杆,横杆一侧面阵列有多个清理叉,水藻清理单元还包括设于回水槽上方的滤水框,水藻清理单元还包括设于水池一侧面的第四旋转电机,第四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设有旋转杆,旋转杆一端套设有与第二横槽匹配的旋转板。
8.进一步,第一横槽上方阵列有多个限位杆,限位杆用于截留清理叉上清理的水藻;回水槽一端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座,水框一端设有若干与第一固定座匹配的第二固定座;进一步,水池一侧面阵列开设有多个的第一圆孔,第一圆孔上方开设有与第一圆
孔匹配的多个第二圆孔,水池一侧面还开设有第三圆孔。
9.进一步,喷灌机构包括设于转换管上的连接管,连接管上端外周侧设有第一齿轮,连接管外周侧一端设有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输出轴一端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内穿设有喷水管,喷水管外周侧下端阵列有多个喷水支管。
10.进一步,横杆一端设有从动杆,从动杆一端设有滑条,从动杆滑动配合于滑条上开设的滑槽,滑条一端设有拆卸块,拆卸块一端开设有转动环,滑条一侧面还设有延伸架,延伸架上设有第三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输出轴穿设于转动环。
11.进一步,庭院景观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多级曝气单元,设于主体一端,多级曝气单元包括直线风机,直线风机底端设有进风管,进风管一端设有水平设置的导气管,多级曝气单元还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离心风机,离心风机一端设有竖直向上设置的进风口,离心风机的出风口设于导气管外周侧,导气管穿设于第三圆孔,导气管一端外周侧阵列设有多个曝气管,曝气管外周侧上端设有若干曝气口,曝气口上端面阵列有多个曝气微孔。
12.进一步,庭院景观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底泥净化单元,设于主体一端,底泥净化单元包括设于水池一侧面的单轴直线气缸,单轴直线气缸输出轴一端设有滑动门,滑动门上、下端面阵列有多对圆形门,底泥净化单元还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潜艇仓,潜艇仓上开设有投料口,潜艇仓一端面设有潜艇出口,潜艇出口上方设有潜艇入口,潜艇出口与第一圆孔匹配,潜艇入口与第二圆孔匹配,潜艇仓内设有微型潜艇。
13.进一步,微型潜艇包括中空的艇体,艇体上端设有用于添加epsb工程菌粒的进料机构,进料机构一端设有第五旋转电机,第五旋转电机输出轴一端套设有进料门,微型潜艇底端设有沿艇体长度方向设置且输出方向相反的前进机构,后退机构,艇体底端设有投料器,投料器底端设有投料门。
14.进一步,庭院景观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外部单元,设于主体外周侧,外部单元包括地面机构,地面机构包括植物层,植物层下端设有支撑层,外部单元还包括贯穿设于地面机构上、下端面的多个活动盖,活动盖用于匹配第二旋转电机、齿条、滤水框、直线风机、进风口、投料口,支撑层底端面阵列有多个支杆,支杆设于地基上。
15.进一步,活动盖上端面种植有植物。
16.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水藻污染是庭院景观水池最常见的污染,本发明有水藻清理单元,能通过清理叉将水藻转移到滤水框内,限位杆将水藻截留在滤水框上方,此时可将水藻取出,但其中的水可以通过滤水框流到回水槽,再返回水池,实现循环。
17.2、曝气充氧是提高水体水质指标的有效措施之一,现有采取多级增氧系统对水体进行曝气,主要利用人工的机械方法对水体充入氧气或者空气以提升水体中的溶解氧水平,从而弥补大气复氧的不足,增强与恢复水体的好氧微生物,抑制厌氧微生物,从而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得以通过好氧得到分解,水体得到净化,从而使得水体可以稳定达标。本发明的多级曝气单元可以通过阵列设置的离心风机对空气进行多次加氧,通过曝气口的曝气微孔将加氧后的空气喷出到水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自动完成多级加氧,且直接在庭院景观
水池内进行循环,无需将水抽到外部进行处理。
18.3、epsb工程菌将以水体、底泥中的污染物作为其生长、繁殖的营养源,大量消耗、分解和矿化有机污染物,提高水体透明度,从而达到污染治理的目的。本发明的底泥净化单元通过微型潜艇投放espb工程菌粒的方式对底泥进行净化,与现有技术直接从水面投入相比,由于投放位置更接近水体底部,提升了espb工程菌的效果,且通过espb工程菌粒的增减,实现了微型潜艇的上浮和下沉,该底泥净化单元可实现生态修复。
19.4、水池内的转换管可安装喷泉机构或喷灌机构,喷泉机构用于在需要使用景观喷泉时装配于转换管,喷灌机构用于在需要喷灌周围植物时装配于转换管。喷灌机构喷水管的方向可转动,喷水支管能向四周的植物层喷灌,改善庭院景观水池周边环境。
20.5、外部单元包括贯穿设于地面机构上、下端面的多个活动盖,活动盖上端面种植有植物,能够在不进行循环净化操作时,保持整个环境的协调。
附图说明
2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立体图。
2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装配了喷泉机构的主体立体图。
23.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装配了喷泉机构的主体另一角度立体图。
24.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装配了喷灌机构的主体立体图立体图。
25.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喷灌机构立体图。
26.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水藻清理单元与主体位置关系立体图。
27.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水藻清理单元立体图。
28.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拆卸块、第三旋转电机局部立体图。
29.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水藻清理单元另一角度立体图。
30.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回水槽和滤水框连接关系立体图。
31.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多级曝气单元与主体位置关系立体图。
32.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多级曝气单元立体图。
33.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曝气口立体图。
34.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多级曝气单元与主体位置关系立体图。
35.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底泥净化单元立体图。
36.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底泥净化单元分解立体图。
37.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底泥微型潜艇立体图。
38.图1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水池、潜艇仓、曝气管位置关系立体图。
39.图1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外部单元与主体位置关系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41.实施例一如图1

图10,图19所示的一种庭院景观水循环系统,包括主体1、水藻清理单元2、外部单元5。
42.主体1包括水池11,水池11一端面开设有第一横槽1111,第一横槽1111上方阵列有
多个限位杆116,限位杆116用于截留清理叉221上清理的水藻,第一横槽1111下方开设有第二横槽1112,第二横槽1112外设有回水槽17,回水槽17一端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座171,水池11一侧面阵列开设有多个的第一圆孔1121,第一圆孔1121上方开设有与第一圆孔1121匹配的多个第二圆孔1122,水池11一侧面还开设有第三圆孔114,水池11另一端面一端下方开设有第四圆孔113,水池11另一侧面还设有齿条115,水池11内侧面设有若干连杆12,连杆12一端设有一转换管13,转换管13下端设有集水管14,集水管14一端设有若干集水支管141,主体1还包括喷泉机构15、喷灌机构16,喷泉机构15用于在需要使用景观喷泉时装配于转换管13上端,喷灌机构16用于在需要喷灌周围植物时装配于转换管13上端,喷灌机构16包括设于转换管13上的连接管161,连接管161上端外周侧设有第一齿轮1611,连接管161外周侧一端设有第一旋转电机162,第一旋转电机162输出轴一端设有与第一齿轮1611啮合的第二齿轮1621,第一齿轮1611内穿设有喷水管163,喷水管163外周侧下端阵列有多个喷水支管164。
43.水藻清理单元2设于主体1上,水藻清理单元2包括第二旋转电机21,第二旋转电机21输出轴一端设有与齿条115啮合的第三齿轮211,第二旋转电机21上端设有拖动杆212,拖动杆212一端设有横杆22,横杆22一侧面阵列有多个清理叉221,横杆22一端设有从动杆222,从动杆222一端设有滑条23,从动杆222滑动配合于滑条23上开设的滑槽231,滑条23一端设有拆卸块232,拆卸块232一端开设有转动环2321,滑条23一侧面还设有延伸架233,延伸架233上设有第三旋转电机24,第三旋转电机24输出轴穿设于转动环2321,水藻清理单元2还包括设于回水槽17上方的滤水框25,滤水框25一端设有若干与第一固定座171匹配的第二固定座251,水藻清理单元2还包括设于水池11一侧面的第四旋转电机26,第四旋转电机26的输出轴一端设有旋转杆261,旋转杆261一端套设有与第二横槽1112匹配的旋转板262。
44.外部单元5设于主体1外周侧,外部单元5包括地面机构51,地面机构51包括植物层511,植物层511下端设有支撑层512,外部单元5还包括贯穿设于地面机构51上、下端面的多个活动盖52,活动盖52用于匹配第二旋转电机21、齿条115、滤水框25、直线风机31、进风口321、投料口431,支撑层512底端面阵列有多个支杆53,支杆53设于地基上。
45.工作方式:日常使用时,在需要使用景观喷泉时,将喷泉机构15装配于转换管13上端,通过集水支管141从装满水的水池11中取水,水依次通过集水支管141、集水管14、转换管13进入喷泉机构15。
46.日常使用时,在需要喷灌周围植物时,将喷灌机构16装配于转换管13上端,通过集水支管141从装满水的水池11中取水,水依次通过集水支管141、集水管14、转换管13、连接管161进入喷水管163,启动第一旋转电机162,转动喷水管163的方向即可使喷水支管164向四周的植物层511喷灌。
47.进行循环净化时,拆下喷泉机构15,打开所有活动盖52,组装水藻清理单元2,具体步骤为:启动第三旋转电机24,打开拆卸块232,将从动杆222放入滑槽231,同时将第二旋转电机21放入地面机构51的对应开口内,使第三齿轮211与齿条115啮合;用连杆连接第一固定座171匹配的第二固定座251,使滤水框25固定在回水槽17上方。启动第三齿轮211,第二旋转电机21带动拖动杆212并带动横杆22向前运动,清理叉221将水藻插起,通过第一横槽1111后,启动第二旋转电机21往反方向运动,限位杆116将水藻截留在滤水框25上方,此时
可将水藻取出,但其中的水可以通过滤水框25流到回水槽17,启动第四旋转电机26,打开旋转板262,水重新回到水池11中。
48.循环净化结束后,停止水藻清理单元2的运行,拆卸水藻清理单元2并取出,关闭所有活动盖52,恢复日常使用。
49.实施例二如图1

图13,图19所示的一种庭院景观水循环系统,包括实施例一的庭院景观水循环系统,以及多级曝气单元3。
50.主体1包括水池11,水池11一端面开设有第一横槽1111,第一横槽1111上方阵列有多个限位杆116,限位杆116用于截留清理叉221上清理的水藻,第一横槽1111下方开设有第二横槽1112,第二横槽1112外设有回水槽17,回水槽17一端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座171,水池11一侧面阵列开设有多个的第一圆孔1121,第一圆孔1121上方开设有与第一圆孔1121匹配的多个第二圆孔1122,水池11一侧面还开设有第三圆孔114,水池11另一端面一端下方开设有第四圆孔113,水池11另一侧面还设有齿条115,水池11内侧面设有若干连杆12,连杆12一端设有一转换管13,转换管13下端设有集水管14,集水管14一端设有若干集水支管141,主体1还包括喷泉机构15、喷灌机构16,喷泉机构15用于在需要使用景观喷泉时装配于转换管13上端,喷灌机构16用于在需要喷灌周围植物时装配于转换管13上端,喷灌机构16包括设于转换管13上的连接管161,连接管161上端外周侧设有第一齿轮1611,连接管161外周侧一端设有第一旋转电机162,第一旋转电机162输出轴一端设有与第一齿轮1611啮合的第二齿轮1621,第一齿轮1611内穿设有喷水管163,喷水管163外周侧下端阵列有多个喷水支管164。
51.水藻清理单元2设于主体1上,水藻清理单元2包括第二旋转电机21,第二旋转电机21输出轴一端设有与齿条115啮合的第三齿轮211,第二旋转电机21上端设有拖动杆212,拖动杆212一端设有横杆22,横杆22一侧面阵列有多个清理叉221,横杆22一端设有从动杆222,从动杆222一端设有滑条23,从动杆222滑动配合于滑条23上开设的滑槽231,滑条23一端设有拆卸块232,拆卸块232一端开设有转动环2321,滑条23一侧面还设有延伸架233,延伸架233上设有第三旋转电机24,第三旋转电机24输出轴穿设于转动环2321,水藻清理单元2还包括设于回水槽17上方的滤水框25,滤水框25一端设有若干与第一固定座171匹配的第二固定座251,水藻清理单元2还包括设于水池11一侧面的第四旋转电机26,第四旋转电机26的输出轴一端设有旋转杆261,旋转杆261一端套设有与第二横槽1112匹配的旋转板262。
52.多级曝气单元3设于主体1一端,多级曝气单元3包括直线风机31,直线风机31底端设有进风管311,进风管311一端设有水平设置的导气管33,多级曝气单元3还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离心风机32,离心风机32一端设有竖直向上设置的进风口321,离心风机32的出风口设于导气管33外周侧,导气管33穿设于第三圆孔114,导气管33一端外周侧阵列设有多个曝气管34,曝气管34外周侧上端设有若干曝气口35,曝气口35上端面阵列有多个曝气微孔351。
53.外部单元5设于主体1外周侧,外部单元5包括地面机构51,地面机构51包括植物层511,植物层511下端设有支撑层512,外部单元5还包括贯穿设于地面机构51上、下端面的多个活动盖52,活动盖52用于匹配第二旋转电机21、齿条115、滤水框25、直线风机31、进风口321、投料口431,支撑层512底端面阵列有多个支杆53,支杆53设于地基上。
54.工作方式:日常使用时,在需要使用景观喷泉时,将喷泉机构15装配于转换管13上端,通过集水支管141从装满水的水池11中取水,水依次通过集水支管141、集水管14、转换管13进入喷泉机构15。
55.日常使用时,在需要喷灌周围植物时,将喷灌机构16装配于转换管13上端,通过集水支管141从装满水的水池11中取水,水依次通过集水支管141、集水管14、转换管13、连接管161进入喷水管163,启动第一旋转电机162,转动喷水管163的方向即可使喷水支管164向四周的植物层511喷灌。
56.进行循环净化时,拆下喷泉机构15,打开所有活动盖52,组装水藻清理单元2,具体步骤为:启动第三旋转电机24,打开拆卸块232,将从动杆222放入滑槽231,同时将第二旋转电机21放入地面机构51的对应开口内,使第三齿轮211与齿条115啮合;用连杆连接第一固定座171匹配的第二固定座251,使滤水框25固定在回水槽17上方。启动第三齿轮211,第二旋转电机21带动拖动杆212并带动横杆22向前运动,清理叉221将水藻插起,通过第一横槽1111后,启动第二旋转电机21往反方向运动,限位杆116将水藻截留在滤水框25上方,此时可将水藻取出,但其中的水可以通过滤水框25流到回水槽17,启动第四旋转电机26,打开旋转板262,水重新回到水池11中。
57.启动直线风机31,从外部吸取空气到进风管311,空气再进入导气管33,同时启动离心风机32,通过进风口321吸取空气,不断对导气管33内的空气进行增氧操作,空气进入曝气管34后,从曝气口35上的曝气微孔351中喷出。
58.循环净化结束后,停止水藻清理单元2、多级曝气单元3的运行,拆卸水藻清理单元2并取出,关闭所有活动盖52,恢复日常使用。
59.实施例三如图1

图19所示的一种庭院景观水循环系统,包括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庭院景观水循环系统,以及底泥净化单元4。
60.主体1包括水池11,水池11一端面开设有第一横槽1111,第一横槽1111上方阵列有多个限位杆116,限位杆116用于截留清理叉221上清理的水藻,第一横槽1111下方开设有第二横槽1112,第二横槽1112外设有回水槽17,回水槽17一端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座171,水池11一侧面阵列开设有多个的第一圆孔1121,第一圆孔1121上方开设有与第一圆孔1121匹配的多个第二圆孔1122,水池11一侧面还开设有第三圆孔114,水池11另一端面一端下方开设有第四圆孔113,水池11另一侧面还设有齿条115,水池11内侧面设有若干连杆12,连杆12一端设有一转换管13,转换管13下端设有集水管14,集水管14一端设有若干集水支管141,主体1还包括喷泉机构15、喷灌机构16,喷泉机构15用于在需要使用景观喷泉时装配于转换管13上端,喷灌机构16用于在需要喷灌周围植物时装配于转换管13上端,喷灌机构16包括设于转换管13上的连接管161,连接管161上端外周侧设有第一齿轮1611,连接管161外周侧一端设有第一旋转电机162,第一旋转电机162输出轴一端设有与第一齿轮1611啮合的第二齿轮1621,第一齿轮1611内穿设有喷水管163,喷水管163外周侧下端阵列有多个喷水支管164。
61.水藻清理单元2设于主体1上,水藻清理单元2包括第二旋转电机21,第二旋转电机21输出轴一端设有与齿条115啮合的第三齿轮211,第二旋转电机21上端设有拖动杆212,拖
动杆212一端设有横杆22,横杆22一侧面阵列有多个清理叉221,横杆22一端设有从动杆222,从动杆222一端设有滑条23,从动杆222滑动配合于滑条23上开设的滑槽231,滑条23一端设有拆卸块232,拆卸块232一端开设有转动环2321,滑条23一侧面还设有延伸架233,延伸架233上设有第三旋转电机24,第三旋转电机24输出轴穿设于转动环2321,水藻清理单元2还包括设于回水槽17上方的滤水框25,滤水框25一端设有若干与第一固定座171匹配的第二固定座251,水藻清理单元2还包括设于水池11一侧面的第四旋转电机26,第四旋转电机26的输出轴一端设有旋转杆261,旋转杆261一端套设有与第二横槽1112匹配的旋转板262。
62.多级曝气单元3设于主体1一端,多级曝气单元3包括直线风机31,直线风机31底端设有进风管311,进风管311一端设有水平设置的导气管33,多级曝气单元3还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离心风机32,离心风机32一端设有竖直向上设置的进风口321,离心风机32的出风口设于导气管33外周侧,导气管33穿设于第三圆孔114,导气管33一端外周侧阵列设有多个曝气管34,曝气管34外周侧上端设有若干曝气口35,曝气口35上端面阵列有多个曝气微孔351。
63.底泥净化单元4,设于主体1一端,底泥净化单元4包括设于水池11一侧面的单轴直线气缸41,单轴直线气缸41输出轴一端设有滑动门42,滑动门42上、下端面阵列有多对圆形门421,底泥净化单元4还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潜艇仓43,潜艇仓43上开设有投料口431,潜艇仓43一端面设有潜艇出口432,潜艇出口432上方设有潜艇入口433,潜艇出口432与第一圆孔1121匹配,潜艇入口433与第二圆孔1122匹配,潜艇仓43内设有微型潜艇44;微型潜艇44包括中空的艇体441,艇体441上端设有用于添加epsb工程菌粒的进料机构,进料机构一端设有第五旋转电机442,第五旋转电机442输出轴一端套设有进料门443,微型潜艇44底端设有沿艇体441长度方向设置且输出方向相反的前进机构445,后退机构444,艇体441底端设有投料器446,投料器446底端设有投料门。
64.外部单元5设于主体1外周侧,外部单元5包括地面机构51,地面机构51包括植物层511,植物层511下端设有支撑层512,外部单元5还包括贯穿设于地面机构51上、下端面的多个活动盖52,活动盖52用于匹配第二旋转电机21、齿条115、滤水框25、直线风机31、进风口321、投料口431,支撑层512底端面阵列有多个支杆53,支杆53设于地基上。
65.工作方式:日常使用时,在需要使用景观喷泉时,将喷泉机构15装配于转换管13上端,通过集水支管141从装满水的水池11中取水,水依次通过集水支管141、集水管14、转换管13进入喷泉机构15。
66.日常使用时,在需要喷灌周围植物时,将喷灌机构16装配于转换管13上端,通过集水支管141从装满水的水池11中取水,水依次通过集水支管141、集水管14、转换管13、连接管161进入喷水管163,启动第一旋转电机162,转动喷水管163的方向即可使喷水支管164向四周的植物层511喷灌。
67.进行循环净化时,拆下喷泉机构15,打开所有活动盖52,组装水藻清理单元2,具体步骤为:启动第三旋转电机24,打开拆卸块232,将从动杆222放入滑槽231,同时将第二旋转电机21放入地面机构51的对应开口内,使第三齿轮211与齿条115啮合;用连杆连接第一固定座171匹配的第二固定座251,使滤水框25固定在回水槽17上方。启动第三齿轮211,第二旋转电机21带动拖动杆212并带动横杆22向前运动,清理叉221将水藻插起,通过第一横槽
1111后,启动第二旋转电机21往反方向运动,限位杆116将水藻截留在滤水框25上方,此时可将水藻取出,但其中的水可以通过滤水框25流到回水槽17,启动第四旋转电机26,打开旋转板262,水重新回到水池11中。
68.启动直线风机31,从外部吸取空气到进风管311,空气再进入导气管33,同时启动离心风机32,通过进风口321吸取空气,不断对导气管33内的空气进行增氧操作,空气进入曝气管34后,从曝气口35上的曝气微孔351中喷出。
69.启动第五旋转电机442,打开进料门443,在潜艇仓43内的水面上固定微型潜艇44后向艇体441内添加epsb工程菌粒,以使艇体441的重量正好下沉到潜艇出口432高度,再松开,使其下沉,启动单轴直线气缸41,打开圆形门421,启动前进机构445,同时打开投料器446的投料门,均匀投放epsb工程菌粒,使微型潜艇44从水池11一端运动到另一端过程中,艇体441的重量正好上浮到潜艇入口433的高度,关闭前进机构445,启动后退机构444,微型潜艇44从潜艇入口433返回潜艇仓43,此时可再次补充epsb工程菌粒。
70.循环净化结束后,停止水藻清理单元2、多级曝气单元3、底泥净化单元4的运行,拆卸水藻清理单元2并取出,关闭所有活动盖52,恢复日常使用。
7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