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55928发布日期:2021-07-20 17:1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鳗鱼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



背景技术:

鳗鱼,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溪滑、青鳝、日本鳗;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此外鳗鱼与鲑鱼类似具有洄游特性;鳗鱼属鱼类,似蛇,但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鳗鱼养殖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尾水,对尾水合理地治理,对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现有的鳗鱼养殖技术中,通常采用沉淀池对尾水进行沉淀处理,现有的用于鳗鱼养殖的沉淀池存在使用率低和除磷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率高且除磷效果好的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和第一机房,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与第三沉淀池相连接,所述第一机房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内设有第一除磷装置,所述第一除磷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柱,所述多个支撑柱组成第一除磷腔室,所述第一除磷腔室内设有多个出气口,所述第一除磷腔室顶部设有第一绳索,所述第一绳索上挂设有多个石棉网,所述第一除磷腔室四周包裹有第一薄膜,所述第一机房内设有第一空气泵和储药罐,所述第一空气泵通过管道与多个出气口相连接,所述储药罐通过管道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

上述的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中,所述多个支撑柱由管道制成,且相连接处设有第一转接头,所述第一除磷腔室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绳索设置于第一除磷腔室的顶部,所述多个出气口设置于第一除磷腔室的底部。

上述的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中,所述储药罐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处设有第一计量泵。

上述的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中,所述第一计量泵采用隔膜计量泵。

上述的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中,所述第一沉淀池内设有第一去杂装置,所述第一去杂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收杂体,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相连接,且第一电机伸出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收杂体相连接,所述第一收杂体呈锅体状,且开口端朝上。

上述的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中,所述第三沉淀池底部设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通过管道与第一沉淀池相连接。

上述的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中,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处设有第二抽水泵。

上述的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中,所述第三沉淀池内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处设有第一出水装置,所述第一出水装置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出水段、第一过渡段和第二出水段,所述第一出水段和第二出水段均呈喇叭状,所述第一出水段上设有第一放置腔室,所述第一放置腔室内设有水质检测装置。

上述的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中,所述储药罐包括多个罐体,所述多个罐体均通过管道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

上述的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中,所述多个出气口呈圆盘状。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和第一机房,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第二沉淀池与第三沉淀池相连接,第一机房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第二沉淀池内设有第一除磷装置,第一除磷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组成第一除磷腔室,第一除磷腔室内设有多个出气口,第一除磷腔室顶部设有第一绳索,第一绳索上挂设有多个石棉网,第一除磷腔室四周包裹有隔膜,第一机房内设有第一空气泵和储药罐,第一空气泵通过管道与多个出气口相连接,储药罐通过管道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有利于大幅提升装置尾水除磷的效果和沉淀池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的第三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的第一除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的第一出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的第一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的第一机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的第一除磷装置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的第一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沉淀池;

2:第二沉淀池;

3:第三沉淀池;

4:第一机房;

5:第一除磷装置;

6:多个支撑柱;

7:第一除磷腔室;

8:多个出气口;

9:第一绳索;

10:多个石棉网;

11:第一薄膜;

12:第一空气泵;

13:储药罐;

14:第一转接头;

15:第一计量泵;

16:第一去杂装置;

17:第一电机;

18:第一连接杆;

19:第一收杂体;

20:第一抽水泵;

21:第二抽水泵;

22:第一出水口;

23:第一出水装置;

24:第一出水段;

25:第一过渡段;

26:第二出水段;

27:第一放置腔室;

28:水质检测装置;

29:多个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设置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和第一机房,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第二沉淀池与第三沉淀池相连接,第一机房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第二沉淀池内设有第一除磷装置,第一除磷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组成第一除磷腔室,第一除磷腔室内设有多个出气口,第一除磷腔室顶部设有第一绳索,第一绳索上挂设有多个石棉网,第一除磷腔室四周包裹有隔膜,第一机房内设有第一空气泵和储药罐,第一空气泵通过管道与多个出气口相连接,储药罐通过管道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一种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

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和第一机房,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与第三沉淀池相连接,所述第一机房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内设有第一除磷装置,所述第一除磷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柱,所述多个支撑柱组成第一除磷腔室,所述第一除磷腔室内设有多个出气口,所述第一除磷腔室顶部设有第一绳索,所述第一绳索上挂设有多个石棉网,所述第一除磷腔室四周包裹有第一薄膜,所述第一机房内设有第一空气泵和储药罐,所述第一空气泵通过管道与多个出气口相连接,所述储药罐通过管道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工作原理:首先将鳗鱼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尾水打入第一沉淀池内,经过第一沉淀池沉淀后,打开第二抽水泵将尾水打入第二沉淀池内,然后将除磷药液倒入储药罐内,打开第一计量泵将除磷药液打入第二沉淀池内,然后再打开第一空气泵,第一空气泵内的空气通过多个出气口打出,让第二沉淀池内的尾水产生漩涡,尾水在第二沉淀池内处理完成后,再输送进第三沉淀池内,如第三沉淀池内的尾水不达标,将打开第一抽水泵,将尾水重新打回第一沉淀池内进行循环处理。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和第一机房,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第二沉淀池与第三沉淀池相连接,第一机房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第二沉淀池内设有第一除磷装置,第一除磷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组成第一除磷腔室,第一除磷腔室内设有多个出气口,第一除磷腔室顶部设有第一绳索,第一绳索上挂设有多个石棉网,第一除磷腔室四周包裹有隔膜,第一机房内设有第一空气泵和储药罐,第一空气泵通过管道与多个出气口相连接,储药罐通过管道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有利于大幅提升装置尾水除磷的效果和沉淀池的使用率。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包括第一沉淀池1、第二沉淀池2、第三沉淀池3和第一机房4,所述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相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2与第三沉淀池3相连接,所述第一机房4与第二沉淀池2相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2内设有第一除磷装置5,所述第一除磷装置5包括多个支撑柱6,所述多个支撑柱6组成第一除磷腔室7,所述第一除磷腔室7内设有多个出气口8,所述第一除磷腔室7顶部设有第一绳索9,所述第一绳索9上挂设有多个石棉网10,所述第一除磷腔室7四周包裹有第一薄膜11,所述第一机房4内设有第一空气泵12和储药罐13,所述第一空气泵12通过管道与多个出气口8相连接,所述储药罐13通过管道与第二沉淀池2相连接。

所述多个支撑柱6由管道制成,且相连接处设有第一转接头14,所述第一除磷腔室7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绳索9设置于第一除磷腔室7的顶部,所述多个出气口8设置于第一除磷腔室7的底部。

通过多个支撑柱6由管道制成,且相连接处设有第一转接头14,所述第一除磷腔室7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绳索9设置于第一除磷腔室7的顶部,所述多个出气口8设置于第一除磷腔室7的底部,有利于提高第一除磷腔室7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储药罐13与第二沉淀池2相连接处设有第一计量泵15。

通过在储药罐13与第二沉淀池2相连接处设有第一计量泵15,有利于提高储药管出药的效率和精确度。

所述第一计量泵15采用隔膜计量泵。

通过第一计量泵15采用隔膜计量泵,有利于大幅提升储药罐13出液的精确度。

所述第一沉淀池1内设有第一去杂装置16,所述第一去杂装置16包括第一电机17、第一连接杆18和第一收杂体19,所述第一连接杆18的一端与第一电机17相连接,且第一电机17伸出第一沉淀池1,所述第一连接杆18的另一端与第一收杂体19相连接,所述第一收杂体19呈锅体状,且开口端朝上。

通过在第一沉淀池1内设有第一去杂装置16,所述第一去杂装置16包括第一电机17、第一连接杆18和第一收杂体19,所述第一连接杆18的一端与第一电机17相连接,且第一电机17伸出第一沉淀池1,所述第一连接杆18的另一端与第一收杂体19相连接,所述第一收杂体19呈锅体状,且开口端朝上,有利于对第一沉淀池1进行除杂工序,保证第一沉淀池1的使用效果。

所述第三沉淀池3底部设有第一抽水泵20,所述第一抽水泵20通过管道与第一沉淀池1相连接。

通过在第三沉淀池3底部设有第一抽水泵20,所述第一抽水泵20通过管道与第一沉淀池1相连接,有利于第三沉淀池3出液的效率。

所述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相连接处设有第二抽水泵21。

通过在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相连接处设有第二抽水泵21,有利于提高第一沉淀池1内的尾水打入第二沉淀池2内的效率。

所述第三沉淀池3内设有第一出水口22,所述第一出水口22处设有第一出水装置23,所述第一出水装置23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出水段24、第一过渡段25和第二出水段26,所述第一出水段24和第二出水段26均呈喇叭状,所述第一出水段24上设有第一放置腔室27,所述第一放置腔室27内设有水质检测装置28。

通过在第三沉淀池3内设有第一出水口22,所述第一出水口22处设有第一出水装置23,所述第一出水装置23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出水段24、第一过渡段25和第二出水段26,所述第一出水段24和第二出水段26均呈喇叭状,所述第一出水段24上设有第一放置腔室27,所述第一放置腔室27内设有水质检测装置28,有利于实时监测第三沉淀池3内的尾水状态。

所述储药罐13包括多个罐体29,所述多个罐体29均通过管道与第二沉淀池2相连接。

通过储药罐13包括多个罐体29,所述多个罐体29均通过管道与第二沉淀池2相连接,有利于向第二沉淀池2内打入不同的除磷药液,进一步提高第二沉淀池2的除磷效果。

所述多个出气口8呈圆盘状。

通过多个出气口8呈圆盘状,有利于提高多个出气口8的出气效果。

第一隔膜计量泵,采用博宁顿牌隔膜计量泵,第一空气泵12可采用yashiba牌亚士霸风机,水质检测装置28可采用hb-p1698e型环保数采仪或kt-200-900型水质检测装置28。

第一除磷装置5内的多个石棉网10可有效地吸附尾水中的磷,第一薄膜11可采用塑料薄膜,可减少在第一空气泵12对第二沉淀池2加压时,第一除磷装置5内的磷四处扩散的现象,当进行清池工序时,将第一沉淀池1、第二沉淀池2和第三沉淀池3内的尾水抽出,然后工作人员对第一收杂体19内的杂质进行清理,向第二沉淀池2内投放泥土,泥土可吸附第一除磷装置5内的磷,然后工作人员再将泥土挑出,完成对第二沉淀池2的清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鳗鱼养殖的尾水处理生态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和第一机房,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第二沉淀池与第三沉淀池相连接,第一机房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第二沉淀池内设有第一除磷装置,第一除磷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组成第一除磷腔室,第一除磷腔室内设有多个出气口,第一除磷腔室顶部设有第一绳索,第一绳索上挂设有多个石棉网,第一除磷腔室四周包裹有隔膜,第一机房内设有第一空气泵和储药罐,第一空气泵通过管道与多个出气口相连接,储药罐通过管道与第二沉淀池相连接,有利于大幅提升装置尾水除磷的效果和沉淀池的使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