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导管管壁清理器

文档序号:26812658发布日期:2021-09-29 03:2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气管导管管壁清理器

1.本发明涉及医用清洁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气管导管是插入患者气管和/或支气管,为患者特别是不能自主呼吸患者创建一个临时性的人工呼吸通道的一种医疗器械。
3.目前,气管导管使用完成后,其内壁上会残留有患者的痰液,为了下一次更好的使用,需要清除其内壁上的痰液;现在清理气管导管内壁上痰液的方式是通过导尿管实现的,导尿管包括管道和与管道固接的气囊,且管道靠近气囊的一端封闭,管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清理痰液时,先将管道和气囊伸入气管导管内,再对气囊充气,使得气囊与气管导管的内壁相抵,最后拉动管道带动气囊在气管导管内滑动,通过气囊与气管导管内壁的摩擦清理气管导管内壁上的痰液;实际清理过程中,由于气囊与气管导管的内壁相抵,因此气囊与气管导管的内壁摩擦时气囊会与管道发生相对晃动,进而造成气囊与管道的连接处容易发生破裂,使得气囊收缩,即导致不能清理气管导管内壁上的痰液。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气管导管管壁清理器,以解决目前使用导尿管清理气管导管内壁上痰液时,容易造成气囊与管道的连接处发生破裂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气管导管管壁清理器,包括管道和与管道固接的气囊,所述管道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滑槽和挡板,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管道的两侧外壁上均设有侧槽,所述侧槽与滑槽、气囊相通;两个滑块之间设有与挡板相抵的活动板,且活动板与管道滑动连接;所述气囊上设有若干毛刷;还包括随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而沿管道轴向方向对气囊限位的限位机构。
6.基础方案的优点:本方案将现有的充气设备与管道连接,利用充气设备管道内通入气体;气体作用于活动板上,使得活动板在管道内向上移动;活动板继续移动,当活动板带动滑块越过侧槽时,使得管道内部通过滑槽与侧槽相通,管道内的气体经滑槽、侧槽进入气囊内,以此实现对气囊的充气,使得气囊膨胀后与气管导管的内壁相抵,即让气囊上的毛刷作用于气管导管的内壁上;同时,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使得限位机构对气囊沿管道轴向方向起到限位作用;目测气囊与气管导管的内壁相抵时,现有的充气设备停止向管道内充气,同时保证管道的密封性;拉动管道带动气囊在气管导管内移动,通过毛刷与气管导管内壁的摩擦实现对气管导管内的清理,以及清理气管导管内壁上的痰液;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案通过限位机构能够对气囊沿管道轴向方向起到限位作用,进而避免气囊与气管导管内壁摩擦时发生相对晃动,即避免造成气囊与管道的连接处容易发生破裂,保证了对气管导管内壁清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7.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管道两侧外壁上的第一楔槽和第二楔槽,且第一楔槽和第二楔槽沿管道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气囊的两侧;所述第一楔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
与气囊相抵的第一楔块,所述第二楔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与气囊相抵的第二楔块;还包括随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而带动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对气囊限位的限位部。
8.通过上述设置,滑块在滑槽内移动期间,通过限位部带动第一楔块移出第一楔槽与气囊相抵,同时还能带动第二楔块移出第二楔槽与气囊相抵,使得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沿管道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气囊的两侧,进而通过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从管道的轴向方向上对气囊进行限位,避免气囊与气管导管内壁摩擦时发生相对晃动,进而避免造成气囊与管道的连接处容易发生破裂。
9.进一步,所述限位部包括开设在管道两侧内部的第三楔槽和转动连接在第二楔槽内的导向轮,所述第三楔槽与第一楔槽、滑槽相通,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挤压第一楔块的第三楔块,且第三楔块与第三楔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设有拉绳,且拉绳的自由端绕过导向轮与第二楔块固接。
10.通过上述设置,活动板通过滑块带动第三楔块在第三楔槽内滑动,使得第三楔块挤压第一楔块沿第一楔槽的路径移动;同时,活动板通过滑块、拉绳带动第二楔块在第二楔槽内沿管道轴向方向移动。
11.活动板继续移动,当活动板带动滑块越过侧槽时,使得第一楔块移出第一楔槽与气囊相抵,第二楔块移出第二楔槽与气囊相抵,即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沿管道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气囊的两侧;并且,当活动板带动滑块越过侧槽时,使得管道内部通过滑槽与侧槽相通,管道内的气体经滑槽、侧槽进入气囊内,以此实现对气囊的充气,使得气囊膨胀后与气管导管的内壁相抵,即让气囊上的毛刷作用于气管导管的内壁上,同时,通过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与气囊的相抵,进而从管道的轴向方向上对气囊进行限位,避免气囊与气管导管内壁摩擦时发生相对晃动,进而避免造成气囊与管道的连接处容易发生破裂。
12.进一步,所述第一楔槽和第二楔槽上均设有保护膜。
13.通过上述设置,保护膜能够避免未使用时第一楔块移出第一楔槽、第二楔块能够第二楔槽;使用时,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能够穿过保护膜。
14.进一步,所述气囊上周向设有若干凹槽,所述管道上周向设有若干导向杆,且导向杆位于凹槽内;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用于被气囊挤压沿导向杆轴向方向移动的环体,且环体远离管道的一端设有环槽;所述环体远离管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气管导管内壁相抵的海绵层;所述导向杆的自由端设有用于与环槽滑动配合的阻碍块。
15.通过上述设置,气囊膨胀期间,气囊膨胀会挤压环体沿导向杆的轴向方向移动;气囊继续膨胀,目测气囊与气管导管的内壁相抵时,阻碍块滑入环槽内,通过阻碍块阻挡环体继续移动;并且,此时海绵层与气管导管的内壁相抵,在管道和气囊移动时,通过海绵层与气管导管内壁的摩擦能够实现对气管导管内壁的清理;并且,海绵层与气管导管内壁的接触面大于毛刷与气管导管内壁的接触面,在清理气管导管内壁上的痰液时,可以通过转动管道带动海绵层转动至痰液处,再拉动管道和气囊移动,进而通过海绵层加强对痰液的清理效果。
16.此外,由于环体是通过气囊膨胀而沿导向杆的轴向方向移动,且通过阻碍块限位,因此,环体与阻碍块的配合对气囊能够起到压制作用;气囊继续膨胀,通过环体与阻碍块的配合能够反向挤压气囊与第一楔块、第二楔块接触更充分,进而提高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对气囊限位的稳定性。
17.进一步,所述第三楔槽内设有用于与第三楔块的自由端卡接的卡槽,且卡槽位于第三楔块自由端的运动轨迹上。
18.通过上述设置,目测气囊与气管导管的内壁相抵时,第三楔块的自由端与卡槽卡接,以此实现对第三楔块的限位,进而提高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对气囊限位的稳定性,更好的避免了气囊与气管导管内壁摩擦时发生相对晃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气管导管管壁清理器实施例俯视方向的剖视图;
20.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21.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管道1、气囊2、挡板3、滑块4、侧槽5、活动板6、毛刷7、第一楔块8、第二楔块9、第三楔块10、导向轮11、拉绳12、保护膜13、卡槽14、导向杆15、环体16、海绵层17、阻碍块18。
24.实施例
25.基本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气管导管管壁清理器,包括管道1和与管道1固接的气囊2,气囊2环绕式固定在管道1上,管道1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滑槽和挡板3,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4;管道1的两侧外壁上均开有侧槽5,且侧槽5与滑槽、气囊2相通;两个滑块4之间固接有与挡板3相抵的活动板6,挡块用于未使用避免活动板6向下移动,且活动板6与管道1滑动连接,活动板6呈v字形,能够对气体的流动起到导向作用;气囊2上固接有若干毛刷7。
26.还包括随滑块4在滑槽内滑动而沿管道1轴向方向对气囊2限位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管道1两侧外壁上的第一楔槽和第二楔槽,且第一楔槽和第二楔槽沿管道1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气囊2的两侧;第一楔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与气囊2相抵的第一楔块8,第二楔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与气囊2相抵的第二楔块9;还包括随滑块4在滑槽内滑动而带动第一楔块8和第二楔块9对气囊2限位的限位部,限位部包括开设在管道1两侧内部的第三楔槽和转动连接在第二楔槽内的导向轮11,第三楔槽与第一楔槽、滑槽相通,滑块4上固接有用于挤压第一楔块8的第三楔块10,且第三楔块10与第三楔槽滑动连接;滑块4上固接有拉绳12,且拉绳12的自由端绕过导向轮11与第二楔块9固接。第一楔槽靠近管道1外壁的一端和第二楔槽靠近管道1外壁的一端均固接有保护膜13。第三楔槽内开有用于与第三楔块10的自由端卡接的卡槽14,且卡槽14位于第三楔块10自由端的运动轨迹上。
27.气囊2上周向设置有若干凹槽,管道1上周向固接有若干导向杆15,且导向杆15位于凹槽内;导向杆15上滑动连接有用于被气囊2挤压沿导向杆15轴向方向移动的环体16,且环体16远离管道1的一端开有环槽;环体16远离管道1的一端固接有用于与气管导管内壁相抵的海绵层17;导向杆15的自由端固接有用于与环槽滑动配合的阻碍块18。
28.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9.气管导管使用完毕后,将管道1和气囊2放入气管导管内。
30.将现有的充气设备与管道1连接,利用充气设备管道1内通入气体;气体作用于活动板6上,使得活动板6在管道1内向上移动;活动板6通过滑块4带动第三楔块10在第三楔槽内滑动,使得第三楔块10挤压第一楔块8沿第一楔槽的路径向第一楔槽上的保护膜13方向移动;同时,活动板6通过滑块4、拉绳12带动第二楔块9在第二楔槽内沿管道1轴向方向移动,即让第二楔块9向第二楔槽上的保护膜13方向移动。
31.活动板6继续移动,当活动板6带动滑块4越过侧槽5时,使得第一楔块8穿过第一楔槽上的保护膜13与气囊2相抵,第二楔块9穿过第二楔槽上的保护膜13与气囊2相抵,即第一楔块8和第二楔块9沿管道1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气囊2的两侧;并且,当活动板6带动滑块4越过侧槽5时,使得管道1内部通过滑槽与侧槽5相通,管道1内的气体经滑槽、侧槽5进入气囊2内,以此实现对气囊2的充气,使得气囊2膨胀后与气管导管的内壁相抵,即让气囊2上的毛刷7作用于气管导管的内壁上,同时,通过第一楔块8和第二楔块9与气囊2的相抵,进而从管道1的轴向方向上对气囊2进行限位,避免气囊2与气管导管内壁摩擦时发生相对晃动,进而避免造成气囊2与管道1的连接处容易发生破裂。
32.气囊2膨胀期间,气囊2膨胀会挤压环体16沿导向杆15的轴向方向移动;气囊2继续膨胀,目测气囊2与气管导管的内壁相抵时,阻碍块18滑入环槽内,通过阻碍块18阻挡环体16继续移动;并且,此时海绵层17与气管导管的内壁相抵。
33.目测气囊2与气管导管的内壁相抵时,第三楔块10的自由端与卡槽14卡接,以此实现对第三楔块10的限位,进而提高第一楔块8和第二楔块9对气囊2限位的稳定性,更好的避免了气囊2与气管导管内壁摩擦时发生相对晃动;并且,目测气囊2与气管导管的内壁相抵时,现有的充气设备停止向管道1内充气,同时保证管道1的密封性。
34.拉动管道1带动气囊2在气管导管内移动,通过毛刷7与气管导管内壁的摩擦实现对气管导管内的清理,以及清理气管导管内壁上的痰液;管道1和气囊2移动期间,海绵层17也能同步移动,进而通过海绵层17与气管导管内壁的摩擦也能实现对气管导管内壁的清理;并且,海绵层17与气管导管内壁的接触面大于毛刷7与气管导管内壁的接触面,在清理气管导管内壁上的痰液时,可以通过转动管道1带动海绵层17转动至痰液处,再拉动管道1和气囊2移动,进而通过海绵层17加强对痰液的清理效果;此外,由于环体16是通过气囊2膨胀而沿导向杆15的轴向方向移动,且通过阻碍块18限位,因此,环体16与阻碍块18的配合对气囊2能够起到压制作用;气囊2继续膨胀,通过环体16与阻碍块18的配合能够反向挤压气囊2与第一楔块8、第二楔块9接触更充分,进而提高第一楔块8和第二楔块9对气囊2限位的稳定性。
3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