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蚯蚓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

文档序号:27433181发布日期:2021-11-17 22:31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蚯蚓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资源回收利用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热门话题,对城市污泥中含有的大量n、p、k及有机质等肥料元素的收集利用有着长远的发展前景。而在污水处理的工程中同样会有较多的cu、zn等重金属离子残留在污泥中,其对污泥的直接回收利用造成了阻碍。在不断地研究中发现,利用化学方法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去除效果,但由于化学试剂的添加使得处理成本高居不下,而且不同化学处理工艺对营养元素的副反应不明确,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实现大规模处理尚遥无可期;生物法去除重金属操作简便,去除率高,经济效益明显,尤其最近研究较热的蚯蚓生物分解技术不仅可以富集重金属,还可以通过消化系统稳定肥料,分解有机物,消灭部分病菌,去除臭味,改善污泥土壤条件。受蚯蚓生活习性的制约,蚯蚓去除重金属的方法存在周期长,处理区域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因此提供一种用蚯蚓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蚯蚓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在污水处理厂的新鲜污泥层上均匀接种蚯蚓,在蚯蚓层放置培养基,然后在蚯蚓层再撒上污泥;
7.(2).在污泥上撒培养基的同时掺合引诱剂;然后在培养基层上再布置污泥层;
8.(3).新鲜污泥被蚯蚓消耗完毕再投加新鲜污泥总量十分之一的有机物,待有机物消耗完毕又反复添加污泥;
9.(4).待蚯蚓粪排放不活跃或污泥表面已堆满蚯蚓粪时,将表层蚯蚓粪刮除,若检测污泥中重金属含量未达标,污泥捣碎后放回;
10.(5).将蚯蚓和蚯蚓粪进行分离处理,蚯蚓粪作为营养土使用。
11.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利用控制器或单片机对从污水处理厂获取的新鲜污泥进行成分分析;通过污泥重金属污染来源确定污泥中的重金属污染来源;基于污泥成分分析结果、重金属污染来源确定选取的蚯蚓种类;基于获取的污泥的成分、污泥的相关参数以及污泥重金属污染来源确定蚯蚓处理的最佳参数。
12.进一步的,步骤(1)新鲜污泥层的厚度为15cm,蚯蚓层与培养基的混合层厚度为5cm,上层污泥厚度为10cm。
13.进一步的,步骤(1)中,培养基的投加量占蚯蚓重量的10%,培养基的作用是使蚯蚓旺盛繁殖并适应污泥环境,引诱剂采用糖类香精。
14.进一步的,步骤(3)中有机物为秸秆或蘑菇渣或药渣或者是秸秆、蘑菇渣和药渣的
混合物。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污泥成分以及重金属污染因子进行检测分析,能够有效掌握污泥的成分以及重金属污染因子,从而确定最佳的处理方法以及处理参数;同时利用蚯蚓进行污泥的处理不仅可以降低污泥中的重金属、病原菌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同时还能够结合生物修复将污泥转换为可以利用的物质,进行二次利用,经济收益大。本发明的处理方法简单并能大规模持续化处理重金属污泥,且本发明在整体处理过程中并不会进行焚烧等处理,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本发明提供一种用蚯蚓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1).在污水处理厂的新鲜污泥层上均匀接种蚯蚓,在蚯蚓层放置培养基,然后在蚯蚓层再撒上污泥;利用控制器或单片机对从污水处理厂获取的新鲜污泥进行成分分析;通过污泥重金属污染来源确定污泥中的重金属污染来源;基于污泥成分分析结果、重金属污染来源确定选取的蚯蚓种类;基于获取的污泥的成分、污泥的相关参数以及污泥重金属污染来源确定蚯蚓处理的最佳参数。新鲜污泥层的厚度为15cm,蚯蚓层与培养基的混合层厚度为5cm,上层污泥厚度为10cm
19.(2).在污泥上撒培养基的同时掺合引诱剂;然后在培养基层上再布置污泥层;培养基的投加量占蚯蚓重量的10%,培养基的作用是使蚯蚓旺盛繁殖并适应污泥环境,引诱剂采用糖类香精。
20.(3).新鲜污泥被蚯蚓消耗完毕再投加新鲜污泥总量十分之一的有机物,待有机物消耗完毕又反复添加污泥;有机物为秸秆或蘑菇渣或药渣或者是秸秆、蘑菇渣和药渣的混合物
21.(4).待蚯蚓粪排放不活跃或污泥表面已堆满蚯蚓粪时,将表层蚯蚓粪刮除,若检测污泥中重金属含量未达标,污泥捣碎后放回;
22.(5).将蚯蚓和蚯蚓粪进行分离处理,蚯蚓粪作为营养土使用。
23.本发明选择距离水源近、排水方便、不积水、通风性能好、远离噪声干扰的空地制备蚯蚓床;蚯蚓床为50米长、1.5米宽、80毫米厚,蚯蚓床的基层采用防渗处理;蚯蚓床四周设排水沟,取8

的排水坡度,由重力自然外排;跨越机耕道的排水采用钢筋砼管埋管穿越,保证排水系统安全畅通;蚯蚓床上部采用棚架结构,塑料顶棚防雨保温、遮阳;蚯蚓床中部为2米宽的工作通道,便于施料及蚯蚓粪收集,蚯蚓床两侧设0.6米的人行观察通道,便于取样;基层采用粘土防渗处理,粘土厚度50公分;
24.在蚯蚓床上放置污水处理厂的新鲜污泥层进行蚯蚓接种;蚯蚓床上蚯蚓接种密度为1立方米25公斤蚯蚓,采用日本“大平二号”蚯蚓;约1个月时间污泥被蚯蚓消耗完毕再投加污泥总量十分之一,约0.5公斤一团的有机物,待有机物消耗完毕又反复进行投加新鲜污泥;有机物是粉碎至2厘米左右的秸秆或蘑菇渣或药渣或者是秸秆、蘑菇渣和药渣的混合
物;经过50天左右采用侧翻分离法采集蚯蚓成虫和蚯蚓粪。
25.本发明采集到的蚯蚓成虫活体内重金属含量为:铬41.3mg/kg、铅13.1mg/kg、汞0.27mg/kg、镉3.47mg/kg。
26.经过50天左右采集蚯蚓成虫和蚯蚓粪,即可完成重金属污泥处理的一个小循环。此时蚯蚓已经繁殖,蚯蚓成虫体内重金属含量达到极值,为了保持蚯蚓床1立方米25公斤左右蚯蚓幼体并有利于进行下一个重金属污泥处理循环,需要将不能再富集重金属的蚯蚓成虫和被蚯蚓处理污泥后产生的蚯蚓粪分离出来。蚯蚓活体采集采用侧翻分离法,在蚯蚓床污泥即将耗尽时,将蚯蚓、蚯蚓粪便、蚯蚓茧等一起人工侧翻至蚯蚓床旁的塑料布上,利用蚯蚓的畏光性,约经30~60分钟后,绝大部分蚯蚓转入底面而形成蚯蚓团,再经人工将表面的蚯蚓粪和蚯蚓茧分离,即可以得到团状的活体蚯蚓,把团状的活体蚯蚓进行大小分拣,将蚯蚓幼体(小蚯蚓)继续放入下一次重金属污泥处理循环。当然也可以采用此方法获得表面的蚯蚓粪便。采集后的蚯蚓粪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的cj 248

2007《城镇建设标准》,标准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园林绿化利用的泥质指标、取样和监测等技术要求。可以作为无害得产品直接进入生态环境或用于其他用途。
27.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