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量子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52826发布日期:2021-10-16 02:2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光量子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污水处理系统较多,如:中国专利cn202110469914.2(一种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及方法)、cn202110375884.9(污水处理设备)、cn202110296924.0(一种用于污水处理防控膜污染的耦合反应器)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量子束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可对污水进行处理,具有污水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光量子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26、第一管道27、光量子束产生装置28、第二管道29、废水处理池30、曝气管31、曝气喷头32、排水管33、进水管35;光量子束产生装置28的进口10由第一管道27与风机26的输出口相连,光量子束产生装置28的出口8由第二管道29与曝气管31的一端相连,曝气管31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曝气管31位于废水处理池30内的水线之下,曝气管31上设有多个曝气喷头32,曝气喷头32的喷口朝下。
5.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曝气管31为1

100根,每一曝气管31上所述多个曝气喷头32为2

100个曝气喷头32。
6.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废水处理池30上设有进口,进口与进水管35相连,进水管35上设有水泵36;废水处理池30上设有排出口,排出口与排水管33相连,排水管33上设有控制阀。
7.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光量子束产生装置包括电源1、绝缘体4、阳极5、阳极支架6、出口腔体7、阴极9、收集装置11、进口腔体13、外壳20;出口腔体7内为出口腔15,出口腔体7的右侧面设有出口8,出口腔体7的上端面设有第四通孔22,出口腔体7的下端面设有第三通孔21,出口8、第四通孔22、第三通孔21均与出口腔体7的出口腔15相连通,第四通孔22位于第三通孔21的正上方;
8.进口腔体13的右侧面设有进口10,进口腔体13的上端面设有第二通孔19,进口10、第二通孔19均与进口腔体13的进口腔相连通,进口腔体13的下端为开口端;进口腔体13的下端与收集装置11固定连接;
9.所述阴极9位于外壳20内,阴极9的下端由固定装置14与进口腔体13的上端固定连接,固定装置14上设有第一通孔17,第一通孔17与进口腔体13上的第二通孔19相连通;阴极9的上端与出口腔体7的下端固定连接;外壳20的下端部与固定装置14固定连接,外壳20的上端部与出口腔体7的下端固定连接;
10.阳极5的上端部25与阳极支架6相连,阳极5的中下部穿过第四通孔22、第三通孔21后位于阴极9的附近;阳极5由绝缘体4与出口腔体7相连,绝缘体4插入第四通孔22内;阳极5
的上端由电源线2与电源1的正极相连,阴极9由电源线与电源1的负极相连。
11.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阴极9为1

100个,阳极的个数为与阴极的个数相对应的个数。
12.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阳极5与阴极9之间的距离为2

60cm。
13.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阳极的材料为导电材料;所述阴极的材料为金属或合金。
14.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阴极的形状为板式、管状或蜂窝状。
15.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阴极9为管状,阴极9的管孔16的上端与第三通孔21相连通,阴极9的管孔16的下端与第一通孔17相连通,阳极5的中下部穿入阴极9的管孔16内。
16.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源为高频高压电源、高压变频电源或超音频高压电源,电源的电压为0.4千伏至200千伏,频率为3000hz

30mhz。
17.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源线2上安装有稳流器3,所述稳流器为可编程稳流器。
18.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绝缘体的材料为玻璃、瓷瓶、尼龙柱、硅胶或四氟乙烯绝缘柱等材料。
19.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壳20由接地线接地。
20.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阴极9的上端采用由固定装置与出口腔体7的下端固定连接。
21.本发明利用光电效应产生光量子,而形成可见光的粒子、电子、离子流,我们称作为光量子束。
22.本发明是利用光子的粒子性在高压量子电场产生的光电效应,形成大量可见的光量子束。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系统可对污水进行处理,具有污水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光量子束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外视图)。
25.图2为本发明光量子束产生装置的剖视图。
2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阳极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图3的俯视图。
2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阳极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图5的俯视图。
30.图7为本发明光量子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

电源,2

电源线,3

稳流器,4

绝缘体,5

阳极,6

阳极支架,7

出口腔体,8

出口,9

阴极,10

进口,11

收集装置,12

收集料排出口,13

进口腔体,14

固定装置,15

出口腔,16

管孔,17

第一通孔,18

收集腔,19

第二通孔,20

外壳,21

第三通孔,22

第四通孔,23

电极尖刺,24

阳极棒体,25

阳极的上端部,26

风机,27

第一管道,28

光量子束产生装置,29

第二管道,30

废水处理池,31

曝气管,32

曝气喷头,33

排水管,34

废水,35

进水管,36

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33.实施例1
34.如图7所示,光量子束水处理系统,包括风机26、第一管道27、光量子束产生装置28、第二管道29、废水处理池30、曝气管31、曝气喷头32、排水管33、进水管35;光量子束产生装置28的进口10由第一管道27与风机(软茨风机)26的输出口相连,光量子束产生装置28的出口8由第二管道29与曝气管31的一端相连,曝气管31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曝气管31为1

100根),曝气管31位于废水处理池30内的水线之下,曝气管31上设有多个曝气喷头32(所述多个为2

100个),曝气喷头32的喷口朝下。
35.所述曝气管31为1

100根,每一曝气管31上所述多个曝气喷头32为2

100个曝气喷头32。
36.所述的废水处理池30上设有进口,进口与进水管35相连,进水管35上设有水泵36;废水处理池30上设有排出口,排出口与排水管33相连,排水管33上设有控制阀。
37.光量子束水处理系统的使用:打开风机26、光量子束产生装置28,光量子束产生装置形成高能量的光量子束;光量子束与风机26送入的空气接触,光量子束随压缩空气进入第二管道29、曝气管31、曝气喷头32(曝气装置)进入废水处理池30内的废水中,对废水进行处理0.5

5小时,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002,2003

07

01实施)排放标准后,打开排水管33上的控制阀进行排放。
38.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光量子束产生装置,包括电源1、绝缘体4、阳极5、阳极支架6、出口腔体7、阴极9、收集装置11、进口腔体13、外壳20;出口腔体7内为出口腔15,出口腔体7的右侧面设有出口8(为了描述方便,图2中左边为左,右边为右),出口腔体7的上端面设有第四通孔22,出口腔体7的下端面设有第三通孔21,出口8、第四通孔22、第三通孔21均与出口腔体7的出口腔15相连通,第四通孔22位于第三通孔21的正上方(阳极5的数量为多个时,第四通孔22与第三通孔21成组的对应的多个);
39.进口腔体13的右侧面设有进口10(进口腔体13内为进口腔),进口腔体13的上端面设有第二通孔19,进口10、第二通孔19均与进口腔体13的进口腔相连通,进口腔体13的下端为开口端;进口腔体13的下端与收集装置(如:收集斗)11固定连接(进口腔体13的下端口与收集装置11的收集腔18相连通,收集装置11的下端部设有收集料排出口12,收集料排出口12处设有控制阀);
40.所述阴极9位于外壳20内(所有的阴极9均位于外壳20内),阴极9的下端由固定装置14与进口腔体13的上端固定连接(如焊接或螺栓连接),固定装置14上设有第一通孔17,第一通孔17与进口腔体13上的第二通孔19相连通;阴极9的上端与出口腔体7的下端固定连接(如焊接或螺栓连接);外壳20的下端部与固定装置14固定连接(如焊接或螺栓连接;本实施例的外壳20为正方形的筒状),外壳20的上端部与出口腔体7的下端固定连接(如焊接或螺栓连接;所有的第一通孔17、第三通孔21均位于外壳20内,构成进口与出口之间的通道);
41.阳极5的上端部25与阳极支架6相连(阳极支架6可固定在出口腔体7上,也可是独立的设置在基础上),阳极5的中下部穿过第四通孔22、第三通孔21后位于阴极9的附近(附近为:阳极5与阴极9之间的距离为2

60cm;阳极5的中下部位于外壳20内;阳极5的下端部可由绝缘体与固定装置14固定连接);阳极5由绝缘体4与出口腔体7相连,绝缘体4插入第四通孔22内;阳极5的上端由电源线2与电源1的正极相连(所述的电源线2上安装有稳流器3),阴极9由电源线与电源1的负极相连(图2中未画出连接的电源线)。
42.所述阴极9为1

100个,阳极的个数为与阴极的个数相对应的个数{本实施例采用16个阴极,外壳20的截面为方形(外壳20为正方形的筒状);第四通孔22、第三通孔21、绝缘体4均为相对应的个数}。
43.所述阳极5与阴极9之间的距离为2

60cm(靠近阴极9最近的阳极5的电极尖刺与阴极9之间的距离)。
44.所述阳极的材料为导电材料(如金属、合金或石墨烯)。所述阴极的材料为金属(金属板)或合金。
45.所述阴极的形状为板式、管状(圆管、方管)或蜂窝等形状(本实施例1采用管状的阴极)。
46.本实施例中,所述阴极9为管状,阴极9的管孔16的上端与第三通孔21相连通,阴极9的管孔16的下端与第一通孔17相连通,阳极5的中下部穿入阴极9的管孔16内。
47.所述固定装置14为板状(板状的固定装置上设有用于连接的2

20个螺纹连接孔)。
48.所述电源为高频高压电源、高压变频电源或超音频高压电源(电源控制一个阳极5和阴极9,也可以控制多个阳极5和阴极9),电源的电压为0.4千伏至200千伏,频率为3000hz

30mhz(兆赫)。
49.所述电源线2上安装有稳流器3。进一步的,所述稳流器为可编程稳流器。
50.所述绝缘体(或绝缘装置)的材料为玻璃、瓷瓶、尼龙柱、硅胶或四氟乙烯绝缘柱等材料。绝缘体使其可以经受住存在于两电极之间的大的电位差。
51.所述外壳20由接地线接地。
52.所述阴极9的上端也可采用由固定装置与出口腔体7的下端固定连接。
53.所述阳极5由阳极棒体24和电极尖刺(放电针)23组成,阳极棒体24的上端部为用于连接的连接部(如阳极棒体24的上端部设外螺纹),阳极棒体24的中下部设有多个电极尖刺23(所述多个电极尖刺为10

1000个;电极尖刺23可与阳极棒体24为一体结构,也可焊接连接;阳极棒体24为管状,管的直径为28mm),多个电极尖刺23成螺旋盘升状布置在阳极棒体24上,相邻电极尖刺23之间的间距为10

50mm,螺旋距a为10

40mm(上下距高a,如图3所示)。
54.所述电极尖刺(放电针)23为锥状,锥度为5
°‑
45
°
,电极尖刺的高度为10

30mm。
55.实施例2
56.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阳极。所述阳极5由阳极棒体24和电极尖刺组组成,阳极棒体24的上端部为用于连接的连接部(如阳极棒体24的上端部设外螺纹),阳极棒体24的中下部设有多个电极尖刺组(所述多个为3

30个电极尖刺组),多个电极尖刺组沿竖向间隔布置在阳极棒体24上(平行布置),相邻两电极尖刺组之间的间距c为10

40mm;每个电极尖刺组由多个电极尖刺23组成(所述多个电极尖刺为10

200个;电极尖刺23可与阳极棒体24为一体结构;阳极棒体24为管状,管的直径为28mm),每个电极尖刺组内相邻电极尖刺23之间的间距b为10

50mm(如图5所示)。
57.所述阳极的材料为石墨烯,所述阳极或称石墨烯光量子束电极棒。
58.光量子束水处理技术过程:
59.1)在光量子束产生装置(辐射场)内,电压和电流产生辉光放电,形成高能量的光量子束;
60.2)光量子束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o2,h2o分子获得能量,生成吸附性、氧化性极强的自由基活性因子;
61.3)光量子束随压缩空气进入曝气装置,进入废水中,同时光量子束含有的高能量可以将高分子量粉尘打碎,形成低分子量化合物;
62.4)吸附性极强的的自由基活性因子使废水中的微小颗粒凝聚成团,沉降在废水池底部;
63.5)氧化性极强的自由基活性因子可以杀菌灭藻,除味。
64.本发明的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002,2003

07

01实施)排放标准。
65.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66.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