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332289发布日期:2021-11-10 01: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1)、第一缺氧池(2)、第二缺氧池(3)、好氧池(4)、沉淀池(5)依次串联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缺氧池(3)通过厌氧

缺氧内循环系统(6)连接到所述厌氧池(1);所述好氧池(4)通过缺氧

好氧内循环系统(7)连接到所述第一缺氧池(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污水通过两段管道分别进入所述厌氧池(1)、第二缺氧池(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5)通过污泥回流系统(8)连接到第一缺氧池(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第一缺氧池(2)、第二缺氧池(3)中设有搅拌装置(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4)中设有曝气装置(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中溶解氧含量在0.2mg/l以下,所述第一缺氧池(2)、第二缺氧池(3)中溶解氧含量在0.2~0.5mg/l,所述好氧池(4)中溶解氧含量在2~3mg/l。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

缺氧内循环回流比为100%~200%;所述缺氧

好氧内循环回流比为100%~400%。8.一种脱氮除磷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污水进水管(10)分两段依次进入厌氧池(1)和第二缺氧池(3),反应池中的混合液依次经过厌氧池(1)、第一缺氧池(2)、第二缺氧池(3)、好氧池(4)、沉淀池(5);其中,所述第二缺氧池(3)的混合液还通过厌氧

缺氧内循环系统(6)回流至所述厌氧池(1)强化反硝化除磷过程;所述好氧池(4)的混合液还通过缺氧

好氧内循环系统(7)回流至所述第一缺氧池(2)强化脱氮除磷效果。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氮除磷生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主要进行厌氧释磷过程;所述第一缺氧池(2)中的反硝化聚磷菌进行缺氧吸磷和脱氮过程;所述第二缺氧池(3)、好氧池(4)主要进行反硝化、硝化和去除有机物过程。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1)、第一缺氧池(2)、第二缺氧池(3)、好氧池(4)、沉淀池(5)依次串联连接;其中,第二缺氧池(3)通过厌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峰 卢瑞朋 徐文江 董娜 刘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06
技术公布日:2021/1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