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62042发布日期:2021-10-30 09:3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餐厨垃圾是家庭、宾馆、饭店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餐厅或食堂等抛弃的剩余饭菜的通称。餐厨垃圾有机物含量丰富,营养成分高,营养物种类全,水分含量高,如不及时处理易腐烂,其性状和气味都会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影响,且容易滋长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从物质的存在形式上来看,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有大量存在的固形物和溶解或悬浮于水中的有机质,其中固形物质占30%以上,是餐厨垃圾中有机物质的主要存在形式。
3.餐厨垃圾成分与当地的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随着全球人口基数的不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厨垃圾的排放量日益增大。大量的餐厨垃圾一方面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给各国带来很大的困扰。目前,现有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填埋、焚烧、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直接烘干作饲料、湿解和微生物处理技术等几种。但是对餐厨垃圾进行填埋或焚烧会加重环境污染问题;厌氧消化工艺较复杂,投资较大;好氧堆肥产生的有机肥料质量受餐厨垃圾成分制约很大,且堆肥处理周期较长,占地面积大,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直接烘干作饲料难于从根本上解决蛋白同源性问题,其对餐厨中的细菌等的杀灭效果有待验证,人们对其用作饲料存在一定的顾虑。
4.利用微生物菌剂分解餐厨垃圾是目前处理餐厨垃圾的一个趋势,但是现有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存在餐厨垃圾分解效率低、餐厨垃圾容易结块、设备内的微生物菌剂分布部均匀而导致设备内餐厨垃圾分解不均匀且效率低下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能够快速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分解处理。
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包括壳体、电气控制柜、提升旋转机构、搅拌分解机构、菌液配料机构和管路机构,所述管路机构包括泵体和连接管,所述提升旋转机构包括底座和两个提升翻转轨道,所述提升翻转轨道由直线段和曲线段组成,曲线段位于直线段的上端,两个提升翻转轨道对称设置在底座的两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电动推杆一,两个提升翻转轨道之间滑动设置有翻转架和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位于翻转架的底部,所述翻转架和滑动架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导向轮一,两个翻转架之间还滑动设置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导向轮二,所述滑动架的顶部铰接有活动臂,所述活动臂的顶部与活动架铰接,所述电动推杆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两端连接有链轮,所述链轮上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链条的另一端穿过链轮连接在滑动架上,所述活动架上设置有用于悬挂垃圾桶的挂钩,所述电动推杆一通过链条带动翻转架和滑动架沿提升翻转轨道执行垃圾桶的提升及翻转功能;
7.所述搅拌分解机构包括分解仓,所述分解仓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所述分解仓的侧边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分解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与分解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分解仓的侧壁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分解仓连通,所述分解仓的外壁面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一,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一的探头贯穿至分解仓内腔,所述分解仓的侧壁安装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的进风口与分解仓连通,所述分解仓的外壁面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二,所述分解仓的外壁面包裹有保温板,所述分解仓的内腔安装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与管路机构连通,所述分解仓的顶部安装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开设有垃圾进口;
8.所述菌液配料机构包括支撑底座和菌液箱,所述菌液箱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的顶部,所述菌液箱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连通有菌剂进管,所述菌液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菌液箱内并固定连接有搅拌片,所述菌液箱连通有菌液出管,所述菌液出管通过管路机构与分解仓连通,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水源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一和导管二分别与分解仓和菌液箱连通,所述导管一和导管二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菌液配料机构还包括控制阀壳体和安装座,所述控制阀壳体安装在安装座的顶部,所述控制阀壳体的顶部安装有菌剂箱,所述菌剂箱的底部与控制阀壳体连通,所述控制阀壳体内设置有下料漏斗,所述菌剂箱内的菌剂落到下料漏斗中,所述下料漏斗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控制阀壳体内,所述控制阀壳体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二,所述电动推杆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计量槽板,所述计量槽板能够将支撑板顶部的菌剂推至菌剂出管内。
9.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气控制柜安装在壳体的右侧,所述提升旋转机构安装在壳体的前侧,所述搅拌分解机构、菌液配料机构和管路机构安装在壳体内。
10.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提升旋转机构还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能够测量垃圾桶的重量数据并进行传输。
11.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风扇与鼓风机相对设置。
12.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菌剂箱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13.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气控制柜包括plc控制器和控制面板,所述plc控制器与控制面板、电动推杆一、称重传感器、减速电机、鼓风机、温湿度传感器一、排风扇、温湿度传感器二、电磁阀、泵体、水泵、搅拌电机和电动推杆二电连通。
14.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技术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电气控制柜、提升旋转机构、搅拌分解机构、菌液配料机构和管路机构的配合使用,提升旋转机构将垃圾桶中的餐厨垃圾倒入到分解仓中等到被分解成水,微生物菌剂与水按一定量的比例混合形成微生物菌水,微生物菌水与餐厨垃圾进行混合,当温度与湿度适合时,微生物被激活,餐厨垃圾与菌液搅拌在一起,微生物开始快速繁殖,大量繁殖的微生物分解有机餐厨垃圾,降解垃圾时,会产生生物热能,水和极少臭气;热能和气体排出,经过几次循环达标后排出,避免餐厨垃圾结块、设备内的微生物菌剂分布部不均匀的问题,进而达到高效分解餐厨垃圾的目的。
16.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17.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
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18.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提升旋转机构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提升旋转机构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升旋转机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升旋转机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升旋转机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升旋转机构示意图(垃圾桶被升高状态)。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升旋转机构示意图(垃圾桶被升高状态)。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升旋转机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升旋转机构示意图(垃圾桶被升高状态)。
29.图11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分解机构示意图。
30.图1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分解机构示意图。
31.图1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分解机构示意图。
32.图14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分解机构示意图。
33.图15为本实用新型菌液配料机构示意图。
34.图16为本实用新型菌液配料机构局部示意图。
35.图17为本实用新型菌液配料机构局部示意图。
36.图18为本实用新型菌液配料机构局部示意图。
37.图19为本实用新型菌液配料机构局部示意图。
38.图20为本实用新型菌液配料机构局部示意图。
39.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壳体;2、电气控制柜;3、提升旋转机构;4、搅拌分解机构;5、菌液配料机构;6、管路机构;301、提升翻转轨道;302、电动推杆一;303、连接架;304、链轮;305、链条;306、翻转架;307、活动架;308、挂钩;309、滑动架;3010、活动臂;401、分解仓;402、减速电机;403、搅拌杆;404、搅拌叶;405、鼓风机;406、温湿度传感器一;407、排风扇;408、温湿度传感器二;409、保温板;4010、喷淋管;4011、上盖板;501、菌液箱;502、顶盖;503、搅拌电机;504、搅拌片;505、菌剂进管;506、菌液出管;507、支撑底座;508、控制阀壳体;509、下料漏斗;5010、安装座;5011、电动推杆二;5012、计量槽板;5013、支撑板;5014、菌剂出管;5015、菌剂箱。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41.如图1

20所示,一种用于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电气控制柜2、提升旋转机构3、搅拌分解机构4、菌液配料机构5和管路机构6,壳体1为主体支撑架构,可以进行合理化设计,电气控制柜2主要用于电气的智能控制,电气控制柜2包括plc控制器和控制面板,提升旋转机构3用于将垃圾桶提升并翻转,其中图1和图2展示出了翻转的过程,包括位于最低点的第一状态和翻转后的第二状态,搅拌分解机构4用于收集提升旋转机构3倒入的垃圾并分解,菌液配料机构5用于混合出分解餐厨垃圾的生物菌液,管路机构6包括泵体和连接管,根据水的流向和菌液流向对管路机构6进行合理化设计。
42.具体的,如图4

10所示,提升旋转机构3包括底座和两个提升翻转轨道301,提升翻转轨道301由直线段和曲线段组成,曲线段位于直线段的上端,两个提升翻转轨道301对称设置在底座的两侧,底座上安装有电动推杆一302,两个提升翻转轨道301之间滑动设置有翻转架306和滑动架309,滑动架309位于翻转架306的底部,翻转架306和滑动架309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导向轮一,两个翻转架306之间还滑动设置有活动架307,活动架307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导向轮二,滑动架309的顶部铰接有活动臂3010,活动臂3010的顶部与活动架307铰接,电动推杆一3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303,连接架303的两端连接有链轮304,链轮304上设置有链条305,链条305一端与底座连接,链条305的另一端穿过链轮304连接在滑动架309上,活动架307上设置有用于悬挂垃圾桶的挂钩308,电动推杆一302通过链条305带动翻转架306和滑动架309沿提升翻转轨道301执行垃圾桶的提升及翻转功能。
43.在使用过程中,将垃圾桶挂在挂钩308上,通过plc启动并控制电动推杆一302,电动推杆一302通过链轮304和链条305带动滑动架309和翻转架306运动,翻转架306带动活动架307和挂钩308上升,挂钩308带动垃圾桶上升,进一步的,提升旋转机构3还包括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能够测量垃圾桶的重量数据并进行传输,翻转架306和滑动架309上升到直线段末端后,进入曲线段即进行翻转,翻转架306和活动架307带动垃圾桶翻转,滑动架309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保证翻转的稳定性。
44.具体的,如图11

14所示,搅拌分解机构4包括分解仓401,分解仓401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分解仓401的侧边安装有减速电机402,减速电机402的输出轴贯穿至分解仓40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搅拌杆403,搅拌杆403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404,搅拌杆403的一端与分解仓401的内壁活动连接,分解仓401的侧壁安装有鼓风机405,鼓风机405的出风口与分解仓401连通,分解仓401的外壁面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一406,温湿度传感器一406的探头贯穿至分解仓401内腔,分解仓401的侧壁安装有排风扇407,排风扇407的进风口与分解仓401连通,本实施例中,排风扇407与鼓风机405相对设置,分解仓401的外壁面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二408,分解仓401的外壁面包裹有保温板409,分解仓401的内腔安装有喷淋管4010,喷淋管4010与管路机构6连通,分解仓401的顶部安装有上盖板4011,上盖板4011开设有垃圾进口。
45.在使用过程中,提升旋转机构3将垃圾桶提升翻转后通过垃圾进口进入到分解仓401中,管路机构6将菌液配料机构5混合出分解餐厨垃圾的生物菌液加入到分解仓401中,开启减速电机402,减速电机402带动搅拌杆403和搅拌叶404旋转,搅拌叶404搅拌分解仓401的餐厨垃圾与生物菌液充分混合,温湿度传感器一406与温湿度传感器二408进行温湿度监控,分解仓401是提供给生物菌生长环境的场所,使得分解仓401仓内具有适合分解的温湿度,仓内温度和湿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餐厨垃圾经过生物菌的分解形成水,通过排液管排出,分解餐厨垃圾时会形成热量和氧气的消耗,如果超出温度设定值仓体内温湿度范围,通过鼓风机405和排风扇407进行换气换热,同时补偿仓内的氧含量,也可以通过喷淋管4010进行喷洒降温;进一步本实施中可以在分解仓401内设置加热装置,当温度降低超出设定范围时通过加热装置控制仓体内部温度,通过保温板409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与外部环境的温度,起到了保温的作用。
46.具体的,菌液配料机构5包括支撑底座507和菌液箱501,菌液箱501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507的顶部,菌液箱501的顶部安装有顶盖502,顶盖502的顶部连通有菌剂进管505,菌液箱5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503,搅拌电机503的输出轴贯穿至菌液箱501内并固定连接有搅拌片504,菌液箱501连通有菌液出管506,菌液出管506通过管路机构6与分解仓401连通,还包括水泵,水泵的进水口与水源连通,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一和导管二分别与分解仓401和菌液箱501连通,导管一和导管二上均设置有电磁阀。在使用时,需要向菌液箱501加水时,开启水泵和导管二上电磁阀,水泵将水抽至喷淋管4010中并喷到菌液箱501内,需要向分解仓401加水时,开启水泵和导管一上电磁阀,水泵将水抽至分解仓401中,需要将混合好的菌液加入到分解仓401中,开启泵体,泵体将菌液箱501中菌液抽至喷淋管4010中喷出,以上管路设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化改动。
47.为了保证菌剂能够每次定量的落到菌液箱501中,进而控制菌液的浓度,对结构进行如下设计,以保证每次进入到菌液箱501中的菌剂是定量的,菌液配料机构5还包括控制阀壳体508和安装座5010,控制阀壳体508安装在安装座5010的顶部,控制阀壳体508的顶部安装有菌剂箱5015,菌剂箱5015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菌剂箱5015的底部与控制阀壳体508连通,控制阀壳体508内设置有下料漏斗509,菌剂箱5015内的菌剂落到下料漏斗509中,下料漏斗509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5013,支撑板5013安装在控制阀壳体508内,控制阀壳体508内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二5011,电动推杆二50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计量槽板5012,计量槽板5012能够将支撑板5013顶部的菌剂推至菌剂出管5014内。在使用时,通过进料口向菌剂箱5015中加入足量的菌剂,菌剂箱5015中的菌剂通过出料进入到下料漏斗509,通过下料漏斗509限制了菌剂的流动轨迹,使得菌剂落到了支撑板5013内,计量槽板5012的顶部与下料漏斗509的底部是接触的,开启电动推杆二5011,电动推杆二5011带动计量槽板5012运动,计量槽板5012将支撑板5013顶部的菌剂推到菌剂出管5014内,进而通过菌剂出管5014进入菌剂进管505内并落到菌液箱501内,达到菌剂分批次定量进入到菌液箱501内,与定量的水混合好后,开启搅拌电机503,搅拌电机503带动搅拌片504搅拌,使得菌剂与水搅拌混合成能够分解餐厨垃圾的菌液。
4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电气控制柜2安装在壳体1的右侧,提升旋转机构3安装在壳体1的前侧,搅拌分解机构4、菌液配料机构5和管路机构6安装在壳体1内。
49.本实施例中,plc控制器与控制面板、电动推杆一302、称重传感器、减速电机402、
鼓风机405、温湿度传感器一406、排风扇407、温湿度传感器二408、电磁阀、泵体、水泵、搅拌电机503和电动推杆二5011电连通,通过plc能够对所有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上传。
50.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1、电气控制柜2、提升旋转机构3、搅拌分解机构4、菌液配料机构5和管路机构6的配合使用,提升旋转机构3将垃圾桶中的餐厨垃圾倒入到分解仓401中等到被分解成水,微生物菌剂与水按一定量的比例混合形成微生物菌水,微生物菌水与餐厨垃圾进行混合,当温度与湿度适合时,微生物被激活,餐厨垃圾与菌液搅拌在一起,微生物开始快速繁殖,大量繁殖的微生物分解有机餐厨垃圾,降解垃圾时,会产生生物热能,水和极少臭气;热能和气体排出,经过几次循环达标后排出,避免餐厨垃圾结块、设备内的微生物菌剂分布部不均匀的问题,进而达到高效分解餐厨垃圾的目的。
51.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