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化学污水处理装置

文档序号:27589200发布日期:2021-11-25 12:59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化学污水处理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化学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严重,水将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水处理技术的开发和改进,目前化工废水和生物废水的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而且会对人类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3.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在使用时不方便对箱体中的杂质进行处理,长时间容易造成堵塞,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生物化学污水处理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物化学污水处理装置,解决严重占用空间,长时间容易造成堵塞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化学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电源、防水杀菌灯、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所述箱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曝气区、沉淀区、污水处理区、动力区、净化区;
6.所述箱体顶部左侧设有污水进口,所述污水进口连通曝气区,所述曝气区内设有若干挡板,其中第一块挡板右侧设有曝气口;
7.所述沉淀区右侧设有排渣口,所述沉淀区左侧设有第一送水管,所述第一送水管连接沉淀区与其下方的污水处理区;
8.所述污水处理区包括生物污水处治区和化学污水处治区,所述生物污水处治区和化学污水处治区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通过管路与曝气区连接;所述生物污水处治区左侧箱体上设有第一加料孔;所述化学污水处治区右侧箱体上设有第二加料孔,所述第二加料孔下方设有第二送水管,所述第二送水管连接化学污水处治区和净化区;
9.所述净化区内设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通过管路与曝气区连接;所述第三水泵左侧设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左侧设有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三过滤板左上方设有防水杀菌灯;所述第三过滤板左侧箱体底部设有出水口;
10.所述动力区设有电源,所述电源均与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和防水杀菌灯电性连接。
11.进一步地,处于顶端的所述挡板第一端连接在箱体左侧壁,第二端与箱体右侧壁横向留有第一间隙,且曝气口设置在第一间隙内;处于底端的所述挡板第一端连接在箱体左侧壁,第二端与箱体右侧壁横向留有第二间隙;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其中一个挡板第二端连接在箱体右侧壁,第一端与箱体左侧壁横向留有第三间隙;另一个所述挡板第一端连接在箱体左侧壁,第二端与箱体右侧壁横向留有第四间隙;相邻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竖直设有第五间隙。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送水管管口位置高于排渣口管口位置。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送水管管口位置高于第二水泵垂直高度。
14.进一步地,所述排渣口、第一送水管、第二送水管、出水口上分别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
15.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输出端均安装有搅拌筒,且两个所述搅拌筒顶端分别伸入生物污水处治区和化学污水处治区内,所述两个搅拌筒分别与生物污水处治区和化学污水处治区底部箱体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搅拌筒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设有若干搅拌叶片。
16.进一步地,所述箱体正面设有第一观察口,所述第一观察口下方设有第二观察口,所述第二观察口下方设有动力区操作门。
1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8.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化学污水处理装置,设有曝气区,曝气区内有多快挡板,增加了污水流动的过程,更好地进行溶氧或散除水中溶解性气体和挥发性物质;
19.第一送水管管口位置高于排渣口管口位置,第二送水管管口位置高于第二水泵垂直高度,方便沉降和不易堵塞管口,此外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均通过管路连接曝气区,进一步的将淤泥二次过滤沉淀;
20.生物污水处治区和化学污水处治区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起隔离和过滤作用,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可同时进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不易堵塞装置,可有效处理生物化学污水,适于推广。
21.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污水进口安装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26.1为曝气区、2为沉淀区、3为污水处理区、4为动力区、5为净化区、6为箱体。
27.101为污水进口、102为挡板、103为曝气口、201为第一控制阀、202为第一送水管、203为排渣口、204为第二控制阀、301为第一过滤板、31为生物污水处治区、32为化学污水处治区、311为第一水泵、312为第一加料孔、321为第二水泵、322为第二加料孔、323为第二送水管、324为第三控制阀、41为第一电机、42为电源、43为第二电机、44为搅拌筒、45为搅拌轴、46为搅拌叶片、47为密封圈、501为第三水泵、502为第二过滤板、503为第三过滤板、504为防水杀菌灯、505为出水口、506为第四控制阀、601为第一观察口、602为第二观察口、603为动力区操作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参考图1至图2,一种生物化学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6、电源42、防水杀菌灯504、第一水泵311、第二水泵321和第三水泵501;箱体6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曝气区1、沉淀区2、污水处理区3、动力区4、净化区5,其各区之间皆有隔板隔开;
31.箱体6顶部左侧设有污水进口101,污水进口101维持污水供给,污水进口101连通曝气区1,曝气区1内设有若干挡板102,其中第一块挡板102右侧设有曝气口103,曝气口103处连接外设鼓风曝气机,使水体中获得足够的溶解氧,进行溶氧或散除水中溶解性气体和挥发性物质;
32.沉淀区2右侧设有排渣口203,沉淀区底部沉淀物通过排渣口203排出,沉淀区2左侧设有第一送水管202,第一送水管202连接沉淀区2与其下方的污水处理区3,将沉淀区上层清液通到下方的污水处理区进一步处理;
33.污水处理区3包括生物污水处治区31和化学污水处治区32,生物污水处治区31和化学污水处治区32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板301,第一过滤板301起隔离和过滤作用,第一过滤板30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水泵311和第二水泵321,第一水泵311和第二水泵321通过管路与曝气区1连接,第一水泵311将生物污水处治区31底部沉积物通过管路重新排至曝气区1,第二水泵321将化学污水处治区32底部沉积物通过管路重新排至曝气区1;生物污水处治区31左侧箱体6上设有第一加料孔312,第一加料孔312处投放生物处理药剂;化学污水处治区32右侧箱体6上设有第二加料孔322,第二加料孔322处投放化学处理药剂,第二加料孔322下方设有第二送水管323,第二送水管323连接化学污水处治区32和净化区5;
34.净化区5内设有第三水泵501,第三水泵501将净化区内沉淀物抽至曝气区1,第三水泵501左侧设有第二过滤板502,第二过滤板502对其进一步过滤,第二过滤板502左侧设有第三过滤板503,第三过滤板503左上方设有防水杀菌灯504,防水杀菌灯504可对水中微生物处理,可在电商平台购得;第三过滤板503左侧箱体6底部设有出水口505,出水口505排出净化后的水;
35.动力区4设有电源42,电源42均与第一水泵311、第二水泵321、第三水泵501和防水杀菌灯504电性连接,维持其动能;
36.处于顶端的挡板102第一端连接在箱体6左侧壁,第二端与箱体6右侧壁横向留有第一间隙,且曝气口103设置在第一间隙内;处于底端的挡板102第一端连接在箱体6左侧壁,第二端与箱体6右侧壁横向留有第二间隙;相邻的两个挡板102其中一个挡板102第二端连接在箱体6右侧壁,第一端与箱体6左侧壁横向留有第三间隙;另一个挡板102第一端连接在箱体6左侧壁,第二端与箱体6右侧壁横向留有第四间隙;相邻两个挡板102之间竖直设有第五间隙,各挡板增加了曝气区的过程,更好地进行溶氧或散除水中溶解性气体和挥发性
物质;
37.第一送水管202管口位置高于排渣口203管口位置,第二送水管323管口位置高于第二水泵321垂直高度,方便沉降和不易堵塞管口;
38.排渣口203、第一送水管202、第二送水管323、出水口505上分别设有第一控制阀201、第二控制阀204、第三控制阀324、第四控制阀506,每个控制阀控制相应位置管路的流通;
39.电源42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43,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43均与电源42电性连接,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43输出端均安装有搅拌筒44,且两个搅拌筒44顶端分别伸入生物污水处治区31和化学污水处治区32内,两个搅拌筒44分别与生物污水处治区31和化学污水处治区32底部箱体7间设有密封圈47,密封圈47的作用是维护密封;搅拌筒44内设有搅拌轴45,搅拌轴45设有若干搅拌叶片46,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43分别对生物污水处治区31和化学污水处治区32搅拌,加快药物反应和絮凝;
40.箱体6正面设有第一观察口601,第一观察口601下方设有第二观察口602,第二观察口602下方设有动力区操作门603,第一观察口601和第二观察口602便于观察污水处理情况,根据情况作进一步操作;动力区操作门603方便对内部设备的操作。
4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42.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化学污水处理装置,当装置开启前,应检查各阀门开闭状态,打开第一控制阀201、第三控制阀324和第四控制阀506,关闭第二控制阀204;分别通过第一加料孔312和第二加料孔322对生物污水处治区31和化学污水处治区32加药物;开启电源42,检查第一水泵311、第二水泵321、第三水泵501、第一电机41、第二电机43和防水杀菌灯504运转情况,开始接通污水,使其从污水进口101流入;
43.曝气区1内曝气口对污水曝气,所用到的外设鼓风曝气机可市售获得,污水从各挡板流至沉淀区2,污水中部分物质沉淀至沉淀区2底部,上层清液从第一送水管202流入生物污水处治区31,第一电机41运转,其搅拌作用加快污水与药物的反应,第一水泵311将底部絮凝物抽至曝气区1;经过生物处理的污水从第一过滤板301流至化学污水处治区32,第二电机43运转,其搅拌作用加快污水与药物的反应,第二水泵321将底部絮凝物抽至曝气区1;处理后的污水从第二送水管323流至净化区5,水继续从第二过滤板502流动,部分絮凝物沉积在底部,通过第三水泵501输送至曝气区1;水继续流动,经第三过滤板503进一步过滤,过滤后的水在防水杀菌灯504的作用下杀菌,然后从出水口505排出;
44.处理结束后,停止污水进口101进水,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201、第三控制阀324和第四控制阀506,待第一水泵311、第二水泵321、第三水泵501将其各区内剩余水输送至曝气区1后,关闭电源42,打开第二控制阀204,将剩余沉积物从排渣口203排出。
45.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化学污水处理装置,设有曝气区,曝气区内有多快挡板,增加了污水流动的过程,更好地进行溶氧或散除水中溶解性气体和挥发性物质;
46.第一送水管管口位置高于排渣口管口位置,第二送水管管口位置高于第二水泵垂直高度,方便沉降和不易堵塞管口,此外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均通过管路连接曝气区,进一步的将淤泥二次过滤沉淀;
47.生物污水处治区和化学污水处治区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起隔离和过滤作用,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可同时进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不
易堵塞装置,可有效处理生物化学污水,适于推广。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