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户用SBBR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9744发布日期:2021-12-22 20:55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户用SBBR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模块化户用sbbr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户用sbbr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农村的生活污水的来源较多、布面较广、较分散,大部分农村未建有污水收集管网,不利于污水收集。农村污水水量小,水质水量波动性较大,且与当地居民的生活规律密切相关。单户污水排放量较小,排放呈不连续状态,夜间排放量很小,可能会出现断流情况。农村生活污水中基本上不含重金属物质和有毒物质,但含有较高氮、磷。水质波动性大。且从适用性角度考虑,农村户用污水处理设备宜安装维护简便,稳定性强、具有无人值守的特点。
3.本发明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一种成本较低、适应分散式农村污水特点的、具有较强稳定性强和抗冲击负荷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模块化户用sbbr污水处理装置,能够更有效更彻底地净化污水,提高净化效果,保证反应器出水水质,成本低,适应分散式农村污水的特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模块化户用sbbr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反应器设有隔板以形成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第一反应区为厌氧区,第二反应区为移动床填料反应区,第三反应区固定床填料好氧序批式反应区。反应器通过隔板分隔形成三段式反应区,能够更有效更彻底地净化污水,提高净化效果,保证反应器出水水质,成本低,适应分散式农村污水的特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第一反应区可直接连接户用污水收集管或连接已建化粪池出水管。第一反应区中的污水进入第二反应区中反应,之后再进入第三反应区,完成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第一反应区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清掏以保证污水净化效率和效果。
7.进一步,第一反应区设有第一拦截格栅和第一进水管,第一拦截格栅设于第一进水管的进水端,第一进水管的出水端设于第二反应区中。第一反应区设置第一拦截格栅,能够对污水中的大颗粒物体进行拦截,保证后续反应区中的污水处理效果。第一进水管用于实现污水从第一反应区到第二反应区的转移,第一进水管基于连通器原理重力流进水。
8.进一步,第二反应区设有部件模块以实现第二反应区的曝气。第二反应区设置部件模块,既能够方便模块的快速拆装,同时部件模块的外部结构为快速承接口,便于安装和维护。快速承插接口可采用快接阀的形式,能够方便管路之间的连接。
9.进一步,部件模块设有第一曝气器和曝气管,第一曝气器与曝气管相连接,曝气管用于与外部管道连接实现第一曝气器的供气。曝气管可加装调节阀,调控气量的多少,进而
辅助控制曝气强度。曝气强度主要由基于时间控制的、与气体分配器相连接的智能边端控制器完成。第一曝气器通过曝气管与气体分配器连接保证了第一曝气器的气体供应。
10.进一步,第二反应区设有移动床填料以便于生物膜的生长。通过移动床填料是吸纳对污水的二次净化,同时在曝气形成的水力剪切下,呈现泥膜混合状态,利于第二反应器的污泥稳定。
11.进一步,部件模块设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拦截格栅,第二拦截格栅设于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实现对移动床填料的拦截。第二进水管用于将第二反应区的污水转移至第三反应区,通过第二进水管与气体分配器连接,实现污水的气提转移。第二拦截格栅则用于对移动床填料进行拦截,避免移动床填料进入第二进水管堵塞或者转移至第三反应区。
12.进一步,部件模块设有液位开关。第一进水管的进水端管口高度低于液位开关,能够一直第一反应区中的浮渣进入第二反应区。通过液位开关的设置,在第二反应区中高液位触发,能够控制第三反应区中进入静置沉淀和固液分离后上清液排出的污水处理操作。
13.进一步,第三反应区设有模块组件,模块组件设有气泵、气体分配器和第二曝气器,气泵与气体分配器相连接,第二曝气器与气体分配器相连接,气体分配器设有多组外接管道以便为外部单元供气。气管路可加装调节阀,调控气量的多少,进而辅助控制曝气强度。曝气强度主要由基于时间控制的、与气体分配器相连接的智能边端控制器完成。
14.进一步,模块组件中设有固定装填料利于生物膜的生长和污泥的稳定。安装有分层的固定床填料,装填有功能不同的复合填料,同时利于生物膜的生长和污泥的稳定。如:(1)装填基于铁碳耦合微电解原理的除磷复合填料用于除磷;(2)装填缓释碳源填料用于脱氮,(3)装填多孔复合填料,增加微生物附着生长。第三反应区具有序批式反应特点,为时间上的推流,采用间歇式操作方式运行,由进水、反应、沉淀、排水、闲置5个工序依次组成。主要特征是采用集反应与沉淀一体的间歇曝气池,在有机物降解方面,呈时间上的推流。该特点增强了装置的抗冲击负荷能力,采用基于时间的按批次处理特点。当第二反应区液位开关高液位条件触发,则第三反应区进入静置沉淀和固液分离后上清液排出。其中,静置沉淀初期,会将部分不易沉降的污泥以混合液形式回流至第一反应区。采用液位开关具有如下益处:(1)进水少情况,液位开关未触发情况下,反应3区不进行静置沉淀,而是以循环模式将反应硝化也回流,利用进水碳源进行多批次反硝化,提高了脱氮效果。(2)提高了装置利用率,液位开关未触发情况下,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均具有调节功能,从而提高了对水力波动下的抵抗能力。第二反应区通过第二进水管将新的一批预处理后污水排入第三反应区,进行下一批次的前置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以及有机物去除和硝化反应。装置出水根据排放需要,可添加相应的消毒模块。
15.序批式反应器耐冲击负荷能力高,对水质水量适应能力强;反应推力大,处理效率高。目前的自动控制行业的发展状况,已经能够在低成本上满足序批式工艺对自动控制程度要求高的需求。通过添加多功能填料,填料为微生物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生存环境,使各种微生物构成了多个营养级组成的、具有多种不同活动能力、呼吸类型、营养类型的复杂生态系统,强化了装置的稳定性。序批式反应方式通过调整曝气时长、反应时长等手段来灵活地适应污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基于反应动力学,将进水和出水的水质水量关联起来,由自动控制模块动态调整工艺参数,通过边端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设备运行数据可通过无线通讯连接至数据平台,便于手机移动端、pc端、监控中心等动态监控,数据自动存储、报表自动
生成。
16.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关键部件模块化,安装和维护方便灵活;
18.2)序批式反应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适应农村污水特点;
19.3)智能控制,减少人工,数据自动存储,便于后期科学管理决策;
20.4)综合运用移动床和固定床多种填料,利于微生物生长和装置长效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

反应器;2

隔板;3

第一反应区;4

第二反应区;5

第三反应区; 6

第一拦截格栅;7

第一进水管;8

部件模块;9

第一曝气器;10

曝气管;12
‑ꢀ
第二进水管;13

第二拦截格栅;14

液位开关;15

模块组件;16

气泵;17

气体分配器;18

第二曝气器;20

快接阀。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户用sbbr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1,反应器1设有隔板2以形成第一反应区3、第二反应区4和第三反应区5,第一反应区3为厌氧区,第二反应区4为移动床填料反应区,第三反应区5固定床填料好氧序批式反应区。反应器1通过隔板2分隔形成三段式反应区,能够更有效更彻底地净化污水,提高净化效果,保证反应器1出水水质,成本低,适应分散式农村污水的特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第一反应区3可直接连接户用污水收集管或连接已建化粪池出水管。第一反应区3中的污水进入第二反应区4中反应,之后再进入第三反应区5,完成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第一反应区3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清掏以保证污水净化效率和效果。
25.第一反应区3设有第一拦截格栅6和第一进水管7,第一拦截格栅6设于第一进水管7的进水端,第一进水管7的出水端设于第二反应区4中。第一反应区3设置第一拦截格栅6,能够对污水中的大颗粒物体进行拦截,保证后续反应区中的污水处理效果。第一进水管7用于实现污水从第一反应区3到第二反应区4的转移,第一进水管7基于连通器原理重力流进水。
26.第二反应区4设有部件模块8以实现第二反应区的曝气。第二反应区4设置部件模块8,既能够方便部件模块的快速拆装,同时部件模块8的外部结构为快速承接口,便于安装和维护。快速承插接口可采用快接阀20的形式,能够方便管路之间的连接。
27.部件模块8设有第一曝气器9和曝气管10,第一曝气器9与曝气管10相连接,曝气管10用于与外部管道连接实现第一曝气器的供气。曝气管10可加装调节阀,调控气量的多少,进而辅助控制曝气强度。曝气强度主要由基于时间控制的、与气体分配器17相连接的智能边端控制器完成。第一曝气器9通过曝气管10与气体分配器17连接保证了第二曝气器的气体供应。
28.第二反应区4设有移动床填料以便于生物膜的生长。通过移动床填料是吸纳对污水的二次净化,同时在曝气形成的水力剪切下,呈现泥膜混合状态,利于第二反应器1的污
泥稳定。
29.部件模块8设有第二进水管12和第二拦截格栅13,第二拦截格栅13设于第二进水管12的进水端实现对移动床填料的拦截。第二进水管12用于将第二反应区4的污水转移至第三反应区5,通过第二进水管12与气体分配器17连接,实现污水的气提转移。第二拦截格栅13则用于对移动床填料进行拦截,避免移动床填料进入第二进水管12堵塞或者转移至第三反应区5。
30.部件模块8设有液位开关14。第一进水管7的进水端管口高度低于液位开关14,能够一直第一反应区3中的浮渣进入第二反应区。通过液位开关14的设置,在第二反应区4中高液位触发,能够控制第三反应区5中进入静置沉淀和固液分离后上清液排出的污水处理操作。
31.进一步,第三反应区5设有模块组件15,模块组件15设有气泵16、气体分配器17和第二曝气器18,气泵16与气体分配器17相连接,第二曝气器18 与气体分配器17相连接,气体分配器17设有多组外接管道以便为外部单元供气。气管路可加装调节阀,调控气量的多少,进而辅助控制曝气强度。曝气强度主要由基于时间控制的、与气体分配器17相连接的智能边端控制器完成。
32.模块组件15中设有固定装填料利于生物膜的生长和污泥的稳定。安装有分层的固定床填料,装填有功能不同的复合填料,同时利于生物膜的生长和污泥的稳定。如:(1)装填基于铁碳耦合微电解原理的除磷复合填料用于除磷;(2) 装填缓释碳源填料用于脱氮,(3)装填多孔复合填料,增加微生物附着生长。第三反应区5具有序批式反应特点,为时间上的推流,采用间歇式操作方式运行,由进水、反应、沉淀、排水、闲置5个工序依次组成。主要特征是采用集反应与沉淀一体的间歇曝气池,在有机物降解方面,呈时间上的推流。该特点增强了装置的抗冲击负荷能力,采用基于时间的按批次处理特点。当第二反应区4液位开关14高液位条件触发,则第三反应区5进入静置沉淀和固液分离后上清液排出。其中,静置沉淀初期,会将部分不易沉降的污泥以混合液形式回流至第一反应区3。采用液位开关14具有如下益处:(1)进水少情况,液位开关14未触发情况下,反应3区不进行静置沉淀,而是以循环模式将反应硝化也回流,利用进水碳源进行多批次反硝化,提高了脱氮效果。(2)提高了装置利用率,液位开关14未触发情况下,第一反应区3和第二反应区4均具有调节功能,从而提高了对水力波动下的抵抗能力。第二反应区4通过第二进水管12将新的一批预处理后污水排入第三反应区5,进行下一批次的前置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以及有机物去除和硝化反应。装置出水根据排放需要,可添加相应的消毒模块。
33.序批式反应器1耐冲击负荷能力高,对水质水量适应能力强;反应推力大,处理效率高。目前的自动控制行业的发展状况,已经能够在低成本上满足序批式工艺对自动控制程度要求高的需求。通过添加多功能填料,填料为微生物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生存环境,使各种微生物构成了多个营养级组成的、具有多种不同活动能力、呼吸类型、营养类型的复杂生态系统,强化了装置的稳定性。序批式反应方式通过调整曝气时长、反应时长等手段来灵活地适应污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基于反应动力学,将进水和出水的水质水量关联起来,由自动控制模块动态调整工艺参数,通过边端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设备运行数据可通过无线通讯连接至数据平台,便于手机移动端、pc端、监控中心等动态监控,数据自动存储、报表自动生成。
3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5.1)关键部件模块化,安装和维护方便灵活;
36.2)序批式反应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适应农村污水特点;
37.3)智能控制,减少人工,数据自动存储,便于后期科学管理决策;
38.4)综合运用移动床和固定床多种填料,利于微生物生长和装置长效稳定运行。
3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