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集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64884发布日期:2022-01-19 17:1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捕集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净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捕集反应器。


背景技术:

2.在现在的生活中,水生动物的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对于水生动物的养殖,既需要对水中的不容物质进行过滤,还需要对水中的氨氮化合物进行分解,避免水质富营养化;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水中的不溶物进行过滤的设备通常使用细沙和棉花作为过滤装置,但是这种简单的过滤装置不能对水中的氨氮化合物进行分解;而使用细菌屋作为硝化细菌的培养基,可以对水中的按氮化合物进行分解,现有的颗粒状细菌屋容易出现结块的现象,导致硝化细菌缺少必须的氧气,硝化细菌在缺氧的情况下会产生有毒的硫化氢,对水生动物产生毒害作用;细菌屋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粘黏大量的污渍,仅通过水流冲洗难以冲洗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捕集反应器,用以解决现有生活中细菌屋不能过滤水中不溶物、细菌屋容易结块、清洗不便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捕集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所述反应器主体内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中填充有生物珠;所述反应器主体上还设有用于搅拌生物珠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与所述反应器主体可转动连接;所述反应器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腔体内部放置有第一分流组件和第二分流组件,所述第一分流组件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组件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6.可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传动杆、把手和搅拌部;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腔体外,所述把手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杆的上端;所述搅拌部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搅拌部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杆的下端;所述传动杆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反应器主体上。
7.可选的,所述搅拌部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搅拌杆和至少一纵向设置的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杆的下端;所述第二搅拌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搅拌杆上。
8.可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上固定设置有三个第二搅拌杆。
9.可选的,所述第一分流组件包括:第一导流管和至少一喷水器;所述第一导流管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喷水器与所述第一导流管相连通,所述喷水器上设有多个喷水孔。
10.可选的,所述第二分流组件包括:第二导流管和至少一第三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导流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导流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状态;所述第三导流管放置在所述腔体的底部;所述第三导流管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将污水分散排放到腔体中的通孔,所述通孔分散设置在所述第三导流管上。
11.可选的,所述把手为可折叠结构。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捕集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所述反应器主体内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中填充有生物珠;所述反应器主体上还设有用于搅拌生物珠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与所述反应器主体可转动连接;所述反应器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腔体内部放置有第一分流组件和第二分流组件,所述第一分流组件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组件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本装置采用搅拌装置,在清洗过程中,通过反向的水流冲洗,配合搅拌装置的搅动,可以避免生物珠发生结块现象,且可以更加快速地对生物珠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反应器主体;11、腔体;12、生物珠;13、进水口;14、出水口;2、搅拌装置;21、传动杆;22、把手;23、搅拌部;231、第一搅拌杆;232、第二搅拌杆;3、第二分流组件;31、第二导流管;32、第三导流管;33、通孔;4、第一分流组件;41、第一导流管;42、喷水器;43、喷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1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1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19.请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捕集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1;所述反应器主体1内部设有腔体11;所述腔体11中填充有生物珠12;所述反应器主体1上还设有用于搅拌生物珠12的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与所述反应器主体1可转动连接;所述反应器主
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所述腔体11内部放置有第一分流组件4和第二分流组件3,所述第一分流组件4与所述进水口13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组件3与所述出水口14相连通。
20.具体来说,捕集反应器的反应器主体1内设有相对密封的腔体11,腔体11上除了开设有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外,为了避免腔体11中的水流出,其他部位均为密闭结构。生物珠12填充在腔体11中,一方面可以对水中的不溶物进行过滤,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培养硝化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化合物分解成为无毒无害的无机物。进水口13与设置在腔体11顶端的第一分流组件4相连通,第一分流组件4可以将进水口13的大股水流分散成为小股水流,让水流充分地与生物珠12接触,避免水流过猛导致反应不充分。在清洗反应器的时候,通常需要将进水口13与出水口14的方向对调,通过对生物珠12的反向冲洗,并通过使用搅拌装置2对生物珠12进行搅拌,让生物珠12之间产生震动和摩擦,提高清洗效率;搅拌装置2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搅拌,将结块的生物珠12打散,避免硝化细菌因为缺少氧气产生有毒的硫化氢气体,对水生动物造成影响;第二分流组件3设置在腔体11的底部,所述第二分流组件3与所述出水口14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组件3在正向过滤的时候,将过滤之后的干净的水通过出水口14排出腔体11;所述第二分流组件3还可以在反向水流冲洗的时候将冲洗的水流分散。
21.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传动杆21、把手22和搅拌部23;所述把手22设置在所述腔体11外,所述把手22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杆21的上端;所述搅拌部23放置在所述腔体11内,所述搅拌部23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杆21的下端;所述传动杆21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反应器主体1上。
22.进一步的,所述搅拌部23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搅拌杆231和至少一纵向设置的第二搅拌杆232;所述第一搅拌杆231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杆21的下端;所述第二搅拌杆23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搅拌杆231上。
23.搅拌装置2在日常过滤使用过程中,用于将结块的生物珠12打散,避免结块的生物珠12影响硝化细菌对氧气的摄取而产生有毒的硫化氢。在反向冲洗的时候,搅拌装置2通过搅拌对生物珠12产生震动作用,快速的将生物珠12上的污渍震落分离。
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杆231上固定设置有三个第二搅拌杆232。
2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流组件4包括:第一导流管41和至少一喷水器42;所述第一导流管41与所述进水口13相连通,所述喷水器42与所述第一导流管41相连通,所述喷水器42上设有多个喷水孔43。
26.喷水器42上的喷水孔43可以将进水口13的水流分散喷出,使其充分地与生物珠12接触反应。
2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流组件3包括:第二导流管31和至少一第三导流管32;所述第二导流管31一端与所述出水口14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流管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导流管3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导流管32的另一端为封闭状态;所述第三导流管32放置在所述腔体11的底部;所述第三导流管32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将污水分散排放到腔体11中的通孔33,所述通孔33分散设置在所述第三导流管32上。
28.优选的,喷水器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喷水器42设置在第一导流管41上,且按照一定距离间隔设置,其目的是将污水均匀分散;所述第三导流管32的数量为八根,所述第三导
流管32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导流管31相连通,且所述第三导流管32呈中心对称的分散在所述腔体11的底部,用于接收各个部位的过滤之后的水流。
29.优选的,所述把手22为可折叠结构,所述把手22的竖直摇把部位可以向水平方向折叠。
3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集反应器,通过引入搅拌装置2,有效的避免生物珠12结块而产生有毒有害的硫化氢气体,提高腔体11内部的生物珠12的清洗效率,避免使用大量清水冲洗浪费水资源。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