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氧水去除电解盐水中游离氯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09441发布日期:2022-01-29 13:5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氧水去除电解盐水中游离氯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涉及去除电解盐水中游离氯的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双氧水去除电解盐水中游离氯的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烧碱生产过程中,在离子膜电解槽出口淡盐水中,除含有少量溶解的游离氯外,还含有hclo、clo

、clo
3—
。这些物质随着淡盐水进入盐水工序,会腐蚀设备、管道,影响一次盐水的工艺控制,甚至损害二次盐水的过滤树脂,导致二次盐水中部分金属离子含量超标,从而影响离子膜电解槽正常生产。因此,在氯碱工艺中设置了真空脱氯工艺和化学脱氯工艺脱除这些离子,但是,现有去除淡盐水中的游离氯系统采用亚硫酸钠脱氯包括除硝和元明粉等装置,能耗和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氧水去除电解盐水中游离氯的系统。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氧水去除电解盐水中游离氯的系统,包括化盐水储槽、双氧水储槽、一次盐水储槽、双氧水自槽车,双氧水自槽车通过软管与双氧水接收泵的输入端连接,双氧水接收泵的输出端与双氧水贮槽上部之间通过带有控制阀的连接管相接通,双氧水贮槽的下部与双氧水泵的输入端通过带有控制阀的连接管相接通,双氧水泵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两路分别与两电解脱氯系统对应相接。
5.优选的,双氧水泵输出端的其中一路与带有控制阀的脱氯塔出口管线相连接,该管线上依次安装有流量计和自控阀,流量计前、后端管段处分别安装有控制阀,自控阀的前、后端管段处分别安装有控制阀,且流量计与其两端的控制阀、及自控阀与其两端的控制阀均并联有旁通管线,旁通管线中分别安装有控制阀;经过流量计、自控阀与脱氯塔输出端淡盐水管线相接,脱氯塔输出端淡盐水管线与化盐水储槽相接通。
6.优选的,化盐水储槽排空口加装有第一阻火器。
7.优选的,双氧水泵输出端的另一路与树脂塔的一次盐水输送泵输出端通过管线相连接,该管线上依次安装有流量计和自控阀,流量计前、后端管段处分别安装有控制阀,自控阀前、后端管段处分别安装有控制阀,且流量计与其两端的控制阀、及自控阀与其两端的控制阀均并联有旁通管线,旁通管线中安装有控制阀;输送泵输出端通过管线通至盐水储槽,盐水储槽通过泵送管路接至所述树脂塔。
8.优选的,盐水储槽顶部的排空口加装有第二阻火器。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双氧水去除电解盐水中游离氯的系统与之前系统相比,实现了将双氧水送至电解脱氯系统,直接与调节ph值后的淡盐水混合脱氯,脱氯后输送至化盐水储槽用于化盐,从而避免了化学脱氯时系统产生的硫酸根,不用再为去除盐水中的硫酸根而新建膜法除硝和元明粉等装置,缩短了工艺流程,大大降低劳动强
度和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工艺系统简单,氯碱运行成本,能耗低,生产烧碱处理游离氯明显减少了物料成本,在氯碱行业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10.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双氧水接收泵 、2.双氧水贮槽、3. 双氧水泵 、4. 淡盐水泵、5. 化盐水储槽 、6.第一阻火器 、7.一次盐水输送泵、8.盐水储槽输入管线 、9.第二阻火器、10.一次盐水储槽、11.盐水储槽、12.树脂塔、13. 脱氯塔输出端淡盐水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13.如图1所示,一种双氧水去除电解盐水中游离氯的系统,包括化盐水储槽5、双氧水储槽2、一次盐水储槽10、双氧水自槽车,双氧水自槽车通过软管与双氧水接收泵1的输入端连接,双氧水接收泵1的输出端与双氧水贮槽2上部之间通过带有控制阀的连接管相接通,双氧水贮槽2的下部与双氧水泵3的输入端通过带有控制阀的连接管相接通,双氧水泵3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两路分别对应通至两电解脱氯系统(去除盐水中游离氯系统),具体为:
14.双氧水泵3输出端的其中一路与带有控制阀的脱氯塔出口管线4相连接,该管线上依次安装有流量计fit324和自控阀fica324,流量计fit324前、后端管段处分别安装有控制阀,自控阀fica324的前、后端管段处分别安装有控制阀,且流量计fit324与其两端的控制阀,及自控阀fica324与其两端的控制阀均并联有旁通管线,旁通管线中分别安装有控制阀;经过流量计fit324、自控阀fica324与脱氯塔输出端淡盐水管线13相接,加入化学试剂双氧水进行化学脱氯,脱氯塔输出端淡盐水管线13与化盐水储槽5相接通,上述经过化学脱氯的淡盐水进入化盐水储槽5,化盐水储槽排空口加装有第一阻火器6,用于将化学脱氯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进行排空。
15.双氧水泵3输出端的另一路与一次盐水输送泵7输出端通过管线相连接,该管线上依次安装有流量计fi5105和自控阀arca5102,流量计fi5105前、后端管段处分别安装有控制阀,自控阀arca5102前、后端管段处分别安装有控制阀,且流量计fi5105与其两端的控制阀,及自控阀arca5102与其两端的控制阀均并联有旁通管线,旁通管线中安装有控制阀;该管线依次经过流量计fi5105、自控阀arca5102与一次盐水输送泵7输出端管线相连接,输送泵7输出端管线再与盐水储槽输入管线8相接,盐水储槽11通过泵送管路接至树脂塔12。通过双氧水泵3加入化学试剂双氧水以确保进入树脂塔的盐水中不含游离氯,从而防止树脂受损;盐水储槽11顶部的排空口加装有第二阻火器9,防止氧气聚集、管道气阻。
1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双氧水自槽车用软管经双氧水接收泵1送到双氧水贮槽2,然后经双氧水泵3送至电解脱氯工序,在来自脱氯塔淡盐水中加碱调节淡盐水ph值后,在脱氯塔出口管线4中加入化学试剂双氧水进行化学脱氯,经过化学脱氯的淡盐水进入化盐水储槽5用于化盐,化盐水储槽通过第一阻火器6将化学脱氯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进行排空。根据一次盐水精制需要,化学脱氯后的淡盐水中有一定量的游离氯,通过双氧水泵3在一次盐水储槽10的一次盐水输送泵7出口加入双氧水,以确保进入树脂塔的盐水中不含游离氯,从而防止树脂受损。
17.需要说明的是:双氧水自控阀、流量计,整套装置材质均为304不锈钢,并在使用前进行硝酸钝化处理。
1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应当指出: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符合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的前提下,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覆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氧水去除电解盐水中游离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化盐水储槽(5)、双氧水贮槽(2)、一次盐水储槽(10)、双氧水自槽车,双氧水自槽车通过软管与双氧水接收泵(1)的输入端连接,双氧水接收泵(1)的输出端与双氧水贮槽(2)上部之间通过带有控制阀的连接管相接通,双氧水贮槽(2)的下部与双氧水泵(3)的输入端通过带有控制阀的连接管相接通,双氧水泵(3)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两路分别与两电解脱氯系统对应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氧水去除电解盐水中游离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双氧水泵(3)输出端的其中一路与带有控制阀的脱氯塔出口管线(4)相连接,该管线上依次安装有流量计fit324和自控阀fica324,流量计fit324前、后端管段处分别安装有控制阀,自控阀fica324的前、后端管段处分别安装有控制阀,且流量计fit324与其两端的控制阀、及自控阀fica324与其两端的控制阀均并联有旁通管线,旁通管线中分别安装有控制阀;经过流量计fit324、自控阀fica324与脱氯塔输出端淡盐水管线(13)相接,脱氯塔输出端淡盐水管线(13)与化盐水储槽(5)相接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氧水去除电解盐水中游离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化盐水储槽排空口加装有第一阻火器(6)。4.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一种双氧水去除电解盐水中游离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双氧水泵(3)输出端的另一路与树脂塔的一次盐水输送泵(7)输出端通过管线相连接,该管线上依次安装有流量计fi5105和自控阀arca5102,流量计fi5105前、后端管段处分别安装有控制阀,自控阀arca5102前、后端管段处分别安装有控制阀,且流量计fi5105与其两端的控制阀、及自控阀arca5102与其两端的控制阀均并联有旁通管线,旁通管线中安装有控制阀;输送泵(7)输出端通过管线通至盐水储槽(11),盐水储槽(11)通过泵送管路接至所述树脂塔(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氧水去除电解盐水中游离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盐水储槽(11)顶部的排空口加装有第二阻火器(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氧水去除电解盐水中游离氯的系统,包括化盐水储槽、双氧水储槽、一次盐水储槽、双氧水自槽车,双氧水自槽车通过软管与双氧水接收泵的输入端连接,双氧水接收泵的输出端与双氧水贮槽上部之间通过带有控制阀的连接管相接通,双氧水贮槽的下部与双氧水泵的输入端通过带有控制阀的连接管相接通,双氧水泵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两路分别与两电解脱氯系统对应相接。本实用新型将双氧水直接送至电解脱氯系统,直接与调节pH值后的淡盐水混合脱氯,脱氯后输送至化盐水储槽用于化盐,从而避免了化学脱氯时产生的硫酸根,不用再为去除盐水中的硫酸根而新建膜法除硝和元明粉等装置,缩短了工艺流程,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度和生产成本。度和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峰 王檑 展宗旺 张亚科 马尉琳 卜鹏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海峰
技术研发日:2021.07.08
技术公布日:2022/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