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修复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73259发布日期:2022-01-12 08:3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修复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修复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土壤淋洗中,将污染的土壤破碎、筛分后筛除砂砾,得到清洁物料,然后将清洁物料加水和药剂进行反应,反应后上清液进行回收,下部沉淀部分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完成后进行获得修复后的土壤。
3.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cn201510116768.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土壤异位淋洗系统,包括土壤预处理单元、物理分离单元、增效洗脱单元、废水处理及回用单元、控制单元,其中废水处理系统主要由废水收集箱、沉淀池和物化处理系统构成。其采用铁盐加碱沉淀的方法去除水中重金属、加酸回调后可回用增效剂对土壤重金属洗脱废水进行处理。
4.对于淋洗废水处理而言,如何实现淋洗废水的有效处理以及处理后的淋洗废水重新利用的循环过程较为重要,否则极易导致二次污染;而且在淋洗废水处理过程中,长期使用容易导致管道堵塞、杂质存留等问题,使得废水处理效率降低、处理质量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修复水循环系统,增加反冲洗装置,定期对循环系统进行反冲洗,避免固态杂质存留、堵塞,提升循环处理效率及处理质量。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土壤修复水循环系统,该系统包括废水池、沉淀反应池、中间水箱、反冲洗水箱、过滤器、压滤器、清水池、管道,废水池上端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沉淀反应池、中间水箱、过滤器、清水池;沉淀反应池底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压滤器、废水池;反冲洗水箱通过管道连接过滤器;废水池和沉淀反应池之间的管道上还连接有抽吸泵a,中间水箱和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还连接有抽吸泵b,反冲洗水箱和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还连接有抽吸泵c,沉淀反应池和压滤器之间的管道上还连接有抽吸泵d。
8.进一步地,沉淀反应池和压滤器之间还设有污泥浓缩池,抽吸泵d安装在污泥浓缩池和压滤器之间的管道上,污泥浓缩池和沉淀反应池之间的管道上还安装有抽吸泵e;污泥浓缩池和沉淀反应池之间的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污泥浓缩池的上端和沉淀反应池的底部。
9.进一步地,抽吸泵b包括两个,两个抽吸泵b之间并联安装在过滤器和中间水箱之间。
10.进一步地,污泥浓缩池的顶端和废水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11.进一步地,沉淀反应池包括沉淀池、药池,药池固定在沉淀池一侧,药池上端和沉淀池上端连通。
12.进一步地,药池上端还安装有搅拌装置。
13.进一步地,药池一侧还设有药剂罐,药剂罐和药池之间连接有加药管,加药管上连接有抽吸泵f。
14.进一步地,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或斜管沉淀池。
15.进一步地,压滤器为板框压滤器,过滤器为石英砂过滤器。
16.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1、本实用新型的土壤修复水循环系统对土壤修复后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反应、沉淀、过滤,处理后的废水可以再次投入土壤修复中使用,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产生,减少污水的排放;
18.2、通过对沉淀池中的沉淀物进行固液分离,将分离出的液体再次进行反应、沉淀过滤,尽可能减少废水排放,使得废水最大程度得以利用;
19.3、通过反冲洗水箱和抽吸泵对过滤器和污泥浓缩池及管道进行反冲洗,避免管道堵塞以及污染物杂质存留,提升处理质量和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土壤修复水循环系统布局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器管道连接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污泥浓缩池管道连接示意图。
23.图中,1、废水池;2、中间水箱;3、反冲洗水箱;4、过滤器;5、压滤器;6、清水池;7、抽吸泵a;8、抽吸泵b;9、抽吸泵c;10、抽吸泵d;11、抽吸泵e;12、抽吸泵f;13、进水管;14、出水管;15、药剂罐;16、加药管;17、溢流管;18、沉淀池;19、药池;20、污泥浓缩池。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
25.一种土壤修复水循环系统,如图1-3所示,包括废水池1、沉淀反应池、中间水箱2、反冲洗水箱3、过滤器4、压滤器5、清水池6、若干管道,废水池1、沉淀反应池、中间水箱2、过滤器4、清水池6之间依次通过管道连接,土壤处理后的废水收集在废水池1中,然后通过抽吸泵a7将废水池1中的废水抽至沉淀反应池,废水在沉淀反应池中反应、沉淀后,上清液从沉淀反应池流向中间水箱2,再通过抽吸泵b8将中间水箱2中的水抽至过滤器4,经过过滤器4过滤后的水通过管道流向清水池6便可以重复利用;沉淀反应池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压滤器5,通过抽吸泵d10将沉淀反应池底部的水、沉淀物抽至压滤器5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产生的水通过管道流向废水池1重新处理。还可以在压滤器5和沉淀反应池之间增设污泥浓缩池20,通过抽吸泵e11将沉淀反应池底部的水、沉淀物抽至污泥浓缩池20中再次沉淀,然后通过抽吸泵d10将污泥浓缩池20底部的沉淀物抽至压滤器5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的水再次流到废水池1中再次处理,固液分离后的固体专门处理。反冲洗水箱3内存放清水,通过抽吸泵c9将反冲洗水箱3中的清水送至过滤器4或污泥浓缩池20,对过滤器4、污泥浓缩池20、管道进行冲洗,冲洗后的废水通过管道流回废水池1。
26.具体地,沉淀反应池包括沉淀池18、药池19,药池19固定在沉淀池18一侧,药池19的上端与沉淀池18连通,药池19上端安装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桨,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桨对加入药池中的药剂、来自废水池的废水进行混合搅拌。药池19的一侧还设有
药剂罐15,药剂罐15通过加药管16与药池19连接,通过抽吸泵f12将药剂罐15中的药剂通过加药管16送至药池19,抽吸泵f12可以是计量泵。沉淀池18的作用在于便于废水加入药剂后的沉淀,可以是斜板沉淀池,也可以是斜管沉淀池。
27.中间水箱2主要是收集沉淀池18中产生的上清液,如果直接从沉淀池18中抽取可能会造成沉淀物悬浮,管道连接在沉淀池18上端位置,上清液由沉淀池18上端位置流向中间水箱2。
28.然后通过抽吸泵b8直接从中间水箱2中抽取上清液,抽吸泵b8可以设置两个,两个抽吸泵b8并联的方式接入管道,使用时使用其中一个,另外一个作为备用。
29.过滤器4选用石英砂过滤器,如图2所示,过滤器4的顶端连接有进水管13,过滤器4的底部设有出水管14,抽吸泵b将上清液由进水管13送入过滤器4中,上清液从上往下过滤后从出水管14流出,最终流向清水池6以备利用。
30.污泥浓缩池20呈罐装,上端开口,下端呈倒锥形,如图3所示,在污泥浓缩池20的上端和沉淀池18底部之间安装管道、抽吸泵e11,通过抽吸泵e11将沉淀池18底部的沉淀物、水抽入污泥浓缩池20中,在污泥浓缩池20的上端还设有一根溢流管17,溢流管17在污泥浓缩池20上的端口低于抽吸泵e11所在管路连接在污泥浓缩池20上的高度;当污泥浓缩池20内的沉淀物会再次沉淀,上部的液体从溢流管17流回到废水池1中再次等待处理,污泥浓缩池20底部再次形成沉淀,通过抽吸泵d10从污泥浓缩池20底部将沉淀物抽至压滤器5进行固液分离。压滤器5为板框压滤器,通过板框压滤器对沉淀物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固态物质收集后另行处理,分离后的液体回流至废水池待处理。
31.本实施例中有两个过滤器,如图1所示,图中a、b、c、d、e、f、g、h、i、j、k、m分别为阀门,比如进行其中一个过滤器反冲洗时:打开阀d、e、j,关闭阀a、b、c、f、h、i、k,反冲洗水箱3中的清水从出水管14进入过滤器4,再由进水管13流出来,最终流向废水池1。
32.对两个过滤器进行反冲洗时:打开阀d、e、h、j、k,关闭阀a、b、c、f、g、i、m,废水也是从进水管13流向废水池1。
33.以上只是举例,通过操控不同的阀门可以改变流体在管道内的流向,此处不再赘述。
34.此外,上述提及的抽吸泵a、抽吸泵、抽吸泵c、抽吸泵d、抽吸泵e、抽吸泵f只是用于区分不同的位置,无特殊含义。
35.本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的修改,但是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