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清理生活污水的沉淀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2102发布日期:2022-01-15 10:15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清理生活污水的沉淀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这其中沉淀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沉淀装置,可以将杂质、絮状物等沉淀在装置的底部,从而获得上层的去除沉淀的水,用于下一步的处理,并且对沉淀装置底部的沉淀物需要及时清理,以防止沉淀物的堆积,影响沉淀效果,并且在清理沉淀装置的沉淀物时,不能搅动沉淀装置底部的沉淀物,以免沉淀物扩散,产生沉淀物对上层清水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生活污水沉淀装置清理底部的沉淀物时易搅动造成沉淀物扩散导致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清理生活污水的沉淀处理系统。
4.本实用新型高效清理生活污水的沉淀处理系统由处理池、中隔板、电动拉绳卷绕机、排污槽和排污管构成;
5.所述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处理池的上端为敞口,处理池的一对较短的侧壁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电动拉绳卷绕机,电动拉绳卷绕机上缠绕有拉绳,拉绳的下端连接有提拉杆;处理池中部设置有两个中隔板,中隔板的一边与处理池的内壁铰接,两个中隔板的自由端相对设置,每个中隔板的两端部上表面分别设置与处理池中较短的侧壁平行的导杆,导杆上设置有滑块,提拉杆和滑块之间设置有铰接杆,铰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提拉杆中部和滑块铰接;排污槽设置在中隔板和底板之间,排污槽的底部为u形状,排污槽下部设置有多个吸料料斗,吸料料斗的上端口与排污槽底部外部密封连接,排污槽的底部设置有与吸料料斗内部连通的通孔,吸料料斗的下方设置有与排污槽平行的排污管,吸料料斗与排污管通过下料管连通;排污管的出料口设置在处理池外部且设置有排污泵;排污槽的两个侧壁上端设置有横梁,横梁与处理池的内壁固接;横梁的内侧设置有斜面;
6.本实用新型高效清理生活污水的沉淀处理系统能够对污水进行有效沉淀,从而将杂物、絮状物等沉淀在处理池中的中隔板上,沉淀物质需要清理时,电动拉绳卷绕机控制拉绳下降,两个中隔板开启,沉淀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落料至吸料料斗内,接着启动排污泵将沉淀物排出。清理完毕后,电动拉绳卷绕机回收拉绳将两个中隔板复位。两个中隔板的开闭是从两端对称驱动,从而驱动更加稳定。并且设置了两侧高中间低的排污槽,并配备多个吸料料斗,沉淀物在中隔板翻转后下料至吸料料斗内,避免了沉淀物发生搅动,从而不会污染上层的污水,避免产生二次污染,清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7.图1为实施例1中高效清理生活污水的沉淀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8.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9.图3为实施例1中高效清理生活污水的沉淀处理系统部分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合理组合。
11.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高效清理生活污水的沉淀处理系统由处理池1、中隔板3、电动拉绳卷绕机4、排污槽5和排污管6构成;所述处理池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处理池1的上端为敞口,处理池1的一对较短的侧壁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电动拉绳卷绕机4,电动拉绳卷绕机4上缠绕有拉绳12,拉绳12的下端连接有提拉杆13;处理池1中部设置有两个中隔板3,中隔板3的一边与处理池1的内壁铰接,两个中隔板3的自由端相对设置,每个中隔板3的两端部上表面分别设置与处理池1中较短的侧壁平行的导杆18,导杆18上设置有滑块19,提拉杆13和滑块19之间设置有铰接杆15,铰接杆15的两端分别与提拉杆13中部和滑块19铰接;排污槽5设置在中隔板3和底板2之间,排污槽5的底部为u形状,排污槽5下部设置有多个吸料料斗7,吸料料斗7的上端口与排污槽5底部外部密封连接,排污槽5的底部设置有与吸料料斗7内部连通的通孔,吸料料斗7的下方设置有与排污槽5平行的排污管6,吸料料斗7与排污管6通过下料管8连通;排污管6的出料口设置在处理池1外部且设置有排污泵10;排污槽5的两个侧壁上端设置有横梁9,横梁9与处理池1的内壁固接;横梁9的内侧设置有斜面11。
12.本实施方式高效清理生活污水的沉淀处理系统能够对污水进行有效沉淀,从而将杂物、絮状物等沉淀在处理池1中的中隔板3上,沉淀物质需要清理时,电动拉绳卷绕机4控制拉绳12下降,两个中隔板3开启,沉淀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落料至吸料料斗7内,接着启动排污泵10将沉淀物排出。清理完毕后,电动拉绳卷绕机4回收拉绳12将两个中隔板3复位。两个中隔板3的开闭是从两端对称驱动,从而驱动更加稳定。并且设置了两侧高中间低的排污槽5,并配备多个吸料料斗7,沉淀物在中隔板3翻转后下料至吸料料斗7内,避免了沉淀物发生搅动,从而不会污染上层的污水,避免产生二次污染,清理效果更好。
13.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提拉杆13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导向槽14,处理池1中较短的侧壁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设置在导向槽14内,限位块16的端部设置有挡块17。
14.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电动拉绳卷绕机为卷扬机。
15.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横梁9的内侧设置的斜面11的倾斜角度为30-60
°
。横梁9内侧的斜面11用于限位中隔板3,控制中隔板3的开启角度。
16.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不同的是:所述横梁9的内侧设置的斜面11的倾斜角度为45
°

17.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吸料料
斗7的数量不少于10个。吸料料斗7用于进一步增加吸料的效果,使得沉淀物快速吸入吸料料斗中。
18.实施例1:
19.结合图1~3说明,本实施例高效清理生活污水的沉淀处理系统由处理池1、中隔板3、电动拉绳卷绕机4、排污槽5和排污管6构成;
20.所述处理池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处理池1的上端为敞口,处理池1的一对较短的侧壁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电动拉绳卷绕机4,电动拉绳卷绕机4上缠绕有拉绳12,拉绳12的下端连接有提拉杆13;处理池1中部设置有两个中隔板3,中隔板3的一边与处理池1的内壁铰接,两个中隔板3的自由端相对设置,每个中隔板3的两端部上表面分别设置与处理池1中较短的侧壁平行的导杆18,导杆18上设置有滑块19,提拉杆13和滑块19之间设置有铰接杆15,铰接杆15的两端分别与提拉杆13中部和滑块19铰接;提拉杆13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导向槽14,处理池1中较短的侧壁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设置在导向槽14内,限位块16的端部设置有挡块17;排污槽5设置在中隔板3和底板2之间,排污槽5的底部为u形状,排污槽5下部设置有11个吸料料斗7,吸料料斗7的上端口与排污槽5底部外部密封连接,吸料料斗7用于进一步增加吸料的效果,使得沉淀物快速吸入吸料料斗中,排污槽5的底部设置有与吸料料斗7内部连通的通孔,吸料料斗7的下方设置有与排污槽5平行的排污管6,吸料料斗7与排污管6通过下料管8连通;排污管6的出料口设置在处理池1外部且设置有排污泵10;排污槽5的两个侧壁上端设置有横梁9,横梁9与处理池1的内壁固接;横梁9的内侧设置有斜面11,斜面11的倾斜角度为45
°

21.本实施例高效清理生活污水的沉淀处理系统能够将杂物、絮状物等沉淀从处理池中清理去除,能够避免沉淀物发生搅动,避免产生二次污染,清理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