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景观水域的水质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4510发布日期:2022-06-21 20:59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景观水域的水质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水域水质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净化景观水域的水质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景观水域的水质好坏影响到景观的正常观赏,由于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域中出现较多的氮磷钾等元素,这些元素会导致水体中的藻类出现爆发性生长,从而影响到水体,造成水体散发处难闻的气味,因此对水体进行治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3.现有的处理方法,除了人工投放处理药剂之外,较为常见以及使用效果较好的就是生态治理了,相较于人工治理的方式来说,生态治理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但是现有的生态治理的方法在使用时,一般都是采用生态治理板,而放置在水体中的时候,由于治理板的底部没有加好的承托,导致种植在治理板上的植物根系出现凌乱的生长,严重的会扎根在水底,后期进行维护时会较为困难,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净化景观水域的水质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化景观水域的水质处理设备,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景观水域的水质处理设备,包括生态漂浮板、安装在生态漂浮板顶部的安装底板以及连接在安装底板顶部的充气空心板,所述充充气空心板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且安装有种植单元;所述种植单元包括外环、外环内侧通过螺栓安装的支撑架,以及用于加固支撑架的加固环,所述种植单元还包括用于放置水生植物的中间定位块;所述生态漂浮板的底部通过紧固件连接有滤网板,所述滤网板与生态漂浮板之间保持有固定间距,且该间距处设有多根连接在中间定位块的支撑条与辅助条,所述中间定位块安装在加固支撑架的中部。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设置的生态漂浮板配合设置的支撑条与辅助条,可以让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的植物更好的种植在生态漂浮板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态漂浮板的底部边框四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底部与滤网板呈平行设置。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配重块配合设置的滤网板,能够较好的对装置的使用稳定性提供保障。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网板的底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且安装有组合块,所述组合块的内侧与中间定位块的底部套接相连。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由多根呈环状设置的支杆组成,且支杆的两端分别与外环的内侧以及中间定位块的外侧固定相连。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的架体外侧呈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供水
体进入的透水孔,且呈环状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组成所述支撑架的支杆内侧呈空心设置,且连接多块等距离设置的加固镂空板,每两块所述加固镂空板之间安装有瓦楞生物膜。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瓦楞生物膜与加固镂空板,能够在使用的时候,配合生态漂浮板上种植的植物,能够更好的对水质进行净化处理,且不会造成对景观水域的二次污染。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实用新型因为设置的生态漂浮板配合设置的充气空心板,能够保障整体装置一直处于水面的漂浮状态上,不会出现侧翻的问题,而且配合设置的滤网板以及设置的配重块,保持了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且避免种植的植物根系出现凌乱的生长,同时设置的瓦楞生物膜与加固镂空板可以在使用时配合生态板上的种植植物能够带来更好的水质处理效果,从而避免了对水体的二次污染,也能够方便后期对生态漂浮板的维护,且增加了景观水域的观赏性。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态漂浮板与充气空心板组合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态漂浮板背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条与辅助条组合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中:01、生态漂浮板;02、种植单元;03、充气空心板;04、安装底板;05、配重块;06、滤网板;07、组合块;201、中间定位块;202、螺栓;203、加固环;204、支撑架;205、外环;206、紧固件;207、支撑条;208、辅助条;209、透水孔;210、瓦楞生物膜;211、加固镂空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3.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景观水域的水质处理设备,包括生态漂浮板01、安装在生态漂浮板01顶部的安装底板04以及连接在安装底板04顶部的充气空心板03,
25.充气空心板03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且安装有种植单元02;
26.种植单元02包括外环205、外环205内侧通过螺栓202安装的支撑架204,以及用于加固支撑架204的加固环203,种植单元02还包括用于放置水生植物的中间定位块201,中间定位块201安装在加固支撑204的中部;
27.生态漂浮板01的底部通过紧固件206连接有滤网板06,滤网板06与生态漂浮板01之间保持有固定间距,且该间距处设有多根连接在中间定位块201的支撑条207与辅助条208。
2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设置的生态漂浮板01配合设置的支撑条207与辅助条208,可以让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的植物更好的种植在生态漂浮板01上。
29.生态漂浮板01的底部边框四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配重块05,配重块05的底部与滤网板06呈平行设置。
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配重块05配合设置的滤网板06,能够较好的对装置的使用稳定性提供保障。
31.滤网板06的底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且安装有组合块07,组合块07的内侧与中间定位块201的底部套接相连。
32.支撑架204由多根呈环状设置的支杆组成,且支杆的两端分别与外环205的内侧以及中间定位块201的外侧固定相连。
33.支撑架204的架体外侧呈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供水体进入的透水孔209,且呈环状设置。
34.组成支撑架204的支杆内侧呈空心设置,且连接多块等距离设置的加固镂空板211,每两块加固镂空板211之间安装有瓦楞生物膜210。
3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利用瓦楞生物膜210与加固镂空板211,能够在使用的时候,配合生态漂浮板01上种植的植物,能够更好的对水质进行净化处理,且不会造成对景观水域的二次污染。
36.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
37.首先在生态漂浮板01上设置的种植单元02上种植能够对当前水域进行净化处理的植物,且配合水域的水体深度,安装合适的配重块05,再将整个生态漂浮板01放置在水体上,且需要进行对个组合的时候,只需要将两条与生态漂浮板01的两端进行连接即可;
38.在生态漂浮板01正常使用时,净化用的植物根系与水体接触,随着时间的流逝,能够逐渐的对水体中的富营养元素进行吸附,当植物的根系延伸生长时,受到滤网板06的限制,不会直接扎根在水底,便于后期的更换,且在与水体接触的过程中,利用瓦楞生物膜210与加固镂空板211能够进一步的对水质中的元素进行净化,从而逐渐的恢复水体的水质。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