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单级复合集成RO滤芯的多层净化阻水滤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1267发布日期:2022-04-27 11:0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单级复合集成RO滤芯的多层净化阻水滤瓶盖的制作方法
一种智能单级复合集成ro滤芯的多层净化阻水滤瓶盖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单级复合集成ro滤芯的多层净化阻水滤瓶盖。


背景技术:

2.随着大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净水器作为饮用水的净化装置,可以使得制出的纯净水更新鲜、更卫生、更安全而受到消费者的广大欢迎。进而推动了净水器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如何降低净水器生产和使用等方面的成本,是行业内需要解决的问题。
3.现有技术中的净水器大多采用例如公开号为cn208532432u(公开日期为2019年2月22日)公开的一种强化控菌型家用净水器,包括pp棉滤芯滤瓶、颗粒γ
ꢀ‑
feooh滤芯滤瓶、压缩活性炭滤芯滤瓶、超滤膜滤芯滤瓶和椰壳活性炭滤芯滤瓶,上述的五个滤瓶通过管路依次串联连通。不同于传统的五级超滤净水器,所述净水器增加了颗粒γ
ꢀ‑
feooh滤芯滤瓶,通过强化去除进水中的无机磷,来达到“磷断粮”控菌的目的。所述净水器安装方式简便,管件连接方式简单,取水方便,能够解决净水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细菌浓度显著增加的难题。为了实现多功能的净水功能,将不同功能的滤瓶串联形成多级净水器。
4.但是由于集成了多个滤瓶,使得净水器的结构臃肿,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小巧并集成复合多种滤芯的单级滤瓶的滤瓶盖。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单级复合集成ro滤芯的多层净化阻水滤瓶盖,包括第一接口盘和盖体,所述第一接口盘的上表面和所述盖体的底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接口盘与所述盖体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盘上设有若干过孔,所述盖体上设有若干管接口,若干所述管接口各自通过管路与所述盖体底部的若干开孔相连通,其中若干所述过孔和若干所述开孔的数量和位置对应设置。
6.在一实施例中,若干所述过孔包括第一过孔、第二过孔、第三过孔、第四过孔和第五过孔,所述滤瓶盖与滤瓶相连接,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过孔、所述第三过孔、所述第四过孔和所述第五过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位于所述滤瓶上的若干滤瓶接口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对应。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过孔、所述第三过孔、所述第四过孔和所述第五过孔呈直线分布,所述第三过孔位于所述第一接口盘的中央。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过孔位于所述第一接口盘的中央,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过孔、所述第四过孔和所述第五过孔分别设于所述第三过孔的四周。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可拆卸固连,所述管接口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上,所述第二盖体为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下端
的环形结构,所述第二盖体的内侧设有周向均布的至少两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具有相连接的第一斜面、水平面和第二斜面。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盘底部设有若干接口销,所述接口销的数量和位置对应于所述过孔,所述过孔穿透所述第一接口盘和所述接口销,所述过孔中设有抵挡部和连接部,所述抵挡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过孔的侧壁相连接。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还包括第二接口盘,所述第二接口盘和所述第一盖体周向固连,所述第二接口盘上表面设有数量和位置与所述过孔对应设置的凸台,所述凸台中开设有阶梯孔,所述管接口通过末端插设于所述阶梯孔的所述管路与所述阶梯孔相连通。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口盘底面的中央设有连接凸台,所述第一接口盘上表面的中央设有连接沉孔,所述第二接口盘和所述第一接口盘通过插入所述连接沉孔的所述连接凸台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盘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接口盘的上表面间隙配合。
13.在一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二接口盘中央的所述阶梯孔为第三阶梯孔,所述第三阶梯孔处设有单向阀门,所述单向阀门的导通方向为所述滤瓶到所述滤瓶盖的方向。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阶梯孔中均设有密封槽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密封槽中。
15.基于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单级复合集成ro滤芯的多层净化阻水滤瓶盖,通过于滤瓶盖中设置第一接口盘的结构,使得第一接口盘与盖体旋转连接,第一接口盘上设有若干过孔,并且使得第一接口盘上的过孔和盖体上与管接口相连接的开孔对应设置的结构,以微小的体积变化增加滤瓶盖的开关功能。
16.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下面描述中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若无特别指明,皆是图示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18.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单级复合集成ro滤芯的多层净化阻水滤瓶盖实施例分解剖面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滤瓶组件外部立体示意图;图3a为实施例滤瓶盖分解结构高视角示意图;图3b为实施例滤瓶盖分解结构低视角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第一接口盘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设计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应进一步理解,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这些术语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和相关领域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理解,除本发明中明确如此定义之外。
21.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22.为达所述优点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优点,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瓶盖100包括第一接口盘110和盖体120,所述第一接口盘110的上表面和所述盖体120的底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接口盘110与所述盖体120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盘110上设有若干过孔111,所述盖体120上设有若干管接口130,若干所述管接口130各自通过设于盖体120内的管路140与所述盖体120底部的若干开孔相连通,若干所述过孔111和若干所述开孔的数量和位置对应设置,其中所谓对应设置即于俯视观之,过孔111和盖体120底部的开孔的投影位置相重合,形成若干独立的通道连接至对应的管接口130;如图1所示,滤瓶200与所述滤瓶盖100可拆卸连接,所述滤瓶200的顶部设有若干滤瓶接口,若干所述滤瓶接口与若干所述过孔111的数量和位置对应设置,其中所谓对应设置即于俯视观之,过孔111和滤瓶接口的投影位置相重合;所述滤瓶200内部设有相套设的若干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与所述滤瓶200的内部结构之间形成若干空腔,每一所述空腔与至少一所述滤瓶接口相连通。
23.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管接口130和滤瓶接口的数量以五个为例,也即若干所述滤瓶接口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第三接口设于所述滤瓶200顶部的中央,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四接口和所述第五接口均设于所述第三接口的周围,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四接口和所述第五接口对第三接口呈包围之势,因此滤瓶200的结构更为紧凑,瓶径相对较小。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对应于自来水进水口,第五接口对应于泵进水口,第二接口对应于泵出水口,第三接口对应于纯水出水口,第四接口对应于废水出水口,并列设置为五个接口的位置形成一排分布,且较佳地,五个接口密集分布,以尽量减小滤瓶直径。
24.相对应的,若干所述过孔111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分别对应的第一过孔111a、第二过孔111b、第三过孔111c、第四过孔111d和第五过孔111e,所述第三过孔111e设于所述第一接口盘110的中央。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b所示,盖体120包括第一盖体121和第二盖体122,第一盖体121和第二盖体122可拆卸固连,管接口130设于第一盖体121上,第二盖体122为设于第一盖体121下端的环形结构,第二盖体122的内侧设有周向均布的至少两第一卡接部122a,
第一卡接部122a具有相连接的第一斜面、水平面和第二斜面。
26.如图3b所示,第一接口盘110底部设有若干接口销112,接口销112的数量和位置对应于过孔111,过孔111穿透第一接口盘110和接口销112,如图4所示,过孔中设有抵挡部1111和连接部1112,抵挡部1111通过连接部1112与过孔111的侧壁相连接。
2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第一盖体121还包括第二接口盘123,第二接口盘123和第一盖体121周向固连,第二接口盘123上表面设有数量和位置与过孔对应设置的凸台123a,凸台123a中开设有阶梯孔123b,管接口130通过末端插设于阶梯孔123b的管路140与阶梯孔123b相连通;第二接口盘123底面的中央设有连接凸台123c,第一接口盘110上表面的中央设有连接沉孔113,第二接口盘123和第一接口盘110通过插入连接沉孔113的连接凸台123c旋转连接;第二接口盘123的底面与第一接口盘110的上表面间隙配合,当过孔111与阶梯孔123b对齐时,即可形成水路通道,较佳地,第二接口盘123的底面每一阶梯孔123b的周围设有密封槽和密封圈。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第一接口盘110上设有限位销114,第二接口盘123上设有弧形限位槽123d,所述限位销114位于弧形限位槽123d中。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位于第二接口盘123中央的阶梯孔123b为第三阶梯孔,第三阶梯孔处设有单向阀门124,单向阀门124的导通方向为滤瓶200到滤瓶盖100的方向。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滤瓶200包括外瓶,外瓶包括端头、瓶体和端盖,端头设于瓶体的一端,端头的直径相对小于瓶体的直径,端头的侧壁设有至少两周向均布的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具有相连接的第二水平面和第三斜面;端头的顶部设有数量和位置与接口销112对应设置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端头的内部对应每个滤瓶接口设有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三插槽、第四插槽和第五插槽,第一插槽和第一接口相连通,第二插槽和第二接口相连通,第三插槽和第三接口相连通,第四插槽和第四接口相连通,第五插槽和第五接口相连通;端盖与瓶体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端盖、瓶体和端头的内部形成空腔。
31.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阶梯孔123b中均设有密封槽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密封槽中。
32.滤瓶200还包括第一过滤层和内瓶,内瓶包括第一端盖和内瓶筒体,第一端盖包括第一侧缘和第一端面,第一侧缘的直径与外瓶的瓶体的内径相匹配,第一侧缘上具有连接第一侧缘的上下两侧边的若干沟槽;第一端面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凸起,第一端面的下表面具有连接法兰,第一端面通过连接法兰与内瓶筒体可拆卸连接,第一过滤层套设于内瓶筒体外,第一过滤层和外瓶之间具有第一空腔,第一过滤层和内瓶之间具有第二空腔;较佳地,第一过滤层采用但不限于活性炭或者pp棉过滤材料,或者上述二者的套设层。
3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面的上表面还开设有第二穿孔、第三穿孔和第四穿孔,俯视观之第二穿孔、第三穿孔和第四穿孔位于内瓶筒体的圆形投影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面的上表面还设有第一插管和第五插管,第一插管的侧
壁底部具有开孔,第五插管的侧壁底部具有连通部,连通部连通第五插管的内部和第二空腔。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瓶还包括第二端盖和第二过滤层,第二端盖位于内瓶筒体内,第二端盖包括第二端面和第二侧缘,第二侧缘的外径小于内瓶筒体的内径;其中,第二端面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插管、第三插管和第四插管,第二端盖通过第二插管穿过第二穿孔、第三插管穿过第三穿孔和第四插管穿过第四穿孔与第一端盖相连接;第三插管和第四插管均的底部均通过开孔与第二端盖的内部相连通,第二端面上还具有导槽,导槽连接第二端面的边缘和第二插管的底部,导槽与第二插管的底部相连通;其中第二过滤层为筒状结构,第二过滤层采用但不限于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膜,第二过滤层穿设于第二端盖和内瓶筒体中,第二过滤层的外壁与内瓶筒体之间具有第三空腔,第二过滤层靠近第二端盖的一端面与第二端盖之间具有第四空腔,第四空腔与第四插管相连通,第二过滤层的内部穿设有内管,内管中形成有第五空腔,第五空腔与第三插管相连通并且与第四空腔相隔断。
35.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空腔中还可以设有第三过滤层,第三过滤层穿设于所述内管中,第三过滤层为中空结构。较佳地,第三过滤层采用但不限于活性炭、pp棉或者功能性滤芯材料,例如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口感滤芯材料等。
36.具体地,第一插管插设于第一插槽中,第二插管插设于第二插槽中,第三插管插设于第三插槽中,第四插管插设于第四插槽中,第五插管插设于第五插槽中;第一插管、第二插管、第三插管、第四插管和第五插管中均设有水封,水封包括水封顶针和弹性结构,弹性结构将水封顶针顶向封堵插管的第一位置,水封顶针位于第一位置时,水封顶针的部分位于滤瓶接口中。
37.实际使用时,自来水从通过与第一接口相通的与自来水管连接的自来水管接口进入,经过第一过孔和第一接口进入滤瓶,接着进入第一插管中,经过第一插管侧壁底部的开孔进入第一端盖与外瓶之间因凸起支撑形成的空隙中,接着通过第一侧缘上的若干沟槽进入到第一空腔中,接着自来水经过第一过滤层的初步过滤进入到第二空腔中形成初水,第二空腔中的初水通过第五插管底部的开孔流经第五接口以及第五过孔从泵进水管接口流出,通过外部的增压泵对初水进行增压后通过泵初水管接口以及第二过孔和第二接口将初水送入滤瓶中,由于初水被第一过滤层净化除去杂质因此可降低增压泵损坏的风险,接着进入滤瓶的初水流经第二插管以及第二端盖上的导槽进入第三空腔中,接着经过第二过滤层ro膜的过滤使得纯水进入第五空腔经由第三插管、第三接口、第三过孔和纯水管接口流出至纯水水龙头,ro膜过滤得到的废水进入第四空腔经由第四插管、第四接口、第四过孔和废水或浓水管接口流出出至浓水或废水水龙头。
38.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单级复合集成ro滤芯的多层净化阻水滤瓶盖,通过于滤瓶盖中设置第一接口盘的结构,使得第一接口盘与盖体旋转连接,第一接口盘上设有若干过孔,并且使得第一接口盘上的过孔和盖体上与管接口相连接的开孔对应设置的结构,以微小的体积变化增加滤瓶盖的开关功能。
39.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尽管现有技术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或技术方案可以仅在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而不必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或者背景技术中列出的全部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一个权利要求中没有
提到的内容不应当作为对于该权利要求的限制。
40.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滤瓶盖、滤瓶、第一接口盘、第二接口盘、管接口、滤瓶接口和过孔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