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209935发布日期:2022-05-31 11: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水模块,其用于对污泥进行脱水;烘干模块,其用于对经过脱水的污泥进行烘干;热解燃烧模块,其用于对经过烘干的污泥进行热解以及使热解产物燃烧;尾气处理模块,其用于对所述热解燃烧模块所排出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其中,所述热解燃烧模块具有:用于对经过烘干的污泥进行绝氧热解的热解腔、以及用于使热解产物燃烧的燃烧腔;所述热解燃烧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外给氧单元;若所述外给氧单元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外给氧单元用于沿所述热解产物在所述燃烧腔内的流动方向于不同的位置给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模块包括:污泥调制罐,其用于调制污泥且将污泥的含水率调制至不大于第一预设含水率;机械脱水装置,其用于将所述污泥调制罐排出的污泥的含水率降至第二预设含水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模块用于根据污泥的含水率调节烘干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模块包括烘干机,所述烘干机包括套设的内腔和外腔,所述内腔和所述外腔热连接,所述内腔和所述外腔均用于通入加热介质以加热所述内腔中的污泥;其中,所述加热介质为所述燃烧腔所排出的烟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模块还包括:水分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进入所述烘干机内的污泥的含水率;烘干控制器,其用于根据所述水分检测装置的检测值控制所述加热介质通入所述内腔的加热介质流量、以及控制所述加热介质通入所述外腔的加热介质流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腔用于使热解产物沿其流动方向进行等温燃烧,且所述燃烧腔内的燃烧温度不大于105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模块包括烟气回输通道,所述烟气回输通道用于将所述尾气处理模块冷却后的烟气回输至所述燃烧腔;和/或,所述热解燃烧模块包括冷却介质输送通道,所述冷却介质输送通道用于向所述燃烧腔内输送冷却介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外给氧单元用于沿所述燃烧腔的轴向均匀给氧,所述热解燃烧模块包括给氧控制器,所述给氧控制器用于根据热解产物燃烧所需的实际需氧量和所述外给氧单元的数量将所述实际需氧量均分为子给氧量、且用于控制所述外给氧单元以所述子给氧量给氧;和/或,所述外给氧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给氧装置;若所述外给氧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给氧装置,所述外给氧单元中所有的所述给氧装置沿所述燃烧腔的周向均匀分布。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燃烧模块包括锁气输送装置和热解燃烧机;其中,所述热解燃烧机包括:能够绕其轴线旋转的热解筒、驱动所述热解筒绕其轴线旋转的热解筒驱动装置、以及外套于所述热解筒的燃烧筒;
其中,所述热解筒和所述燃烧筒之间形成所述燃烧腔,所述热解筒的筒内腔为所述热解腔;所述热解产物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用于给所述热解筒供热;所述燃烧筒具有至少一个给氧口,所述外给氧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给氧口向所述燃烧腔给氧;所述锁气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烘干模块所输出的污泥输入所述热解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筒的外壁设置有扬料装置,所述扬料装置用于将所述燃烧腔内的物料扬起以形成机械流化床。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扬料装置包括扬料板,在所述热解筒旋转过程中所述物料能够滑落至所述扬料板并被所述扬料板扬起;其中,所述扬料板成组设置,任意两个扬料板组沿所述热解筒的周向依次分布;在所述热解筒旋转过程中,所述物料能够依次滑落至每个所述扬料板组上;每个所述扬料板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扬料板;若每个所述扬料板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扬料板,每个所述扬料板组中任意两个所述扬料板沿所述热解筒的轴向依次分布。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腔内设置有:热解推料件,所述热解推料件用于将物料自所述热解腔的热解入口端推动至所述热解腔的热解出口端;和/或,自动碳剥离装置,所述自动碳剥离装置用于对干化的污泥进行碳剥离和破碎。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热解腔内设置有自动碳剥离装置,所述自动碳剥离装置包括:第一碳剥离件、和/或第二碳剥离件、和/或第三碳剥离件;其中,所述第一碳剥离件通过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热解腔的内壁,所述第二碳剥离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热解腔的底部,所述第三碳剥离件设置于所述热解腔的内壁;所述第一碳剥离件至少为一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碳剥离件为多面体结构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碳剥离件为球形结构;所述第二碳剥离件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三碳剥离件为剥离板。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燃烧模块还包括残渣冷却装置;所述残渣冷却装置用于采用空气冷却所述燃烧腔排出的残渣,且冷却过所述残渣的空气用于通过所述外给氧单元进入所述燃烧腔;和/或,所述残渣冷却装置用于采用冷却液体冷却所述燃烧腔排出的残渣,且冷却过所述残渣的冷却液体的余热由余热利用装置利用。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模块包括:尾气输送管,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尾气输送管上的除尘器、尾气冷却器、除雾塔和引风机;其中,所述烘干机的烟气出口和所述尾气输送管连通,和/或所述燃烧腔的烟气出口和所述尾气输送管连通;所述尾气冷却器所排出的烟气用于回输至所述燃烧腔;所述除雾塔所排出的水和所述尾气冷却器所排出的水用于输送至所述脱水模块的污泥调制罐。
16.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污泥进行脱水;对经过脱水的污泥进行烘干;对经过烘干的污泥进行绝氧热解以及使热解产物燃烧;对热解产物燃烧所产生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在所述热解产物燃烧过程中,于至少一个给氧位置给氧;在所述热解产物燃烧过程中,若于至少两个给氧位置给氧,至少两个所述给氧位置沿所述热解产物的流动方向依次分布。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污泥进行脱水,具体包括:调制污泥且将污泥的含水率调制至不大于第一预设含水率;通过机械脱水的方式将调制出的污泥的含水率降至第二预设含水率。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经过脱水的污泥进行烘干的过程中,根据污泥的含水率调节烘干温度;和/或,采用所述热解产物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对经过脱水的污泥进行烘干。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热解产物燃烧,具体为:使热解产物沿其流动方向进行等温燃烧且控制燃烧温度不大于1050℃。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热解产物燃烧所产生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具体包括对烟气进行冷却;使热解产物燃烧过程中,通过冷却介质和/或冷却后的烟气调节燃烧温度。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氧位置成组设置,任意两个所述给氧位置组沿所述热解产物的流动方向均匀分布,根据热解产物燃烧所需的实际需氧量和所述给氧位置组的数量将所述实际需氧量均分为子给氧量且以所述子给氧量给氧;和/或,所述给氧位置组包括至少一个给氧位置;若所述给氧位置组包括至少两个给氧位置,所述给氧位置组中任意两个给氧位置在垂直面内均匀分布,所述垂直面垂直于所述热解产物的流动方向。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经过烘干的污泥进行绝氧热解,具体为,采用热解产物燃烧所产生的烟气提供绝氧热解所需的热量;和/或,对经过烘干的污泥进行绝氧热解的过程中,对干化的污泥进行碳剥离和破碎;和/或,绝氧热解过程中物料的流动方向和燃烧过程中物料的流动方向相反;和/或,使热解产物燃烧过程中,通过扬料装置使物料形成机械流化床。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用空气冷却热解产物燃烧所产生的残渣,且采用冷却过所述残渣的空气调节燃烧温度;和/或,采用冷却液体冷却热解产物燃烧所产生的残渣,且冷却过所述残渣的冷却液体的余热由余热利用装置利用。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热解产物燃烧所产生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具体包括:依次对烟气进行除尘、冷却和除雾。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方法,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脱水模块,其用于对污泥进行脱水;烘干模块,其用于对经过脱水的污泥进行烘干;热解燃烧模块,其用于对经过烘干的污泥进行热解以及使热解产物燃烧;尾气处理模块,其用于对热解燃烧模块所排出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其中,热解燃烧模块具有:用于对经过烘干的污泥进行绝氧热解的热解腔、以及用于使热解产物燃烧的燃烧腔;热解燃烧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外给氧单元,若外给氧单元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外给氧单元用于沿热解产物在燃烧腔内的流动方向于不同的位置给氧。上述污泥处理系统有效降低了二次污染,提高了污泥处理的无害化程度和减量化程度。害化程度和减量化程度。害化程度和减量化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汇潮云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9
技术公布日:2022/5/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