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的原水预处理湿地和生态系统及其运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19818发布日期:2023-03-25 10:5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农村生活污水的原水预处理湿地和生态系统及其运行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的原水预处理湿地和生态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包括洗涤、沐浴、厨房炊事、粪便及其冲洗等排水,具有污水分布分散的特点;农村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建设大型管网,集中运输至市政污水厂处理,效率较低;在当地采用一体化设施分散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还需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配套处理,具有工艺流程多、控制过程复杂、吨水处理费用高等诸多缺点。人工湿地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不仅能够处理污水,还能同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具有成本低廉、处理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运行稳定等优点而逐渐被应用于广大中小城镇和乡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
3.现有的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系统在接受来水时,采用多单元的串并联工艺,实现来水的预处理;如用于处理污水的强化型生态湿地处理设施及其方法(cn101734831b)通过沉淀池、污泥干化床预处理后,进入垂直流水平流组合滤床、二级生态湿地;一种高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组合净化系统(cn113880250a)通过污水预处理装置、兼性塘预处理后,进入人工湿地系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cn 216639202u)通过格栅池、平流式沉淀池、初沉池、稳定塘预处理后,进入人工湿地等等。在人工湿地前端,多单元串并联的预处理设施,虽然能够逐级多次拦截较大的颗粒物、藻类物质,以及调节水质、水量,初步降解有机物;但每一项设施均需要足够的占地面积,因此多单元串联的形式相比利用单一设施进行污水预处理,会占用较多的土地,需要更多的建设成本、管理成本;当农村当地的可用地资源、建设资金有限时,会限制整体工艺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的原水预处理湿地和生态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5.为实现上述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的原水预处理湿地,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湿地模块以及第二湿地模块,所述第一湿地模块位于第二湿地模块上方,围绕所述第一湿地模块外围设置有布水渠,所述布水渠包括靠近第一湿地模块的第一墙体以及远离第一湿地模块的第二墙体,在所述第一墙体靠近第一湿地模块上部的位置设置有若干第一布水口,在所述第一墙体靠近第二湿地模块上部的位置设置有若干第二布水口;在所述第一湿地模块内设置有第一生态滤料层以及位于第一生态滤料层底部的第一集水组件,在所述第二湿地模块内设置有第二生态滤料层以及位于第二生态滤料层底部的第二集水组件;经过所述第一湿地模块处理后的水体可进入第二湿地模块内。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第一布水口均匀分布在第一墙体上,或若干
所述第一布水口分成若干组且若干组均匀分布在第一墙体上;若干所述第二布水口均匀分布在第一墙体上,或若干所述第二布水口分成若干组且若干组均匀分布在第一墙体上。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二湿地模块底部设置有曝气组件。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二生态滤料层包含三层,自上往下依次为第二砾石层a、第二专业生态滤料层、第二砾石层b,其中,第一砾石层a粒径为8-16mm、第二砾石层b粒径为16-32mm;第一生态滤料层包含轻质滤料,轻质滤料的粒径为8-16mm。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湿地模块顶部设置有透水层,所述透水层由若干透水盒子呈阵列排布拼接而成,透水盒子呈长方体或正方体,透水盒子顶部向下形成凹腔,在所述凹腔底部开设有若干贯穿的透水孔;在所述透水盒子的凹腔内栽种草坪;在所述凹腔顶部设置有第一台阶,在所述透水盒子底部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的尺寸小于第一台阶的尺寸。
11.一种生态系统,按照水流路径依次设置有收集单元、所述原水预处理湿地以及核心处理单元,生活污水通过收集单元汇集后进入原水预处理湿地进行预处理,之后进入核心处理单元块进行深度处理后排出。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核心处理单元包括由若干强化型垂直流湿地以及若干水平流湿地串联或并联组合而成。
13.一种基于生态系统的运行方法,所述运行方法的步骤为,
14.s1、首先,通过收集单元将农村生活污水汇集,并向原水预处理湿地进行输入;
15.s2、原水预处理湿地内的布水渠接收农村生活污水,并通过若干第二布水口向第二湿地模块布水;
16.s3、当布水渠内的水面达到第一布水口,通过所述第一布水口向第一湿地模块进行布水,所述来水经过第一湿地模块后进入第二湿地模块;
17.s4、所述第二湿地模块底部的集水组件收集预处理后的污水,并向核心处理单元进行输送;
18.s5、核心处理单元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排出。
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布水渠内的水面达到第一设定高度时,开启第一湿地模块底部第一集水组件的排水阀,第一湿地模块出水;当布水渠内的水面下降至第二设定高度时,关闭第一湿地模块底部第一集水组件的排水阀,停止出水。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生态系统运行期间,以t天为一个周期进行增氧曝气,每次增氧曝气为24小时,每1个小时开启一次增氧曝气,开启增氧曝气时间为25-35分钟,曝气量为250-300m3/h。
21.本发明农村生活污水的原水预处理湿地和生态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针对现有的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设施,来水在进入处理型湿地(如垂直流湿地、水平流湿地)前,首先会进入收集池、格栅池、沉淀池等多单元串并联的方式实现污水预处理,产生的渗滤液进入污泥干化床进行污泥处理的工艺路线进行改进,将农村生活污水预处理技术、污泥处理技术整合在一个预处理单元内,缩短预处理工艺步骤,直接削减了前端预处理设施的占地;原水预处理湿地通过滤床结构设计、滤料结构设计、增氧设计,不仅可以拦截并消化来水的大颗粒物质,并起到调节水质、水量的效果,同时整合了污泥干化床的处理功能,处理过程不会产生污泥;改良后的预处理单元,所提高的处理效率,进一步减小
了核心处理单元的处理压力,从而可以减少后端核心处理设施的占地面积;生态系统所使用的多个生态单元,均能作为来水存储单元,当突发性降雨发生时,能够临时储存雨水。同时,原水预处理湿地通过工艺设计,表面可作为停车场使用,增加了公共使用功能,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22.本专利所述生态系统及方法,通常以单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为收集、处理对象,利用规模约1亩地的占地面积,设计一种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系统,并对其建立运行方法;所述的生态系统具有紧凑型、节地型、集约型特点,可灵活应用于居住人口规模约200人以内的村庄,水处理规模为5-50t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的原水预处理湿地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的透水层俯视图;
25.图3是本发明透水盒子示意图;
26.图4是本发明第一墙体示意图;
27.图5是本发明的工艺路线图;
28.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平面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通气管;2、第一集水组件;4、增氧管;5、第二集水组件;6、透水层;7、第一湿地模块;8、第一生态滤料层;9、第二湿地模块;10、第二生态滤料层;11、第一墙体;13、第一布水口;14、布水渠;15、第二墙体;16、第二布水口;17、格栅井;18、透水盒子;19、第一台阶;20、第二台阶;21、凹腔;22、穿孔层;23、集水井;24、强化型垂直流湿地;26、排水泵;27、原水预处理湿地;28、水平流湿地。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2.本专利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的原水预处理湿地27,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湿地模块7以及第二湿地模块9,所述第一湿地模块7位于第二湿地模块9上方,围绕所述第一湿地模块7外围设置有布水渠14,所述布水渠14包括靠近第一湿地模块7的第一墙体11以及远离第一湿地模块7的第二墙体15,在所述第一墙体11靠近第一湿地模块7上部的位置设置有若干第一布水口13,在所述第一墙体11靠近第二湿地模块9上部的位
置设置有若干第二布水口16;在所述第一湿地模块7内设置有第一生态滤料层8以及位于第一生态滤料层8底部的第一集水组件2,在所述第二湿地模块9内设置有第二生态滤料层10以及位于第二生态滤料层10底部的第二集水组件5;经过所述第一湿地模块7处理后的水体可进入第二湿地模块9内。
33.所述原水预处理湿地27的布水渠14位于整个床体的外围一周,由第二墙体15与第一墙体11合围成的空间;第一墙体11上设有布水口,布水口设为两层,分别为若干第一布水口13和若干第二布水口16;空间顶部有布水渠14盖板12,盖板包含格栅网。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后流入格栅井17,再从格栅井17流入布水渠14,格栅井17的出水管位置高于第一布水口13,且低于盖板。通常情况下,格栅井17的出水能够自流进入布水渠14;当格栅井17设置在地势过低的地块时,格栅井17出水需要进行重力提升。
34.在通常情况下,格栅井17出水首先进入调节池或沉淀池进行临时停留/存储;然而,来水在调节池或沉淀池内停留/存储的过程中,大颗粒物质随时间不断累积沉淀,逐步形成污泥,当停留时间超过1.5h时,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会产生含水率为95%的污泥量,此时,上层污水进入深度处理设施、下层污泥进行干化处理设施,污泥干化过程产生的渗滤液回流至调节池或沉淀池的处理路径才能实现有效的处理效果,因此,通常在建设过程中,至少需要建设包括调节池或沉淀池、上层污水进入深度处理设施、下层污泥进行干化设施的3个以上独立的处理设施;整体处理过程复杂、污泥处理效过不理想,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常见问题。本专利通过布水渠14位于整个床体的外围一周的设计方式,来水通过渠道无需长时间停留,可直接进入原水预处理湿地27,缩短了来水的流通的路径、减少了来水流通的时间,在大颗粒物质还未完成沉淀,并形成沉淀污泥前,已通过布水渠14尽快进入原水预处理湿地27的床体,将大颗粒物质直接截留在床体内;因此原水预处理湿地27无需再单独配套污泥处理设备。
35.若干所述第一布水口13均匀分布在第一墙体11上,或若干所述第一布水口13分成若干组且若干组均匀分布在第一墙体11上;若干所述第二布水口16均匀分布在第一墙体11上,或若干所述第二布水口16分成若干组且若干组均
36.匀分布在第一墙体11上。在通常情况下,布水口为均匀分布,首先测量出第一5墙体11的周长c,根据水力计算得到x个布水口,布水口环绕空间一周;也可将周长c平均分为y份,在每份内设置x个布水口;其中y取3-6为最优,尽可能保证布水口的空间位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布水口的开孔方式,以方形和圆形为主,不限于其他形态;布水口的开孔大小,根据污水量、床体水力负荷计
37.算设定。所述的布水渠14在床体外围一周的设计方式,可以保证来水进入布水0渠14后,在布水渠14内空间一周范围都保持近似的液面位置,且利用最短距
38.离的进行床体布水,无需使用管道;此布水口的设计方式,能够保证每组布水口有近似的布水水力条件,避免发生短流的问题;由此实现对床体均匀的布水效果。
39.所述的第二布水口16低于第二生态滤料层10的上表面;来水通过自流的5方式,经过第二布水口16进入第二生态滤料层10;第一布水口13低于第一生
40.态滤料层8的上表面。在启用初始阶段,来水进入布水渠14后因为重力惯性,首先通过第二布水口16进入第二生态滤料层10,当布水渠14内液面上升,直至超过第一布水口13的高度时,才会通过第一布水口13与第二布水口16同时
41.进入第一生态滤料层8与第二生态滤料层10;当布水渠14内的液面逐渐降低,0直至布水渠14液面低于第一布水口13高度时,第一布水口13停止进水。
42.在设计过程中,将原水预处理湿地27分别设计为第一生态滤料层8、第二生态滤料层10,考虑不同的来水情况,配套不同的设施结构;在日常情况,原水处理湿地主要接收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水,经第二生态滤料层10初步处理后进
43.入核心处理单元进行处理;而在雨天情况下,部分雨水进入污水管道后,来水5水量大于日常处理水量,且随着汇入雨水的增多,来水的浓度也会逐渐降低,
44.因此也可通过第一生态滤料层8处理及储存这部分来水;而在暴雨天气情况下,后期的雨水污染物浓度远低于日常农村生活污水,因此可通过第一生态滤料层8进行简单处理后,通过第一集水组件2直接进入核心处理单元或者排放。鉴于此不同的使用功能,第一生态滤料层8与第二生态滤料层10所选择的填料材质也不同;其中,第一生态滤料层8位于第二生态滤料层10的上方,因此在生态滤料的选择上,第一生态滤料选择比第二生态滤料更轻质的为最佳;第二,第一生态滤料层8,具有基本的处理功能,同时兼具调蓄与存储的功能,而第二生态滤料层10,以处理功能为主,因此,在材质的选择上,第一生态滤料需要更大的孔隙率,第二生态滤料需要更好的生态效能。最终在生态滤料的设计上,第二生态滤料层10包含三层,自上往下依次为第二砾石层a、第二专业生态滤料层、第二砾石层b,其中,第二砾石层a粒径为8-16mm、第二砾石层b粒径为16-32mm;第一生态滤料层8的填料为8-16mm的轻质滤料,包括但不限于砾石、陶粒、煤渣等,可将砾石、陶粒、煤渣进行混合使用;当选用陶粒时,考虑其孔隙率大于60%;可由污水处理厂污泥、河道底泥等无害化的污泥为原材料混合页岩与粘土等,经破碎、筛分、混合制成质量均匀的含水物料,然后通过辊压、成球等方法制成。其中,所述的第一专业生态滤料层专业生态滤料已于2015-2020年间,在太湖流域苏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中公开应用。
45.本专利中,所述原水预处理湿地27设计有曝气组件,对床体进行增氧曝气;曝气组件设置在第二生态滤料层10下层,布有增氧管4,连接空气增压泵,为第二生态滤料层10扩散氧气,增加第二生态滤料层10内的溶解氧含量。在本专利中,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水污染浓度高,所含的大颗粒污染物直接截留在原水预处理湿地27的床体中,因此通过设计曝气组件,能够快速将大分子污染物快速降解为小分子污染,并使小分子污染物得到快速去除;增加曝气组件的设计方案,其处理效率通常是非增氧曝气状态下的5-10倍,因此间歇性的增氧曝气可以提高床体的反应效率,减轻床体的处理压力,同时对床体累积的沉积物进行强化消解。而在第一生态滤料层8未设置曝气组件,考虑第一生态滤料设置于上层,与空气接触几率高,且第一生态滤料层8处理的来水污染浓度较低,因此无需考虑增氧曝气设备。
46.本专利中,所述原水预处理湿地27设计集水组件,在第一生态滤料层8的底部设计有第一集水组件2,在第二生态滤料层10的底部设计有第二集水组件5,第一集水组件2、第二集水组件5在集水管道上开孔,分别用于收集第一生态滤料层8、第二生态滤料层10内的出水,第一集水组件2与第二集水组件5的管道末端均都可单独开启、关闭;第一集水组件2、第二集水组件5末端,连接有排水泵26,当床体有快速出水的需求时,可开启排水泵26,快速出水。在第一集水组件2、第二集水组件5分别连接通气装置,通气装置为通气管1,在出水过程中,通气管1能够稳定出水管的内部压力,保证出水通畅。
47.本专利中,所述原水预处理湿地27的表面设置透水层6,所述的透水层6位于第一
湿地模块7顶部,透水层6由若干透水盒子18呈阵列排布拼接而成;所述的透水盒子18采用透水材料制成,呈长方体或正方体,透水盒子18顶部向下形成凹腔21,在所述凹腔21底部开设有若干贯穿的透水孔;在所述凹腔21顶部设置有第一台阶19,在所述透水盒子18底部设置有第二台阶20,所述第二台阶20的尺寸小于第一台阶19的尺寸,且第二台阶20可以完美贴合第一台阶19,使透水层6结构更稳定;透水盒子18底部为穿孔层22,可以帮助雨水快速下渗至床体内;透水盒子18中间的凹腔21,可填入填充物,填充物包括但不限于砾石;透水盒子18可种植矮小的草本类植物;若设置多层透水盒子18,则最上层的透水盒子18种植矮小的草本类植物,下层的透水盒子18不种植植物;所述的布水渠14盖板12、透水层6的顶部保持在同一平面,保障车辆平稳进出、停放提供支撑平面。
48.本专利中,所述原水预处理湿地27中配有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到床体内液位的高度,以此判断第一出水管与第二出水管末端开启、关闭的状态。
49.本专利所述的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系统,如图5所示,主要包括收集单元、原水预处理湿地27、核心处理单元。在日常情况下,所述的来水通过若干个、处于不同位置的收集单元进行广泛的收集,经管道输送至原水预处理湿地27,由原水预处理湿地27处理后,出水进入核心处理单元进行深度处理,出水可就近补给河道或进行回用存储;在本设计中,也能应对某些突发情况,如核心处理单元的出水可能出现未达标排放的情况,此时核心处理单元的出水需要通过管道回流至原水预处理湿地27,进行再一次的深度处理;当遇到突发性暴雨或发生连续性强降雨天气时,原水预处理湿地27接收的后期雨水能够通过溢流管道直接补给河道或者回用存储。
50.所述收集单元为若干个格栅井17,用于收集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水;来水主要为农村生活污水,农户家的排放的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渠道等输送方式汇集至格栅井17。
51.本专利所述的核心处理单元包括由若干强化型垂直流湿地24以及若干水平流湿地28串联或并联组合而成;自原水预处理湿地27的出水经过一次提升后,进入强化型垂直流湿地24,然后进入水平流湿地28。所述的强化型垂直流湿地24可以为一个或若干个并联,在设计过程中,优选设计为两个强化型垂直流湿地24,采用间歇式的布水设计,当一个强化型垂直流湿地24进行工作时,另一个强化型垂直流湿地24处于休床状态,依次循环;在突发情况下,两个强化型垂直流湿地24也可同时进行处理,保证稳定的出水效果。强化型垂直流湿地24在形态上不做限制,两个强化型垂直流湿地24中间位置设置布水井,且布水井位置靠近原水预处理单元,保证向两端强化型垂直流湿地24布水的路径较近,且路径接近相等;每个湿地可设置一个出水井,出水井内可设置回流管,出水可向原水预处理湿地27进行回流处理。
52.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系统原水预处理湿地27的运行方法:s1、首先,通过收集单元将农村生活污水汇集,并向原水预处理湿地27进水;s2、原水预处理湿地27的布水渠14内接收农村生活污水,并通过若干第二布水口16向第二湿地模块9布水;s3、当布水渠14内的水面达到第一布水口13,通过所述第一布水口13向第一湿地模块7进行布水,所述来水经过第一湿地模块7后进入第二湿地模块9;s4、所述第二湿地模块9底部的集水组件收集预处理后的污水,并向核心处理单元进行输送;s5、核心处理单元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排出。
53.其中,在布水渠14内设置第一设定高度、第二设定高度,所述第一设定高度与第二设定高度由液位检测装置控制;第一设定高度为第一湿地模块7距离上表面的三分之一高
度处;第二设定高度为第一湿地模块7与第二湿地模块9的交界面。当布水渠14内的水面达到第一设定高度时,开启第一湿地模块7底部第一集水组件2的排水阀进行出水;当布水渠14内的水面下降至第二设定高度时,关闭第一湿地模块7底部第一集水组件2的排水阀停止出水。
54.本专利的生态设施在进行水量设计时,第二湿地模块9能够满足当地的日常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因此,来水优先进入第二湿地模块9内进行生态处理;同时当降雨事件发生时,部分雨水汇入农村生活污水一并进入原水预处理湿地27,来水能够在床体第一设定高度以下进行生态处理;当汇入的雨水径流较多时,原水处理湿地的第一湿地模块7与第二湿地模块9形成的整体滤床能够满足汇入雨水的的储存与生态处理要求;当持续降雨事件发生时,汇入的雨水径流不断增多,第一湿地模块7能够实现雨水存储,以及直接快速排水功能,有效预防当地发生内涝。当液位检测装置监测到当原水预处理湿地27床体内水位达到第一设定高度时,默认为雨天模式,同时开启第一集水组件2、第二集水组件5;当液位检测装置监测到液位低于第二设定高度时,关闭第一集水组件2,仅开启第二集水组件5。以此保障在雨天情况下,能够起到储水与安全运行,且不影响床体表面的停车功能。
55.农村生活污水的原水预处理湿地27运行方法:以t天为一个周期,其中t-1、t-2等若干天运行时,无需增氧曝气;在第t天运行时,采用增氧曝气的方式,且t须大于等于3。
56.所述的增氧曝气规律为,每次增氧曝气为24小时,每1个小时开启一次增氧曝气,开启增氧曝气时间为25-35分钟,剩余时间为非增氧曝气时间;曝气量250—300m3/h。此间歇性的增氧曝气可以提高床体的反应效率,减轻床体的处理压力,同时对床体累积的沉积物进行消解。其次,间歇性的增氧曝气通过控制增氧曝气规律,是最节能的运行方法;因此,原水预处理湿地27能够通过增氧曝气的运行方式,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床体的占地。
57.以下为原水预处理湿地27的实验数据:
58.非曝气条件下的进出水数据:
[0059][0060][0061]
当t等于3天,则第3天的增氧曝气周期为24小时,每1个小时开启一次增氧曝气,其中增氧曝气开启时间为30min,剩余时间为非增氧曝气时间;曝气量250—300m3/h条件的进出水数据:
[0062]
指标cod氨氮总氮ss mg/lmg/lmg/lmg/l进水31234.443.2211出水4516.220.211
[0063]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曝气条件的设计,提高了床体的处理效率;在下一步的工艺设计中,可实现减小核心处理湿地单元的占地面积,提高整个生态湿系统的处理效率与占地
面积的技术效果。
[0064]
本专利的实施例:
[0065]
本专利的技术方案是针对苏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进行优化,该设计项目位置与村庄相对地势较低,所有的来水通过管道收集后,可自流进入格栅井17,出水进入垂直流湿地进行深度处理;强化型垂直流湿地24设计为两个,均为椭圆形的结构,对于床体的生化反应来说,没有死角,优化了水体在方形床体内处理不完善的问题;园路沿设施形态而建,弧形游线比折角型游线,更有利于人的行走与观景,增加舒适度;两个强化型垂直流湿地24分别对应一个集水井23,同时设置第3个集水井23,在第3个集水井23内设置回流管,当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发生时,可通过管道输送至原水预处理湿地27回流处理;该设计项目,涉及处理当地约40户农户的农村生活污水,设计处理水量为50t/d,原水预处理湿地27占地约100m2,两个强化型垂直流湿地24分别约为100m2,水平流湿地28占地约360m2,设施合计占地约660m2,并设计有景观庭院;项目所使用的格栅井17为隐藏式,设置于景观庭院的路面以下,出水井设置于道路面以下,节约了占地面积。针对该项目进行了等比例缩小制作模型进行试验,试验的日常出水能够达到《城市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标准a标准。
[0066]
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可将停车场设置于原水预处理湿地27之上。以标准停车场宽度为3.0m,长度为5.3m为例,至少可以停放5辆小型汽车。
[0067]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68]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