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片带表面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84809发布日期:2022-09-30 18:5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极片带表面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特别指适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制成工艺的一种电池极片带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2.锂电池lithium battery是指电化学体系中含有锂包括金属锂、锂合金和锂离子、锂聚合物的电池。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的电池,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随着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各行各业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组成结构中电芯是其核心部件,电芯一般由正负极片相互交错叠合而成。电芯组成结构包括上下交错叠合的多片正负极片,正负极片之间通过隔膜进行隔离绝缘。目前国内技术比较先进的锂电池设备主要掌握在国外设备供应商手中,国内高端锂电叠片设备目前主要依靠进口。
3.锂离子电池的电芯一般由正负极片交错叠合后形成,因此在电芯制造过程中首先需要先将单片的极片制造完成。目前,市场上极片的来料大部分为带状卷料,由于电芯内部极片为单片状结构,在电芯制成前需要将单片极片制成,在单片极片制成过程中涉及几个工艺制成段,包括极片带导出工艺、极耳裁切工艺及极片裁切工艺。
4.针对极片带导出工艺,存在以下技术难点问题需要解决:由于极片对表面洁净度要求非常高,在极片带导出过程中要解决表面清洁问题,以保证极片带表面表面洁净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了物理毛刷清刷及高压气体吹气实现极片带两侧表面的自动清洁及实时除尘,有效提升了极片带表面洁净度,减少二次污染的电池极片带表面清洁装置。
6.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极片带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清洁支板及清洁组件,其中,上述清洁支板竖直设置;上述清洁组件包括两组,两组清洁组件间隔设置在清洁支板,极片带经两组清洁组件的间隙空间穿过,两组清洁组件清洁极片带的两侧。
7.优选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箱、清洁毛刷、清洁电机及清洁气缸,其中,上述清洁箱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清洁支板的一侧壁上,且一端穿过清洁支板上水平开设的通槽向外延伸;上述清洁气缸水平设置在清洁箱的侧部,且输出端与清洁箱连接,以便驱动清洁箱在直线运动;上述清洁毛刷可转动地设置在清洁箱内;上述清洁电机设置于清洁箱的一端部,且输出端与清洁毛刷连接。
8.优选的,所述清洁箱的顶部开设有吹气槽,吹气槽贯通清洁箱的顶壁,与清洁箱内部空间连通。
9.优选的,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清洁支座、清洁旋转座、清洁吹气座及清洁导出管,其中,上述清洁支座设置在清洁箱的一侧,并向上延伸至清洁箱上方;上述清洁旋转座可转
动地设置在清洁支座上。
10.优选的,所述清洁吹气座为条状结构,清洁吹气座设置在清洁旋转座上,且清洁吹气座靠近吹气槽的一侧布设有至少两个吹气孔,以便从吹气槽导入高压气体至清洁箱内。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集成了物理毛刷清刷及高压气体吹气实现极片带两侧表面的自动清洁及实时除尘,有效提升了极片带表面洁净度,减少二次污染的电池极片带表面清洁装置。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中的极片制成工艺段,其作用在于实现了极片制成过程中极片带表面的自动清洁除尘。本实用新型以清洁支板作为承载部件,通过在清洁支板的左右两侧平行间隔地设置两组清洁组件,待清洁的极片待从两组清洁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空间穿过,清洁组件以清洁箱作为载体,清洁箱的一端穿过清洁支板上水平开设的通槽,且该端部设置清洁电机,清洁箱与清洁支板的侧壁沿直线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并通过设置于清洁支板侧部的清洁气缸驱动而直线运动;清洁箱的内部空间在靠近两组清洁组件一侧为开放结构,该内部空间内可转动地设置有清洁毛刷,清洁毛刷经清洁电机驱动而旋转运动,通过清洁毛刷在极片带两侧表面进行物理清洁。同时,为避免清洁过程中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在清洁箱的上部开设有吹气槽,通过设置于吹气槽上方的清洁吹气座向下导出高压气体经吹气槽吹入至清洁毛刷处,以便辅助将毛刷清洁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吹离清洁毛刷及极片表面,并通过清洁箱底部设置的清洁导出管将清洁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及时吸出,有效地提升了极片带表面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8.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极片带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清洁支板51及清洁组件,其中,上述清洁支板51竖直设置;上述清洁组件包括两组,两组清洁组件间隔设置在清洁支板51,极片带经两组清洁组件的间隙空间穿过,两组清洁组件清洁极片带的两侧。
19.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箱52、清洁毛刷53、清洁电机54及清洁气缸56,其中,上述清洁箱52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清洁支板51的一侧壁上,且一端穿过清洁支板51上水平开设的通槽向外延伸;上述清洁气缸56水平设置在清洁箱52的侧部,且输出端与清洁箱52连接,以便驱动清洁箱52在直线运动;上述清洁毛刷53可转动地设置在清洁箱52内;上述清洁电机54设置于清洁箱52的一端部,且输出端与清洁毛刷53连接。
20.所述清洁箱52的顶部开设有吹气槽55,吹气槽55贯通清洁箱52的顶壁,与清洁箱52内部空间连通。
21.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清洁支座57、清洁旋转座58、清洁吹气座59及清洁导出管510,其中,上述清洁支座57设置在清洁箱52的一侧,并向上延伸至清洁箱52上方;上述清洁旋转座58可转动地设置在清洁支座57上。
22.所述清洁吹气座59为条状结构,清洁吹气座59设置在清洁旋转座58上,且清洁吹气座59靠近吹气槽55的一侧布设有至少两个吹气孔,以便从吹气槽55导入高压气体至清洁箱52内。
23.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集成了物理毛刷清刷及高压气体吹气实现极片带两侧表面的自动清洁及实时除尘,有效提升了极片带表面洁净度,减少二次污染的电池极片带表面清洁装置。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中的极片制成工艺段,其作用在于实现了极片制成过程中极片带表面的自动清洁除尘。本实用新型以清洁支板作为承载部件,通过在清洁支板的左右两侧平行间隔地设置两组清洁组件,待清洁的极片待从两组清洁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空间穿过,清洁组件以清洁箱作为载体,清洁箱的一端穿过清洁支板上水平开设的通槽,且该端部设置清洁电机,清洁箱与清洁支板的侧壁沿直线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并通过设置于清洁支板侧部的清洁气缸驱动而直线运动;清洁箱的内部空间在靠近两组清洁组件一侧为开放结构,该内部空间内可转动地设置有清洁毛刷,清洁毛刷经清洁电机驱动而旋转运动,通过清洁毛刷在极片带两侧表面进行物理清洁。同时,为避免清洁过程中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在清洁箱的上部开设有吹气槽,通过设置于吹气槽上方的清洁吹气座向下导出高压气体经吹气槽吹入至清洁毛刷处,以便辅助将毛刷清洁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吹离清洁毛刷及极片表面,并通过清洁箱底部设置的清洁导出管将清洁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及时吸出,有效地提升了极片带表面清洁效果。
2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