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湿地用抗堵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42540发布日期:2022-07-30 02:2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湿地用抗堵塞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人工湿地用抗堵塞装置。


背景技术:

2.人工湿地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人工湿地技术适用于污水直接处理,可与景观营造充分结合,达到净化污水与增强景观的双重目的,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目前人工湿地运行一段时间后,填料容易发生堵塞,导致过水出现问题,且堵塞后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人工湿地用抗堵塞装置,其应用时能够通过抗堵塞区的过滤板对人工湿地的进水进行预过滤,且能够便捷提升过滤板以清理其上的堵塞污物。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人工湿地用抗堵塞装置,包括池体,池体内竖直设有隔板将池体分隔为左部的抗堵塞区和右部的人工湿地区,抗堵塞区和人工湿地区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隔板底部与池体底部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抗堵塞区底部设有弹簧,弹簧顶部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与抗堵塞区横截面尺寸匹配,过滤板受力可压缩弹簧沿抗堵塞区向下移动,弹簧最小压缩长度不小于隔板底部与池体底部之间的间距;抗堵塞区底部设有安装杆,安装杆顶部设有接触感应器,安装杆与接触感应器整体长度不小于弹簧的最小压缩长度,抗堵塞区上部设有报警器,报警器与接触感应器电连接;抗堵塞区下部可竖直移动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用于当过滤板向下移动至接触感应器接触过滤板底部时与过滤板连接。
6.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挡块,两个挡块分别可竖直移动设于抗堵塞区左内壁和隔板上,过滤板向下移动至接触感应器接触过滤板底部时,过滤板左右侧底部分别与两个挡块顶部接触。
7.优选地,所述抗堵塞区左内壁和隔板分别凹设有电动滑轨,两个挡块分别与两个电动滑轨的滑块连接。
8.优选地,所述抗堵塞区底部四角均设有弹簧。
9.优选地,所述接触感应器为压力传感器。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抗堵塞区,进水口设于抗堵塞区,污水通过抗堵塞区的过滤板进行预过滤后再进入人工湿地区,从而降低人工湿地区内填料的堵塞风险,延长人工湿地的运行时间。此外过滤板放置于弹簧上,随着过滤板截留的污物增加,过滤板能够受力压缩弹簧沿抗堵塞区向下移动与接触感应器接触,从而触发报警提
醒人员污物已达上限,同时过滤板被挡块组成的连接机构抵住连接,将挡块上移即能带动过滤板上移,使得人员能够便捷地提升过滤板至抗堵塞区顶部以便清理其上污物。
附图说明
1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抗堵塞区过滤板下降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抗堵塞区过滤板提升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抗堵塞区去除过滤板情况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池体,2-隔板,3-抗堵塞区,4-人工湿地区,5-弹簧,6-过滤板,7-安装杆,8-接触感应器,9-挡块,10-电动滑轨,11-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18.需要说明,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0.实施例:
21.一种人工湿地用抗堵塞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池体1,池体1内竖直设有隔板2将池体1分隔为左部的抗堵塞区3和右部的人工湿地区4,抗堵塞区3和人工湿地区4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隔板2底部与池体1底部之间留有间距。人工湿地区4下部设置处理填料,上部设置植物。污水经进水口进入抗堵塞区进行预过滤后,经隔板2底部与池体1底部之间的间隔进入人工湿地区4,经人工湿地区4的处理填料和植物协同作用后经出水口流出。
22.如图1至图4所示,抗堵塞区3底部设有弹簧5,弹簧5顶部放置有过滤板6,过滤板6与抗堵塞区3横截面尺寸匹配,过滤板6受力可压缩弹簧5沿抗堵塞区3向下移动,弹簧5最小压缩长度不小于隔板2底部与池体1底部之间的间距;抗堵塞区3底部设有安装杆7,安装杆7顶部设有接触感应器8,所述接触感应器8可选为压力传感器。安装杆7与接触感应器8整体长度不小于弹簧5的最小压缩长度,抗堵塞区3上部设有报警器11,报警器11与接触感应器8电连接;抗堵塞区3下部可竖直移动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用于当过滤板6向下移动至接
触感应器8接触过滤板6底部时与过滤板6连接。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挡块9,两个挡块9分别可竖直移动设于抗堵塞区3左内壁和隔板2上,过滤板6向下移动至接触感应器8接触过滤板6底部时,过滤板6左右侧底部分别与两个挡块9顶部接触。
24.本技术通过设置抗堵塞区3,进水口设于抗堵塞区3,污水通过抗堵塞区3的过滤板6进行预过滤后再进入人工湿地区4,从而降低人工湿地区4内填料的堵塞风险,延长人工湿地的运行时间。此外过滤板6放置于弹簧5上,随着过滤板6截留的污物增加,如图2所示,过滤板6能够受力压缩弹簧5沿抗堵塞区3向下移动与接触感应器8接触,从而触发报警提醒人员污物已达上限,同时过滤板6被挡块9组成的连接机构抵住连接,如图3所示,将挡块9上移即能带动过滤板6上移,使得人员能够便捷地提升过滤板6至抗堵塞区3顶部以便清理其上污物。过滤板6上移后弹簧5恢复自然长度,待过滤板6上污物清理干净后,下降挡块9即可将过滤板6下降,当过滤板6下降至与弹簧5接触时,弹簧5又将过滤板6拦截,使得过滤板6恢复初始状态,挡块9继续下降直至恢复初始位置。
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挡块9的具体设置方式为,所述抗堵塞区3左内壁和隔板2分别凹设有电动滑轨10,两个挡块9分别与两个电动滑轨10的滑块连接。控制电动滑轨10的滑块上下移动即能带动挡块9上下移动。
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堵塞区3底部四角均设有弹簧5,以增加过滤板6的移动稳定性。
27.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部分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28.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