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回收率的一级反渗透浓水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9359发布日期:2022-09-21 02:4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回收率的一级反渗透浓水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浓水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回收率的一级反渗透浓水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2.反渗透又称逆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在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在对海水或者其他混合溶液的水的分离提纯或者是提取浓缩的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在现有的反渗透的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小型的内部的反渗透膜内部的膜元件数量少给水流程短,使得整体的反渗透回收率降低难以达到提纯要求,且一次反渗透后剩下的浓水等待二次反渗透使用时,由于水的减少内部固体增加的过程时间较长难以达到提纯分离的效果,并且现有的装置对浓水的重复利用率较低,浪费浓水中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回收率的一级反渗透浓水回收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由于小型的内部的反渗透膜内部的膜元件数量少给水流程短,使得整体的反渗透回收率降低难以达到提纯要求,且一次反渗透后剩下的浓水等待二次反渗透使用时,由于水的减少内部固体增加的过程时间较长难以达到提纯分离的效果,并且现有的装置对浓水的重复利用率较低,浪费浓水中的水资源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回收率的一级反渗透浓水回收设备,包括底座,其设置为长方体的板状支架结构,所述底座上端一侧设置有输入管,且输入管上端一侧连接有抽水泵输出端,所述输入管一侧等距设置有一级反渗透管一端;
5.浓水管,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端,所述浓水管一侧连接有一级反渗透管另一端,所述浓水管下端一侧设置有增压泵,且增压泵一端设置有输出管;
6.回收箱,其安装在所述输入管与浓水管上端中间,所述回收箱一侧被输出管一侧贯穿,且回收箱内部下端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中间上端滑动连接有滤网。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装置内部对浓水的循环利用提取水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8.优选的,所述输入管上端设置有回收管,且输入管与浓水管之间等距设置有限位夹,并且限位夹一侧卡合连接有一级反渗透管一侧。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保持一级反渗透管的稳定使用,以及输入管辅助回收浓水与原水之间的混合使用。
10.优选的,所述一级反渗透管一侧贯穿输入管一侧,且一级反渗透管贯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并且连接管与输入管之间相互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增加反渗透的给水流程长度,便于水体的反渗透使用。
12.优选的,所述一级反渗透管一侧设置有产水管,且产水管连接有纯水箱,并且纯水箱安装在底座一侧上端,所述一级反渗透管下端设置有l状管道,且一级反渗透管l状管道一侧与浓水管连接。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装置内部产出的纯水与浓水之间,进行分离储存使用。
14.优选的,所述输出管上端贯穿浓水管上端,且浓水管内部一侧设置有板状结构,并且浓水管板状结构中间与输出管下端一侧连接。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装置内部的浓水进行统一的收集之后,在向一侧进行流动使用。
16.优选的,所述回收箱一侧下端被回收管上端贯穿,所述回收箱上端被滤网上端一侧贯穿,所述导向板设置为斜坡结构,且导向板斜坡结构表面设置有凹槽。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浓水的快速循环回收,以及对反渗透后浓水内部的固体物进行过滤。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回收率的一级反渗透浓水回收设备:
19.1.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装置内部的抽水泵将原水抽入输入管内部之后,通过输入管内部的膜元件可以初步进行压缩增加给水流程,在通过连接管辅助一级反渗透管道内部的原水进行反渗透使用,通过连接管二次增加给水流程便于将原水中产出的水顺着产水管流入纯水箱内部;
20.2.通过装置内部的回收箱可以直接对从输出管向上输出的从一级反渗透管下端的l状管状流入浓水管内部的浓水进行回收,通过滤网可以对浓水内部的盐结晶或者是其他固体物进行过滤,便于回收管进行回收使用,缩短二次反渗透的时间;
21.3.通过装置内部的浓水管可以将一级反渗透管下端的l状管道输入的浓水进行收集,通过增压泵向内部增压之后,通过输出管向回收箱内部进行输入,便于将浓水进行收集之后进行循环使用,提高对浓水内部的水资源回收的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底座;2、输入管;3、抽水泵;4、连接管;5、一级反渗透管;6、浓水管;7、输出管;8、增压泵;9、产水管;10、纯水箱;11、回收箱;12、导向板;13、滤网;14、回收管;15、限位夹。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回收率的一级反渗透浓水回收设备,包括底座1、输入管2、抽水泵3、连接管4、一级反渗透管5、浓水管6、输出管7、增压泵8、产水管9、纯水箱10、回收箱11、导向板12、滤网13、回收管14和限位夹15;
29.其中,底座1,其设置为长方体的板状支架结构,底座1上端一侧设置有输入管2,且输入管2上端一侧连接有抽水泵3输出端,输入管2一侧等距设置有一级反渗透管5一端,输入管2上端设置有回收管14,且输入管2与浓水管6之间等距设置有限位夹15,并且限位夹15一侧卡合连接有一级反渗透管5一侧,一级反渗透管5一侧贯穿输入管2一侧,且一级反渗透管5贯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4,并且连接管4与输入管2之间相互连接;
30.在使用该装置时,将限位夹15两端与输入管2与浓水管6之间进行等距安装,且限位夹15为弧形状的卡夹结构,通过底座1为上端的装置之间保持稳定的使用过程,通过将抽水泵3的输入端与原水管之间连接之后,通过抽水泵3将水抽入输入管2内部,其中输入管2内部放置有反渗透膜元件,通过输入管2内部的膜元件进行渗透过滤,在通过输入管2连接的连接管4向一级反渗透管5内部进行输入,通过限位夹15两侧的弧形状的卡夹结构将一级反渗透管5两侧外端进行卡合,保持一级反渗透管5的稳定;
31.浓水管6,其安装在底座1上端,浓水管6一侧连接有一级反渗透管5另一端,浓水管6下端一侧设置有增压泵8,且增压泵8一端设置有输出管7,一级反渗透管5一侧设置有产水管9,且产水管9连接有纯水箱10,并且纯水箱10安装在底座1一侧上端,一级反渗透管5下端设置有l状管道,且一级反渗透管5l状管道一侧与浓水管6连接,输出管7上端贯穿浓水管6上端,且浓水管6内部一侧设置有板状结构,并且浓水管6板状结构中间与输出管7下端一侧连接;
32.其中一级反渗透管5为市面售卖的大型一级反渗透装置的一种,其一级反渗透管5与外部的压力装置连接为一级反渗透管5内部提供压力,已经广泛应用在该领域范围内部,内部使用流程为成熟的反渗透的流程,在通过一级反渗透管5对原水进行反渗透之后,通过一级反渗透管5一侧设置的产水管9,将渗透出来的纯水输入纯水箱10内部,一级反渗透管5内部渗透完成的浓水通过一级反渗透管5下端设置的l状管道流入浓水管6内部一侧设置的板状结构一侧进行初步收集,在通过浓水管6板状结构中间与输出管7下端一侧连接的部分,将浓水送入输出管7下端,再通过输出管7下端与增压泵8配合使用,通过增压泵8增压之后,使得浓水通过输出管7向上输出;
33.回收箱11,其安装在输入管2与浓水管6上端中间,回收箱11一侧被输出管7一侧贯穿,且回收箱11内部下端设置有导向板12,导向板12中间上端滑动连接有滤网13,回收箱11一侧下端被回收管14上端贯穿,回收箱11上端被滤网13上端一侧贯穿,导向板12设置为斜坡结构,且导向板12斜坡结构表面设置有凹槽;
34.在浓水通过输出管7向上输出时候穿过浓水管6上端中间进入回收箱11一侧,通过回收箱11内部下端的导向板12的斜坡结构可以辅助浓水顺着导向板12的斜坡结构向下端的回收管14上端流动,在流动的过程当中,通过导向板12斜坡结构表面设置的凹槽内部卡合连接的滤网13进行过滤浓水中的固体物,在不使用滤网13时,可以将滤网13向上抽出之后进行冲洗进行反复使用,通过回收管14可以将过滤完成的浓水送入输入管2内部,实现对浓水的循环利用。
35.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回收率的一级反渗透浓水回收设备时,底座1保持整体的稳
定使用,通过抽水泵3将水抽入输入管2内部,在输入管2内部原水被膜元件进行渗透过滤,再通过输入管2连接的连接管4向一级反渗透管5内部进行输入,通过限位夹15两侧的弧形状的卡夹结构保持一级反渗透管5两侧稳定,对原水进行反渗透之后,通过产水管9将渗透出来的纯水输入纯水箱10内部,将浓水通过一级反渗透管5下端设置的l状管道流入浓水管6内部一侧设置的板状结构内部收集,再通过输出管7下端与增压泵8配合增压之后,使得浓水通过输出管7进入回收箱11内部,通过导向板12的斜坡结构辅助浓水顺着斜坡结构,向回收管14上端流动,在流动的过程当中,通过滤网13进行过滤浓水中的固体物,在不使用滤网13时,向上抽出进行冲洗,通过回收管14将浓水送入输入管2进行循环利用,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