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过滤氨氮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86722发布日期:2023-04-29 13:34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过滤氨氮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环保相关的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真空过滤氨氮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废水中的氮常以合氮有机物、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形式存在。生物处理把大多数有机氮转化为氨,然后可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

2、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有多种,但目前常见的除氮工艺有生物硝化与反硝化、沸石选择性交换吸附、空气吹脱及折点氯化等。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几种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

3、(一)、生物硝化与反硝化(生物陈氮法)

4、1、生物硝化

5、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称为生物硝化作用。生物硝化的反应过程为:

6、由上式可知:(1)在硝化过程中,1g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时需氧4.57g;(2)硝化过程中释放出h+,将消耗废水中的碱度,每氧化lg氨氮,将消耗碱度(以caco3计)7.lg。

7、影响硝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有:(1)ph值,当ph值为8.0~8.4时(20℃),硝化作用速度快。由于硝化过程中ph将下降,当废水碱度不足时,即需投加石灰,维持ph值在7.5以上;(2)温度,温度高时,硝化速度快。亚硝酸盐菌的适宜水温为35℃,在15℃以下其活性急剧降低,故水温以不低于15℃为宜;(3)污泥停留时间,硝化菌的增殖速度很小,其大比生长速率为=0.3~0.5d-1(温度20℃,ph8.0~8.4)。为了维持池内一定量的硝化菌群,污泥停留时间需要大于硝化菌的小世代时间,在实际运行中,一般应取>2,或>2;(4)溶解氧,氧是生物硝化作用中的电子受体,其浓度太低将不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一般,在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进行硝化,溶解氧应保持在2~3mg/l以上;(5)bod负荷,硝化菌是一类自养型菌,而bod氧化菌是异养型菌。若bod5负荷过高,会使生长速率较高的异养型菌迅速繁殖,从而佼白养型的硝化菌得不到优势,结果降低了硝化速率。所以为要充分进行硝化,bod5负荷应维持在0.3kg(bod5)/kg(ss).d以下。

8、2、生物反硝化

9、在缺氧条件下,由于兼性脱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no2--n和no3--n还原成n2的过程,称为反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供体(氢供体)是各种各样的有机底物(碳源)。以甲醇作碳源为例,其反应式为:

10、6no3-十2ch3oh→6no2-十2co2十4h2o

11、6no2-十3ch3oh→3n2十3co2十3h2o十60h-

12、由上可见,在生物反硝化过程中,不仅可使no3--n、no2--n被还原,而且还可位有机物氧化分解。

13、影响反硝化的主要因素:(1)温度,温度对反硝化的影响比对其它废水生物处理过程要大些。一般,以维持20~40℃为宜。苦在气温过低的冬季,可采取增加污泥停留时间、降低负荷等措施,以保持良好的反硝化效果;(2)ph值,反硝化过程的ph值控制在7.0~8.0;(3)溶解氧,氧对反硝化脱氮有抑制作用。一般在反硝化反应器内溶解氧应控制在0.5mg/l以下(活性污泥法)或1mg/l以下(生物膜法);(4)有机碳源,当废水中含足够的有机碳源,bod5/tn>(3~5)时,可无需外加碳源。当废水所含的碳、氮比低于这个比值时,就需另外投加有机碳。外加有机碳多采用甲醇。考虑到甲醇对溶解氧的额外消耗,甲醇投量一般为no3--n的3倍。此外,还可利用微生物死亡;自溶后释放出来的那部分有机碳,即"内碳源",但这要求污泥停留时间长或负荷率低,使微生物处于生长曲线的静止期或衰亡期,因此池容相应增大。

14、(二)沸石选择性交换吸附

15、沸石是一种硅铝酸盐,其化学组成可表示为(m2+2m+)o.al2o3.msio2·nh2o(m=2~10,n=0~9),式中m2+代表ca2+、sr2+等二价阳离子,m+代表na+、k+等一价阳离子,为一种弱酸型阳离子交换剂。在沸石的三维空间结构中,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和空穴,使其具有筛分效应,交换吸附选择性、热稳定性及形稳定性等优良性能。天然沸石的种类很多,用于去除氨氮的主要为斜发沸石。

16、斜发沸石对某些阳离子的交换选择性次序为:k+,nh4+>na+>ba2+>ca2+>mg2+。利用斜发沸石对nh4+的强选择性,可采用交换吸附工艺去除水中氨氮。交换吸附饱和的拂石经再生可重复利用。

17、溶液ph值对沸石除氨影响很大。当ph过高,nh4+向nh3转化,交换吸附作用减弱;当ph过低,h+的竞争吸附作用增强,不利于nh4+的去除。通常,进水ph值以6~8为宜。当处理合氨氮10~20mg/l的城市进水时,出水浓度可达lmg/l以下。穿透时通水容积约100~150床容。沸石的工作交换容量约0.4×10-3n-1mol/g左右。

18、吸附铵达到饱和的沸石可用5g/l的石灰乳或饱和石灰水再生。再生液用量约为处理水量的3~5%。研究表明,石灰再生液中加入0.1mol的nacl,可提高再生效率。针对石灰再生的结垢问题,亦有采用2%的氯化钠溶液作再生液的,此时再生液用量较大。再生时排出的高浓度合氨废液需要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有:(1)空气吹脱的nh3或者排空,或者由量h2s04吸收作肥料;(2)蒸气吹脱冷凝液为1%的氨溶液,可用作肥料;(3)电解氧化(电氯化)将氨氧化分解为n2。

19、(三)空气吹脱

20、在碱性条件下(ph>10.5),废水中的氨氮主要以nh3的形式存在。让废水与空气充分接触,则水中挥发性的nh3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从而脱除水中的氨氮。吹脱塔内装填木质或塑料板条填料,空气流由塔的下部进入,而废水则由塔顶落到塔底集水池。

21、影响氨吹脱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22、(1)ph值,一般将ph值提高到10.8~11.5;

23、(2)温度,水温降低时氨的溶解度增加,吹脱效率降低。例如,20℃时氨去除率为90~95%,而10℃时降到约75%,这为吹脱塔在冬季运行带来困难;

24、(3)水力负荷,水力负荷(m3/m2.h)过大,将破坏高效吹脱所需的水流状态,而形成水幕;水力负荷过小,填料可能没有适当湿润,致使运行不良,形成干塔。一般水力负荷为2.5~5m3/m2·h;

25、(4)气水比,对于一定塔高,增加空气流量,可提高氨去除率;但随着空气流量增加,压降也增加,所以空气流量有一限值。一般,气/水比可取2500~5000(m3/m2);

26、(5)填料构型与高度,由于反复溅水和形成水滴是氨吹脱的关键,因此填料的形状、尺寸、间距、排列方式够都对吹脱效果有影响。一般,填料间距40~50mm,填料高度为6~7.5m。若增加填料间距,则需更大的填料高度;

27、(6)结垢控制,填料结垢(caco3)特降低吹脱塔的处理效率。控制结垢的措施有:用高压水冲洗垢层;在进水中投加阻垢剂:采用不合或少含co2的空气吹脱(如尾气吸收除氨循环使用);采用不易结垢的塑料填料代替木材等。

28、空气吹脱法除氨,去除率可达60~95%,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基建费和运行费较低,可处理高浓度合氨废水。但气温低时吹脱效率低,填科结垢往往严重干扰运行,且吹脱出的氨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29、(四)折点氯化

30、投加过量氯或次氯酸钠,使废水中氨完全氧化为n2的方法,称为折点氯化法,其反应可表示为:

31、nh4+十1.5hocl→0.5n2十1.5h2o十2.5h+十1.5cl-

32、由反应式可知,到达折点的理论需氯(c12)量为7.6kg/kg(nh3-n),而实际需氯量在8~10kg/kg(nh3-n)。在ph=6~7进行反应,则投药量可少。接触时间一般为0.5~2h。严格控制ph值和投氯量,可减少反应中生成有害的氯胺(如ncl3)和氯代有机物。

33、折点氯化法对氨氮的去除率达90~100%,处理效果稳定,不受水温影响,基建费用也不高。但其运行费用高;残余氯及氯代有机物须进行后处理。

34、在目前采用的四种脱氮工艺中,物理化学法由于存在运行成本高、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实际应用受到-定限制。而生物脱氮法能饺为有效和彻底地除氮,且比较经济,因而得到较多应用。

35、现在养殖废水、城市废水中,采用以上所述的氨氮处理技术,都会使用要药剂,成本较高,而且需要多个处理工序才能提取出氨氮,设备复杂,体积大,造价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过滤氨氮处理装置,通过层层分流形成动态水,消除水的张力,在真空负压作用下,让废水中的氨氮游离出来,达到分离氨氮的目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真空过滤氨氮处理装置,包括真空泵、氨氮处理塔和氨氮收集罐,氨氮处理塔上设有废水进水管、氨氮排气管和真空抽吸管,废水进水管连通于废水过滤池、氨氮排气管连通于氨氮收集罐,真空抽吸管连通于真空泵,在氨氮处理塔内设有分流板,分流板以氨氮处理塔的塔中心为圆心,以层层包围的状态等间距分布在氨氮处理塔内,且相邻两个分流板之间设有高度差,从废水进水管进入的水先排进最高层分流板形成的储水间隙内。

4、进一步限定,所述分流板以氨氮处理塔的塔中心为圆心,越接近氨氮处理塔内壁的分流板,其高度逐渐增高。

5、进一步限定,所述分流板以氨氮处理塔的塔中心为圆心,越接近氨氮处理塔内壁的分流板,其高度逐渐降低。分流板的设计,让氨氮处理塔内的水层层分流,形成动态水,消除水的张力,让水尽可能的扩大与真空负压环境的接触面积,最大效率的消除废水中的氨氮。

6、进一步限定,氨氮处理塔设有一座及一座以上,重叠放置在塔架上,废水进水管连通于最上一层的氨氮处理塔内,在上一层氨氮处理塔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一级排水孔,一级排水孔处设有连通于下一层氨氮处理塔顶部的一级排水管。

7、进一步限定,所述氨氮处理塔设有两座,上一层氨氮处理塔内的分流板以氨氮处理塔的塔中心为圆心,越接近氨氮处理塔内壁的分流板,其高度逐渐增高。

8、进一步限定,所述氨氮处理塔设有两座,下一层氨氮处理塔内的分流板以氨氮处理塔的塔中心为圆心,越接近氨氮处理塔内壁的分流板,其高度逐渐降低。

9、进一步限定,在下一级氨氮处理塔内的侧壁底部设有二级排水管,二级排水管外连通着真空过滤罐。

10、进一步限定,氨氮处理塔内的真空负压为25000pa~27000pa。在此真空负压情况下,液体中氨氮的释放度最好,氨氮的分离效果最好,能最大程度的排除废水中的氨、氮成分。

11、当真空负压的环境消失后,废水才能从废水排水管往下排,所以在两座氨氮处理塔上还设有排压口,在排压口处设有电磁阀,能随时控制氨氮处理塔内的废水储存量。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真空对废水中的氨氮进行处理,设备简单,氨氮抽离的效率高,投入成本小,对于环保工程具有很大的助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