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用于河道的湿式干式两用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1849发布日期:2023-03-29 08:56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稳定性用于河道的湿式干式两用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浮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用于河道的湿式干式两用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2.生态浮床是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的含量,生态浮床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水和植物接触的为湿式,不接触的为干式,干式生态浮床由于其上植物根部不与水体接触,故景观效果突出,生态浮床经常设置在河道上对水质进行净化,但目前的生态浮床难以实现湿式干式两用,缺少多个重力结构,难以使浮床固定在水面上的特定区域实现高稳定的放置,并且难以快速组装使用,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3.目前,专利号为cn201320361414.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干湿混合式组合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承重架、种植槽、种植网和生物膜载体,所述漂浮承重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漂浮承重架上设有大种植孔、小种植孔和气孔,所述大种植孔用于安置种植槽,所述小种植孔为水生植物种植孔;所述种植槽底部周边设有固定挂钩,所述种植网挂在种植槽下,种植网四边固定在漂浮承重架四边,种植网用于承托小种植孔中的水生植物;所述生物膜载体均匀悬挂在种植槽底部周边的固定挂钩上,该浮床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整合了干式生态浮床和湿式生态浮床的优势,使用范围广泛,在气温低的地区和季节也能保证有一定的景观效果和水处理效果,但目前的生态浮床难以实现湿式干式两用,缺少多个重力结构,难以使浮床固定在水面上的特定区域实现高稳定的放置,并且难以快速组装使用。
4.因此,针对上述的但目前的生态浮床难以实现湿式干式两用,缺少多个重力结构,难以使浮床固定在水面上的特定区域实现高稳定的放置,并且难以快速组装使用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实现生态浮床可湿式干式两用,具备多个重力结构,可使浮床固定在水面上的特定区域实现高稳定的放置,并且可快速组装使用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用于河道的湿式干式两用生态浮床,该生态浮床旨在解决现有的生态浮床无法湿式干式两用,缺少多个重力结构,浮床难以在特定区域固定放置,且组装复杂的技术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高稳定性用于河道的湿式干式两用生态浮床,该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本体和活动设置于所述浮床本体下方的第一重块和第二重块;所述浮床本体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浮体,所述第一浮体的上下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活动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下端与第一重块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重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重锥,所述浮床本体的前后两端均固定
安装有对称的第二浮体,所述第二浮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第一浮体的上端固定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的下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装饰板,所述装饰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仿真植物。
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生态浮床时,将限位柱放置在第一通孔的内壁,使重锥落入河道内的泥土中,将第二重块放置在河道的底部,在四个第一重锥、第一重块和第二重块的作用下,可实现浮床本体的稳定放置。
10.优选地,所述固定环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近固定环中心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环的设置方便线绳挂在固定筒上。
11.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上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系设有线绳,所述线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下端与第二重块的上端相连接。将线绳系设在第二通孔上,在第二重块的作用下,可实现第二浮体在水面上位置的固定。
12.优选地,所述浮床本体的内部固定开设有第二槽体,所述浮床本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骨架。骨架的设置可提高浮床本体的稳定性。
13.优选地,所述浮床本体的上下两端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螺槽,所述螺槽的内壁螺纹安装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外螺纹层,所述外螺纹层和螺槽相适配。安装盒可通过螺纹作用安装在螺槽内,实现了该装置可快速组装使用的能力。
14.优选地,所述安装盒的下端和下端内壁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三通孔,所述安装盒的下端与浮床本体的下端处于同平面。第三通孔的设置为植物的根茎预留了伸入水下的空间。
15.优选地,所述第二浮体呈环柱形结构,所述固定筒的上下两端与第二浮体的上下两端处于同平面。第二浮体呈环柱形结构的设置美观度较高,整体更具有观赏性。
16.(3)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浮床利设置有多个重力结构,将限位柱放置在第一通孔的内壁,使重锥落入河道内的泥土中,将第二重块放置在河道的底部,在四个第一重锥、第一重块和第二重块的作用下,可实现浮床本体的稳定放置,实现了该浮床可固定在水面上的特定区域实现高稳定的放置的能力,并且设置了安装盒,活体植物可栽种在安装盒内,植物的根茎落入水中,通过设置第一浮体、装饰板和仿真植物,可提高该装置的观赏性,在天气寒冷时可将安装盒从螺槽内取出,实现了该装置可快速组装使用的能力,河道上存有仿真植物实现了干式生态浮床的景观效果,仿真植物不产生腐败的水生植物,可减少因水生植物死亡而产生的二次污染和打捞费用,实现了该生态浮床湿式干式两用的能力。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态浮床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态浮床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浮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生态浮床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浮床本体的俯面剖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生态浮床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浮床本体和安装盒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生态浮床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盒的剖视图。
23.附图中的标记为:1、浮床本体;2、第一浮体;3、第一通孔;4、限位柱;5、第一重块;6、重锥;7、第二浮体;8、固定环;9、连接块;10、固定筒;11、固定块;12、第二通孔;13、线绳;14、固定盘;15、第二重块;16、第一槽体;17、装饰板;18、仿真植物;19、第二槽体;20、骨架;21、螺槽;22、安装盒;23、外螺纹层;24、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1
25.本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高稳定性用于河道的湿式干式两用生态浮床,其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第一浮体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本体1和活动设置于浮床本体1下方的第一重块5和第二重块15;浮床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浮体2,第一浮体2的上下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的内壁活动设置有限位柱4,限位柱4的下端与第一重块5的上端相连接,第一重块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重锥6,浮床本体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对称的第二浮体7,第二浮体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环8,第一浮体2的上端固定开设有第一槽体16,第一槽体16的下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装饰板17,装饰板1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仿真植物18,浮床本体1的内部固定开设有第二槽体19,浮床本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骨架20,第二浮体7呈环柱形结构,固定筒10的上下两端与第二浮体7的上下两端处于同平面。
26.为了提高该生态浮床放置在水面上的稳定性,固定环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块9,连接块9靠近固定环8中心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筒10,固定筒1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上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12,第二通孔12的内壁系设有线绳13,线绳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14,固定盘14的下端与第二重块15的上端相连接。将第二重块15置于河道底部,将线绳13系设在第二通孔12上,可提高该生态浮床放置在水面上的稳定性。
27.为了实现安装盒22的快速拆装,浮床本体1的上下两端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螺槽21,螺槽21的内壁螺纹安装有安装盒22,安装盒22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外螺纹层23,外螺纹层23和螺槽21相适配,安装盒22的下端和下端内壁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三通孔24,安装盒22的下端与浮床本体1的下端处于同平面。安装盒22通过螺纹作用安装在螺槽21的内壁,可实现安装盒22的快速拆装。
28.该生态浮床浮床本体1的俯面剖视图如图3所示,其浮床本体1和安装盒22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安装盒22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
2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生态浮床时,将限位柱4放置在第一通孔3的内壁,使重锥6落入河道内的泥土中,将第二重块15放置在河道的底部,在四个第一重锥6、第一重块5和第二重块15的重力作用下,可实现浮床本体1的稳定放置,安装盒22通过螺纹作用安装在螺槽21的内壁,可实现安装盒22的快速拆装,活体植物可栽种在安装盒22内,植物的根茎可通过第三通孔24落入水中,装饰板17和仿真植物18的设置提高了该装置的观赏性,在天气寒冷时可将安装盒22从螺槽21内取出,实现了该装置可快速组装使用的能力,仿真植物18不产生腐败的水生植物,可减少因水生植物死亡而产生的二次污染和打捞费用,实现了该生态浮床湿式干式两用的能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