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浆液进厌氧系统的排砂及补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76194发布日期:2022-10-12 08:3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厨浆液进厌氧系统的排砂及补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厌氧反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厨浆液进厌氧系统的排砂及补泥装置。


背景技术:

2.餐厨垃圾有机浆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具有很高的生物降解能力,是一种易被厌氧微生物发酵降解生产沼气的最佳原料。垃圾浆液经过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实现资源化利用,产生的沼液沼渣暂存后进入离心脱水系统,脱水后沼渣外运,滤液进入生化污水系统单元。然而厌氧沼液沼渣中携带大量的厌氧污泥,当污泥的增值率低于污泥的流失率,厌氧罐污泥浓度降低,会影响厌氧罐对餐厨浆液的消化能力,补泥措施可以有效保证餐厨厌氧发酵系统的稳定性。现有厌氧反应器存在底部含砂量大,顶上污泥流失严重的问题。
3.公开号为cn215975166u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厌氧补泥系统,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污泥浓度监测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监测厌氧罐内污泥浓度;污泥浓缩池排泥泵,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可以实时监测厌氧罐内污泥浓度,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污泥浓度监测模块发送的污泥浓度数据,控制污泥浓缩池排泥泵将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抽入厌氧罐内进行补泥,提升了补泥精确性和及时性。然而,上述方案只是提供了一种利用污泥浓缩池的物理自然沉降进行浓缩补泥的方案,且并未考虑到餐厨浆液厌氧发酵的沼液不易沉降特性,该装置不适用于对餐厨厌氧罐进行补泥,且无法排出厌氧罐的底部沉砂。
4.公开号为cn216039547u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清砂功能的厌氧发酵罐,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采用锥底结构,底部设置排砂口,所述排砂口通过排砂管道与排砂泵入口相连,所述排砂管路上设置隔离用阀门,所述发酵罐内设置搅拌器,所述锥底结构中铺设清砂管路,所述清砂管路上设置多个喷嘴,所述清砂管路入口与沼液泵出口相连,沼液泵出口管路上设置隔离用阀门,所述沼液泵入口与沼液池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厌氧发酵罐自动清砂功能,避免人工清砂作业。然而,上述实用新型锥底结构铺设清砂管路,但是使用中易于结垢,且由于重力挤压,管路更易于淤积,稳定运行困难,采用螺旋输送,可以有效解决淤积、结垢和沉砂板结等问题,运行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厨浆液进厌氧系统的排砂及补泥装置,以解决厌氧反应器底部含砂量大,顶上污泥流失严重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餐厨浆液进厌氧系统的排砂及补泥装置,包括厌氧排砂系统、沼液离心脱水系统、厌氧补泥系统及仪表自控系统,所述厌氧排砂系统包括反应器罐体、螺旋出料机和设置于螺旋出料机出口端的出渣闸阀;所述沼液离心脱水系统包括暂存罐、进料泵和离心脱水机;所述厌氧补泥系统包括螺旋输送机、电动插板阀、污泥罐和污泥回流泵;所述仪表自控系统包括设置在反应器罐体内的在线mlss浓度仪和沼气成分分析仪,所述反应器罐体上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暂存罐
相连,所述进料泵设置于暂存罐一端,所述进料泵分为两路分别进入离心脱水机和污泥罐,且两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控制阀和第二电动控制阀,所述离心脱水机和螺旋输送机相连,所述螺旋输送机上设置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电动插板阀设置于第一出口处,所述第一出口和污泥罐之间设置有传送管,所述污泥回流泵设置于污泥罐一端,所述污泥回流泵通过回流管与反应器罐体相连。应注意的是暂存罐、污泥罐、反应器罐体内均设置有搅拌机,离心脱水机内包括相应的加药系统等。本装置还包括有控制器,通过将数据写入控制器中以实现对阀的开闭,以及相关机构的启动和关闭。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8.所述反应器罐体设置有锥形底板和平面底板,所述螺旋出料机设置于锥形底板上,所述螺旋出料机伸入罐体的部分朝上开设多个槽口,所述螺旋出料机伸出罐体的部分安装有出料法兰,所述出渣闸阀与出料法兰相连。
9.所述污泥罐内设置有搅拌机和液位计,所述污泥罐上设置有可视窗口。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的餐厨浆液进厌氧系统的排砂及补泥装置,提高了排砂效率,同时可防治厌氧罐污泥的流失,提高了厌氧消化效果,保证了厌氧发酵的运行稳定性。解决了现有厌氧反应器底部含砂量大,顶上污泥流失严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机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1、反应器罐体;10、螺旋输送机;11、沼气成分分析仪;12、第一电动控制阀;13、第二电动控制阀;14、电动插板阀;15、传送管;2、出渣闸阀;3、螺旋出料机;4、在线mlss浓度仪;5、暂存罐;6、进料泵;7、离心脱水机;8、污泥罐;9、污泥回流泵。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餐厨浆液进厌氧系统的排砂及补泥装置,包括厌氧排砂系统、沼液离心脱水系统、厌氧补泥系统及仪表自控系统,厌氧排砂系统包括反应器罐体1、螺旋出料机3和设置于螺旋出料机3出口端的出渣闸阀2;沼液离心脱水系统包括暂存罐5、进料泵6和离心脱水机7;厌氧补泥系统包括螺旋输送机10、电动插板阀14、污泥罐8和污泥回流泵9;仪表自控系统包括设置在反应器罐体1内的在线mlss浓度仪4和沼气成分分析仪11,沼气成分分析仪11可检测甲烷、硫化氢等浓度,判断沼气的质量,反应器罐体1侧板安装的在线mlss浓度仪4,可以实时监测污泥浓度,当浓度下降可自控连锁实时操作进行补泥;反应器罐体1上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与暂存罐5相连,进料泵6设置于暂存罐5一端,进料泵6分为两路分别进入离心脱水机7和污泥罐8,且两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控制阀12和第二电动控制阀13,离心脱水机7和螺旋输送机10相连,螺旋输送机10上设置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电动插板阀14设置于第一出口处,第一出口和污泥罐8之间设置有传送管15,污泥回流泵9设置于污泥罐8一端,污泥回流泵9通过回流管与反应器罐体1相连。螺旋出料机3和螺旋输送机10采用同种螺旋输送机,其衬板材料为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其输送槽、盖板、进出料口、标准件为sus304不锈钢材料,螺旋体选用q345b钢材,支撑碳钢防腐;输送量:2.0m3/h;驱动功率:2.2kw,380v/50hz,转速15r/mi螺旋体规格:叶片70x25mm。
20.反应器罐体1设置有锥形底板和平面底板,螺旋出料机3设置于锥形底板上,螺旋出料机3伸入罐体的部分朝上开设多个槽口,螺旋出料机3伸出罐体的部分安装有出料法兰,出渣闸阀2与出料法兰相连。大修时在反应器罐体1排水后,打开出料闸阀2,启动螺旋出料机3排泥,排不到泥砂时人工进入反应器罐体1内铲入螺旋进口输出罐体。底部布水装置为锥形底板或平底,平底存在泥砂不易排出的问题,锥底存在顶板与地面接触热胀冷缩容易开裂的风险。本方案采用锥形和平底的复合底板,既解决了泥砂的排出问题,又达到了经久耐用、稳固的目的,适用于多种地质环境。
21.反应器罐体1顶部出料携带大量污泥进入暂存罐5,通过进料泵6提升进入离心脱水机7或污泥罐8,通过电动蝶阀切换路径,即控制第一电动控制阀12和第二电动控制阀13的开闭,脱水后的滤液进入后续生化处理单元,脱水后的沼渣通过螺旋输送机10进行输送,通过电动插板阀14的开闭使得沼渣从传送管15进入污泥罐8。
22.污泥罐8内设置有搅拌机和液位计,当反应器罐体1内的污泥浓度下降低于20g/l,沼气成分分析仪11显示的甲烷浓度低于50%的时候启动进料泵6,打开去污泥罐8的第二电动控制阀13,先进1/5的沼液,然后关闭第二电动控制阀13,打开去离心脱水机7的第一电动控制阀12,离心脱水后的沼渣通过螺旋输送机10输送,打开电动插板阀14,使得浓缩后的沼渣污泥落入污泥罐8,启动污泥罐8搅拌机进行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当达到一定液位后关闭污泥罐8的进液电动阀13和电动插板阀14,启动污泥泵9将污泥泵入厌氧罐内;污泥罐8上设置有可视窗口,可观测污泥性能状况,污泥性能包括但不限于浓度、混合情况、颜色等,以便对厌氧罐8进行补泥。
23.本实用新型的餐厨浆液进厌氧系统的排砂及补泥装置提高了排砂效率,同时可防治厌氧罐污泥的流失,提高了厌氧消化效果,保证了厌氧发酵的运行稳定性。
2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