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25397发布日期:2022-11-25 20:28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解酸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


背景技术:

2.水解酸化法作为有效改善水质可生化性的工艺在我国污水处理工程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水解反应器可以替代初沉池,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od总量、将污水中不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这对于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治理十分重要。
3.目前已知水解酸化法对城市污水、印染废水、制药废水、造纸废水、啤酒废水、化工废水和合成洗涤剂废水等多类废水很有效,而且悬浮物去除率高,去除的悬浮物可以在水解反应器中部分消化。
4.水解酸化的优化设计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传质效率,增大废水与污泥的接触效果,以利于废水中污染物的降解;二是进行微生物培养,保证运行环境利于水解酸化菌的稳定运行;
5.水解酸化在使用过程中主要难点是:需要考虑布水、排泥合理设计,否则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水解酸化法反应器内易进入厌氧产甲烷阶段,影响工艺运行;污泥浓度高时,沉淀效果差,污泥浓度低,运行负荷低,污染物去除效果差,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包括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内自下而上设有:布水区;其中,所述布水区内连接有配水管;悬浮污泥区;排泥区;其中,所述排泥区上连接有上排泥管;回流区;其中,所述回流区内设有回流管;斜板沉淀区;其中,所述斜板沉淀区内固定连接有斜板填料;出水区,所述出水区上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区内设有出水堰;脉冲布水器,所述脉冲布水器与配水管通过布水管相通;其中,所述反应器上设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与回流管相通,所述回流泵与脉冲布水器通过上连接管相通,所述上连接管上连接有进水管。
9.为了便于对斜板填料进行冲洗,优选地,所述回流泵上连通有下连接管,所述下连接管远离回流泵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斜板填料的上端。
10.为了便于对反应器内的污泥进行排出,优选地,还包括排泥泵,所述布水区内连接有下排泥管,所述下排泥管、上排泥管均与排泥泵相通,所述排泥泵上连接有主排泥管。
11.为了便于检测悬浮污泥区内的污泥浓度,优选地,所述悬浮污泥区内设置有多组在线污泥浓度计。
12.为了便于检测反应器内的温度,优选地,所述布水区、回流区、斜板沉淀区内均设置有温度计,所述斜板沉淀区内的温度计位于斜板填料的上端。
13.优选地,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污泥浓度界面仪。
14.为了便于对脉冲布水器的流量进行检测,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上连接管上均设有流量计。
15.为了便于对水流的酸碱度进行监测,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出水管上均设有在线ph计。
16.优选地,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在线orp计。
17.优选地,所述上排泥管、下排泥管、下连接管、上连接管上均设有控制阀。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该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采用脉冲布水器,且内回流可增加进水量,使得布水更加均匀,且内回流量可调,在均匀布水的同时,保证了混合效果;
20.2、该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通过调整内回流流量,可调整水解酸化上升流速,调整运行状态,增大污泥和废水中污染物的传质效果;
21.3、该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反应器内悬浮污泥流失少,污泥浓度高,不仅提高了进水的去除效果,而且降低了污泥产生量;
22.4、该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斜板沉淀区的过流量较小,液面负荷低,截留速度小,可实现较好的泥水分离,降低出水悬浮物浓度,同时泥水分离,也实现了污泥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有利于保证体系内较高污泥浓度;
2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传质效率,增大废水与污泥的接触效果,以利于废水中污染物的降解;提供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运行环境利于水解酸化菌的稳定运行,避免系统进入厌氧状态;克服上流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存在的布水不均、混合强度不足等问题。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的系统流程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的出水堰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的出水堰的分布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的上排泥管的分布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的配水管的分布示意图。
30.图中:1、反应器;2、布水区;201、配水管;3、悬浮污泥区;4、排泥区;401、上排泥管;402、下排泥管;403、排泥泵;404、主排泥管;5、回流区;501、回流管;502、回流泵;503、下连接管;504、上连接管;6、斜板沉淀区;601、斜板填料;7、出水区;701、出水管;702、出水堰;8、
脉冲布水器;801、布水管;802、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实施例:
34.参照图1-6,一种变循环升流式水解酸化系统,包括反应器1,反应器1内自下而上设有:
35.布水区2;布水区2内连接有配水管201,布水区2内设置有温度计。
36.悬浮污泥区3,悬浮污泥区3内等间距设置有三组在线污泥浓度计,回流区5上还设置有污泥浓度界面仪,用于检测悬浮污泥区3内的污泥浓度;
37.悬浮污泥区3用于水解酸化反应器1内的污泥,用于促进废水中污染物与污泥充分接触,实现污染物降解的作用;
38.具体的,污水自反应器1底部的布水区2均匀地自下而上通过悬浮污泥区3,悬浮污泥区3高度为4-6米,平均污泥浓度为15g/l~25g/l。
39.排泥区4;排泥区4上连接有上排泥管401;
40.还包括排泥泵403,布水区2内连接有下排泥管402,下排泥管402、上排泥管401均与排泥泵403相通,排泥泵403上连接有主排泥管404;
41.排泥区4负责排出反应器1内的污泥,排泥分为两层排泥,下排泥管402可排除沉积在底部布水区2进水中带来的无机物,上排泥管401可排除上浮污泥。
42.下排泥管402利用进水布水管801排泥,参照图5,上排泥管401设辐射状排泥管集泥,经过排泥泵403送进入后续处理设施;上排泥管401设在悬浮污泥区3上层,距上方的回流管501的间距为1m;
43.回流管501上设置有污泥浓度界面仪,根据污泥界面计实测数值控制排泥。
44.回流区5;参照图6,回流区5内设有回流管501,回流管501呈辐射状布设,回流管501在斜板沉淀区6下,距离不锈钢斜板填料601底部1-1.5m,以免影响沉淀的布水效果,回流泵502上连通有下连接管503,下连接管503远离回流泵502的一端设置在斜板填料601的上端,回流区5内设置有温度计、流量计;
45.通过调整回流量可调整悬浮污泥区3的上升流速;悬浮污泥区3的流量和上部斜板沉淀区6流量不同,底部布水区2上升流量是进水管802流量的1-5倍,具体流量可以根据回流量调整。
46.斜板沉淀区6;斜板沉淀区6内固定连接有斜板填料601,斜板填料601由对微生物无毒害、高强度、抗老化材料制成,斜板沉淀区6内设置有温度计,斜板沉淀区6内的温度计位于斜板填料601的上端;
47.斜板沉淀区6主要用于泥水分离,此区域加斜板填料601,斜板填料601降低了沉淀的截留速度,调高了沉淀效果,也可利用斜板填料601的拦截作用,减少出水夹带悬浮固体或漂浮污泥,提高出水水质;
48.斜板沉淀区6污泥自流落入下层的悬浮污泥区3,使得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分离,使得反应器1中更多污泥截留在体系中,保证了体系内的污泥浓度;
49.具体的,斜板沉淀区6的液面负荷为1.0-1.5m3/

·
h;
50.该反应器1设斜板填料601的冲洗设施,利用回流泵502对斜板填料601进行周期冲洗,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设置的控制阀,冲洗过程中,回流泵502的出水不进入脉冲布水器8,而是切换进入斜板填料601的上端。
51.出水区7,出水区7上连通有出水管701,出水区7内设有出水堰702,出水管701上设有在线ph计、在线orp计,在线orp计监测体系内的氧化还原电位,若是氧化还原电位偏低,则调整回流量。回流水在脉冲布水器布水过程中可带入溶解氧,以提高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以免体系进入厌氧状态;
52.顶部出水区7用于出水的收集,参照图3-4,出水堰702收集采用放射状的多槽收集,槽顶采用三角堰的形式,槽底部与斜板沉淀区6距离约为1-1.5m,以稳定出水,出水堰702采用不锈钢材质,厚度为4-6mm。
53.脉冲布水器8,脉冲布水器8与配水管201通过布水管801相通;反应器1上设有回流泵502,回流泵502与回流管501相通,回流泵502与脉冲布水器8通过上连接管504相通,上连接管504上连接有进水管802,进水管802设有流量计、在线ph计。
54.上排泥管401、下排泥管402、下连接管503、上连接管504上均设有控制阀。
55.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传质效率,增大废水与污泥的接触效果,以利于废水中污染物的降解;提供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运行环境利于水解酸化菌的稳定运行,避免系统进入厌氧状态;克服上流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存在的布水不均、混合强度不足等问题。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