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反应与多级曝气联合处理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77734发布日期:2022-11-05 06:4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化反应与多级曝气联合处理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化反应与多级曝气联合处理池。


背景技术:

2.在污水处理中常会用到曝气工艺,通过曝气技术中的气体搅动,使得污水中需氧生物进行工作,由此达到污水净化或达标处理的目的。现有的厌氧好氧工艺里,存在着对氧气的利用率低、微生物富集量贫乏以及污水过程反应少等问题,而且在厌氧和好氧之间运行实施时,常会由于厌氧过程不能充分反应,使得好氧处理效率低,而且仅仅对于好氧工艺如何高效自循环的施工也是提高处理能力的又一关键环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强化反应与多级曝气联合处理池,用以解决污水处理池的厌氧和好氧之间的强化综合反应、自循环处理和多级氧化高效处理等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强化反应与多级曝气联合处理池,包含强化综合反应池和与强化综合反应池连接的多级好氧反应池;
6.所述强化综合反应池包含强化综合反应一区、强化综合反应二区、连接于强化综合反应一区和强化综合反应二区底部的气升旋流搅拌器;所述强化综合反应一区和强化综合反应二区含z形分隔且自循环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强化综合反应池还包含与厌氧反应池连接的接液进强化区、与接液进强化区连接的推液进强化区、设置于推液进强化区内的强化池空气推流器;所述推液进强化区连接强化综合反应一区和强化综合反应二区。
8.进一步的,所述接液进强化区和推液进强化区相邻设置并通过隔挡分区,隔挡底部呈喇叭口设置;所述强化池空气推流器设置于推液进强化区且底部位于喇叭口处。
9.进一步的,所述强化综合反应一区和强化综合反应二区合围呈方形或长方形,方形或长方形内设置有z形隔挡,z形隔挡底部在强化综合反应池底部贯通设置。
10.进一步的,强化综合反应池底部两侧设置有气升旋流搅拌器;所述气升旋流搅拌器的供气管道、强化池空气推流器的供气管道以及厌氧曝气管的供气管道串联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多级好氧反应池包含与强化综合反应池连接的接液进氧气池区、与接液进氧气池区连接的推液进氧气池区、设置于推液进氧气池区内的好氧空气推流区、与推液进氧气池区连接的第一好氧反应曝气区和第二好氧反应曝气区。
12.进一步的,所述的接液进氧气池区和推液进氧气池区竖向平行设置,二者之间设置有竖向隔挡;竖向隔挡底部呈喇叭口设置且贯通连接接液进氧气池区和推液进氧气池区。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好氧反应曝气区和第二好氧反应曝气区的池底连接有曝气排
管,曝气排管采用微孔软管;所述曝气排管临近强化综合反应池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悬吊组件,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有鼓风组件。
14.进一步的,所述好氧空气推流区包含设置于接液进氧气池区内的好氧气升推流器、连接于好氧气升推流器四角且与池顶可拆卸连接的好氧吊丝软管、连接于好氧气升推流器中部的好氧转子流量计。
15.进一步的,所述好氧空气推流区并排多组布置;所述鼓风组件一侧设置的曝气排管还可拆卸连接有吊杆和供气管道,所述吊杆与多级好氧反应池顶部的栏杆可拆卸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强化综合反应池的设置,利于对进入多氧反应区内的污水进行强化反应,通过强化综合反应一区和强化综合反应二区的z形隔档,利于保证污水在池内的稀释和有效反应;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强化综合反应池内气升旋流搅拌器和强化池空气推流器的设置,利于竖向和水平向的自循环和搅拌,强化污水的反应;
19.3)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级好氧反应池的设置,一方面多级曝气区的设置利于增大污水好氧反应时间和自循环处理,另一方面通过低溶解氧的控制可以大量富集微生物且成倍的提供含微生物的污泥浓度,进一步保证污水的处理;而且通过好氧空气推流区的设置,利于对强化综合反应池的水进行抬升和稀释。
20.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1.图1是一种强化反应与多级曝气联合处理池区域划分图;
22.图2是一种强化反应与多级曝气联合处理池竖向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强化综合反应池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多级好氧反应池俯视平面图;
25.图5是多级好氧反应池竖向剖面图。
26.附图标记:1-强化综合反应池、11-强化综合反应一区、12-强化综合反应二区、13-气升旋流搅拌器、14-接液进强化区、15-推液进强化区、16-强化池空气推流器、2-多级好氧反应池、21-第一好氧反应曝气区、22-第二好氧反应曝气区、23-好氧空气推流区、231-好氧气升推流器、232-好氧吊丝软管、233-好氧转子流量计、24-接液进氧气池区、25-推液进氧气池区、26-鼓风组件、27-栏杆、28-悬吊组件、281-吊丝、282-吊钩、3-供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保证处理池内高效强化反应的发生,利用强化反应与多级曝气联合处理池进行实施。结合图1至图5,强化反应与多级曝气联合处理池,包含强化综合反应池1和与强化综合反应池1连接的多级好氧反应池2。
28.本实施例中,强化综合反应池1包含强化综合反应一区11、强化综合反应二区12、连接于强化综合反应一区11和强化综合反应二区12底部的气升旋流搅拌器13;强化综合反
应一区11和强化综合反应二区12含z形分隔且自循环设置。
29.本实施例中,强化综合反应池1还包含与厌氧反应池连接的接液进强化区14、与接液进强化区14连接的推液进强化区15、设置于推液进强化区15内的强化池空气推流器16;所述推液进强化区15连接强化综合反应一区11和强化综合反应二区12。
30.本实施例中,接液进强化区14和推液进强化区15相邻设置并通过隔挡分区,隔挡底部呈喇叭口设置;强化池空气推流器16设置于推液进强化区15且底部位于喇叭口处。强化综合反应一区11和强化综合反应二区12合围呈方形或长方形,方形或长方形内设置有z形隔挡,z形隔挡底部在强化综合反应池1底部贯通设置。强化综合反应池1底部两侧设置有气升旋流搅拌器13;气升旋流搅拌器13的供气管道3、强化池空气推流器16的供气管道3以及厌氧曝气管的供气管道3串联设置。
31.本实施例中,空气推流技术借助空气扩散装置,向水中扩散压缩空气,使结构内泥水混合物的密度瞬间降低,产生向上的负压动力,抽吸效应,进而抬高了结构断面液位,对混合液产生推动力,实现大水量被推动,液位抬高控制在50-100mm,换算能耗仅为机械回流泵的十分之一,可以实现对进水几十倍至几百倍的稀释,大大提高系统额抗冲击能力,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也保证了池内污染物很小的浓度梯度,进而保证各项生化反应顺利进行。
32.本实施例中,气升旋流搅拌技术代替传统的机械推流搅拌,收集池内厌氧缺氧区产生的气体,再经由布气设备回送到池内,起到气搅拌的作用保证了池内的厌氧环境不会被破环。
33.本实施例中,多级好氧反应池2包含与强化综合反应池1连接的接液进氧气池区24、与接液进氧气池区24连接的推液进氧气池区25、设置于推液进氧气池区25内的好氧空气推流区23、与推液进氧气池区25连接的第一好氧反应曝气区21和第二好氧反应曝气区22;
34.其中,接液进氧气池区24和推液进氧气池区25竖向平行设置,二者之间设置有竖向隔挡;竖向隔挡底部呈喇叭口设置且贯通连接接液进氧气池区24和推液进氧气池区25。
35.本实施例中,第一好氧反应曝气区21和第二好氧反应曝气区22的池底连接有曝气排管,曝气排管采用微孔软管;曝气排管临近强化综合反应池1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悬吊组件28,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有鼓风组件26。好氧空气推流区23包含设置于接液进氧气池区24内的好氧气升推流器231、连接于好氧气升推流器231四角且与池顶可拆卸连接的好氧吊丝281软管232、连接于好氧气升推流器231中部的好氧转子流量计233。好氧空气推流区23并排多组布置;鼓风组件26一侧设置的曝气排管还可拆卸连接有吊杆和供气管道3,吊杆与多级好氧反应池2顶部的栏杆27可拆卸连接。
36.其中,微孔曝气软管产生的气泡直径1mm左右,且上升流速更慢0.4m/h,而传统工艺气泡上升流速1m/h,气泡在池内停留时间更长,保证了氧的利用率,在曝气池内与污泥充分混合,易于备微生物吸附利用,由于培养出的污泥颗粒直径在1mm左右,较传统污泥直径为更小小,所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吸附能力更强,也强化了氧的传递效率,保持了8%/m水深的高传质特性,可节约运行成本50%。
37.本实施例中,在好氧区,通过微孔曝气软管技术使得溶解氧控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0.1-0.3mg/l,在这样的溶解氧条件下,使得氨氧化古菌hj-2b及古菌的另一个菌门aoa得以富集,因古菌对氨氮有更好的亲和力,进而降解速率更高,富集的浓度为传统工艺的2-4
倍,同时使得aob和nob的增殖受到抑制,从而具备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条件,因为好氧区的溶解氧控制在0.1-0.3mg/l,也具备了同步脱氮的条件,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同时具有反硝化能力的聚磷菌在低溶解氧下利用在厌氧区储存的c源pha进行反硝化脱氮和磷吸收。由于no2-积累,回流混合液进入强化反应区时与进水氨氮接触,发生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实现了强化脱氮。因为在好氧区在气升推流器的作用下,对进水进行大回流比稀释,保证了池内污染物梯度的降低,使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更加的平和,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富集,同时也保证了进入强化区的no2-浓度不会太高,保证了厌氧氨氧化菌的生存不会被抑制。
38.其中,在低溶解氧条件下,且污泥颗粒更加密实,沉降性能更好,富集的污泥浓度高达8000mg/l,相比传统工艺污泥浓度2000-4000mg/l,使得微生物的量大大提高,使反应速率更快速,处理负荷更高,使得池容更小,综合节约池容40%以上。更高的污泥浓度抗冲击性能更强。
39.在低溶解氧0.1-0.3mg/l的条件下,改变了菌群胞外荚膜的特性,更利于吸附氧气,进而保障了更高的氧传递效率,同时由于污泥颗粒相对比较密实,氧气又不容易穿透至污泥内层,使得nob菌难以富集,这样短程硝化反硝化得以实现。高污泥浓度下的菌群种类更加丰富,数量更加庞大,保证了极高的去除效率,对于有机物的降解利用共代谢的原理,在微观环境中菌类的食物链更长,从而保证有机物降解更加彻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