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合模具表面清洁装置及压合模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83821发布日期:2023-01-12 21:1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合模具表面清洁装置及压合模具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合模具清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压合模具表面清洁装置及压合模具系统。


背景技术:

2.四门外板表面偶发出现压痕需要返修,申请人通过上下道工序查找发现压合后才出现的压痕,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为底模有杂质导致压痕出现,相应需要自动清洁装置解决偶发压痕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合模具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气源;上气管,所述上气管的入口与所述气源出口连接;阀片,所述阀片设置在所述上气管的出口处;至少一组吹气管,所述至少一组吹气管固定设置在压合模具的压料板上,所述至少一组吹气管的入口通过所述阀片与所述上气管的出口连接,所述至少一组吹气管的出口设置在所述至少一组吹气管的入口的下方。
4.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阀片电连接,所述阀片基于所述控制器的指令连通所述上气管和所述至少一组吹气管。
5.优选地,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计时器的信号驱动所述阀片。
6.优选地,所述阀片采用三位五通阀。
7.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压合模具系统,包括:底模;压料板,所述压料板相对所述底模可移动地设置,所述压料板的侧壁与所述底模的侧壁配合以压合待加工件成型;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气源、上气管、阀片、至少一组吹气管,所述上气管的入口与所述气源出口连接,所述阀片设置在所述上气管的出口处,所述至少一组吹气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压料板上,所述至少一组吹气管的入口通过所述阀片与所述上气管的出口连接,所述至少一组吹气管的出口设置在所述至少一组吹气管的入口的下方。
8.优选地,所述压料板包括第一压料板、第二压料板和第三压料板,所述第一压料板、所述第二压料板和所述第三压料板分别与所述底模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压料板、所述第二压料板和所述第三压料板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设置所述至少一组吹气管。
9.优选地,包括所述至少一组吹气管包括第一组吹气管、第二组吹气管和第三组吹气管,所述第一组吹气管、所述第二组吹气管和所述第三组吹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料板、所述第二压料板和所述第三压料板上。
10.优选地,所述第一组吹气管、所述第二组吹气管和所述第三组吹气管均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且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出气口朝向所述底模。
11.优选地,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阀片电连接,所述阀片基
于所述控制器的指令连通所述上气管和所述至少一组吹气管。
12.优选地,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计时器的信号驱动所述阀片。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合模具表面清洁装置及压合模具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出气管设置在压料板上便于对模具进行实时吹扫,避免模具上存在杂质造成偶发压痕,通过设置控制器和定时器可以实现自动吹扫。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15.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合模具表面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合模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
18.11、气源;12、上气管;13、阀片;14、吹气管;141、第一组吹气管;142、第二组吹气管;143、第三组吹气管;20、底模;30、压料板;31、第一压料板;32、第二压料板;33、第三压料板;40、控制器;50、计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20.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21.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压合模具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气源11;上气管12,上气管12的入口与气源11出口连接;阀片13,阀片13设置在上气管12的出口处;至少一组吹气管,至少一组吹气管14固定设置在压合模具的压料板30上,至少一组吹气管14的入口通过阀片13与上气管12的出口连接,至少一组吹气管14的出口设置在至少一组吹气管14的入口的下方。
22.具体地,如图1所示,气源11用于提供吹扫气流,气源11可以采用鼓风机等动力装置,以可以实现具有一定流速的气体即可。上气管12采用密封管路,上气管12的两端分别连接气源11和阀片13,使气源11流出的气体通过上气管12的入口经阀片13流出,至少一组吹气管14的入口接收从阀片13流出的气体,并通过至少一组吹气管14的出口对压合模具的指定位置进行吹扫。其中,至少一组吹气管14的出口根据吹扫需要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至
少一组吹气管14的出口可移动地设置在压料板30上,以便于手工移动吹扫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片13采用单向阀,通过气源11流出的气体冲开阀片13,以使气流从上气管12流向至少一组吹气管14。
23.在一些实施中,还包括控制器40,控制器40与阀片13电连接,阀片13基于控制器40的指令连通上气管12和至少一组吹气管14。
24.具体地,如图1所示,控制器40采用plc等装置,阀片13采用电磁阀,通过与阀片13的电连接控制阀片13。以实现对吹扫气流流通管路的远程控制,减少人工操作。
2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计时器50,计时器50与控制器40电连接,控制器40接收计时器50的信号驱动阀片13。
26.具体地,如图1所示,计时器50根据预设的时间发出信号,并将信号输出至控制器40,控制器40接收信号,并控制阀片13以连通上气管12和至少一组吹气管14。
27.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片13采用三位五通阀。
28.具体地,至少一组吹气管14包括多个吹气管,多个吹气管通过三位五通阀连接上气管12。
29.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压合模具系统,包括:底模20;压料板30,压料板30相对底模20可移动地设置,压料板30的侧壁与底模20的侧壁配合以压合待加工件成型;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包括气源11、上气管12、阀片13、至少一组吹气管14,上气管12的入口与气源11出口连接,阀片13设置在上气管12的出口处,至少一组吹气管14固定设置在压料板30上,至少一组吹气管14的入口通过阀片13与上气管12的出口连接,至少一组吹气管14的出口设置在至少一组吹气管14的入口的下方。
30.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底模20的侧壁和压料板30的侧壁对应位置压合待加工件以实现对待加工件的成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如图1和图2所示的压料板30仅为示意性结构,并不作为对压料板30的具体结构的限制。清洁装置采用前述压合模具表面清洁装置中的任意一种。其中,至少一组吹气管14至少部分地与压料板30固定连接,并使至少一组吹气管14的出口朝向底模20的预设位置处,以便于对底模20实时吹扫。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压料板30包括第一压料板31、第二压料板32和第三压料板33,第一压料板31、第二压料板32和第三压料板33分别与底模20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一一对应,第一压料板31、第二压料板32和第三压料板33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设置至少一组吹气管14。
32.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压料板31、第二压料板32和第三压料板33分别与底模20的三个侧边一一对应压合待加工件,至少一组吹气管14通过设置在第一压料板31、第二压料板32和第三压料板33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上实现对底模20的吹扫。
3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一组吹气管14包括第一组吹气管141、第二组吹气管142和第三组吹气管143,第一组吹气管141、第二组吹气管142和第三组吹气管143分别设置在第一压料板31、第二压料板32和第三压料板33上。
34.具体地,图2所示,第一组吹气管141、第二组吹气管142和第三组吹气管143分别通过阀片13与上气管12连接,阀片13采用阀岛。第一组吹气管141、第二组吹气管142和第三组吹气管143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与上气管12同时连通或断开。通过第一压料板31、第二压料板32和第三压料板33上分别设置各吹气管实现对底模20预设位置处的同时吹扫或对底模
20上各吹气管对应位置的吹扫。
3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组吹气管141、第二组吹气管142和第三组吹气管143均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且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出气口朝向底模20。
36.具体地,如图2所示,每一组吹气管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出气口分别覆盖对应底模20的一个侧边,通过多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吹扫范围设置覆盖底模20与压料板30对应的各边,实现对影响待加工件成型位置处的杂质的全面吹扫。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装置还包括控制器40,控制器40与阀片13电连接,阀片13基于控制器40的指令连通上气管12和至少一组吹气管14。
38.具体地,如图1所示,控制器40采用plc等装置,阀片13采用电磁阀,通过与阀片13的电连接控制阀片13。以实现对吹扫气流流通管路的远程控制,减少人工操作。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装置还包括计时器50,计时器50与控制器40电连接,控制器40接收计时器50的信号驱动阀片13。计时器50根据预设的时间发出信号,并将信号输出至控制器40,控制器40接收信号,并控制阀片13以连通上气管12和至少一组吹气管14。
40.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