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改性纳米铁颗粒去除水中六价铬的装置

文档序号:34080228发布日期:2023-05-06 23:4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改性纳米铁颗粒去除水中六价铬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改性纳米铁颗粒去除水中六价铬的装置。


背景技术:

1、六价铬,均以含氧酸根的形式存在,在酸性溶液中主要是橙色的cr2o72-,在碱性溶液中主要是黄色的cro42-。在酸性环境中有强氧化性,同时六价铬化合物被列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在水处理的过程中,其有效去除,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2、对比文件cn206328179u一种利用改性纳米铁颗粒去除水中六价铬的装置,虽然能进行简易的过滤吸附,但是只能进行当方面供水,然后进水,整体工序较多,繁杂,整体处理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改性纳米铁颗粒去除水中六价铬的装置。

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利用改性纳米铁颗粒去除水中六价铬的装置,其包括

3、输送箱,其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旋运输机;

4、集中腔,其位于运输箱内,其与螺旋运输机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一侧连接有多个执行管;

5、总管,其一端连接有与执行管相连通的分配管;

6、纯水箱,其位于执行管的下方,其一侧设置有位于地面上的回收箱;

7、滤水机构,其设置有多个,其与执行管相连接;

8、扰动机构,其设置有多个,其转动连接在执行管内;

9、回收管,其一端与执行管相连接,另一端延伸到回收箱内。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水机构包括:

11、导水管,其与执行管相连接,其内部穿插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与导水管的一端螺纹套接;

12、过滤网,其设置有多个,其与过滤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过滤网之间填充有过滤沙;

13、横向管,其与导水管固定连接,其一侧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筒的一侧设置有与横向管相连通的连通孔;

14、集中管,其与横向管相连接,且其一端延伸到纯水箱中。

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扰动机构包括:

16、扰动轴,其与执行管转动连接;

17、破碎锥,其固定套接在扰动轴上;

18、驱动块,其固定套接在扰动轴上,所述驱动块和破碎锥在扰动轴上随机分布。

1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纯水箱的一侧连接有排水管,所述纯水箱的一侧连接有与集中管相连接的稳定条。

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箱的顶部连接有与螺旋运输机相连接的进料管,所述运输箱的底部设置有控制腔。

2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和回收管交错设置。

2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执行管、检测管、横向管上均连接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检测管、执行管、总管上均连接有电磁阀。

2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4、通过多层弯曲的执行管,可以在同一体积内实现多处的工作,增加整体的处理速度,同时多个弯曲,延长处理路径,保证处理的稳定,同时整体上上形成流动的循环处理,减少整体处理的时间,增加处理量,提高整体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改性纳米铁颗粒去除水中六价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改性纳米铁颗粒去除水中六价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机构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改性纳米铁颗粒去除水中六价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机构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改性纳米铁颗粒去除水中六价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箱的一侧连接有排水管,所述纯水箱的一侧连接有与集中管相连接的稳定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改性纳米铁颗粒去除水中六价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箱的顶部连接有与螺旋运输机相连接的进料管,所述运输箱的底部设置有控制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改性纳米铁颗粒去除水中六价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管上连接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和回收管交错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改性纳米铁颗粒去除水中六价铬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管、检测管、横向管上均连接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检测管、执行管、总管上均连接有电磁阀。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改性纳米铁颗粒去除水中六价铬的装置,包括输送箱,其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旋运输机;集中腔,其位于运输箱内,其与螺旋运输机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一侧连接有多个执行管;总管,其一端连接有与执行管相连通的分配管;纯水箱,其位于执行管的下方,其一侧设置有位于地面上的回收箱;滤水机构,其设置有多个,其与执行管相连接;扰动机构,其设置有多个,其转动连接在执行管内,本技术,可以在同一体积内实现多处的工作,增加整体的处理速度,同时多个弯曲,延长处理路径,保证处理的稳定,同时整体上上形成流动的循环处理,减少整体处理的时间,增加处理量,提高整体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士佳,姜春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9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