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1113发布日期:2023-02-28 22:4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处理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净化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污染物在电极上发生直接电化学反应或间接电化学转化,即直接电解和间接电解;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548027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过滤结构,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正面嵌设有玻璃,所述净化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净化箱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净化箱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净化箱的顶部且位于气缸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极,所述电极贯穿至净化箱的内部,所述净化箱的顶部且位于电极之间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净化箱右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净化箱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净化箱的顶部且位于进水管的右侧连通有排气管。
3.上述专利使用时使用时,打开第一阀门7将外部的电化学水通过进水管6送至净化箱1的内部,给电极4通上正负电,通过电极4将水中的离子还原成单质并附着在电极4的表面,待电解完毕后开启气缸5,在气缸5的作用下推动安装板15向下移动,在橡胶刮套16的作用下将附着在电极4表面的单质刮除,开启第二阀门9并通过排水管8将水排出。
4.根据cn215480276u的工作原理与结构描述及其附图可知,在进行水处理时当需要将附着在电极4表面的单质刮除并排除时需要切断正常水处理中水流的正常通过,待极4表面的刮除的单质排出后,再进行正常的持续水处理中的水流通过,这样无疑降低了处理效率。
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处理过滤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处理过滤结构。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水处理过滤结构,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与出水管组,所述出水管组表面连通有排污管组,所述出水管组与排污管组表面分别设有排水控制阀与排污控制阀,所述处理箱内部通过分隔板分成上腔体与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内部分别设有单质刮除组件,所述分隔板顶部开设有渡水孔。
9.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组包括下出水管、上出水管、连接管与主出水管,所述下出水管与上出水管的相同端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主出水管连通在连接管表面中间位置。
10.优选的,所述下出水管、上出水管与连接管连接呈整体的u型状,所述下出水管与上出水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与处理箱内部的上腔体与下腔体连通。
11.优选的,所述排污管组包括下排污管与上排污管,所述下排污管与上排污管分别连通在下出水管与上出水管表面。
12.优选的,所述排水控制阀分别连接在下出水管与上出水管上,所述排污控制阀分别连接在下排污管与上排污管表面。
13.优选的,所述单质刮除组件包括四个电极杆、清理架与气缸,所述清理架套设在电极杆表面,所述气缸连接在处理箱表面,且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延伸至处理箱腔体内部并与清理架连接。
14.优选的,所述清理架包括四个清理环、两个横向连接杆与一个纵向连接杆,两个横向连接杆分别连接在一个纵向连接杆顶部与底部,整体呈工字型,四个所述清理环分别连接在两个横向连接杆对的两端并与电极杆套设。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上下腔体及其内部的处理结构设置,便于对水中的单质进行处理,且在处理的过程中水流能正常流通,不用断流,使用方便,处理效率相对较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处理过滤结构的前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处理过滤结构的后视图;
19.图3为图1的内部结构图;
20.图4为图3中过压渡水组件的结构图。
21.图中:1、处理箱;2、进水管;3、出水管组;31、下出水管;32、上出水管;33、连接管;4、主出水管;5、下排污管;6、上排污管;7、排水控制阀;8、排污控制阀;9、电极杆;10、清理架;11、气缸;12、分隔板;13、渡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参照图1-4,一种水处理过滤结构,包括处理箱1,处理箱1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2与出水管组3,出水管组3表面连通有排污管组,出水管组3与排污管组表面分别设有排水控制
阀7与排污控制阀8,处理箱1内部通过分隔板12分成上腔体与下腔体,上腔体与下腔体内部分别设有单质刮除组件,分隔板12顶部开设有渡水孔13。
27.根据上述,在使用时处理箱1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安装配件与安装位置进行安装,进水管2便于将需要处理的水通入到处理箱1内部的下腔体中,另外经过渡水孔13再进入到上腔体中,同时给单质刮除组件两组电极杆9通上正负电,通过电极杆9将水中的离子还原成单质并附着在电极杆9的表面;同时电解完毕的水从下出水管31流入到连接管33后再从主出水管4流出,此过程中下出水管31上的排水控制阀7打开,上出水管32的排水控制阀7关闭,下排污管5与上排污管6表面的排污控制阀8关闭;
28.另外当需要对附着在电极杆9的表面单质进行清理时,可先清理下腔体中的电极杆9的表面单质:开启气缸11,在气缸11的作用下推动清理架10进行水平移动,使得橡胶质地的清理环在电极杆9表面移动并将附着在电极杆9表面的单质刮除,此过程中,下出水管31上的排水控制阀7关闭,上出水管32的排水控制阀7打开,上排污管6表面的排污控制阀8关闭,下排污管5表面的排污控制阀8打开,这样在下腔体内部流通的水经下出水管31与下排污管5排出,同时携带并将单质排出去,其中下腔体中进入到上腔体内的单质被上腔体内的电极杆9吸附,使得上腔体内的水流正常通过并不含单质;
29.而后再清理上腔体中的电极杆9的表面单质,清理刮除步骤相同,但不同的是,下出水管31上的排水控制阀7打开,上出水管32的排水控制阀7关闭,上排污管6表面的排污控制阀8打开,下排污管5表面的排污控制阀8关闭,这样在上腔体内部流通的水经上出水管31与上排污管5排出,同时携带并将单质排出去,其中上腔体中进入到下腔体内的单质被下腔体内的电极杆9吸附,使得上腔体内的水流正常通过并不含单质。
30.参照图1-4,一种水处理过滤结构,出水管组3包括下出水管31、上出水管32、连接管33与主出水管4,下出水管31与上出水管32的相同端之间通过连接管33连通,主出水管4连通在连接管33表面中间位置。
31.参照图1-4,一种水处理过滤结构,下出水管31、上出水管32与连接管33连接呈整体的u型状,下出水管31与上出水管32远离连接管33的一端与处理箱1内部的上腔体与下腔体连通。
32.参照图1-4,一种水处理过滤结构,排污管组包括下排污管5与上排污管6,下排污管5与上排污管6分别连通在下出水管31与上出水管32表面。
33.参照图1-4,一种水处理过滤结构,排水控制阀7分别连接在下出水管31与上出水管32上,排污控制阀8分别连接在下排污管5与上排污管6表面。
34.参照图1-4,一种水处理过滤结构,单质刮除组件包括四个电极杆9、清理架10与气缸11,清理架10套设在电极杆9表面,气缸11连接在处理箱1表面,且气缸11的伸缩端延伸至处理箱1腔体内部并与清理架10连接。
35.进一步,清理架10的设置便于一次性清理四个电极杆9,清理架10包括四个清理环、两个横向连接杆与一个纵向连接杆,两个横向连接杆分别连接在一个纵向连接杆顶部与底部,整体呈工字型,四个清理环分别连接在两个横向连接杆对的两端并与电极杆9套设。
36.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
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