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纯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83224发布日期:2023-02-04 05:3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纯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纯水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纯水设备。


背景技术:

2.纯水设备是将原水经过过滤和反渗透处理,将其净化为可以直接饮用的纯水。
3.如果将淡水和盐水用一种只能透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半透膜隔开,淡水会自然地透过半透膜至盐水一侧,这种现象称为渗透,当渗透进行到盐水一侧的液面达到某高度而产生压力h,从而抑制了淡水进一步向盐水一侧渗透,渗透的自然趋势被压力h所抵消而达到平衡,这一平衡压力h称为渗透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盐水一侧加上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盐水中的水分就会从盐水一侧渗透到淡水一侧,盐水一侧浓度就增大,即浓缩,这一现象就称为反渗透,反渗透出的纯水纯度较高,因此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工艺。
4.因为在进行预处理时需要使用的前置工艺过多,因此普遍的反渗透纯水设备占用很大的面积,因此需要将其的布局进行改良,使其能够减少使用的土地面积,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纯水设备,其优点是将反渗透纯水设备更合理的进行布局,使其占用更少的土地面积。
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纯水设备,包括:
7.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三排用于安装各部件的安装位;
8.设置于底座第一排安装位、用于对原水流动提供动力的原水泵;
9.设置于底座第一排安装位、用于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并使原水软化的预处理组件;
10.设置于所述底座第三排安装位、用于对原水进行精密过滤去除其中细微杂质的精密过滤器;
11.设置于所述底座第三排安装位、用于对原水进行加压处理的高压泵;
12.设置于所述底座第二排安装位、利用反渗透作用生成纯水的ro反渗透纯水系统,所述原水泵、预处理组件、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和ro反渗透纯水系统按顺序由主水管连通,原水在所述主水管内流动;以及,
13.将生成的纯水进行储存的纯水箱。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原水经过原水泵提供动力,进入第一排的预处理组件,将原水中的杂质去除,在经过预处理组件后,继续在主水管内流动,到达第三排的精密过滤器后,在精密过滤器内去除原水中的细微杂质,在主水管内继续流动,达到高压泵后,高压泵将原水进行加压处理,加压处理后的原水到达第二排的ro反渗透纯水系统,经过反渗透作用产出纯水,纯水进入纯水箱内储存,该装置将各部件根据原水的经过顺序布置在三排上,并将
易碰触受损的ro反渗透纯水系统布置在中间一排,减少其被磕碰的概率,该装置布局合理,减少了占地面积。
1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组件包括沿原水流向顺序设置的:石英砂过滤器、性炭过滤器、以及内部装填有软化剂的软化器。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化器按照原水流动的顺序布置在第一排上,使原水在石英砂过滤器内去除悬浮物、泥沙、杂质等,在活性炭过滤器内去除有机物、游离性余氯、胶体、微粒、微生物、某些金属离子等,在软化器内将原水进行软化,该种布置方式使原水中的杂质按颗粒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去除,布置合理,使原水能得到良好的净化。
17.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精密过滤器内部设置有聚丙烯滤芯。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滤芯能够过滤细微的杂质,同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避免频繁更换。
19.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ro反渗透纯水系统包括:
20.多根并排设置的反渗透罐,所述反渗透罐内同轴设置有筒状的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罐与所述反渗透膜之间形成浓水腔,反渗透膜内形成纯水腔,所述主水管与除位于底部的反渗透罐以外的所述反渗透罐的一端连通,且是与浓水腔连通;
21.与所有所述反渗透罐的纯水腔连通、且与所述主水管处于相对一端的反渗透出水管;
22.将所有所述反渗透罐的浓水腔连通的反渗透连接管;以及,
23.与位于最低的反渗透罐的浓水腔连通的浓水排出管。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经过高压泵加压的原水进入除了最底部反渗透罐的其余所述反渗透罐的浓水腔,再从这些反渗透罐的浓水腔进入最底部的反渗透罐的浓水腔,该种设置方式能够降低纯水的出水速度,避免纯水出水速度过快造成管道内压力过高;高压的原水在反渗透膜处进行反渗透作用,水分子进入纯水腔得到所需的纯水,纯水经过反渗透出水管流出,进入纯水箱内收集,同时浓水腔内会逐渐生成浓度较高的浓水,浓水经过反渗透连接管汇总到位于最底部的反渗透罐,从浓水排出管排出。
2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罐上设置有通过阀门控制开合的取样嘴,所述取样嘴与所述纯水腔连通。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从取样嘴取样取出反渗透形成的纯水,对纯水的水质进行检测,来检查设备是否出现问题。
27.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纯水箱处设置有供水泵和稳压罐,分别用于为纯水提供动力,使其进入用水点和稳定纯水箱内的压力。
2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稳压罐可以稳定纯水箱内的压力,供水泵能够为纯水提供动力,使其流入用水点。
29.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纯水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原水经过原水泵提供动力,进入第一排的预处理组件,将原水中的杂质去除,在经过预处理组件后,继续在主水管内流动,到达第三排的精密过滤器后,在精密过滤器内去除原水中的细微杂质,在主水管内继续流动,达到高压泵后,高压泵将原水进行加压处理,加压处理后的原水到达第二排的ro反渗透纯水系统,经过反渗透作用产出纯水,纯水进入纯
水箱内储存,该装置将各部件根据原水的经过顺序布置在三排上,并将易碰触受损的ro反渗透纯水系统布置在中间一排,减少其被磕碰的概率,该装置布局合理,减少了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的正视图;
3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的俯视图;
3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渗透罐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1、底座;2、支撑架;3、原水泵;4、预处理组件;5、精密过滤器;6、高压泵;7、ro反渗透纯水系统;8、主水管;9、反渗透膜;10、浓水腔;11、纯水腔;12、取样嘴;13、盐箱;14、供水泵;15、稳压罐;41、石英砂过滤器;42、活性炭过滤器;43、软化器;71、反渗透罐;72、反渗透出水管;73、反渗透连接管;74、浓水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36.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7.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纯水设备,包括:
38.底座1,在底座1上焊接固定有支撑架2,底座1上设置有三排用于安装各部件的安装位。
39.请参阅图1和图2,还包括设置在底座1第一排安装上位、用于对原水流动提供动力的原水泵3,原水泵3从原水箱内抽取原水,原水泵3与主水管8连通,原水泵3将原水抽入主水管8中。
40.请参阅图1和图2,还包括设置在底座1第一排安装位上、用于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大颗粒物、有机物、微生物等杂质并使原水软化的预处理组件4;预处理组件4包括沿原水流向顺序设置的:用于除去原水中较大颗粒的悬浮物、泥沙、杂质等的石英砂过滤器41,石英砂过滤器41内填充有石英砂;用于吸附原水中的有机物、游离性余氯、胶体、微粒、微生物、某些金属离子等的活性炭过滤器42,活性炭过滤器42中填充有活性炭;以及内部装填有软化剂、用于将原水软化的软化器43,软化剂内含有氯化钠,由工业粗海盐配制而成,在降低成本的同时,避免使用含碘盐中的碘离子对置换进行干扰,软化器43通过管道连接有盐箱13,用于补充软化器43内的工业粗海盐;石英砂过滤器41、活性炭过滤器42和软化器43均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撑架2上。
41.请参阅图1,还包括设置在底座1第三排安装位上、用于对原水进行精密过滤去除
其中细微杂质的精密过滤器5,精密过滤器5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撑架2上,精密过滤器5内填充有聚丙烯滤芯,聚丙烯滤芯能够过滤细微的杂质,同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避免频繁更换。
42.请参阅图1和图2,还包括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1第三排安装位、用于对原水进行加压处理的高压泵6,高压泵6将原水内冲压。
43.请参阅图1和图3,还包括设置在底座1第二排安装位、利用反渗透作用生成纯水的ro反渗透纯水系统7,原水泵3、预处理组件4、精密过滤器5、高压泵6和ro反渗透纯水系统7按顺序由主水管8连通,主水管8在从第一排安装位进入第三排安装位、从第三排安装位进入第二排安装位时经过多次弯折;ro反渗透纯水系统7包括:
44.多根并排设置的反渗透罐71,在本实例中,设置有四根,反渗透罐71内同轴设置有筒状的反渗透膜9,反渗透罐71与反渗透膜9之间形成浓水腔10,反渗透膜9内形成纯水腔11,主水管8与除位于底部的反渗透罐71以外的反渗透罐71的一端连通,且是与浓水腔10连通,反渗透罐71上设置有通过阀门控制开合的取样嘴12,取样嘴12与纯水腔11连通;与四根反渗透罐71的纯水腔11连通、且与主水管8处于相对一端的反渗透出水管72;将四根反渗透罐71的浓水腔10连通的反渗透连接管73;与位于最低的反渗透罐71的浓水腔10连通的浓水排出管74。
45.请参阅图1和图2,还包括将生成的纯水进行储存的纯水箱,反渗透出水管72内流出的纯水流入纯水箱内,纯水箱处设置有供水泵14和稳压罐15,分别用于为纯水提供动力,使其进入用水点和稳定纯水箱内的压力。
46.使用过程简述:原水泵3从原水箱内抽取原水,使其流入主水管8中,进入第一排的预处理组件4,石英砂过滤器41、活性炭过滤器42、软化器43按照原水流动的顺序布置在第一排上,使原水在石英砂过滤器41内去除悬浮物、泥沙、杂质等,在活性炭过滤器42内去除有机物、游离性余氯、胶体、微粒、微生物、某些金属离子等,在软化器43内将原水进行软化,该种布置方式使原水中的杂质按颗粒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去除,布置合理,使原水能得到良好的净化,在经过预处理组件4后,继续在主水管8内流动,到达第三排的精密过滤器5后,在精密过滤器5内去除原水中的细微杂质,在主水管8内继续流动,达到高压泵6后,高压泵6将原水进行加压处理,加压处理后的原水到达第二排的ro反渗透纯水系统7,经过反渗透作用产出纯水,纯水进入纯水箱内储存,浓水从浓水排出管74排出设备,该装置将各部件根据原水的经过顺序布置在三排上,并将易碰触受损的ro反渗透纯水系统7布置在中间一排,减少其被磕碰的概率,该装置布局合理,减少了占地面积。
4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反渗透纯水设备更合理的进行布局,使其占用更少的土地面积。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48.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