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投放絮凝剂的污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9120发布日期:2023-03-01 00:3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匀投放絮凝剂的污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均匀投放絮凝剂的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原理是将植物纤维原料制成纸浆,再通过漂絮法将植物纤维一层一层堆积在篾席上,经晾晒干燥形成一张张纸。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至今,造纸技术仍然是基于造纸术的基本原理,而通过工艺的改良,往往在纸浆中需要根据生产的纸张需求加入各种不同的材料,导致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而污水中往往参杂有大量的污泥,给环境带来的相当大的污染。
3.在处理污泥时,需要先将污泥从污水中分离,而仅通过自然沉淀的方法难以分离干净,并且分离时间长,现有技术中,在污水中加入絮凝剂,通过搅拌的方式用絮凝剂加速固液分离,使其快速沉淀,由于絮凝剂的化学特性,特别是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三致”效应(致崎、致癌、致突变),长期接触会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因此均采用自动投放的方式定时定量的加入絮凝剂,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只固定设置有一个出料口进行投放,致使絮凝剂的投放位置固定,仅为一点投放,在添加絮凝剂时加料不均匀,使部分污泥不能被去除,而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023107571.5,一种纸浆造纸污泥处理装置,包括顶部为敞口设置的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絮凝剂料斗,所述絮凝剂料斗的底部与箱体的底部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柱体,所述絮凝剂料斗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柱体传动连接,所述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轨道板,轨道板的底部滑动安装有往复块,所述柱体上滑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横轴,所述横轴的两端贯穿柱体,横轴的一端与往复块固定连接,所述横轴另一端固定有竖管,所述柱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与絮凝剂料斗的内部连通,所述柱体的一侧安装有输送管,输送管一端连接有波纹管,波纹管的一端与竖管连接,所述输送管与出料槽的底部连接,所述输送管内和出料槽之间转动安装有输送螺杆,所述轨道板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输送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竖管的一侧安装有定位块,定位块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搅拌杆,所述箱体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出料管,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滑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限流板,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有两个竖板,竖板抵靠于出料管的一端,竖板上滑动安装有升降块,限流板的底部与升降块传动连接。该专利通过旋转和水平移动的方式将固定的点投放变成线投放,从而覆盖整个污水面,但采用波纹管连接,波纹管长期反复伸缩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其寿命短,设备故障率高,并且线投放扔有投放盲区,依然有加料不均匀现象,同样会导致小部分污泥不能被去除,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匀投放絮凝剂的污泥处理装置,絮凝剂的投放面积覆盖整个污水面,加料均匀,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均匀投放絮凝剂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沉降塔、安装架和搅拌机构,沉降塔的顶部开口,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沉降塔的顶部,搅拌机构旋转安装于安装架,搅拌机构设置有搅拌驱动组件和搅拌转轴,搅拌转轴旋转安装于安装架且伸入沉降塔的内部,搅拌驱动组件与搅拌转轴传动连接,搅拌轴的上部设置有投放机构,投放机构包括投料筒、旋转门和投放调节组件,投料筒的内部设置有储料腔室,投料筒的第一端与搅拌轴连接,投料筒的第二端延伸至沉降塔的外缘,搅拌转轴的上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进料通道,进料通道与储料腔室连通,投料筒的一侧沿投料筒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投放口,旋转门旋转安装于投料筒且盖合于投放口上,投放调节组件与旋转门传动连接,安装架还设置有供料机构,供料机构设置有供料管,供料管插入进料通道内。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旋转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外侧面的中心部设置有连接杆,投料筒的第二端的外侧面开设有穿杆孔,连接杆穿过穿杆孔且与穿杆孔旋转配合,第二连接板的外缘设置有连接凸台,投料筒的内壁对应第二连接板的位置开设有环形槽,连接凸台旋转安装于环形槽内,第二连接板的中部还开设有用于供絮凝剂穿过的穿料孔。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投放调节组件包括投放调节电机、投放传动齿轮和投放驱动齿轮,投放调节电机固定安装在投料筒的外侧壁,投放驱动齿轮固定安装于投放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投放传动齿轮固定安装于连接杆上,投放传动齿轮和投放驱动齿轮相互齿合,以实现驱动旋转门控制投放口的开合大小调节投放量。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连接杆的外端部旋转安装有支撑轮,安装架沿沉降塔的上部边缘设置有环形轨道,支撑轮与环形轨道滑动配合。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进料通道的下部设置有导料斜面,以实现将絮凝剂引导至储料腔室内。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供料机构包括储料箱、供料螺旋杆、供料驱动电机和供料管,储料箱通过储料支架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供料管连接于储料箱的底部,供料螺旋杆竖直旋转安装于储料箱的内部,供料螺旋杆位于供料管的正上方,供料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储料箱的上端面,供料驱动电机与供料螺旋杆传动连接,储料箱的上端面还开设有装料口,装料口设置有装料漏斗。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搅拌机构包括搅拌驱动组件、搅拌转轴和多个搅拌叶片组,各个搅拌叶片组沿搅拌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搅拌转轴上,各个搅拌叶片组分别位于沉降塔的内部,每个搅拌叶片组包括多个搅拌叶片,各个搅拌叶片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搅拌轴上。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搅拌驱动组件包括搅拌驱动电机、搅拌传动齿轮和搅拌驱动齿轮,搅拌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架,搅拌驱动齿轮固定安装于搅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搅拌传动齿轮套设于搅拌转轴的上部,搅拌驱动齿轮与搅拌传动齿轮相互齿合。
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沉降塔的下部为漏斗形状,沉降塔的上部连接有进水管,沉降塔的下部连接有出水管,沉降塔的下端面连接有出泥管,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控制阀,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控制阀,出泥管上设置有出泥控制阀。
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污泥处理装置还设置有控制电路,进水控制阀、出水控制
阀、出泥控制阀、搅拌驱动组件、投放调节组件和供料机构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出泥管的内壁设置有用于检测污泥和水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接收端和发射端,接收端和发射端分别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接收端和发射端相向设置。
15.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通过旋转旋转门打开投放口,投放口横跨沉降塔的半径,并且投放机构随搅拌转轴旋转从线投放转变为覆盖整个污水面的面投放,增加投放面积,投放絮凝剂更加均匀,进一步促进絮凝剂与污水混合反应,提高反应速度;投放机构与搅拌转轴一体化结构,无柔性材料连接,结构强度更高,可靠性更强,投放机构无需独立的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结构简单,成本低,故障率低;在投放絮凝剂时,通过旋转旋转门的角度控制开合投放口的大小,从而控制投放速度和投放量,控制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部放大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转轴和投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转轴和投放机构的分解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投放机构闭合投放口的截面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投放机构打开投放口的截面图。
24.图中:
25.1沉降塔、11进水管、12进水控制阀、13出水管、14出水控制阀、15出泥管、16出泥控制阀;
26.2安装架、21环形轨道;
27.31搅拌转轴、311进料通道、312导料斜面、32搅拌叶片、33搅拌驱动电机、 34搅拌传动齿轮、35搅拌驱动齿轮;
28.4投放机构、41投料筒、411储料腔室、412投放口、413穿杆孔、414环形槽、42旋转门、421第一连接板、422连接杆、423第二连接板、424连接凸台、425穿料孔、43支撑轮、44投放调节电机、45投放传动齿轮、46投放驱动齿轮;
29.5供料机构、51供料管、52储料箱、53供料螺旋杆、54供料驱动电机、55 装料漏斗、56储料支架;
30.61接收端、62发射端。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2.一种均匀投放絮凝剂的污泥处理装置,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沉降塔1、安装架2和搅拌机构,沉降塔1的顶部开口,安装架2固定安装于沉降塔1的顶部,搅拌机构旋转安装于安装架2,搅拌机构设置有搅拌驱动组件和搅拌转轴31,搅拌转轴31旋转安装于安装架2且伸入沉降塔1的内部,搅拌驱动组件与搅拌转轴31传动连接,搅拌轴的上部设置有投放机构
4,投放机构4包括投料筒41、旋转门42和投放调节组件,投料筒41的内部设置有储料腔室411,投料筒41 的第一端与搅拌轴连接,投料筒41的第二端延伸至沉降塔1的外缘,搅拌转轴 31的上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进料通道311,进料通道311与储料腔室411连通,投料筒41的一侧沿投料筒4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投放口412,旋转门42旋转安装于投料筒41且盖合于投放口412上,投放调节组件与旋转门42传动连接,安装架2还设置有供料机构5,供料机构5设置有供料管51,供料管51插入进料通道311内。
33.传统的污泥处理装置仅通过固定的一个点投放絮凝剂,导致絮凝剂投放不均匀,使其不能够与污水充分反应,导致部分污泥不能被去除,而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旋转门42打开投放口412,投放口412横跨沉降塔1的半径,并且投放机构4随搅拌转轴31旋转从线投放转变为覆盖整个污水面的面投放,增加投放面积,投放絮凝剂更加均匀,进一步促进絮凝剂与污水混合反应,提高反应速度;投放机构4与搅拌转轴31一体化结构,无柔性材料连接,结构强度更高,可靠性更强,投放机构4无需独立的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结构简单,成本低,故障率低;在投放絮凝剂时,通过旋转旋转门42的角度控制开合投放口412的大小,从而控制投放速度和投放量,控制更加精准。
34.具体地,如图5所示,旋转门4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21和第二连接板423,第一连接板421的外侧面的中心部设置有连接杆422,投料筒 41的第二端的外侧面开设有穿杆孔413,连接杆422穿过穿杆孔413且与穿杆孔 413旋转配合,第二连接板423的外缘设置有连接凸台424,投料筒41的内壁对应第二连接板423的位置开设有环形槽414,连接凸台424旋转安装于环形槽414 内,第二连接板423的中部还开设有用于供絮凝剂穿过的穿料孔425。旋转门42 旋转安装于投料筒41的内部,当供料机构5对投放机构4供料时,絮凝剂从进料通道311穿过穿料孔425进入储料腔室411并装满储料腔室411,在投放絮凝剂时,投放调节组件通过驱动连接杆422旋转旋转门42,从而将投放口412打开,使储料腔室411内的絮凝剂从投放口412掉落至沉降塔1内,旋转门42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杆422和连接凸台424与投料筒41连接,不阻碍絮凝剂进入储料腔室411的同时保证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35.具体地,如图3至图5所示,投放调节组件包括投放调节电机44、投放传动齿轮45和投放驱动齿轮46,投放调节电机44固定安装在投料筒41的外侧壁,投放驱动齿轮46固定安装于投放调节电机44的输出轴上,投放传动齿轮45固定安装于连接杆422上,投放传动齿轮45和投放驱动齿轮46相互齿合,以实现驱动旋转门42控制投放口412的开合大小调节投放量。投放调节电机44带动投放驱动齿轮46旋转,从而驱动投放传动齿轮45带动连接杆422旋转旋转门42,从而打开或闭合投放口412,在使用过程中,为使絮凝剂能够充分与污水反应,还需控制絮凝剂的投放速度和投放量,若投放速度过快,则导致絮凝剂难以与污水充分混合,造成絮凝剂的浪费;若投放速度过慢,则导致处理速度慢,效率低,因此需要精准控制絮凝剂的投放速度,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开合旋转门42的角度,从而调节投放口412的开合大小,进而精准的控制絮凝剂的投放速度和投放量,使絮凝剂与污水达到最佳的反应条件。
36.具体地,连接杆422的外端部旋转安装有支撑轮43,安装架2沿沉降塔1 的上部边缘设置有环形轨道21,支撑轮43与环形轨道21滑动配合。支撑轮43 对投料筒41的外端部提供支撑力,使得投料筒41的两端均得到相应的支撑,保证搅拌转轴31的旋转稳定性,从而提高整机可靠性。
37.具体地,进料通道311的下部设置有导料斜面312,以实现将絮凝剂引导至储料腔室411内。絮凝剂从进料通道311进入储料腔室411时,导料斜面312起到引导的作用,防止絮凝剂在进料通道311的底部堆积发生堵塞,提高稳定性。
38.具体地,供料机构5包括储料箱52、供料螺旋杆53、供料驱动电机54和供料管51,储料箱52通过储料支架56固定安装于安装架2,供料管51连接于储料箱52的底部,供料螺旋杆53竖直旋转安装于储料箱52的内部,供料螺旋杆 53位于供料管51的正上方,供料驱动电机54固定安装于储料箱52的上端面,供料驱动电机54与供料螺旋杆53传动连接,储料箱52的上端面还开设有装料口,装料口设置有装料漏斗55。絮凝剂通过装料漏斗55倒入储料箱52内进行储存,无需人工手动对投放机构4供料,使用更加方便,减少身体与絮凝剂接触时间,在供料机构5对投放机构4供料时,供料驱动电机54驱动供料螺旋杆53旋转,供料螺旋杆53的下端部插入供料管51内,储料箱52内的絮凝剂在供料螺旋杆53的作用下进入供料管51,防止絮凝剂堵塞供料管51,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储料箱52的下部为漏斗形状,絮凝剂通过重力聚集在供料管51的上管口,絮凝剂能够在供料螺旋杆53的作用下全数进入供料管51内,防止絮凝剂残留在储料箱52内导致变质。
39.具体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驱动组件、搅拌转轴31和多个搅拌叶片组,各个搅拌叶片组沿搅拌转轴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搅拌转轴31上,各个搅拌叶片组分别位于沉降塔1的内部,每个搅拌叶片组包括多个搅拌叶片32,各个搅拌叶片32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搅拌轴上。多个搅拌叶片组均匀分布在沉降塔内,保证搅拌叶片32充分推动污水流动,使污水产生旋涡与絮凝剂充分接触反应。
40.具体地,搅拌驱动组件包括搅拌驱动电机33、搅拌传动齿轮34和搅拌驱动齿轮35,搅拌驱动电机33固定安装于安装架2,搅拌驱动齿轮35固定安装于搅拌驱动电机33的输出轴上,搅拌传动齿轮34套设于搅拌转轴31的上部,搅拌驱动齿轮35与搅拌传动齿轮34相互齿合。由于絮凝剂需要从搅拌转轴31的上端部进入,因此搅拌传动齿轮34套设于搅拌转轴31上,搅拌驱动电机33同时驱动搅拌转轴31和投放机构4旋转,投放机构4无需单独的驱动机构驱动,结构简单,成本低。而进料通道311的内径大于供料管51的外径,使进料通道311 的内壁与供料管51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防止搅拌转轴31旋转时与供料管51 摩擦。
41.具体地,沉降塔1的下部为漏斗形状,沉降塔1的上部连接有进水管11,沉降塔1的下部连接有出水管13,沉降塔1的下端面连接有出泥管15,进水管11 上设置有进水控制阀12,出水管13上设置有出水控制阀14,出泥管15上设置有出泥控制阀16。在进行污水处理前,打开进水控制阀12并关闭出泥控制阀16 和出水控制阀14,污水从进水管11进入沉降塔1内部,当污水充满沉降塔1后关闭进水控制阀12,然后启动搅拌驱动电机33带动搅拌转轴31和投放机构4 旋转;在搅拌转轴31旋转的同时,投放调节电机44驱动旋转门42旋转打开投放口412,将絮凝剂均匀投放至污水中;完成反应沉淀后,污泥从污水中分离并沉淀在沉降塔1的底部,先打开出泥控制阀16将污泥从出泥管15排出,当污泥排出后关闭出泥控制阀16并打开出水控制阀14将污泥剥离出的污水从出水管13 排出。
42.污泥处理装置还设置有控制电路,进水控制阀12、出水控制阀14、出泥控制阀16、搅拌驱动组件、投放调节组件和供料机构5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出泥管15的内壁设置有用于检测污泥和水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接收端61 和发射端62,接收端61和发射端62分别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接收端61和发射端62相向设置。进水控制阀12、出水控制阀14和
出泥控制阀16均采用电磁阀,通过控制电路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无需人工操作,而在打开出泥控制阀16排出污泥时,检测机构对出泥管15内的介质进行判断,发射端62发射光信号,而接收端61接收发射端62发射的光信号,当污泥流经出泥管15时阻挡接收端61 接收光信号,检测机构向控制电路发送污泥通过信号,而当处理后的污水流经出泥管15时光信号穿过污水被接收端61接收,检测机构向控制电路发送污水通过信号,控制电路则随即关闭出泥控制阀16并打开出水控制阀14,全自动控制,无需人工介入,使用更加方便。
43.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