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01257发布日期:2023-01-03 23:4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水体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2.河道水体污染是指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排水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河流,超过河流的自净能力,引起水质恶化和生物群落变化的现象。水质恶化后会增加藻类植物的繁殖速度,进一步加快了水体污染的速度。为了保护水系环境,需要对河道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避免河道水体污染对河流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传统的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净化处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多数是由人工乘船对河面的污染物(生活废弃物、藻类等)进行打捞,但是无法对污染物起到及时的拦截作用,即使对中上游的污染物进行了打捞,仍然会有部分污染物随着水流进入河流的下游,大大降低了净化修复的效果;鉴于此,我们提出能够对中上游污染物进行拦截并以此提高水体净化修复效果的一种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净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能够对中上游污染物进行拦截并以此提高水体净化修复效果的一种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净化系统。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净化系统,包括上游蓄水区、中游净化区和下游排水区,所述中游净化区通过水泥坝分隔有若干静置区间,每个所述静置区间的进水处均固定安装有消毒液添加管道,每个所述静置区间的排水处均固定安装有单级闸门,每个所述单级闸门与相匹配的消毒液添加管道之间均设有若干淤泥抽离管道,若干所述淤泥抽离管道上共活动套设有若干漂浮物拦截装置。
6.优选的,所述消毒液添加管道上固定安装有若干分流管,每个所述分流管的底端均与水泥浇筑的河床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分流管上均开凿有至少三个呈等距设置的排液口,采用分流方式能够让消毒液快速分散至河水中,加快消毒效率。
7.优选的,每个所述淤泥抽离管道的底端均与水泥浇筑的河床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淤泥抽离管道上均开凿有若干淤泥进入口,便于将河床上的淤泥抽出,防止大量淤泥堆积导致河水恶臭。
8.优选的,每个所述漂浮物拦截装置均包括u型框,若干所述u型框均设置在静置区间内,每个所述u型框上均固定安装有拦截网,通过拦截网可以对污染物进行拦截处理,防止污染物随着河水流动至下游。
9.优选的,每个所述u型框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泡沫板,每个所述泡沫板均设置在靠近u型框顶端开口的位置,确保u型框的下半部分能够沉浸在水位下方。
10.优选的,每个所述u型框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筒,每个所述限位套筒均活动套接在相匹配的淤泥抽离管道上,可以对u型框起到限位作用,防止u型框随
着河水流动。
11.优选的,所述上游蓄水区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出水端固定安装有多级闸门,通过蓄水池能够对河道进行蓄水,方便调节水位,在中游水位低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补充水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漂浮物拦截装置可以对生活垃圾以及藻类进行拦截,防止污染物流动至河流下游,在水体修复净化过程中,只需要在中上游对拦截的污染物进行集中打捞处理,即可改善河道水体富营养化的状况,降低河水发臭的几率,有效提高了水体净化修复的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漂浮物拦截装置和淤泥抽离管道位置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漂浮物拦截装置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消毒液添加管道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上游蓄水区;11、蓄水池;12、多级闸门;2、中游净化区;21、消毒液添加管道;211、分流管;212、排液口;22、静置区间;23、漂浮物拦截装置;231、u型框;232、限位套筒;233、拦截网;234、泡沫板;24、淤泥抽离管道;241、淤泥进入口;25、单级闸门;3、下游排水区。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19.实施例一
20.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净化系统,包括上游蓄水区1、与上游蓄水区1连通的中游净化区2以及与中游净化区2连通的下游排水区3,上游蓄水区1使用水泥浇筑有蓄水池11,并且蓄水池11的排水处安装有多级闸门12,采用多级闸门12便于调节蓄水池11内部的水位,在枯水期可以增加蓄水池11的蓄水能力,而在丰水期则可以增加蓄水池11的排水能力,保证了中下游的供水;中游净化区2通过水泥坝分隔有大量的静置区间22,每个静置区间22的进水处均固定安装有消毒液添加管道21,便于将消毒液投放至水体中,方便对污染的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每个静置区间22的排水处均固定安装有单级闸门25,采用多个静置区间22能够对河道内的水体进行分区净化处理,提高处理效果;每个静置区间22内的河床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淤泥抽离管道24,每个淤泥抽离管道24的底部管壁上均开凿有大量的淤泥进入口241,使用软管将外部的淤泥泵的进口对接在淤泥抽离管道24内,方便将河床上的淤泥抽出;静置区间22内还设置有大量的漂浮物拦截装置23,每个漂浮物拦截装置23均漂浮在水面上,每个漂浮物拦截装置23均由u型框231以及u型框231上固定安装的拦截网233组成,并且拦截网233的部分沉浸在河道最高水位的下方。
21.进一步的,消毒液添加管道21上焊装有若干分流管211,每个分流管211的底部均与水泥浇筑的河床固定连接为一体,采用分流管211能够让消毒液以横向扩散的方式快速融入河水中,每个分流管211上均开凿有至少三个呈等距设置的排液口212,采用纵向分布的排液口212,能够让消毒液以纵向扩散的方式快速融入河水中,能够加快消毒液与河水融
为一体的效率,并且能够提高消毒效果。
22.本实施例中,通过蓄水池11可以在上游蓄水区1存储足够的河水,由于上游水源被污染的几率低,故而无需在上游蓄水区1进行水体净化修复处理,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可以通过多级闸门12对蓄水池11的排放量进行调节,确保上游的水源能够对中下游的水体起到冲刷作用,有利于净化后的水体流通;通过u型框231以及拦截网233可以对静置区间22内的污染物(生活垃圾、藻类等)进行拦截处理,防止污染物随着水流流动至下游,相对于传统的人工乘船打捞污染物而言,能够减少污染物进入下游的几率,能够降低污染面积扩散的几率,对漂浮物拦截装置23内聚集的污染物进行集中打捞处理,还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当需要对河床上的淤泥进行清理时,可以先将软管插入淤泥抽离管道24内部,再将软管的另外一端对接在外部安装的淤泥泵的进口端,方便将河床的淤泥抽出,避免淤泥长期堆积导致河水恶臭,有效提高了水体净化修复的效果。
23.实施例二
24.如图2-3所示,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了若干u型框231,每个u型框23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均捆绑有泡沫板234,每个泡沫板234均靠近u型框231的顶端开口,并且每个u型框231的内侧壁上均焊装有限位套筒232,每个限位套筒232均活动套接在对应设置的淤泥抽离管道24上。
25.本实施例中,通过泡沫板234能够为u型框231提供浮力,确保u型框231能够跟随水位进行浮动,无需人工对其进行手动调节,通过限位套筒232可以将u型框231套接在淤泥抽离管道24上,这样一来,可以对u型框231起到限位作用,确保u型框231能够沿着淤泥抽离管道24进行上下移动,并且可以防止水流带动u型框231横向移动,避免u型框231被水流冲走。
26.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