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低溶氧生化池的增强脱氮澄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0055发布日期:2023-06-29 16:4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低溶氧生化池的增强脱氮澄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低溶氧生化池的增强脱氮澄清结构。


背景技术:

1、在自然环境中,氮循环中物质元素的交换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由于人类对自然界活动的过度干预,平衡的状态被破坏,导致硝酸盐在水环境中的含量日益增加。其中,水体富营养化是最典型的案例。对于使用传统生物处理法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中硝态氮含量较高,因此,硝态氮的去除已成为研究热点课题,这是从根源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方式之一。

2、目前水中硝态氮的去除方式主要分为物化法和生物法。物化法主要包括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和蒸馏法等,这些方法脱氮效果好,但是成本较为昂贵。生物法是目前主流的污水厂脱氮方式,主要采用好氧区硝化和厌氧区异养反硝化过程,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从而完成脱氮。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仍然有较多不足:一方面,传统异养反硝化阶段通常需要污水处理厂额外投加有机碳源作为还原硝态氮的电子供体以及供给微生物生长,不仅增加了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而且也带来了出水化学需氧量超标的风险;另一方面,化学药剂的大量投加必定生成大量的剩余污泥,极大地增加了污泥的处理处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低溶氧生化池的增强脱氮澄清结构,可以解决物化法成本昂贵的问题;解决传统异养反硝化需要额外投加有机碳源,增加运行成本,易造成出水cod超标的问题;解决投加大量化学药剂导致的生成大量剩余污泥,增加污泥处置成本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3、一种适用于低溶氧生化池的增强脱氮澄清结构,所述澄清结构包括:

4、低溶氧生化池;

5、至少一个填料载体,位于所述低溶氧生化池内,用于盛放填料;

6、所述填料载体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填料板与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填料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填料板与所述第二填料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7、硫自养生物滤料,位于所述第一填料板与所述第二填料板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澄清结构还包括集水器;

9、所述集水器位于所述低溶氧生化池内,且位于所述填料载体上方。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澄清结构还包括气洗装置;

11、所述气洗装置位于所述低溶氧生化池内,用于对所述低溶氧生化池内进行清洗。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洗装置为移动式气洗装置。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呈30°-60°夹角。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料板与所述第二填料板沿所述低溶氧生化池从下至上方向数量依次增多。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澄清结构还包括孔板,所述第一填料板与所述第二填料板上均具有孔板,所述孔板用于过水过气。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孔板的气孔的孔径沿所述低溶氧生化池从下至上方向依次增大。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填料载体的底部距离所述低溶氧生化池内壁底部预设距离。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距离能使所述移动式气洗装置对所述填料载体的底部进行清洗。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低溶氧生化池的增强脱氮澄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低溶氧生化池的增强脱氮澄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结构还包括集水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低溶氧生化池的增强脱氮澄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结构还包括气洗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低溶氧生化池的增强脱氮澄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洗装置为移动式气洗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低溶氧生化池的增强脱氮澄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呈30°-60°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低溶氧生化池的增强脱氮澄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板与所述第二填料板沿所述低溶氧生化池从下至上方向数量依次增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低溶氧生化池的增强脱氮澄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结构还包括孔板,所述第一填料板与所述第二填料板上均具有孔板,所述孔板用于过水过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低溶氧生化池的增强脱氮澄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的气孔的孔径沿所述低溶氧生化池从下至上方向依次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低溶氧生化池的增强脱氮澄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载体的底部距离所述低溶氧生化池内壁底部预设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低溶氧生化池的增强脱氮澄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能使所述移动式气洗装置对所述填料载体的底部进行清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低溶氧生化池的增强脱氮澄清结构,包括:低溶氧生化池;至少一个填料载体,位于低溶氧生化池内,用于盛放填料;填料载体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填料板与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填料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第一填料板与第二填料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硫自养生物滤料,位于第一填料板与第二填料板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本技术将硫自养生物滤料与低溶氧生化池的澄清区结合,通过在澄清区填料载体内放置硫自养生物滤料,利用硫自养反硝化降解NO<subgt;3</subgt;‑N,无需外加碳源,无COD超标问题,同时节约占地面积,解决生化出水TN易超标的问题,可达到更高出水标准;硫自养生物滤料可被充分利用,不易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冰,胡伟,黄书培,卢祺,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恩格拜(武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