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1204发布日期:2023-04-19 22:1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井下水回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在煤炭采掘过程中会涌出大量井下水,这些井下水中含有大量煤泥与杂质,无论是外排还是回用,都需要进一步进行处理,现有的大多使用沉淀池对井下水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的沉淀池大多无法对井下水表面漂浮的油污进行处理,往往还需要进行二次处理,导致工序较为复杂,且井下水中的煤泥粘性较大,流动性较差,容易造成排泥管堵塞,需要频繁进行清洗,对沉淀效率造成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絮凝池,所述沉淀池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池,所述收集池远离沉淀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油污池,所述絮凝池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沉淀池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收集池相连通,所述收集池的下端安装有阀体。

3、优选地,所述沉淀池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沉泥锥,所述沉淀池的下方设有排泥管,且多个沉泥锥均与排泥管相连通,所述沉淀池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面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排泥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旋杆,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与螺旋杆相连接。

4、优选地,所述絮凝池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剂料管,所述絮凝池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

5、优选地,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斜板。

6、优选地,所述收集池与油污池的下端均为锥形。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8、1、每运行一段时间后,关闭阀体,收集池内的液面便会逐渐升高,从而使得上层油污溢过池壁并流入油污池内,从而完成对油污的分离,无需进行二次处理,提高处理效率;

9、2、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能够通过传动轴带动搅拌叶进行转动,从而搅动絮凝池内的井下水与絮凝剂,使其混合均匀,保证井下水在沉淀池内的沉淀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1),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絮凝池(2),所述沉淀池(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池(3),所述收集池(3)远离沉淀池(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油污池(4),所述絮凝池(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管(5),所述沉淀池(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溢流堰(6),所述溢流堰(6)与收集池(3)相连通,所述收集池(3)的下端安装有阀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沉泥锥(8),所述沉淀池(1)的下方设有排泥管(9),且多个沉泥锥(8)均与排泥管(9)相连通,所述沉淀池(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下端面安装有第一电机(11),所述排泥管(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旋杆(12),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13)与螺旋杆(1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絮凝池(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剂料管(14),所述絮凝池(2)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16),所述传动轴(16)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斜板(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收集池(3)与油污池(4)的下端均为锥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涉及井下水回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沉淀池,沉淀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絮凝池,沉淀池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池,收集池远离沉淀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油污池,絮凝池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沉淀池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溢流堰,溢流堰与收集池相连通,收集池的下端安装有阀体,效果是每运行一段时间后,关闭阀体,收集池内的液面便会逐渐升高,从而使得上层油污溢过池壁并流入油污池内,从而完成对油污的分离,无需进行二次处理,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邱为农,张康兵,左作平,曹义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金焰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