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式废水高效脱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4060发布日期:2023-04-19 12:0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式废水高效脱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废水脱氮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装箱式废水高效脱氮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农村污水处理在全面推进,很多地区要求建设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但是,农村情况变化大,人口、水量的不确定性很大,若采用土建构筑物,不仅投资巨大,且一旦建成其处理负荷不易调节;而采用集装箱式的处理设备,不仅安装简单,且投资较小。为保证污水处理设备的出水质量达标,不仅需要合理的处理工艺流程,而且避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短流现象亦是尤为重要。

2、在中国专利cn202020954820.5中,介绍了一种集装箱式深度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其中,该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池体之间设置竖向延伸至箱体底部的通道,且各个通道交错设置,使得污水处理过程形成水力流型的推流方式,以达到避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短流现象的目的,然而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该结构在使用时,其内部的污泥的沉降效果不佳,反硝化反应进行比较缓慢,最后脱氮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式废水高效脱氮装置,通过在一级好氧池和沉淀池之间加设缺氧池和好氧池,增设的缺氧池能对前部一级好氧池流入的混合液中的硝酸根(no3-)和氮离子在反硝酸菌作用下进行方硝化脱氮,使得本装置的脱氮率高达90%-95%,增设的好氧池结构能够提高流出混合液中的do浓度,防止在沉淀池内因缺氧产生反硝化,干扰后续污泥的沉降,从而改善了沉淀池中污泥的沉降性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装箱式废水高效脱氮装置,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一端与气浮池连通,所述气浮池的一端与一级好氧池连通,所述一级好氧池的一端与缺氧池连通,所述缺氧池的一端与好氧池连通,所述好氧池的一端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的底端与压缩结构连通,所述沉淀池的一端与生物反应池连通,所述生物反应池的一端与二级好氧池连通,所述二级好氧池的一端与污泥沉淀池连通,所述二级好氧池、好氧池和一级好氧池的底端均与曝气管连通。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物反应池内设置有厌氧行脱氮生物反应器结构。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缺氧池中设置有反硝化菌。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泵结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组所述曝气管均与外侧的气体发生装置连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和污泥沉淀池的一端均与污泥脱水结构连通,污泥脱水结构的一端与压缩结构连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装置中,通过在一级好氧池和沉淀池之间加设缺氧池和好氧池,增设的缺氧池能对前部一级好氧池流入的混合液中的硝酸根(no3-)和氮离子在反硝酸菌作用下进行方硝化脱氮,使得本装置的脱氮率高达90%-95%,增设的好氧池结构能够提高流出混合液中的do浓度,防止在沉淀池内因缺氧产生反硝化,干扰后续污泥的沉降,从而改善了沉淀池中污泥的沉降性能。

11、2、本装置中,通过多采用硝化一反硝化作用的生物脱氮法,即先在好氧条件下利用废水中硝化细菌将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硝化阶段),然后在缺氧条件下(溶解氧小于0.5mg/l),利用废水中大量将成气态氮及其他最终气体产物并释放到大气中,且在缺氧池中加设有大量的反硝化细菌,提高脱氮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集装箱式废水高效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1),所述调节池(1)的一端与气浮池(2)连通,所述气浮池(2)的一端与一级好氧池(3)连通,所述一级好氧池(3)的一端与缺氧池(4)连通,所述缺氧池(4)的一端与好氧池(5)连通,所述好氧池(5)的一端与沉淀池(6)连通,所述沉淀池(6)的底端与压缩结构(10)连通,所述沉淀池(6)的一端与生物反应池(7)连通,所述生物反应池(7)的一端与二级好氧池(8)连通,所述二级好氧池(8)的一端与污泥沉淀池(9)连通,所述二级好氧池(8)、好氧池(5)和一级好氧池(3)的底端均与曝气管(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废水高效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池(7)内设置有厌氧行脱氮生物反应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废水高效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4)中设置有反硝化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废水高效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5)与沉淀池(6)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泵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废水高效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曝气管(11)均与外侧的气体发生装置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废水高效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6)和污泥沉淀池(9)的一端均与污泥脱水结构连通,污泥脱水结构的一端与压缩结构(1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废水高效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6)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废水高效脱氮装置,包括调节池,调节池的一端与气浮池连通,气浮池的一端与一级好氧池连通,一级好氧池的一端与缺氧池连通,缺氧池的一端与好氧池连通,好氧池的一端与沉淀池连通,沉淀池的底端与压缩结构连通,沉淀池的一端与生物反应池连通,生物反应池的一端与二级好氧池连通,二级好氧池的一端与污泥沉淀池连通,增设的缺氧池能对前部一级好氧池流入的混合液中的硝酸根(NO3‑)和氮离子在反硝酸菌作用下进行方硝化脱氮,使得本装置的脱氮率高达90%‑95%,增设的好氧池结构能够提高流出混合液中的DO浓度,防止在沉淀池内因缺氧产生反硝化,干扰后续污泥的沉降,从而改善了沉淀池中污泥的沉降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曾海防,曾志鑫,刘长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绿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