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置反硝化脱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1872发布日期:2023-04-21 15:2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置反硝化脱氮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前置反硝化脱氮系统。


背景技术:

1、工业废水处理,指的是工业生产过程用过的水经过适当处理回用于生产或妥善地排放出厂,包括生产用水的管理和为便于治理废水而采取的措施。工业废水处理生化工艺传统一般采用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对废水进行处理;但对于原水硝酸根含量很高的废水,如果采用传统水解酸化,会破坏厌氧环境,影响水解效果,现提出一种前置反硝化脱氮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前置反硝化脱氮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原水硝酸根含量很高的废水,如果直接采用传统水解酸化,会破坏厌氧环境,影响水解效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置反硝化脱氮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反硝化池、第一沉淀池、水解酸化池、第二沉淀池,

3、所述前置反硝化池用于将污水进行硝化处理;

4、所述第一沉淀池用于对前置反硝化池出水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水解酸化池;

5、所述水解酸化池用于将第一沉淀池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进行水解酸化;

6、所述第二沉淀池用于对水解酸化池出水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下一级污水处理系统。

7、优选的,所述前置反硝化池与第一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管道,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道用于将第一沉淀池内部进行泥水分离后的沉淀污泥回流至前置反硝化池。

8、优选的,所述水解酸化池与第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二污泥回流管道,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道用于将第二沉淀池内部进行泥水分离后的沉淀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0、本实用新型采用前置反硝化脱氮工艺,将常规的水解酸化系统拆分为前置反硝化和水解酸化两个工艺段,前置反硝化工艺段利用原水较高cod,通过反硝化细菌将硝酸根转化为氮气,从而达到脱氮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前置反硝化脱氮系统既节省了所需投加的外加碳源又不破坏厌氧环境影响水解效果,具有节能降耗、运行稳定、脱氮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前置反硝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反硝化池、第一沉淀池、水解酸化池、第二沉淀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置反硝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反硝化池与第一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管道,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道用于将第一沉淀池内部进行泥水分离后的沉淀污泥回流至前置反硝化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置反硝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与第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二污泥回流管道,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道用于将第二沉淀池内部进行泥水分离后的沉淀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置反硝化脱氮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反硝化池、第一沉淀池、水解酸化池、第二沉淀池,前置反硝化池用于将污水进行硝化处理;第一沉淀池用于对前置反硝化池出水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用于将第一沉淀池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进行水解酸化;第二沉淀池用于对水解酸化池出水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下一级污水处理系统;本技术具有节能降耗、运行稳定、脱氮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勤,薛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红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